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13392400000004

第4章 先秦(3)

最初,商鞅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挫手下做小官时,就表现出他的才能,深得公孙挫的重视。在公孙挫临死前,他曾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做相,并说:“如果不用商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对公孙挫的话根本没放在心上,认为他病重在说胡话,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他。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秦国比较落后,秦孝公为了使秦国称霸,决心征召有才能的人。他在求贤诏令中说:“谁能想出好办法使秦国强盛,就让他做高官,还封给他土地。”商鞅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到秦国去。

到了秦国以后,商鞅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的介绍,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前两次会面时,商鞅讲行帝王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昏昏欲睡。第三次会面时,因为商鞅已经摸清了秦孝公急于称雄于世的思想,大讲富国强兵之道,秦孝公听得非常高兴。由于思想投机,两个人一连谈了几天也不觉得累。于是,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受到重用。

商鞅向秦孝公建议,在秦国实行变法。秦国贵族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坚决反对变法,弄得秦孝公犹豫不决。一次,秦孝公召集大臣讨论变法时,商鞅说:“有独到见解,作法高明的人,总会受到世俗常人的讥笑和反对。愚笨的人在事情发生后还不知为什么,而聪明的人却能做出正确的预见。一般人不能和他去商量革新和创造,只能让他们坐享其成。做大事业的人,用不着跟一般人商量。只要能使国富民强,就不必按旧制度去办,也没有必要遵守老规矩。”秦孝公认为商鞅讲得有道理。

可是,贵族甘龙却认为商鞅讲得不对,他说:“圣贤之人是不用改变民众的习俗来推行教化的,明智的人是不改变原来的制度来治理国家的。依据旧制度治理国家,官吏熟悉,百姓安定。不按老规矩办事,天下的人就会议论纷纷。”他要秦孝公仔细考虑,不可轻举妄动。

商鞅立即反驳说:“一般的人安于现状,书呆子只会墨守成规。让这两种人做官,只能是照章办事,无所作为。三代不同礼,都成了王业;五霸不同法,也都成了霸业。聪明人立法,愚笨的人只能受法的管制;贤明人根据情况变更礼俗,不贤之人只能受礼俗的约束。”商鞅要秦孝公坚定变法的信心。

另一贵族杜挚也反对变法,他说:“没有百倍的好处,不必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用更换旧的东西。遵守旧法没有错,依照旧礼不会出偏差。”希望秦孝公维持现状,不必变法。

商鞅毫不妥协地说:“古代的制度多了,应该效法哪一种呢?时代不同了,治理国家不能只按一种办法行事。……违反古代制度的,不一定受到非议,因循旧制的也不值得赞扬。”孝公听了商鞅滔滔不绝的雄辩,大加赞扬,并深有省悟地说:“鄙野小巷的人少见多怪,孤陋寡闻的夫子才喜欢无谓的争论。愚人高兴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拘泥于世俗的那一套议论,我不再想听了。”于是,秦孝公支持商鞅的变法了。

这场舌战中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守旧派失败了,这也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

不畏权贵,变法革新

秦孝公下定决心变法,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秦国是二十等爵,左庶长是第十级,掌握军政大权),开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在这次变法期间,秦国迁都咸阳。咸阳北靠高原,南临渭河,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特别是通往函谷关,这对秦向东方发展极为方便。迁都咸阳,十分清楚地反映了秦国地主阶级要向更大规模发展的雄心壮志。

商鞅变法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而且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经过多年的努力,秦国日益富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国。

长期以来,魏对秦的威胁最大。因为魏当时是战国七雄中的头号强国,而秦国力量较弱,黄河以西大片土地一直在魏国的控制之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兵强马壮,准备收复失地。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0年),齐、赵两国又一次向魏进攻,魏国形势危急。商鞅认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便率兵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为将,领兵抵抗秦军。从秦、魏当时的兵力而论,秦国想迅速取胜,还是困难很大的。于是,商鞅给公子印写了一封信,叙谈在魏国的旧情,愿意罢兵和好,并约公子印前来饮酒。魏国正处在几面受敌的境地,对于商鞅的邀请,公子印深信不疑,前去会面。会面之后,正当饮酒时,早已埋伏好的秦兵一拥而上,将公子印抓起来了。秦军趁势打败了魏军,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魏国对外连年作战,国内空虚,只好把黄河以西大部分土地割给秦国讲和。魏惠王想起公孙挫病重时向他推荐商鞅为相之事,十分后悔地说:“我真恨我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听公孙挫的话。”

商鞅打败魏军之后,秦孝公把於(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之地十五邑封给他,因而号为商君。

五马分尸,悲赴黄泉

商鞅采取暴力手段,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反抗,因而遭到旧势力的反对。在商鞅相秦十年之后,有一个名叫赵良的人,就代表贵族集团去见商鞅。开始时,赵良劝说商鞅让位,后来又劝商鞅取消残酷的刑罚,最后威胁商鞅,说他不遵守旧制,早晚要失败的。他还凶狠地说:“孝公一旦死后,秦国想收拾你的人难道还少吗?你的末日快到了!”商鞅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独断专行,因而同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代表人物也发生利害冲突,积怨甚多。商鞅对于这种处境,自己也很害怕,每次出门,都要有武装卫士的保卫。后来,秦孝公病重,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孝公病重时,曾打算把君位让给商鞅,商鞅没有接受。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太子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公子虔诬告商鞅密谋反叛,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立即逃跑。

当他在路上要求住店时,因没有任何凭证,店主不敢收留,并对他说,这是“商君之法”的规定。商鞅没有办法,又跑到魏国,魏国对他早已恨之入骨,他只好回到自己在秦国的封地商邑。他组织了一些人马,准备抵抗秦军,但寡不敌众,被惠文王的军队抓获。惠文王以残酷的刑法“车裂”把商鞅处死。

晏婴——重俭力行,齐国廉相

晏婴,字仲,谥号平,春秋末期齐国东莱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大夫晏桓子弱之子。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四十八年)。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参政达50余年,为三朝重臣,一代名相。他以超人智慧、高洁品德,赢得生前社会尊重,身后世人赞誉。孟子曾赞之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更是敬佩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

晏婴冢道尽一生清贫

临淄区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的田野里有一圈灰色的围墙,围墙后面有一座11米高的土丘。据村民介绍,这里是临淄八景之一——有名的“古冢遗迹怀晏相”。

土丘里躺着的是齐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宰相晏婴,一个与管仲齐名、而时代晚于管仲的春秋着名政治家。晏婴一生中参政50多年,曾经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历史上称“三世显名于诸侯”。

晏丞相的墓地周围松柏森森,颇为寂寥。走过松柏夹道的路面,迎门是两低一高三座墓碑,其中一块隐约写着“齐相晏平仲之墓”。这块石碑距今400余年了,是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钦差巡抚都察院御史尹应元所题。

绕过前面的石碑,晏婴冢的西侧有一个大而深的洞穴,从洞口情况来看,这个洞挖开有很长时间了。这样的洞应该不是考古工作者留下的,会不会有人盗过墓?以晏婴生前的节俭,除了他那件经年的破裘皮,大概不会有任何陪葬,这样的话,盗墓者可真是所盗非人了。据考古专家介绍,晏婴墓内还曾经发掘出一些东西,但那不过是一些汉瓦。

走到晏婴冢的后面,一个高一米左右的门洞让人好奇。这个门洞是做什么用的,目前很多考古专家还没有定论。

出使四方不辱使命

晏婴第一次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婴是有名的能言善辩,他想当众羞辱晏婴一番,借此挫一下齐国的锐气。

晏婴来了,楚王设宴款待。这时台阶下有两个差役押着一个被缚之人经过,楚王装模作样地问:“这人犯了什么罪?”差役答:“这个齐国人偷了东西被我们抓到了。”楚王对晏婴说:“哎呀,你们齐国人都喜欢偷东西吗?”

晏婴不慌不忙地对楚王讲了一个南橘北枳的故事:“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如果将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结的果实就变成又酸又苦的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的缘故。他在齐国时不偷盗,到了楚国后却学会了偷盗,莫非是楚国水土不好吗?”这个故事后来成了成语,广为流传,让楚王的颜面丢了2500多年。

时隔不久,晏婴再次出使楚国。楚王想起南橘北枳的话非常不开心。他知道晏婴的身材矮小,于是就吩咐人在城门旁边另外凿了一个小门。晏婴来后,侍卫便让他从小门进。晏婴说:“出使狗国,就得钻狗洞。我今天出使的是楚国,难道也要从这狗洞中进去吗?”楚国一干人慌了手脚,只得请晏婴从大门进城。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晏婴以清正廉洁着称于世,有“管侈晏俭”之说。

晏婴身为国相,“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餐桌上没有两种肉食,家人身上不穿绫罗绸缎,他住的房子是祖辈留下来的旧房子。齐景公得知情况后,命人送去粮黍酒肉,晏婴无论如何不肯收下。送去退回,退回送去,来回三次,最后使臣只好禀报景公。

还有一次,齐景公看到晏婴坐的马车非常陈旧,便说:“堂堂相国坐这等破车不怕人笑话?”晏婴说:“与百姓相比,坐车巡视边塞关隘已心满意足,我从不去想这是荣耀还是耻辱!”齐景公派人把一辆新马车送到晏婴府上,晏婴立即命车夫把新马车送回去,并跟齐景公解释:“朝廷已有俸禄给我,我不能再有别的奢望。”

明代《青州府志》评价说:“齐地汉以后尚俭倡廉,与晏子的遗俗不无关系。”

“茗菜”到底为何物?

晏婴在植物研究上看来是颇下了点工夫的,譬如“桔过淮南是为枳”的故事和“两桃杀三士”的故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前者以桔枳之事回击了楚王对齐人的讥讽,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后者则仅仅以两枚桃子就为齐王除掉了三个飞扬跋扈的武士,取得了内政上的成功。这种智慧让后人钦佩不已。

晏婴任国相时,力行节俭,这点却为茶所证实。《晏子春秋》中说,晏婴担任齐景公国相时,吃的是糙米饭,除了三五样劳菜以外,只有“茗菜”而已。唐代“茶圣”陆羽把《晏子春秋》这段文字引入了《茶经》中的《七之事》里。

但是,已故当代“茶圣”吴觉农对此却不以为然。

吴觉农在其《茶经述评》中说: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居住在山东的晏婴,是否能在吃饭时饮茶,是很值得怀疑的。这是因为从我国茶区扩展的历史来看,在春秋时期,除了茶树原产地的西南地区早已有茶外,我国的其他地区,包括山东,还是不可能产茶的。即使由于他身居国相,可能有人把茶作为礼品馈赠给他,但在战国或秦代以前,基本上还是茶的药用时期,晏婴是不可能把作为药物的茶与饭菜同时进用的。除此以外,又没有发现关于晏婴饮茶的其他记载,自也无法肯定他曾饮过茶。因此,陆羽把《晏子春秋》条列入《七之事》中,作为春秋时代茶的史料,是不适当的。另外“茗菜”二字,有的版本作苔菜,认为晏婴所吃的不是茶而是苔菜,那就更不应该把这条列入《七之事》了。

古今两位“茶圣”对晏婴吃茶一事看法截然不同,煞是有趣。

但更有人认为,“茗菜”就是茗菜,而不是茶和菜,也就是说,承袭上文,晏婴不是饮茶,而是吃一种叫“茗菜”的菜。这一说法的依据是至今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等少数民族仍爱吃“凉拌茶菜”。这种茶菜叶色黄绿鲜翠,有咸辣之味,又有茶香,用以佐食蕉叶糯米饭,味道非常爽口。另外还有南方的名菜“龙井虾仁”、“碧螺虾仁”、“樟茶鸭子”等茶菜。远的如果不说,近在山东的孔府名菜“茶烧肉”也是一例。

勤俭治国的一代良相——晏婴所食“茗菜”究竟为何物,已无确切的证据,只能由后人在前人依稀的文字里去揣度了。

范蠡——被称为儒商鼻祖的“三无宰相”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历史上早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我国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