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13392300000061

第61章 明清篇(2)

漂泊僧人

埋葬了父母和大哥以后,朱元璋就和二哥分别了,二哥年纪比较大,所以要离家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朱元璋孤苦伶仃一个人,几乎活不下去了。好心的邻居汪妈妈看他可怜,就给附近寺庙的住持送了点儿礼,劝他们收下朱元璋,她要让朱元璋去当和尚,图个温饱。对于朱元璋来说,当和尚是个走投无路的选择。一开始,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关于朱元璋为什么去当和尚,也有一些传说或附会。

传说,朱元璋出生后,不知为什么,一直不会吃东西。一天,淳皇(指朱元璋的父亲)在求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和尚坐于门侧。不料,和尚忽然发话问他道:“施主您去哪儿呀?”淳皇说:“我新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会吃饭。”和尚说:“这不碍事!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淳皇感谢了和尚后,说要是真如他所说,就把孩子许为他的徒弟。淳皇说罢进门要取茶招待和尚,出来却发现他不知到哪儿去了。到半夜的时候,和尚的话应验了,朱元璋会吃东西了。

还有一种传说,说在朱元璋还是婴儿时,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就依当地风俗将孩子舍入寺庙,等孩子长大了,就让他当和尚。等到朱元璋长大的时候,朱元璋的父亲允许儿子当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却不干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来,朱元璋因此没有早早进入佛门。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起了瘟疫,无奈之下,朱元璋请求二哥同意在家乡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为师,邻人汪文帮助他完成了出家的仪式。

这两条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

朱元璋进的这家寺庙当年叫做於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离原址东北十五里处重建皇觉寺,并改名为大龙兴寺。当灾荒同样威胁到寺庙时,和尚们也没饭吃了——“居未两月,寺主封仓。各为生计,云水飘游”。朱元璋在寺里不过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两个月的“行童”,什么都还没弄明白,就为生计所迫而离开寺庙,四处云游了,其时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17岁。

作为一个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说是历尽艰辛。朱元璋“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颖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这样一下子过了三年多。这时,朱元璋已经20岁出头了。这三年中,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经验,磨砺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领。但朱元璋毕竟怀念家乡,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

尽管那时候的朱元璋不过是个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还是被神化了:他住在寺庙里的时候,他的房间在晚上远远看去,常常会发出红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红光又没有了,大伙儿对此都感到很惊讶。这说的是他第一次入寺头两个月的事。等他从外地云游归寺,情况就更玄了。有一天,一个红衣道士出现在寺庙的西北方向,他说:“这寺中有好人。”就是说,这间寺庙将来要出大贵人。

又传说,有一天,朱元璋在扫地,扫到佛像脚下的时候,他嫌伸出的佛脚碍事,就随口说了句:“缩回去!”不料,佛像的脚真的乖乖“缩”回去了。还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烛吃了,朱元璋很生气,心想你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笔一挥,在佛像背上批上五个大字:“发去三千里。”到了晚上,寺庙里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个梦,梦见庙里的佛要走了,他们奇怪地问:“您为什么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朱元璋说:“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把他放了吧。”果然,到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前来道谢。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

朱元璋在寺中,一转眼又过了三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朱元璋这个和尚也许会继续做下去。以他的聪明勤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精通佛经的高僧,传经布道,终老一生。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眼前展现了一片新的天地。鬼使神差,一个隐藏在草莽中的英雄,从此踏上了他的创业之路。朱元璋投军的目的原是为了活命,但当他驰骋在沙场上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弱者,自己不仅可以统领千军万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许多人的命运。

朱元璋墓葬之谜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寝,位于钟山独龙阜玩珠峰。

孝陵之名取意于谥法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约百米,直径约400米,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坟茔。周围远近群山环绕拱卫,泉壑幽深,云气山色朝夕多变,南朝沈约曾有“发地多奇岭,千云非一状”的描述。这里原为六朝蒋山寺址,朱元璋问鼎金陵后即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决定依天然地势迁寺建陵,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营建,由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斯主管。翌年马皇后病故,先葬于孝陵。第三年孝陵竣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朱元璋“崩于西官,年七十一”,“辛卯,葬孝陵”。

但是,从朱元璋下葬时开始,南京就流传着种种关于朱元璋葬地的其他说法,这些说法不尽一致,但都否定明孝陵就是朱元璋地下宫殿所在的官方记载:有的说为了迷惑外人,出殡当日从都城13个城门同时出棺,有的说朱元璋就葬在宫内奉先殿下,有的说葬在朝天宫内,还有的说朱元璋远葬在北京万岁山(即今景山)。因此有人写诗云:“后来孝陵传夜哭,因缘马后备孤独。”

可喜的是,这个流传了六百年的不解之谜,破解已指日可待了。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中旬,由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同主持,在江苏省地震研究院的合作和支持下,对明孝陵方圆2万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磁测仪探测分析。现已确认朱元璋地下玄官就在玩珠峰下数十米的地下。探测显示,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过去流传玄宫被盗之说已被澄清。现场探测专家介绍说,玄宫规模宏大,有多条通道。与此同时,文物专家们还在现享殿基址以东地下发现了一座面积达700多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的配殿遗址。该配殿面阔15间,进深3间,中有石构门道,四周有砖质道路,整个建筑坐落于一高大的人工夯筑的台基上,气势雄伟。勘探证实,殿基址上64个巨大柱础或磉墩、柱洞还埋于地下。有朝一日,如果能对陵墓进行发掘的话,朱元璋墓葬之谜将会彻底揭开。

明惠帝朱允炆

帝王档案

朱允炆:1399年-1402年在位。太祖朱元璋长孙,性格柔弱而仁孝。太祖病死即位,在位4年,撤销藩王,加强皇权。削藩事败,京城被叔父朱棣攻破后,不知所终。

建文帝登基之谜

当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之后,第二位登上明朝皇帝宝座的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孙子。更为奇怪的是这位新皇帝继位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朱允炆在这场战争中神秘消失,连一张画像也难以找到,关于他的下落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是恭闵惠皇帝朱允炆。他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他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上面还有哥哥叫朱雄英,6岁的时候死了。朱允炆就是朱元璋的孙子。

既然朱元璋立了太子,为什么太子没接班呢?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出去办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北巡抚陕西,调查北方的民情。主要是为了建都的问题。朱元璋有迁都的想法,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派朱标北巡到了陕西,观察山川地理,了解风土民情,回来向朱元璋报告。但是朱标这一回来,一病不起。第二年,朱标去世了。

这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了,老年丧子,极为悲痛。如果朱元璋在自己的儿子当中找一个做皇帝的大概不难,因为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现在朱标死了,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成为皇帝候选人。历朝历代在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兄弟争杀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成了问题。

中国传统的制度,按照宗法制度说,有一个叫做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这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15岁,已经长成人,所以被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设立了一个大本堂,作为这些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学习儒家的礼法。所以朱标从小就接受了传统礼法的教育。

但是朱允炆跟朱标不一样。朱标生在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刚刚投入到郭子兴队伍当中不久,他曾经见过元末天下大乱,见过他父亲怎么样南征北战夺取政权。但是朱允炆却生在洪武十年,这时候天下已经是朱家天下了,他完全是一个皇亲贵胄,他没有这些经验,他比朱标更加仁柔,没有生活的磨砺。

有一次朱元璋命儿孙们做对子,门前有仪仗,仪仗里有马匹,朱元璋给出一个上句让大家对,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马上对出来:雨打羊毛一片毡。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非常工整。但是,软弱无力。

这时他的四叔朱棣在旁边,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个气魄,这个光彩,帝王气象。这就令朱元璋未免有点担心。立了这个太孙,将来这个太孙能不能撑得住?叔叔们能不能服他?

还传说,有一天夜里,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黄龙,一条白龙,这两条龙斗着斗着在殿里头就打起来了。最后白龙一道烟跑了,这预兆什么事呢?这个预兆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晨他上朝一看,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边,按照明朝的规矩,左为上,朱棣显然是没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里。朱元璋因此对这个朱棣加了小心,让他搬出宫,甚至不给他供给。多亏了高皇后救了他的命,经常给他点吃的。

实际上这也是民间的附会。因为朱允炆在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高皇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尽管这些诗、对子和这个梦都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反映出一种舆论和他们的表现,让别人得到一个认识,就是朱标、朱允炆他们的性格是柔弱的。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政治经验。

朱元璋为了延长自己的江山,他把那些曾经立过大功的功臣杀戮殆尽,为什么?防备他们造反。所以,朱元璋非常自豪,有一次就跟朱允炆说到这件事,他说:“我给你立了这么多保障,可以令边尘不动,这些叔叔们一个一个能征善战,北边蒙古势力虽然经常骚扰我们,可是没办法威胁你。”

可是朱允炆不这么想,明摆着人家的优势就在压迫着他,按照宫中制定的礼仪,朱允炆在殿上、在朝中要和这些诸王见面的时候,这些王都是他的臣下,应该给他行跪拜礼。可是一下了朝,到了后宫,朱允炆要给这些叔叔们行跪拜礼,叔叔实际上高他一头,朱允炆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诸王对他的威胁。

他就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说如果边疆上有事,我这些叔叔们都可以顶住;但如果这些叔叔们起来闹事,谁来帮我?朱元璋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说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不行就把他废了。”朱元璋说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所以这样看来,朱允炆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这一天,朱元璋去世,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开始担负起了执政兴国的重任。

明成祖朱棣

帝王档案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在位22年,肃清旧党,巩固皇权;恢复生产,发展文化;交好邻国,加强交流;五征大漠,促进民族融合。后设立东厂、锦衣,埋下明亡祸根。第五次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死后葬于长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后改为成祖,史称永乐皇帝。

明成祖生母之谜

明成祖的生母是谁,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朱棣出生之时,正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朱棣夺位以后,关于他的生母是谁的问题突然敏感起来。自永乐时期以来,各种官方史书和野史上都对成祖生母问题有所记载和猜测。成祖生母问题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对于实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明朝来说,这关系到嫡庶问题,并进而关系到帝位的合法性问题。

总起来看,关于成祖生母问题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马皇后说。明成祖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凤阳宿县(今安徽宿县)人,濠州红巾军郭子兴养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将其许配给部将朱元璋。当年朱元璋受到了郭子兴的猜忌,马氏多次从中调解周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册封她为皇后,对她十分信赖,多次听从她的意见宽免大臣过错,因此有人将她与历史上的贤后唐代长孙皇后相提并论。

《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都说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后来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