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13392300000045

第45章 宋元篇(2)

赵匡胤亲征已经一个多月了,正如赵光义预料的那样,此战必久,没有速胜的可能。不过赵光义绝不会为赵匡胤久战不归而感到着急。这段时间里,他或是东巡西走,或是宣召大臣,俨然一副国君的姿态。除此之外,他自然也时时惦记着令他垂涎已久的后宫里的女人们。

他先是到了宋皇后的宫中,一番试探撩拨之后,谁想宋皇后对他的一片“痴心”并不领情。他对宋皇后的欲火燃了也不止三年五载,偶尔寻机见上一面,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望人兴叹。再说那个周飞琼是铁了心地想李煜,一点余地都没有。还有那个花蕊夫人,这些年来自己为她受了多少煎熬和折磨。目前是拥有她的好机会,不能再像当初那样比皇兄迟了一步,但此刻,站在花蕊夫人的宫门前,赵光义三回五折,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猜不出这个花蕊夫人对自己的出现会作何反映。此外还有一件令他更为不快的事,那就是大臣们在传说有些人劝皇帝早立太子。眼看着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渐渐长大成人,自己做皇帝的可能性是一天比一天小了。他见了花蕊夫人先是一番寒暄问候,接下来便是接近于调戏的话语:“贵妃想不到本王会来吧?”“臣妾料到晋王会来的,臣妾有句话想问晋王,已经等了好几年了,今天皇上不在宫里,晋王总算来了。”花蕊夫人说道。赵光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地说:“贵妃想问什么?”“孟昶是怎么死的?”花蕊夫人厉声问道。赵光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话题转向了诗文,问花蕊夫人能否赋诗一首,花蕊夫人沉思片刻,走近案前,挥毫而出:“宠光无限妾深知,恩义如天忍笑痴。隆杀贵贱从远来,厚我惟余一首诗。”赵光义对此诗一知半解,大概懂得是感激皇恩的意思。花蕊夫人心里明白,赵光义到此一非问安,二非赏诗,只不过想拥有自己罢了。赵光义走到花蕊夫人身边,伸手想搂抱,花蕊夫人哪里肯从,顺手抽出早已预备好的剪刀向赵光义刺去……亲手杀了花蕊夫人,这是赵光义进宫前没有想到也是他绝不想看到的。一位无辜的红颜女子,就这样毙命于强权者的掌下。皇兄赵匡胤讨伐北汉御驾亲征,留守京城的他却干了这等见不得人的卑鄙勾当。

赵匡胤征讨北汉两个月了,刘继元仍无归降之意,这日,他正与诸将商讨下一步攻城之事,突然接到宫中来报:贵妃娘娘嫔天了。当赵匡胤一路颠簸回到汴京,花蕊夫人的丧礼和出殡事宜已告结束。对宫中一些人的盘问自然是少不了的。被问的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的,折腾了几天,毫无结果。赵光义以生病为借口躲着不见。赵匡胤确实累了,昏昏沉沉睡了一夜,早晨醒来精神好了许多,漫不经心地走到花蕊夫人日常定诗作画的大案前,命花蕊夫人的贴身使女把她近来作的诗画抱到案上。一张一张地翻看,当他读到“宠光无限妾深知,恩义如天忍笑痴。隆杀贵贱从远来,厚我惟余一首诗”这首诗时,不由睁大了眼睛。花蕊夫人曾对自己说过有一种诗叫藏头诗,就是将一首诗每句的首字连读,便自出一意。于是便将这首诗的句首四个字连起来一看:宠恩隆厚。这是花蕊夫人临终对对自己表达的深情厚谊,真是一个懂得感激的女子。他下意识地再将每句的第二个字连起来一念:光义杀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赵匡胤决意要和晋王好好地做一次彻夜长聊。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德昭和德芳都已成人,杜太后不立幼子的遗命,他精诚恪守了15年,这种情况已不存在了。这天赵匡胤带着宋皇后和两个皇子来到敬萱殿,立贺氏皇后之子赵德昭为宋太子。

晚上,宫中只有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深夜宫中单独的谈话,这对于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史无前例的。赵匡胤和这个皇弟共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不解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当宋皇后听到赵匡胤驾崩的消息后,拉着德昭和德芳慌慌张张地来到陛前时,赵光义早已安稳地坐在那张硕大的龙床上了。

赵德昭命丧王邸

太祖皇帝驾崩,宋皇后带着赵德昭、赵德芳两个年纪尚轻的孩子,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与羽翼丰满的皇叔抗衡的。赵德昭守着先皇帝留下的那份立太子遗昭,左思右想,心潮澎湃,自知自己还年轻,对如此重大的事情,一人当然无力承担,于是他去找京城和外郡先皇帝的忠臣们商量,希望父皇的忠臣烈士与自己共倡大义。大臣们心里都明白,今皇帝拿着杜太后的遗命,武功郡王拿着先皇帝的遗命。现在的太祖遗诏除了引起祸端之外,一点用处也没有!现实就是正统,现实就是正大光明,就是神圣不可侵犯,无论何人用何理由,要反对现实,就是反正统,就是倒行逆施,就是罪不容诛!

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赵光义决定亲征河东,这对赵德昭来说,想要夺回皇位,无疑是天赐良机。这天,赵德昭来到赵德芳府上,兴奋不已地告诉德芳:“陛下要亲征河东了,这正是大好机会,为这一天为兄已经准备三年了。只要皇帝一出京,自会有人把宫门打开。到那时为兄往崇政殿上一坐,天下就重新回到咱们兄弟手中了。”话毕又把遗昭交给了德芳,说:“你把这东西收好,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到该用它的时候,为兄自会来告诉你。”

可赵德昭怎么也不曾料到自己费尽心机的长期谋划,被赵光义随口一句话,随随便便一个主意,就彻底打破。“你们这些孩子,都是蜜罐里长大的,不知道天下是怎么得来的,更没见过什么是浴血奋战,所以朕要带你去河东,借机历练历练。”此外,让赵廷美随军出征,也许是赵光义的主意。

赵光义出征北汉是威风凛凛,场面是让人叫绝的热闹和壮观,此战动用了蜀、岭南、吴越、荆南,还有西夏诸兵,数国之兵汇成大宋一国之军,过不了多久,北汉刘继元的官兵也将编入大宋之军。这是战争的宣言,是此战必胜的决心,是赵光义的肺腑之言。可北汉之坚城不是一鼓作气就能拿下的,几天下来,宋军时战时停,守城的汉兵被拖得疲惫不堪。正当进攻太原城打得不可开交之时,赵光义前来督战,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皇帝殡天了,又要有新皇上登基了。”接下来又有人喊:“要立武功郡王为新皇帝啦!”士卒们顿时乱作一团。没多大工夫,人群中又有人尖声喊起来:“快看,皇上回来了。”局势很快平静下来。

攻下太原城,赵光义继续北征幽州,失利后返京,把赵德昭软禁在了武功郡王府,几天后,武功郡王赵德昭在自己的王邸被害。不知他是否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多次可以刺杀赵光义而没能果断地下手,甘心不甘心地就这么孤独地告别这个本该属于自己的天下。

赵德芳含恨辞世

李煜、孟昶、郑国夫人无声无息地去了,大宋王朝没有几个人会在乎他们的存在或不存在。赵德昭去了,朝臣百官们可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因为大臣们知道赵德昭是赵匡胤立的太子,如果赵匡胤不是骤然驾崩的话,现在坐在龙床上应该是赵德昭,而不是赵光义。现在赵光义心里想的最多的是追随德昭诸人的动向,他要弄清楚,这世界上除了赵德昭,还有谁敢摇晃他屁股下面的龙椅?

赵德昭的母亲是赵匡胤的结发夫妻,而赵德芳的母亲则是那个为赵匡胤缝制第一件龙袍的女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龙袍就是赵德芳的母亲亲手缝纫的,只是当时两人还不认识。赵德昭和赵德芳虽不是一母所生,但兄弟两人的母亲都去逝得早,二人相处也算融洽。赵德昭的突然死亡,对赵德芳打击很大,赵德昭留下的遗诏该怎么处置,他连一点身后的交待都没有给自己留下,赵德芳心里很是凄怆。立德昭为太子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可赵光义又有杜太后的“遗诏”,他提前一步坐住了龙椅,一切都不同了。虽然自己没有什么野心去争做皇帝,可赵氏一家人如此争来夺去的,总不是一件快事。

这天,宫里人又来到了赵德芳府上,向其索要赵德昭留下的那件宝贝,并且说得很清楚:“那件宝贝原先是装在一个锦盒里,武功郡王送给你的时候把盒子留在自己府上了,如今武功郡王家里人把盒子献给了皇帝,皇上想让这两物合一,所以打发本官前来索取。”这一诈还真灵,赵德芳是既没有否认,也没有交出遗诏。他原来只打算把那件东西好好地保存起来,等闲下来的时候看看那上头的字,就如同见到了父皇,看看那上头的内容,就如同见到了兄长,也算是个纪念物。宫里人这么一逼要,等他们走了之后,赵德芳一气之下把它烧了。

话说赵光义则很担心那道遗诏会流出去。那可是赵匡胤亲笔所书,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谁也不可能否认它的正统地位,而承认了它的正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正统,篡逆之名,即使自己立再大的功业也会被抵消得只剩下罪过,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从赵德芳手里夺回来。一番斟酌后,赵光义决定索性把赵德芳的府宅监护起来,待他交出遗诏再让他自由。

赵德芳烧了遗诏,面对宫里人的催逼,他怎么也说不清楚,交不出遗诏自己又出不了家门。父皇,武功郡王,你们告诉我该怎么办?他们怀疑我会用遗诏聚拢大臣夺回王位,上天作证,我赵德芳何尝敢有此心?思来想去,不禁潸然泪下……几天后,赵德芳在府邸不幸告别了人世。

赵廷美被贬病死房州

听到赵德芳辞世的消息,赵光义心里不禁一阵阵战栗,又是一条年轻的性命啊!是谁导致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皇族悲剧?这难道说都是出于我赵光义一人之手吗?赵匡胤为什么要中途变卦?夺去德昭和德芳两条年轻生命的是皇兄赵匡胤,而自己实在出于无奈呀!

赵家接二连三地丢了三条性命,齐王赵廷美坐不住了,心想谁对赵光义的皇权和威严形成威胁,谁就离死不远了。也有人给齐王出主意,要赵廷美力劝皇上再次御驾亲征,只要皇上一离开京城,齐王就一屁股坐在龙椅上,让皇帝退居别宫,有何不可?对于再次御驾亲征赵光义没有持反对意见,心想:朕如果不还契丹以颜色,愧对大宋皇帝这个称号。

万事俱备之时,赵光义一道圣命,像当初打破赵德昭的谋划一样,又把赵廷美的美梦击了个粉碎:“齐王赵廷美随銮驾一同出征。”如若想当初赵匡胤多点防范,让赵光义随銮驾一同出征,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赵光义北征契丹打了败仗,很是懊恼,又听说赵廷美欲乘御驾出京之机篡夺皇位,一不做,二不休,还是老办法,把齐王赵廷美限制在府第里不准随便出走。赵廷美在自家厅里转来转去,像热锅上蚂蚁,嘴里不住地念叨:“赵光义到底想干什么?你这个狗东西,你杀了德昭,又杀了德芳,如今该轮到杀本王了!”

正当赵廷美急不可耐之时,赵光义的儿子卫王赵元佐来了,赵元佐自幼脾气暴躁,近乎偏执,未成年之前赵光义还认为他有大家气象,打算培养他统帅军队,越到后来越觉得他和自己不对脾气,经常为一些事与自己争执不休。他母亲李氏死后,性情变得更加暴躁,急了他就放火烧宫,并且见人就打,赵光义对这个宝贝儿子也是无可奈何。赵元佐见了赵廷美更是气愤不已:“我看他是疯了。皇叔还记得几年前我母亲的死吗?母亲死得冤啊!她不过是劝了父皇几句,就惹得他天大的不快,人都要死了,他都不来看上一眼。”说着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为赵廷美的事,赵元佐与赵光义在皇宫是一阵吵闹,被赵光义骂了出去。刚一出来,碰见他的妹妹慧智公主,慧智公主和赵元佐乃一母同胞,虽然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脾气挺合得来。兄妹俩到了慧智公主的宫里,把赵家近来发生的事细细议论了一番,都表现出对赵光义的强烈不满,慧智公主则感叹生在帝王家是个大错误,还不如生为农夫与僧尼。赵元佐也企图使妹妹高兴起来,劝了慧智公主一会儿,只是这慧智公主心底深,再劝也没有用。没过多久,慧智公主手持剪刀当着赵光义的面一剪刀一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个精光,出家当了尼姑。半年后慧智公主溘然而逝,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一直没弄明白。

为了赵廷美,赵元佐与赵光义大闹一通,也于事无补,后来赵廷美被贬到了房州(今湖北省房县),一家二三十口一个不剩限三日内出京,否则以抗旨论!赵廷美到了房州后,时间一久,郁闷至深,病死房州。

赵光义最怕有人篡位,谁想让他从龙椅上下来,谁就得倒霉,连亲儿子也不例外。据说赵元佐因犯有篡逆之嫌,而被流放均州。由于群臣百官齐奏跪求才赦免了他。当时赵元佐南行已走到了半路,又被官员追了回来,如若赵元佐到了均州,用不了几天就会被野狼和毒蛇咬死!后来赵光义将赵元佐拘禁在南宫,命一队禁军专一守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