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13392300000004

第4章 秦汉篇(3)

刘邦立皇太子之谜

刘邦的大儿子,并不是汉惠帝刘盈,而是叫刘肥,是刘邦结婚前和另外一个女人生的,所以他就没有被立为太子,而是立了吕后的儿子作为太子。刘邦在战争中遇到了一个女人,叫戚姬。戚姬是定陶人,长得非常漂亮。刘邦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把戚姬带着,而把一些留守的任务都交给了吕后,戚姬就天天跟在他后面哭,说你要把我的儿子立为太子,你不能把刘盈立为太子。时间一长,大概刘邦观念也改变了,就决定更换太子。当时朝廷里面都反对刘邦换这个太子,但是不管谁劝,刘邦都是表面上听了,但是心里面还是要换。这种情况让吕后非常着急,不知道如何办。这时候就有一个人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那人说这个事情你得去找张良,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他这个人最善于出谋划策。你去找他,让他想办法。吕后就叫自己的哥哥去找张良。张良说我是善于出谋划策,但是太子的问题是你们家里的事,我是外姓,不好干预,你要立谁就是谁,这个我也没办法。但是吕后不干,张良逼得没有办法,就想出一招,他说刘邦生平最崇敬的有四个人,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还有一个角里先生,建国以后就要把这四个人找来为他出谋划策。但是这四个人认为刘邦不尊重读书人,喜欢骂人,他们不愿意来,不愿意臣服汉朝,还躲在山里面。你现在就要太子派人把这四个人找来,并且时时地伴随在太子的左右。这样情况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吕后就听从了他的计策,马上派她的哥哥带着太子的书信和很多礼物去请商山四皓,好说歹说最终把他们请下了山,下山后就住在她哥哥家里面,专门给太子出主意。

有一天刘邦在宫廷里面摆了一场宴席,太子刘盈就在一旁站着。太子的身后就站着这四位长者,头发是白的,胡须也是白的,穿得也很华丽,站在太子的身后。刘邦就问,这四个人是谁?这四个人分别把自己的名字报上来,刘邦一听大惊失色,说我请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们都不出来,你怎么跟我儿子混在一起。商山四皓就说,皇上您有所不知,陛下您对世人很轻视,动不动喜欢骂人,我们怕你,不敢来,所以就躲了起来,但是当听到您的这个儿子和您不一样,而且他有一颗非常仁爱之心,对人非常好时,我们就情愿投他门下,和天下的人一样情愿为太子效死。

刘邦听了这个话以后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说了一句,你们好好地保护着太子吧。在这件事情以后,刘邦就再没有提换太子的事情。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同时又可以看到吕后为了维护她和她家族的利益是费尽了心机。

汉惠帝刘盈

帝王档案

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高祖次子。高祖去世后即位,性情善良、懦弱,不能冲破母后为他设下的藩篱。短暂的一生,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繁荣经济,开放思想和文化。有深谋远虑,却生不逢时,一直处于吕后专权控制之下,未能大展宏图。在位7年,病死于未央宫,时年24岁,死后葬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谥号孝惠皇帝。

刘盈的功业之谜

长期以来,史料记载,在刘盈执政期间,大凡国家大小事务都由吕后一手遮拦,刘盈几乎无甚功绩可言。其实刘盈继承皇位后,在继承了父亲的政策的同时,任用父亲时的一大批有经验的辅佐大臣,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可惜的是在皇位上仅仅坐了7年。

可以说汉惠帝是一个谋略之人,而所生时代不容许他发挥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匆匆的一生中,他的能力可以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在经济方面,惠帝继续推行刘邦时的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在他刚即位时,便下诏恢复了原来实行过的十五税一的政策。因为刘邦在位时,为了对内平定叛乱,对外迎击匈奴,所以增加了一些赋税。惠帝时,内乱已经平定,匈奴也因为和亲政策不再骚扰边境,所以,惠帝便取消了增加的赋税,重新恢复了十五税一。后来,又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徭役。为了促使人口增加,惠帝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15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算赋是一种成人的人头税,每人交一百二十钱,即为一算。对于原来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

惠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初年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其次,在文化方面,惠帝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在公元前191年,将“挟书律”废除。“挟书律”是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除了允许官府有关部门可以藏书外,民间一律禁止私自藏书。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惠帝很有魄力地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开始活跃起来,为儒家被汉武帝确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

惠帝在很短的皇帝生涯中,还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刘邦在位时仅修了长乐宫和未央宫,城墙没有修成,市面也不够繁华,缺乏帝王之都的气派。在汉惠帝17岁即位之时,就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当时西汉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长安城的国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惠帝决定整修长安城,在公元前194年正式开工,到公元前190年完工,据说城墙周围有65里。整修后的长安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除了罗马城外,再没有能和长安相媲美的城市了。长安城共十二座城门,每面城墙有三座,每个城门又分成了三个门道,右边的为入城道,左边的是出城道,中间的则是专门供皇帝用的。

如此看来,惠帝在他有限的人生中还是发挥了他的理政之能和抱负,并非是寸功没有、靠吕后支配的皇帝。

汉惠帝舅甥成婚之谜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后要为20岁的刘盈选后,又怕自己控制不住新皇后,最后别出心裁地来了个亲上加亲,将自己尚未成年的外孙女张嫣(字淑君)嫁给了刘盈。舅甥成婚,岂非乱伦?新婚后,刘盈同只有10岁的小皇后并没有真正的夫妻生活,只是同其他女子厮混。先是女色,然后是男色。当时,被封为郎中的好些人,头戴用漂亮羽毛装饰的帽子,腰围贝玉带,脸上涂满脂粉,这些大多是惠帝的男宠。

大婚后不久,有人密告惠帝,说这桩婚姻是辟阳侯审食其在枕边同吕后悄悄定下的。审食其与太后私通,刘盈已又羞又恨,又做了这件坏事,更是火上浇油,于是下决心报复。

审食其原是刘邦在沛县时的贴身家人,照顾吕后母子,两人关系暧昧已久。刘邦即位后,感念其护家有功,封其为侯。他与吕后依然旧情不断,刘邦也不加干涉。

一天,惠帝找了一个借口,把审食其逮捕下狱,准备治死罪。吕后也不便亲自出马为姘夫说话。这时一个叫朱建的人,走了惠帝男宠的门路,救了审食其一命。朱建找到惠帝的男宠宏孺,托他说情。他对宏孺说:“审食其一死,你的性命也难保。”宏孺吓了一跳,朱建分析道,你受皇上宠爱,审食其受太后宠爱,一旦皇上将审食其杀掉,太后为报复,也会把你杀掉。宏孺一听,很有道理,使出浑身解数,设法让刘盈赦免了审食其的死罪。

三年后,即公元前188年,惠帝抑郁成疾,加之纵欲过度,年纪轻轻就病逝了。刘盈死时,张嫣年仅14岁,直到吕氏族灭,这位处女皇后、一个尚未成年的寡妇就被废,软禁在只有吃喝而没有自由的北宫,度过了二十多年。死时仅36岁。

汉文帝刘恒

帝王档案

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在位,高祖子。性情温良,朴实无华,继承和发扬了高帝、惠帝的休养生息政策,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关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人资质平平,无为而治,敬业守业,终生无大的建树。在位23年,病逝,终年46岁,死后葬于霸陵(今陕西西安以东)。谥号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汉文帝多疑之谜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在刘邦的诸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母亲薄姬原是项羽所封魏国王宫的宫女,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自己的后宫,后来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刘恒。但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刘恒7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然地位没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下来,后来又幸运地登上了皇位。

幼时多舛的命运造就了他一生多疑、胆怯的个性。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代替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结果得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这个结果的意思是: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将父亲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启延续禹的那样。占卜的人向他解释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现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级。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又中了计,无辜丧命黄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住进了未央宫。

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结束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对他更加有礼,经常目送他离去。有大臣劝说文帝,不该对周勃这样重礼,有失君主的身份。从此,文帝的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周勃的属下及时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了。于是辞去了右丞相(汉时以右为上,陈平当时是左丞相,相当于副职)的职务,文帝很快也答应了。一年后,因为陈平谢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文帝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当时,很多列侯都住在长安,这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负担。所以,文帝就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封国去。但很多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京城,这使文帝很生气,便让丞相周勃带头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职务。

在登上皇位之后,曾有人举报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谋反之心时,文帝马上就抓捕了他。周勃赶忙通过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说明实情:原因是他被罢免丞相职务后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备,但却没有反叛之心。

舅舅薄昭赶忙来求救,问刘恒:“皇上想怎么样处置老丞相呢?”刘恒说:“既然有谋逆之心就是死罪!”

“皇上,他可是三朝功臣啊,您能得大位,他立有莫大的功劳!”

刘恒回答:“他比韩信怎样……高祖还不是一样把他杀了!”

薄昭无计可施,只好去找老太后。太后曾在代地时,对刘恒管教极严格,听说此事,她跑来拉着刘恒的带子说:“绛侯周勃当年怀揣皇帝玉玺,手握重兵的时候没有造反,现在他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倒想造反了?”

刘恒说:“人家可说他整天在家里身穿甲胄,练功不辍……”

“要知道他是个老将呀,打了一辈子仗,顶盔带甲已成了习惯了!”后来,经文帝重新调查后,没有发现周勃谋反的事实,便释放了他。

通过分析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不难解开他多疑的谜团。正是他特有的“磨砺”,才使他做事谨慎小心,但也因为他的多疑差点枉杀好人,铸成大错。

汉景帝刘启

帝王档案

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文帝第三子。年少时纨绔浪荡,即位之后端正仁慈,政绩卓然,平定内乱、削藩一统天下,继续文帝时的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役,发展生产,创造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在位16年,病逝,终年48岁,死后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谥号孝景皇帝。

景帝“寡恩忍杀”之谜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博弈,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