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13391900000015

第15章 配置型经济与再生型经济(2)

GDP异化

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提高GDP数字,争相出卖好地。这是造成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而大量的未开发土地,由于开发成本较大、售地价格不高,反而闲置、荒废,造成浪费。现在的所谓“房地产开发”,就是未开发的照样无人开发,已开发的重复开发、深度开发,把重复建设当开发。“开发”的结果不是使土地可再生,而是使土地被垄断;不是增加土地供应,而是反而减少土地供应。这种把良田拿去盖房子的败祖宗家产、断后代良仓的败家子行为却冠冕堂皇地贴上“开发”的标签,“开发”的结果是人为造成土地资源被垄断、土地资源枯竭、土地资源难以再生,是土地“开发”中的异化。同时,出卖耕地,是在社会财富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增加GDP;医疗产业化,无病要养、小病大养,是在个人财富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增加GDP;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币市泡沫、汇市泡沫,是在个人财富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增加GDP。此类异化还有资源滥采乱挖使大量资源荒废对资源开发的异化,教育产业化演变成文凭产业化、学历泡沫化、学术行政化对国民整体素质、国民创新能力、国民创新体系的异化,营养品保健品内含有毒元素对国民健康的异化,司法部门也搞产业化为“创收”而造成系统腐败、系列“窝案”对社会公正保障体系的异化,等等。异化的根源是指导思想错误与政策腐败——以价格为核心机制,市场化演变成一切向钱看;以货币GDP为“发展”目标却无相应的配套措施。异化的结果是货币GDP与绿色GDP、社会GDP冲突。我把这种冲突称为“GDP异化”。

GDP异化:靠减少耕地、环境污染、口袋经济,百姓生命、健康、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代价来换取GDP数字增长,为官员提高政绩往上爬提供台阶打基础,就是GDP异化;GDP提高并没有同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反却总体上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就是GDP异化。GDP异化,就是为了GDP数字增长而把社会所有领域都拿去“产业化”,以致造成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崩溃,使社会法制缺失、诚信丧失,坑蒙拐骗横行、假冒伪劣充斥。GDP异化,就是口袋GDP、污染GDP、腐败GDP、愚民GDP、风气败坏GDP、侵犯人权GDP。这样的GDP本来就不是什么改革的成果,当然也就谈不上为人民分享。

我们需要财富GDP

财富GDP:用财富总量增加来计算的有效经济总量增长。

从主流经济学家宣称“汶川大地震可以带来GDP增长”来看,货币GDP不等于财富GDP——货币GDP完全可以在社会财富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得以增长。很明显这样的GDP——异化GDP的增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财富增加的GDP——财富GDP;因为只有财富增加,才能使人们切身感到生活水平提高,虽然这样的GDP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之外,然而却是真正的GDP。

货币总量增长是手段,财富总量增加是目的。货币总量增长只有体现为财富总量增加,才有实际的意义。

我们还需要提高社会GDP

社会GDP:用国民和政府整体素质提高、幸福感增强程度来计算的社会福利总量增长。

虽然相对货币GDP,我们更需要财富GDP;但我们除了生活水平提高,还需要幸福感增强。所以,我们不但需要提高财富GDP,我们还需要提高社会GDP。

社会GDP是社会系统中社会制度、社会体制、人的素质、人的行为方式导向、生产力发展速度、社会福利总水平等诸项要素的整体综合功能。其中落脚点是社会福利总水平,即社会总的幸福指数。

社会制度:社会根本的规范体系。先进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对称的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具体的规范体系。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就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体制。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是制度与体制的不同结合。社会风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道德观念与社会心理。“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与拾金不昧、舍己为人的社会心理,对于社会GDP的提高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体制构与社会风气构成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有两大类:配置型与再生型。配置型环境:生产力服务生产关系;再生型环境:生产关系服务生产力。人的素质:社会环境与人的本质和人的主观修养的结合形成人的素质。在质上,人的素质有主体、负主体两大类;在量上,人的素质高低不等。人的行为方式导向: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风气、人的素质共同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导向:积极或消极、主体性或负主体性、有利或阻碍社会财富增加与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速度:社会财富总量或社会有效经济总量的增加速度。社会福利总水平:社会福利总水平就是社会总的幸福指数。

从层次结构上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微观经济活力的体制基础,社会主义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称的两个轮子,国民素质是驾驭车轮的主体。从动态结构上看,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风气→人的素质→人的行为方式导向→生产力发展速度→社会福利总水平,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逐步制约的过程。社会系统层次结构与动态结构充分说明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风气和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说明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说明社会系统的要素、结构同其功能——社会福利总水平的关系,说明“社会GDP”概念在对称发展观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社会GDP是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由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义务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把教育定位为社会GDP产业而不是货币GDP产业、把医疗定位为社会GDP产业而不是货币GDP产业、建立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健全民主与法制、清除腐败及其土壤、坚持主体正确的行为导向几个方面组成。扩大义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是综合教育,是现有教育模式的转轨;只有把教育定位为社会GDP产业而不是货币GDP产业,把教书育人摆在首位,才有可能开展素质教育,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贡献;只有把医疗定位为社会GDP产业而不是货币GDP产业,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通过救死扶伤为国民身体素质提供有效保障。只有良好的国民素质,才能建立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只有健全民主与法制,清除腐败及其土壤,才能坚持主体正确的行为导向。社会GDP工程的落脚点:提高生产力发展速度与社会福利总水平。

国民素质工程是社会GDP工程的出发点、核心和落脚点,由国民身体素质工程、国民社会素质工程和国民文化素质工程三方面组成。其中国民身体素质工程由营养保健、体育运动、医疗卫生三大块组成,营养保健→体育运动→医疗卫生是从本到末的动态关系。国民文化素质工程是创新力主导学习力的动态结构,是国民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工程。

医疗“产业”的本质是国民身体素质工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通过无病要治、小病大治来为货币GDP、经济总量增长做贡献。

教育“产业”的本质是国民文化素质工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通过变相买卖文凭来为货币GDP、经济总量增长做贡献。广义的教育:社会的信息遗传,通过这种遗传,社会有机体得以延续和发展。狭义的教育:系统的社会信息遗传。必须以狭义的教育为中心,以广义的教育为基础,社会有机体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能力是知识系统的整体功能;能力不但要考虑到知识的要素,而且要看知识的结构;不但要看知识的量,而且要看知识的质。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能力。由教育“产业”的社会GDP性质决定,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才能。智力是知识的本质、创造力是智力的本质。想象力是思维的最高本质。变相买卖文凭的货币GDP意义上的教育“产业化”,只能是缺乏和磨灭想象力的学校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产业化”只能把人变成书呆子。由社会GDP定位的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不在于投资的货币收益而在于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教育的社会效益必须把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把信息量或信息层面的知识量放在首位。

如果说国民身体素质工程是国民素质工程的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工程是国民素质工程的主导,那么国民社会素质工程则是国民素质工程的核心。国民社会素质工程由经济参与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法律道德素质与政治参与素质与组成,它们分别表现为经济参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法律道德能力与政治参与能力。其中,经济参与能力是基础,社会交往能力与法律道德能力、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中的社会行为方式是核心,政治参与能力是主导。政治参与能力,我们称之为民主素质,包括民主选举能力与参政议政能力,以经济参与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为前提。只有在创业过程中训练和提高人的主体性,才能提高人的民主素质,为民主政治打下国民的素质基础,摆脱一百多年来中国“民主政治的推行依靠国民民主素质的提高,国民民主素质的提高依靠民主政治的推行”的“二律背反”。而法制建设、个人修养、人的行为方式导向与创业工程,既为国民创业素质与民主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也为民主政治的推行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与经济基础。

国民的整体社会行为方式——是主体性还是负主体性,不但全息体现了国民的社会素质,而且全息体现了社会本身的素质——社会GDP就是社会素质高低的指数。因此,国民素质离不开社会整体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社会整体素质,从主体角度来看,除了国民素质,还有政府素质。国民素质是基础,政府素质是主导。国民素质工程和政府素质工程共同构成社会素质工程的两大主体因素。国民素质工程是政府素质工程的前提;政府素质对国民素质、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行为方式会对国民素质和整体行为方式起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本身属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民素质工程与政府素质工程二者相辅相成。

如果说国民素质的提高本质上是提高国民主体性,那么政府素质的提高本质上是提高政府的主体性。如果说国民素质提高主要靠创业,那么政府素质工程主要靠改革。政府素质就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政府制定的政策、工作人员执行政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政府的主体性。政府素质工程就是提高政府主体性的工程,就是通过改革使各级政府成为先进文化的领导者、先进生产力的领导者、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者的系统工程。

政府人员素质工程

政府素质工程

政府机构素质工程

政府机构素质工程就是通过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成为能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能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宏观调控、使经济活动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体制。

社会整体素质,从客体角度来看,社会素质就是社会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程度,民主化与法制化二者是对称的。社会素质工程就是社会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社会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本身也是系统工程。它们共同构成社会素质工程的两大层面。

社会风气是社会素质工程的整体功能;社会风气通过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导向作用,使人的行为方式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福利总水平的提高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以社会风气为中介,社会素质工程融入社会GDP工程。

以社会GDP为参照系,货币GDP不但不等于社会新增财富总量,而且不等于生产力发展速度。以腐败和带血GDP作为润滑剂造成的经济总量的增加,即使是再生型的,也会造成人民心态失衡、安全感缺失,造成人民幸福感和社会总福利水平下降;而且由于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消极、负面的导向,造成生产力发展速度减缓。所以我们不但需要货币GDP,我们更需要社会GDP。

绿色GDP——和谐程度的指数

绿色GDP:用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来计算的社会福利总量增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存在先于素质;社会发展不但要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而且要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而绿色GDP指标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化社会与社会化人类形成的催化剂。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化社会与社会化人类,就是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而绿色GDP,就是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程度的指数。

只有绿色GDP,才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