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观人学全书
13391800000004

第4章 九征第一(3)

王莽秉政期间,做过一些好事,使他的声名大噪。一是搜罗人才。他征集天下通晓古今文经及天文、历算、文字、兵法、方术、本草的士人到京师,分别任用;又扩展太学规模,学舍可容万人,博得天下士人的拥护。二是推让爵禄。由于王莽甚得人心,当时有48万吏民联名请求太皇太后重赏王莽的功德,王莽坚辞。太皇太后封以“安汉公”,王莽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甚至请了病假,极力推让。太后不肯收回成命,王公大臣又劝王莽接受。王莽不得已接受封号,但坚持把封地辞退掉。三是严惩亲子。王莽的儿子王获无辜杀死奴婢,王莽认为这样做违背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原则,责令王获自杀。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奴隶供人驱使,过着非人的生活。王莽以人道为名,令子自杀,显然博取了奴婢和贫民的好感。四是示俭助贫。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中原地区发生旱灾和蝗灾。王莽建议减税节支,要公府节省衣食,王莽全家带头吃素,又献钱100万、田30顷赈济灾民;官员富民也纷纷效法,有230人捐献田宅。王莽又废除皇家苑囿,设置安民县(今甘肃华亭县),募贫民迁居新县给予安置,还免费提供饮食,同时在长安城内建造住宅,以安置贫民。

王莽的上述行动,不但得到统治阶层的赞扬,也博取了民众的好评,甚至被誉有尧舜之德与圣人之行。尽管王莽已露出沽名钓誉、笼络人心的端倪,但人们并没有怀疑他、指责他。

王莽的矫作伪饰是在篡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他为了进一步操纵平帝,将自己未成年的女儿纳入后宫,立为皇后,同时杀死平帝生母卫姬一家。他诱逼平帝喝了毒酒,却又模仿周公的故事,向天祈祷保护皇帝平安,还将自己愿以身代的祷文密封匣藏,告诫大臣不要传扬。平帝不久病死,王莽号啕大哭,通令天下官吏600石以上皆守孝3年。他拥立年幼的孺子婴即位,却恶毒地指令保傅不得与孺子婴说话,将孺子婴终日禁闭屋内。他做了摄政大臣后,刘氏宗室起兵反对,王莽为了安抚人心,指天发誓要将政权还给孺子婴,但起兵失败后,又食言自肥,终于篡汉自立。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能以篡汉自立将王莽一棍子打死,至于王莽改制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他。但王莽个人品质遭人非议的确是事出有因,查有实据的。按照白居易的说法:“倘若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如果王莽在刚刚成名、众望所归的时候死去,人们就永远会将他作为圣贤敬仰。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和本质有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实践的观点看,王莽并非自始就是野心家和小人。换一个社会环境,或在另外一种历史条件下,王莽亦有可能扮演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和开国君主的角色。《汉书王莽传》评论说:“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匿以成篡盗之祸。推世言之,亦天时、非人力致矣。”

知人必先识德

择官是唯德,或唯才,或德才兼备?这不能一概而论,用人若用器,可因其具体情况而使用,任其所能所适做的工作。但是,对于负责全局工作的领导者,必须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胜任。负有重任的领导,两者不可偏废。无德,则不能服众,无才则不能领导其所属成员做好工作;德才兼备的,才能团结人,发挥众人的积极性,作出正确的决策,成功完成其所担负的任务。

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用人重才学便是重德行,其与赵孟頫谈话,问叶李、留梦炎两人优劣,孟頫答道:“梦炎,臣之父执,其人重厚,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李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忽必烈说:“汝以梦炎贤于叶李耶?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丞相,误国罔上,梦炎依阿取容;叶李布衣,乃伏阙上书,是贤于梦炎也。汝以梦炎父友,不敢斥言其非,可赋诗讥之。”孟頫所赋诗,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忽必烈颇赞赏。(《元史赵孟頫传》)

忽必烈是元朝的创建者,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开府于金莲川(在今河南结源)时,已任用汉儒为其谋士。及灭宋后,广泛搜求宋朝名士任官,为之理政治民。宋魏国公赵孟頫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宋亡,家居,后被召入朝任官。

忽必烈对叶李、留梦炎的评价与孟頫是不同的:孟頫认为留梦炎有大臣之器,对叶李则认为其才能与己相当;忽必烈却认为叶李贤于留梦炎。这是以两人对贾似道误国罔民的不同态度而定优劣。蒙古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忽必烈奉蒙哥大汗之命进军围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宋派贾似道率军前往救援,而忽必烈因其兄蒙哥死便急于回去争帝位,适贾似道派使来求和,忽必烈便顺势答应并率大军北返。贾似道却谎报“鄂州大捷”,说蒙古兵已肃清,这事虽能欺骗宋理宗,贾似道得以入朝为相,但朝野上下是清楚的,但留梦炎却依附之以取悦于贾似道。当时叶李只不过是一个太学生,愤贾似道害国害民,便带头与同学83人,伏阙上书揭露贾似道的罪恶,责其“变乱纪纲,毒害生灵,神人共怒,以干天遣。”贾似道大怒,知书是叶李所定,使其党人逮捕叶李,叶李便逃匿。适宋亡,叶李归隐富春山。忽必烈多次派人征召不出,后不得已才入见。忽必烈劳问:“卿远来良苦!”又说:“卿往时讼似道,朕尝识之。”言下之意,是对他表示敬意。忽必烈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叶李陈述古帝王的得失成败,忽必烈赞许,命他五日一人议事,后任资善大夫、尚书左丞。叶李在宋时不过是一布衣,忽必烈却如此破格重用,是因赏其人忠直敢弹劾误国欺上的贾似道。而对留梦炎这个宋朝丞相和有名的状元,虽赏识其文才,却认为其人有私心而缺德行,便降级使用。

由此可见,忽必烈用人既重才学,也重德行。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马周,茌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年过而立,尚未取妻。但刻苦好学,精通书史,志气谋略,样样过人。他曾应聘做过博州的助教,后因酒后失言而受责,愤而出走,西游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食客。

时值唐太宗李世民广开言路,令百官上书批评时政。中郎将常何因出身行武,带兵打仗堪称豪杰,而论经书则一窍不通。为落实太宗旨意,他只好下商马周,请其代笔。马周凭其雄才大略,连夜挥毫,竟代常何言论二十余事。次日,当太宗看了常何的奏章,件件言简意赅,有根有据,完全符合自己的意图,真是又惊又喜。但他突然意识到:常何是位武将,读书甚少,是写不出这剖析入理、文从字顺的奏章的。于是,便问常何:“此等见识议论,非卿所及,卿从何得来?”常何急忙从实禀报。太宗大喜,忙宣马周上殿。太宗向马周提了几个问题,马周都对答如流,句句令太宗满意。太宗断定他是位人才,就令他在门下省供职。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想明确规定长孙无忌等14位功臣的职位可以世袭。马周即上书阻谏说,“尚有孩童嗣职,万一骄逸,则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太宗认为其言之有理,便收回成命。不久,太宗想去离长安数百里远的九成宫避暑。马周得知后又上书阻谏,说:“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太宗看后,深以为是,于是罢行。

久而久之,太宗认为马周识大体、顾大局,敏感性强,办事又公平,且勇于发表意见,于是先后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最后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要职,成为贞观时期着名的枢要大臣。

访贤寻觅“千里马”

历史上亲自访贤识贤的佳话,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刘备三顾茅庐。刘备在司马德操和徐庶推荐诸葛亮后,亲自与关羽、张飞前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第一次逢诸葛亮外出未遇。第二次拜访时,正值隆冬,朔风凛凛,天寒地冻,刘备不顾张飞的劝阻,冒风雪到卧龙冈,又逢诸葛亮出外闲游,怏怏而回。来年新春,刘备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不顾关羽、张飞的再次阻拦,第三次到卧龙冈,但却遇诸葛亮昼寝未醒,刘备在阶下拱立一二个时辰后,才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猥自枉屈,三顾草庐行以驱驰”所感动。

其实,亲自访贤识贤的佳话最早还应追溯到周朝。西伯侯(即周文王)渭水河畔访吕尚,也是尽人皆知的。西伯侯在得到太颠等一批贤士之后,认为还不足以兴建周朝,要成就大业还需要一个有胆识、精通兵法、深谙韬略的贤相辅佐,故十分留心寻访栋梁之才。一天他带着文武大臣,沿着渭水河岸观赏春光,突然听到一曲扣人心弦的渔歌从远处传来。西伯侯立即断定此曲绝不是等闲之辈所作,在问清歌词作者是溪边钓鱼的姜子牙后,立即往溪边寻访。他在溪边虔诚地等着姜子牙,直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仍未见到姜子牙的影子。西伯侯认为,求贤聘杰,礼当隆重,今日来意未诚,故姜子牙远避。之后,他挑选了一吉日,携带聘礼,前来迎请姜子牙。西伯侯到溪边后,见姜子牙正盘坐在石上,聚精会神地注视水漂,旁若无人,一动不动。于是,便立在身后,屏住呼吸,耐心地等着,直到姜子牙钓起了一条鱼后才亲切地向前问侯。通过短暂的有关治国和用兵之道的谈话,西伯侯感到姜子牙确是天下奇才,诚恳而又恭敬地请姜子牙同车回宫,并立即加以重用。

齐桓公五往求士虽鲜为人知,但他尊敬贤士的态度不亚于刘备,影响之大甚至胜于三顾茅庐。刘向在《新序杂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齐桓公拜访齐国一位隐士十臣稷,一天去了三次都未见到。随从人员说:“万乘之主,(见)布衣人士,一日三至,不得见,亦可以止矣。”齐桓公却认为“不然”,他说,“傲视官职和俸禄的士子当然看不起他的国君,不愿意建立霸业王业的国君也看不起士人,即使十臣稷先生轻视官职俸禄,我怎敢轻视霸业王业呢?”(士人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齐桓公终于在第五次拜访时见到了十臣稷。这件事影响至谋,“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