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远离三高从细节做起
13389300000016

第16章 高血糖(糖尿病)(5)

4.糖尿患者需要经常检查脚部是否有水疱、红肿、变色、摩擦伤、抓伤;勿使用硬膏、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外用药物,以免发生皮肤损伤;对于小的伤口,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性消毒剂,不要用甲紫、红汞,以免遮盖伤口感染的征兆。

糖尿病患者洗脚的宜忌

1.不宜用凉水洗脚:脚是血管分支的最末梢部位,脂肪层薄,保温性差,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温度最低的部位。如常用凉水洗脚,会使脚部进一步受凉遇寒,再通过神经的传导而引起全身一系列的复杂生理反应,最终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缠身。还有一个原因是:脚底的汗腺较为发达,如果突然用凉水洗脚,会使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有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挛,引发疾病,如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用凉水洗脚。

2.糖尿病患者睡前宜温水泡脚:患者每天晚上睡前可用40~45℃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洗脚后用干燥的纯棉毛巾擦干,包括脚趾间的皮肤,以保持脚部的清洁与血液流通,清洗时切不宜水温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若在泡脚的同时,再对足心穴位进行自我按摩、热敷,还有消除疲劳、有助睡眠、祛病强身之功效。温水泡脚对中老年人的便秘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糖尿病患者不宜赤脚走卵石路

李师傅患糖尿病20年了,在医生的指导下,他的病情控制得不错。现在退休了,经常和孙子们爬山、踢毽子,的确过得挺好。不久前和孙子们去公园玩,看晚辈们和其他的老人兴致勃勃地踏石子路,心一痒,也跟着赤脚踏石子路。没过几天,李师傅洗脚,发现脚出现轻微溃烂,心中一惊,赶紧去了医院。医生一看就怪李师傅不注意保护双脚。医生说,糖尿病患者的双足是最需要保护的,由于它们对外界刺激不敏感,万不可故意去踩卵石路。如果不加注意,很多时候损伤了也不知道,又由于愈合能力降低,造成伤口继续发展,感染溃烂,不少人甚至发展到要截肢的地步。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按摩鞋垫

鞋垫如今花样繁多,不但有化纤、纯棉、真皮、亚麻等,还出现了按摩保健鞋垫。一只脚上就有几十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但鞋垫上的按摩点是“撒网式”的,缺乏针对性,对脚的按摩可能有一点作用,但是保健作用不大。鞋垫上的按摩点如果硬了,垫在脚下会硌脚,时间长了会对脚造成伤害;如果太软,按摩的作用又不能突出。另外,如果穿着不当,还会使脚部皮肤增厚,有时甚至会起到副作用。况且按摩鞋垫也不是人人皆宜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容易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而易引发糖尿病足,脚部皮肤非常容易破损,且破损后不易愈合。因此,患者应避免使用按摩鞋垫,以舒适的纯棉鞋垫为首选,以免按摩鞋垫摩擦引起脚底皮肤破损、感染。

糖尿病患者宜注意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气血功能衰退,脚部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不小心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引起感冒。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人的脚掌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神经中枢和人体各部分脏器相关联,但由于离心脏最远,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如果受凉更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加之脚部表面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所以容易受寒冷的侵扰。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注意脚部保暖,以防感冒发生。

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宜忌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导致微血管壁受损、组织营养不良,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皮肤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的感染,而感染后又不易愈合,带来经济负担,也带来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好日常的皮肤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防皮肤病:糖尿病患者易患皮肤病,细菌活跃且繁殖能力强,而高血糖不仅会使血中中性粒细胞活动缓慢、吞噬力差、杀菌能力降低,还会降低机体形成抗体的能力,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时,容易发生皮肤瘙痒和感染,并使感染迅速扩散和蔓延,引起高热、寒战和四肢无力,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天应检查和清洁皮肤,尤其警惕新近出现的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并认真处理;要保持皮肤的清洁,要勤洗澡,勤更换内衣。内衣要以棉质为好,要宽松、透气性好;要勤剪指甲,以免长指甲伤到皮肤,剪指甲时不要剪的太深,避免剪伤皮肤。

糖尿病患者如果皮肤出现真菌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真菌的药物。如果出现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如疖、痈等,不能自己挤压,要在医院就诊,进行换药,以免感染扩散。皮肤如果出现水疱,面积较小,可以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面积较大的,可以到医院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穿刺水疱减压后再包扎。

2.不宜抓挠皮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末梢神经营养不良,油脂分泌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而皮肤常会因干燥而瘙痒,若不正确处理,一味搔抓,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因皮肤被抓破造成细菌感染,进而导致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所以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了皮肤瘙痒,切不宜搔抓,而应每天用温水冲洗,擦干后外涂止痒药和相应的消炎药物;发现有脓包、疖肿等应及早就医。再者,被蚊虫叮咬后也不可随意搔抓,可使用花露水等止痒。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存胰岛素

胰岛素在30℃以上温度时会被破坏,所以不宜置于此类环境中。糖尿病患者乘座飞机时,胰岛素应放在随身携带的手提袋中,不应放在被托运的行李中,因为航空货舱中的高温会使胰岛素发生变性。到气候炎热的地区去旅行应将胰岛素储存在冷水瓶中,到宾馆饭店后应及时存放于房间的冰箱中。

糖尿病患者爬山注意事项

爬山是一种健身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可据病情和身体状况而选之。这里要强调的是科学的爬山,要遵照医嘱行事。爬山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而一般爬山者往往有可能耗上2~3个小时的时间,对于糖尿病患者则为不妥。糖尿病患者爬山不宜出现疲劳发困现象,因为长时间的疲劳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注意要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攀登,不可和人较劲,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最好携带巧克力、糖果、饼干等小零食。巧克力是较好的应急食物,因其溶化快、吸收好,能及时补充热量,可防止低血糖,另外不要忘记科学补水。如果感到双脚疼痛、胸闷气短、发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则应停止爬山,就地调理。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并发症或降低其严重程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变性质、病变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患者甚至还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必然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治疗糖尿病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应因人而异: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患者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治疗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强调原则性与个体化相结合,不同的患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因人而异,治疗方案应切实可行。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不同患者正常生活,维护健康,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治疗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每位患者亦应在养病过程中,认识并把握好自身的防治疾病的规律,懂得如何自我保健。这是使治疗个性化的最好保证。

2.重在克服胰岛素抵抗和纠正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因而纠正代谢紊乱,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消除胰岛素抵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策略。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脑、肾、血管、视网膜、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致命原因。因此,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已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适宜的治疗,就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内容。

3.应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取长补短,使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得到纠正,症状迅速得到改善,并抑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说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案。在临床上,对轻、中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尽可能用中药治疗(汤剂或丸、散剂),以发挥其长处;对病程较长、血糖较高的中、重型患者,则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西药控制血糖,辅以中药,既可减少口服降血糖西药的不良反应或胰岛素的用量,又可改善机体代谢及微循环等状况,缓解症状,共同抑制或延缓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型。上消型以多饮为主,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中消型常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频,大便干结,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下消型以小便频多为主,一般采用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方法调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目前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推荐标准: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当有糖尿病症状或怀疑自己患糖尿病时,应检验血糖,从而可得知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尽早采用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

1.确诊为糖尿病

①具有临床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及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空腹血糖≥126mg/dl(毫克/分升)[7.0mmol/L(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

②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应再重复1次,仍达以上值者。

③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

2.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且又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为110~126mg/dl(6.1~7.0mmol/L)。

3.糖耐量低减即指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又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为140~200mg/dl(7.8~11.1mmol/L)。

4.可以排除上述诊断。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和餐后血糖<;140mg/dl(7.8mmol/L)。

糖耐量试验是怎么一回事

葡萄糖耐量即为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正常人每餐的饭量多少不一,而饭后最高血糖总是稳定在180mg/dl(10.0mmol/L)以下,2小时后则恢复到140mg/dl(7.8mmol/L)以下。人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时有波动,一般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较为恒定。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多少有密切关系,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多少,随着机体的生理需要而进行自动调节,使体内葡萄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可见,人体对葡萄糖有着很强的耐受能力,称为人体正常糖耐量。临床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予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助检查患者的糖耐量情况,称其为葡萄糖耐量试验。

需要指出的是糖耐量降低并非一定是糖尿病。当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或有关疾病)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对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已不如正常人那样迅速有效,表现在服葡萄糖75克后2小时,血糖超过了140mg/dl(7.8mmol/L)以上,血中葡萄糖升高,糖耐量曲线异常,这种状态叫做糖耐量减低。糖耐量的减低,并非意味着患有糖尿病,是有其一定范围的。但糖耐量异常者,要比正常人易发生糖尿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症状监测

人生活在社会中,确实是万事难料,如果您患上了糖尿病,不要惊慌,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天做好记录,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掌握控制糖尿病的规律。

一是要注意观察、记录自觉症状的变化,如口渴的程度、饮水量;尿量及排尿次数的变化;体力情况,是否乏力易疲劳。上述三项提示糖尿病控制的程度。异常饥饿感、乏力状态,这两点提示低血糖。视力变化、神经症状及皮肤瘙痒、发热、各种感染、疼痛、水肿等,这些都提示并发症可能出现的症状。

二是要求经常测体重,并记录下来。应晨起排尿后测体重。记录饮食量,要求糖尿病患者定时定量进餐。

三是要自我监测尿糖、尿量、血糖并记录。应于三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测血糖。测尿糖可与测血糖同时进行,亦可餐前观察之。其留尿方法为:晚餐后至次日早餐前,早餐后至午餐前,午餐后至晚餐前各段的混合尿液。从每段混合尿取少许置瓶内送检查,余尿弃掉。糖尿病的控制程度,要根据临床症状和血、尿糖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