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是教出来的
13388800000017

第17章 《铃木镇才能教育法》(4)

铃木镇一指出,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在于,能否鼓励孩子主动地练习。对那些因厌烦而不愿练习的孩子,喋喋不休地反复催促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中彩学习法”不只适用于学音乐的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不妨让他试一试。

铃木镇一特别指出,对幼儿来说,没有“练习”的自觉性,只有是喜欢的游戏才愿意做,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厌烦,不愿意做,也不要责备,而要进一步寻求孩子喜欢的方法。

幽默教育让孩子在轻松中学习

铃木镇一有这样一个观点,家庭的生活气氛从孩子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铃木镇一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整天面无表情,即便笑起来也很勉强,好像仅仅扯动了一下脸上的肌肉。原来,他的父母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人。他们在家里教育孩子时也总是板着严肃的面孔。就这样,缺乏笑声的家庭造就了一个缺乏笑容的孩子。

在日本,这样的例子很多。铃木镇一在国外时常听到这样的评语——“欧美人的表情比日本人的丰富”。在日本人的脸上,笑容的确比较稀少,这大概与德川时代“武士道精神”所提倡的“心情不要写在脸上”有关。

话虽这么说,但这只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现象。如今,和欧美人一样,日本人的表情也很丰富。德川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今天的教育者培养出来的孩子仍是面无表情、没有笑容的样子,那将是极其失败的。铃木镇一认为,在幸福孩子的脸上应该时常挂着灿烂真诚的笑。他决定运用“幽默教学法”,让孩子脸上的笑容永远存在。

铃木镇一认为,只要孩子心情愉快,课堂气氛自然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只要孩子们充满热情,思维自然会活跃,领悟力和接受力也会大大加强。如此一来,这种良性循环自然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退一步来说,孩子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总比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有收益,至少在身心健康上是这样。

在铃木镇一看来,一个好的教育者具有幽默感是很重要的。因为教师的课讲得再好,如果孩子觉得他的语言压抑沉闷,听起来枯燥无味,那他也是不合格的。所谓“讲得好”,就是老师的教学能让学生心情舒畅。

常听到人们评价某人“过于认真”,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太呆板。如果一个教师也属于这种人,那么其死板的教学方法肯定会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紧张,孩子们学起来也会觉得很压抑。相声和笑话往往比较能吸引孩子,这是因为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幽默和风趣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铃木镇一十分怀念自己小学时的桃井老师,因为桃井老师幽默的教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天,铃木镇一和勋次郎在课间休息时摆开了象棋棋盘。第一局,铃木镇一输了。他很不服气,狠狠地说:“再杀一盘,这次看我的!”勋次郎忍不住讥笑他:“手下败将,还敢再战?”

第二局铃木镇一又输了。勋次郎拍拍双手傲慢地说:“哼,‘常败将军’,还敢来吗?”

于是,他们又杀了第三局。铃木镇一实在太想赢了,因此到了关键时候总是踌躇不决,一颗棋子刚放下立刻又举起来,气得勋次郎大喊大叫:“举棋无悔!你耍赖,你是个癞皮狗!”

恼羞成怒的铃木镇一马上反唇相讥:“你才是癞皮狗!”

“你是!”“你是!”两个人由舌战到拳脚相加,最后竟扭打在一起。教室里顿时乱成一锅粥,有的在一旁起哄;有的过来帮忙;胆小的女孩子居然被吓得哭了起来。他们像两只好斗的公鸡,厮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桃井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猛喊一声:“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教室立刻变得安静极了,他们也停止了打斗,惊恐地看着老师,心想:“这下惨了,肯定要挨板子。”

桃井老师站在那里,好像在压制自己的怒火,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哦,原来两个武士正在进行决斗啊!不过你们简直像……嗯,到底像什么呢?”

“就像两条癞皮狗。”一个快嘴的同学接过话头。

“对!就像癞皮狗,大家说是不是啊?”

同学们听了这句话都哈哈大笑起来,教室里的紧张气氛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铃木镇一和勋次郎对看了一眼,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桃井老师用戏谑的语气说:“怎么,两名武士还不愿意起来吗?你们还真想当癞皮狗啊!”

他一边说一边走过来,拉起铃木镇一和勋次郎,又回头问同学们:“你们说说,该如何惩罚他们?”同学们一听更高兴了,纷纷出谋献计:“打他们的屁股。”“还是打手掌心。”“罚他们放学后面壁思过。”“罚他们抄十遍课文。”他们越听越害怕,一起可怜巴巴地看着老师。

桃井老师微笑着说:“好了,好了。打假解决不了问题,你们知道自己错了吗?”

“知道了!”铃木镇一和勋次郎都耷拉下脑袋。

接着,桃井老师大声说:“他们俩把教室搅得乱七八糟,咱们可不能放过他们。就罚他们打扫教室的卫生吧,大家同意吗?”

同学们一致同意,他们俩也松了一口气。

“你们两个一起打扫卫生。如果一会儿还想打,就像两个真正的武士一样,去外面的空地上决斗,不许再当癞皮狗,明白吗?”

“老师,我们明白了。”铃木镇一和勋次郎感激地说。

桃井老师的幽默给铃木镇一上了一课。当然,这只是课下的一个小例子,桃井老师在课堂上也同样的风趣幽默,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他教的学生在全市总是取得最好的成绩。

铃木镇一坚持认为,幽默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人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机智的见解。教育者如果能在教学上很好地运用幽默,就不怕消除不了孩子们学习上的压力,就不怕他们不能轻松地投入学习。

一味地指责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反抗情绪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指责总是多于表扬。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他们总是情绪激昂、没完没了地指责孩子。有的父母找到铃木镇一,说最初“因希望孩子改正错误而指责”,后来因“即使指责也不改”而苦恼,最后又认为孩子“不可救药”而放任不管了。

铃木镇一指出,一味地指责,不用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失去信心。这样下去,孩子会因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反抗心理。

指责与表扬对孩子的影响截然不同。因此,父母要用冷静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

有人说:“处于反抗期的孩子难以对付。”其实,人本来并不存在什么反抗期,只是因为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若不给予正确引导,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反抗期”不是人天生的,而是由父母培植起来的。

过多地指责孩子,任何孩子都会产生反抗心理。就好比常用烈性药物,会使细菌迅速产生抗药性一样,越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孩子的反抗心理就越强,最终还是以父母屈服于孩子而告终。

有人对铃木镇一说:“请教给我好的指责方法吧。”

铃木镇一说:“我没有那种好方法。”

又有人说:“现在孩子不听话,难道不指责他吗?”

铃木镇一认为,即使孩子不听话也不能指责,而要真心实意地、正确地培养他的能力。

当然,父母指责孩子也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的,但父母指责孩子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令人害怕的脸、声音或表情动作。若用摄像机把它录下来,让父母们自己亲眼看一看自己当时的表现,他们可能就会明白,指责孩子为什么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反抗情绪。

当孩子感到恐惧害怕时,父母再怎么指责和说教他也听不进去了。即使孩子改过自新,那也是因为他讨厌再经受那种可怕的体验,并不表明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道理。

总之,父母指责孩子时,多多少少会感情冲动,气血上升,这样就会因头脑缺乏冷静而丧失客观的判断力。首要的是,父母要以宽大的胸怀和极大的热忱去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有许多幻想,其中隐藏着实现的可能性。为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大人对孩子决不能指责,指责会打消孩子向往的欲望。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唱歌调子唱不准时,就会说:“你的调子怎么唱不准呀?”

孩子听了之后也许就会想:“我还能唱好歌吗?”

事实上,像这样的话在家庭或学校里是经常能听到的。我们能从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那里听到许多这种指责的话:

“你这种笨蛋,什么也干不成。”

“这一点儿成绩,你还想当医生,简直是白日做梦!”

许多家长和老师满不在乎地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甚至想通过刺激疗法使孩子面对现实,但孩子却很难接受这种意图。

对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指责能决定他们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能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所以,要想开辟孩子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就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

别把求知当成争名夺利的手段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生活能力,而一些家长和老师却常常把分数作为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

一次,铃木镇一应邀做了一个题为音乐教育的演讲。难得的是,在和听众交流的过程中收集了很多反馈信息。很多父母现场讲述了自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并说出了各自的教育方法。这些发言使铃木镇一深受启发。

铃木镇一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她叫美智子。美智子是跟父亲一起来听演讲的,因为她正在学习小提琴,所以对铃木镇一非常信任,她把那些深藏心中不愿对别人提起的事情全说给铃木镇一听。

刚开始美智子有些拘谨。“铃木老师,”她局促不安地说,“我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想请教你,我要是把精力全都花费到小提琴上,会影响学习吗?”

铃木镇一当时没太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反问她:“怎么会呢?学习音乐应该是生命中的一件快事。它会让你越变越聪明,怎么会影响学习呢?”

听了他的话,美智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铃木老师,说起来真难为情,您的话当然没错,但是……”

“但是什么?”

“您知道吗,我的学习成绩一向不好,常常被爸爸责备,这……这说出来太丢人了。”美智子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

铃木镇一明白了她的想法,就进一步开导她:“美智子,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好吗?也许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糟,没准我还能帮助你呢。”

美智子这才把她犯愁的事详细地说了出来:“每次考试我只能得80来分,从来都没考过90分,我真伤心!我想自己还不笨,但是成绩为什么总是不好呢?因此我认为是自己在学习小提琴上花的时间太多了。”

美智子的父亲在一旁插话说:“是啊,铃木先生,美智子的学习一直处于中等,这样的成绩我真有些担心!如果一直是这样,只怕将来很难考进名牌大学!”

“原来你们担心的是这个啊!”铃木镇一问他们,“美智子每次考80多分已经很好了。干嘛非得考90分呢?难道只有考90分才能证明她的聪明吗?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说句实话,我像美智子这样大的时候,最好的成绩也就是70分。”

“啊!您不是骗我们吧?”美智子父女俩吃惊地看着铃木镇一,难以相信他的话。

“你们不相信我的话?其实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父亲甚至只要求我拿60分。”铃木镇一告诉他们。

“这……不会吧?铃木先生,您不是为了安慰我才这么说的吧?”美智子的父亲狐疑地问铃木镇一。

铃木镇一没有正面回答美智子的父亲,而是转向美智子说:“小妹妹,让我告诉你我小时候的故事,好吗?”

“好啊,这太好了。”美智子高兴地回答。

于是,铃木镇一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个故事。

在铃木镇一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成绩好,就是个好孩子;得了最高分就是最棒的。那时,学习的惟一目的就是分数。但是在学校,铃木镇一的分数总是不如人意,成绩总在70分左右徘徊。因此,在学校里他从来没得到过老师的表扬。

有一次,发期末考试成绩单的时候,老师又一次批评他:“铃木同学,你怎么老是学不好,这次你才考了72分,全班倒数第五名。其他同学都在进步,为什么你老是这么差劲呢?如果你再继续这样,你是考不上一所好的中学的。”

老师的批评,让他难受极了,并且在心里开始怀疑自己,自己真的很笨吗?就这样,他焦躁不安地回了家。细心的父亲觉察到儿子的神情不怎么正常,就过来问他:“镇一,怎么啦?不开心吗?到底遇到什么事了?”

铃木镇一垂头丧气地回答:“爸爸,请原谅我。”

“我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你得先给我讲明白啊。”父亲有点摸不着头脑。铃木镇一不安地把成绩单递给爸爸,并把老师的批评告诉了他。

父亲并没有像铃木镇一想象的那样暴跳如雷,而是平静地对他说:“你真蠢啊,镇一,老师对你的批评是不对的。实际上只要你每科都考到60分就可以了。”

“60分?考及格就行了?”铃木镇一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父亲在取笑他呢。

父亲说:“没错,60分就说明你及格了,及格就意味着合格。你合格了,这不就行了吗?”

“但是平时老师要我们都考90分,100分当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