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13387200000046

第46章 帮孩子找回丢失的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在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并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孩子严重的缺乏安全感,就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个性,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为此,对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害怕心理,父母要弄清原因,具体对待。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妈妈正忙着要赶去上班或者出门时,原本安静听话的孩子会突然勾着妈妈的脖子,紧紧搂住妈妈,哭泣着不让妈妈离开,任何其他家人都替代不了。这样的一幕也许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可能妈妈会觉得很奇怪,原本可以独自玩耍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黏人起来呢?这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这时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安全的依恋感没有建立起的孩子长大后情绪障碍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

小胖是个5岁男孩,每次他妈妈要上班时,小胖都会粘着妈妈,不让妈妈走,妈妈给他讲道理,可是他就是不松开,总是死死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甚至会连哭带闹,弄得妈妈不知道如何是好。

小胖常有许多担心的事情,他明知道没有鬼怪,但他还是很害怕。他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说不要去幼儿园,到幼儿园之后总不愿意进去。老师也说他在幼儿园期间特别粘老师,总是跟着老师,而且总是很紧张,缺乏安全感的样子,也不太愿意和小朋友玩。回家以后就特别粘妈妈,也不愿意提在幼儿园的事。

很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相当缺乏安全感,在日常生活的表现是:大人不在旁边就容易焦虑不安;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房间光线暗了就会怕,关了灯就不敢睡;没有大人陪伴就静不下心做功课;常常黏在父母身边,父母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不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在外头被欺负了,不敢反击,甚至回家也不敢讲。

以上都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的现象。父母如果没有好好地面对及处理,孩子对爱的渴求会持续一生。在和他人交往时会觉得没人喜欢自己。潜意识里的这个核心价值观会影响他管理情绪,建立自信。会让他自己觉得自己无能,会带来恐惧,恐惧和需求的矛盾会产生所有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如拖延,动力不足,抑郁焦虑等。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喜欢黏人呢?

1.黏人是孩子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如果父母呵斥他,甚至体罚他,他就会觉得很受伤,不知道该如何释放自己的这种情感,导致他的情感发展出现问题。如果父母满足孩子黏人的需求,他就会感受到更多父母的爱,从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获得走向外部世界的能量,变得更加独立。

2.孩子受到父母的恐吓

一般说来,孩子缺乏安全感,多半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恐吓。孩子年幼无知,受到恐吓就会产生害怕心理。这种情况完全是父母造成的。当孩子不听话或不顺从大人意志时,许多父母为图省事或是无能为力,喜欢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这样,孩子受到了恐吓,往往就会产生害怕的心理,感觉不安全。

3.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比如,有的孩子经常听到父母在不经意闲聊刚刚看完的恐怖片,心里就会产生恐惧;看到电视里出现的“一个人在黑屋子里”发生意外的场面,晚上就会做噩梦;看到周围的小朋友或者是家庭中的朋友出现意外,对他的心灵就会有很大的触动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段时期会特别黏人,缺乏安全感。不过这段时期一般都很短暂,孩子很快就会摆脱这一阶段。尽管孩子这种黏人的举动实在有些让人受不了,但是父母最好不要将孩子推开,或是对孩子说:“不要再像个小孩子一样,自己玩去!”因为这样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如果父母能够采用以下的方法,就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独立。

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

对待黏人的孩子,只是讲道理或者打骂也许是不行的,还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在孩子幼小时,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温柔地对待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满足他的正常愿望。还有,大人不要总吓唬孩子,比如“你再黏人,大灰狼就要来了”,或者“你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避免孩子形成过分强烈的对于分离的恐惧。

让孩子对陌生的环境感兴趣

孩子在陌生环境里大多会缺乏安全感,父母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他感到陌生的地方玩,让他尽快熟悉那里的环境。比如,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父母就可以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去。这样,孩子就会想:“这个地方爸爸妈妈也经常带我来玩。”还可以在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的时候告诉他:“如果你不去的话,老师和小朋友都会想你的。”慢慢开导他,切忌不要批评他,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不黏人了。

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千万不能误认为孩子年龄小,电视剧或者成人之间的谈话就不会对他产生影响。实际上,孩子们每天都会对所见所闻产生“联想”,而因为他还不能非常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家人往往察觉不到。所以,不管是孩子看了动画片或者周围朋友出现一些意外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进行“情绪干预”。也就是向孩子解释出现的问题,并且当天一定要多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