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13387200000031

第31章 注重对聪明孩子的后天培养

拥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是许多做父母的梦想,家里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当然值得自豪,但是也要注重对孩子后天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聪明发挥出价值。另外,聪明的孩子往往喜欢耍小聪明,父母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小聪明。

说起孩子是否聪明,许多父母就会想到智力测验。有不少父母还带孩子到过不同的机构做过智力测验和咨询。有的父母非常看重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并以此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

实际上,对孩子的智力测验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孩子的智力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远没有最终定型和完善。一次智力测验的分数不能说明孩子智力发展的真正水平,更不能以此预见将来孩子智力能达到的水平。

父母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孩子智力的了解应该比一次智力测验更为准确。那么,什么样的孩子聪明呢?

1.思维具有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培养的关键是使孩子养成积极思考和爱动脑的好习惯。

2.超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在许多同龄的孩子还“混沌未开”,没有任何记忆的表现的时候,你是否惊讶地发现你的孩子居然记得他见过的一些人和事物?例如,妈妈今天的穿着和平时的不太一样或换了新的发型,平时胡子拉碴的爸爸今天下巴看起来光溜溜的等,都被他捕捉到了并且有或惊讶或欢喜的表现。

3.会用手语表达自己的需求

专家发现,会使用手语来表达需求的孩子不容易有挫折感,学会说话的年龄也更早,智力发展也更好。一旦这些孩子提前学会了说话,他们会比其他孩子能说更多的句子,因为在应用手语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语言的结构。

北宋时,江西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他家世世代代以耕田为生。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他的父亲经常带着他到处去写诗挣钱,后来因为没有进一步学习,小时候的天赋便泯灭了,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北宋着名诗人王安石曾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所致。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有才智的人,只因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便变成了平庸之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就更应该努力了。”

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比较聪明时,千万不要忽视对他的培养,避免孩子走方仲永的老路。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聪明的、有天分的孩子呢?以下是几条参考意见:

不要过早地给孩子“贴标签”

父母不应该过早地给孩子贴上“天资聪明”甚至“神童”这样的标签。孩子需要的是被关怀,而不是被归类。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善待和关心那些和他具有不同天分甚至天分不如他高的小朋友。

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耍等,让孩子的身体、情感和智力等全方面得到发展,而不要单单关注自己所期望的孩子能够继续发展的某种特质。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而是因为他是父母的孩子,即使将来有一天他小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天分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消失了,父母还是一样爱他。

不要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发展

不论你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天赋有多少,特质是什么,都是宝贵的。都不应一味地从自己个人的偏见或喜好出发,认为某种天赋在另一种天赋之上。从而打击孩子或强行把孩子往自己设计的理想模式里套。

虽然说,聪明的孩子更能令父母骄傲。但是,聪明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聪明的孩子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耍“小聪明”。就好比一块洁白的玉石上就有一个小瑕疵,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在一个父母俱乐部中,有位年轻的妈妈讲述了一个困扰:2岁半的女儿学会了耍小聪明。例如,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孩子为了和妈妈多呆一会,不断制造出各种不睡的理由。比如,要上厕所或者要整理玩具。面对女儿的小聪明,妈妈不知如何是好。她既担心“揭穿阴谋”会让孩子“难堪”,又怕听之任之孩子会变得“狡诈不诚实”。这位年轻的妈妈不知道是否应给告诉孩子,让她不要耍小聪明。

其实,父母完全不必揭穿这些幼稚可笑的小聪明,更不要讥讽孩子。否则,孩子尝试更高级和更复杂方式的努力将被扼杀,他会有这样的内心独白:“妈妈嘲笑了我,我最好不要再这样做;因为妈妈不喜欢,所以,这样做一定是坏的。”

聪明的父母会告诉耍小聪明的孩子,你已经接收到了他隐喻的信息,从而帮助孩子完成沟通的愿望。同时,父母的智慧更在于欣赏和宽容孩子的小聪明,孩子不会因此变成“阴谋家”,相反,这将滋养和支持孩子探索世界的尝试。欣赏孩子的小聪明本质上是欣赏孩子的成长,这种欣赏将使成长变得更加和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