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肝转阴过七关
13386900000004

第4章 了解肝脏,认识乙肝病毒与乙肝(3)

肝功能检查,必须在空腹时抽血检查。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对于初次检查肝功能者,尤应如此。抽血检查前一天最好禁酒类。肝功能检查多项内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如饮酒易使某些血清酶值升高,进食油腻食物后可以使血脂增高等。

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也不可大意

转氨酶(代表肝功)正常不一定代表肝脏组织结构正常,这些病例发生肝硬化和肝癌者并不罕见,已发生肝硬化和肝癌者在病史中也不一定有转氨酶升高。因此,仅仅以转氨酶活性在正常范围内,来判断肝炎处于“非活动”状态,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同时,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称数年前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转氨酶活性一直在正常范围之内,医生告知不需治疗而未予重视,结果很快进展成为肝硬化。因此,对于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并无必要。但是,也不能因此放松对乙肝的警惕。

转氨酶升高并非全是乙肝惹的祸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一般情况下,大家都知道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在体检时常常要做这项检查。造成有些人的误解,以为只要是转氨酶高了,就是得了肝炎。

转氨酶反映肝脏健康状况。通常,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是丙氨酸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转氨酶水平在0~40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医生会建议再查一次,排除由于实验室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等因素造成误差的可能。如果转氨酶水平还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确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还需要做其他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全面分析。即使确认是病毒性肝炎,也不能简单地以ALT升高的程度来判断病情,因为对于重型肝炎,可能由于存活的肝细胞比较少,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很少,ALT反而随病情的恶化而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转氨酶高不都是肝炎。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转氨酶增高。主要还有以下情况:首先,人体内许多组织都含有转氨酶,比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都可能使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其次,如果有胆结石等胆道梗阻性疾病,可能因为淤胆而使血中转氨酶水平升高。此外,对于一些看起来没什么大病的人来说,还有可能因为长期酗酒导致酒精肝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脂肪肝,造成转氨酶高。

劳累也可能让转氨酶升高。对于健康人来说,转氨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并不意味着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水平都有可能产生波动。另外,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

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偏高。如果在检查转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吃了油炸的东西,检查结果可能就会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刻检查他的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会高出正常范围。如果是由于这些情况导致转氨酶升高,只要好好休息,过一段时间后再做检查,就会发现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了。还有一种会造成转氨酶升高的情况是生病时吃了会损伤肝脏的药物,比如红霉素、四环素、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还有半夏、槟榔、青黛等中药。在停用这些药物后,转氨酶水平会很快恢复正常。

总之,如果发现自己转氨酶高了,不要过于紧张,不要担心自己患了严重的肝脏疾病,但是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好好休息,及时接受正规复查和治疗。

单纯追求降酶很有害。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单纯关注转氨酶指标,降之则喜,反之则忧,实际上是很片面的。乙肝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是医生确定治疗时机的一个重要指标,转氨酶水平达到正常值的2倍以上甚至达到10倍时,恰恰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如果单纯使用降酶药物迫使转氨酶水平下降,不仅对乙肝治疗没有什么作用,还会使疾病的实际真相被掩盖起来,对治疗非常不利。所以,眼睛只盯在转氨酶上是有害无益的。

什么人需要定期进行肝穿刺检查

肝穿刺检查就是通过肝穿刺针,利用负压吸引获取少许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这是一种能直接了解组织的病理变化,做出较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是公认的“金标准”,其诊断价值甚至高于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很多所谓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际上还是患者,尽管他们表面上同健康人一样,但他们的肝穿刺标本中已有炎症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改变。有炎症就有纤维化,炎症不控制,纤维化程度就会加重。一些患者平时不注意定期体检化验复查,又被错误地引导为不需治疗,久而久之肝脏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直到出现腹水等症状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常常已是肝硬化中晚期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建议,对于肝功能正常但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特别是年龄大于35岁时,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如病理发现有炎症和纤维化,应当及时进行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何谓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实际上是指乙肝病毒的5种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又称澳抗)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以及核心抗体(抗-HBc)。因为是由两对抗原抗体配对,另加一个抗体组成,故俗称两对半。检测乙肝两对半是诊断乙肝的重要依据。那么,两对半中的每一项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1)表面抗原:若为阳性,提示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因为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仅此一项阳性并无传染性,70%~90%表面抗原可长期阳性,如无症状,且肝功能正常,不需处理,也不妨碍工作和学习。

(2)表面抗体: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中和乙肝病毒。这一项阳性是一种好现象。

(3)e抗原:表示乙肝病毒复制(繁殖)活跃,传染性较强,与其密切接触被传染的可能性较大。此抗原如长期存在,提示为慢性乙肝。

(4)e抗体:表示乙肝患者病情缓解稳定或趋向康复,预后良好,传染性降低,但不能保证乙肝病毒已全部消失。

(5)核心抗体:若为阳性,说明近期感染了乙肝病毒或病毒仍在继续复制(繁殖),或曾经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但不能区分是曾经感染过还是目前正在患病。

如何给两对半检查“对号入座”

看乙肝两对半检测报告单,通常不是看单项结果如何,而是根据五项(两对半)结果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那五项结果的不同组合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我们来看一下。

(1)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俗称“大三阳”,表明有HBV感染且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2)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俗称“小三阳”,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

(3)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

(4)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表明曾感染过HBV,但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5)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表明曾经感染过HBV。

(6)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表明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若未注射乙肝疫苗,则表明曾经感染过HBV,现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

莫把“大、小三阳”与病情轻重划等号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对乙肝认识误区就是“大三阳”患者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其实“大、小三阳”与病情轻重并无对应关系,“大三阳”患者可能终身只是携带病毒,始终不发病,“小三阳”患者却可能得肝硬化,甚至肝癌。错误地把乙肝“大、小三阳”与病情轻重划等号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乙肝病毒数量多少和复制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并无直接关系,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指标是肝功能系列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乙肝病毒检测指标是用来检测病毒是否在体内存在和病毒的数量的多少,例如,“大三阳”表明体内病毒数量多,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但是乙肝病毒并不能直接损伤肝细胞,而只能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介导才能造成对肝脏的损害。机体的免疫反应的强弱也主要受自身的调节,与病毒数量的多少无直接关系,所以说病毒数量的多少与肝脏损害的程度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看待,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没有数量上的平行关系。所谓“大三阳”与“小三阳”代表的只是病毒存在的形式和数量的多少,而不能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大量的资料和统计发现:年轻的乙肝患者肝损害大多较轻,但他们中间以“大三阳”居多;严重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癌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以“小三阳”居多。这是因为年轻时虽然乙肝为“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但机体免疫功能往往处于麻痹和耐受状态,对肝损害较轻。人到中年,机体免疫功能开始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病毒为了逃避免疫的主动攻击以及药物的打击,往往会发生变异,变异后的乙肝病毒指标变得多种多样,但以“小三阳”居多,如将变异后病毒指标发生的变化,误认为是病情好转的征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判断病情轻重都应该重视肝损害的程度,而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大三阳”与“小三阳”上。

乙肝患者定期进行健康复查时的注意事项

生活中经常有乙肝患者询问用不用定期对肝脏健康状况进行复查?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复查。怎样复查呢?有些患者每年只检查“二对半”,以为是“小三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这正是不能早期发现病情的原因。因为即使是“小三阳”也并不表明肝脏没有炎症活动。

肝脏有无炎症,一是看有没有全身无力,纳差,厌油腻,饮酒量明显下降等。二是看肝脏功能有无损伤,即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有否升高,白蛋白有否降低等,这就需要抽血化验肝功能。三是看肝脏有无逐渐缩小,脾脏有无逐渐增大,这可以由B超检查得知。B超检查需要动态观察才有更大的意义,即前后几次的肝、胆、脾B超结果相互对比才能发现问题。许多患者每次B超检查后以为医生看过了结果就没用了,把报告单就扔掉了,很可惜。第四项就是检查肝癌标志物,即甲胎蛋白(AFP)。AFP在B超、CT、磁共振成像没发现肝脏肿块之前就可以明显升高,即可以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这是医学界目前公认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定性检查一般医院均可以做,但阳性并不意味着就是肝癌,尚需看AFP浓度有多高,这就需要进行AFP定量检查。因此,复查时一定要检查肝功能、B超,30岁以上的人要查AFP。而“二对半”检查倒在其次,因为“二对半”只能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而不能反映肝脏的炎症情况。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转氨酶也不高,但B超检查肝脏逐渐缩小,脾脏逐渐增大,也表明肝脏有活动性炎症,需要积极治疗,否则易致肝硬化。

乙肝患者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好呢?一般认为,30岁以下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较少,半年查一次即可,当然,有症状时就不能等半年了,要立即检查。30岁以上的人需3~4个月检查一次。许多患者会问,为什么要查这么勤呢?这是因为。30岁以上的人患肝癌的机会增大,而肝癌体积增大1倍的时间是3个月左右。在肝癌超早期AFP明显升高,但B超、CT、磁共振成像却无法检查到肿块时,3个月后就可能在B超、CT、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发现肿块,这时手术切除是可以治愈的,故而以3个月检查一次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