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肝转阴过七关
13386900000002

第2章 了解肝脏,认识乙肝病毒与乙肝(1)

肝脏的位置与结构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肋弓处,小部分位于左肋弓处,贴于膈的下方。

因为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新鲜肝脏呈棕红色,质软而脆。肝大部分被肋弓所覆盖,所以,正常时手不易触及肝脏,但有一小部分人肝脏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

在儿童期,肝脏位置较成人略低,肝下缘在肋下1~2cm处;少年期后,在肋下不易触及。肝脏的位置可随体位及呼吸变化改变,站位和吸气时肝脏下移1~2cm,而仰卧位和呼气时则有所上升。

肝脏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成人肝脏重约1400克(男性1500克左右,女性1300克左右),占体重的1/50~1/30。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以及解毒和免疫等重要功能。

(1)肝脏的代谢功能:一是肝脏参与糖的代谢。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二是肝脏参与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惟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白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及血浆蛋白的生成、维持及调节都要肝脏参与;氨基酸代谢如脱氨基反应、尿素合成及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三是肝脏参与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四是肝脏参与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关系密切,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谢异常。五是肝脏参与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脏长期受到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2)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经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3)肝脏的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4)肝脏的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5)肝脏的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脏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除此之外,肝脏还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

中、西医中肝脏概念相同吗

西医所说的肝的概念和传统中医肝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西医讲的肝脏(liver)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单位。肝脏是深藏在人体右腹腔深部膈的下面,具有解毒、合成、代谢、排泄及调整血液量功能的一个器官。而中医学所说的肝,比西医所说的概念更广更复杂一些,它不仅是指解剖学上的肝脏,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是一较抽象的概念,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都涉及中医肝的功能范围。同样,中医肝病概念也有别于西医所指的肝脏病,中医肝病的范围是以肝与胆的功能失调和其经络循行部位所引起的病症为主,主要是一组病症概念,由于中医肝胆生理功能上的特性及经络循行部位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所涉及的病症很广。例如,某些眼科疾病在中医诊疗时,医生常说是肝火上炎、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等,有些患者则以为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但这往往不属于西医肝病的范畴。因而,两者间的概念不能混淆。

我们平日讲的乙型肝炎是指西医学上所讲的肝脏被病毒侵入引起的感染。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容易有“肝火旺”的症状,但有“肝火旺”症状的人不一定就有肝炎。要了解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或有无肝炎病毒的感染,必须抽血检查才能得知,而非靠主观判断。相反的,要了解中医的“肝”是否有问题则非抽血检查,而是中医师的判断。总之,中、西医学对“肝”的定义完全不同,对肝病的认知也就产生很大的差异。

乙型肝炎(HBV)是怎么一回事

乙型肝炎(HBV)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在肝脏里生长繁殖,破坏肝组织的正常结构,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有些患者,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可处于感染状态数月至数年,这种病情称为慢性乙肝。很多人感染乙肝后感觉良好,但数年后部分人的病情会慢慢加重,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死亡,所以乙肝一直被医学界和乙肝患者所关注。国家卫生部2003年8月份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例,占人口总数的1.57%;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9.8%,人数约为1.2亿。每年约有28万人死于肝病,占全国死亡人数的3.65%。由此可见,乙肝的预防与治疗不仅对乙肝患者,而且对于整个国家与民族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乙肝为什么被称为“隐形杀手”

乙肝的可怕之处,正是在于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会腹胀、胸闷、食欲缺乏、发热、恶心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这也就是医生称乙肝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没有特别症状的乙肝虽然可怕,但只要及时发现,它也不会致命。

有些乙肝患者在接受短期的治疗之后,便可没事;有些则可能是属于慢性的。所以,感染了乙肝的患者千万不要不加理会,小心恶化演变成肝癌。治疗要从病源着手,就是控制肝炎病毒。除此以外,身体检查更是重要,因为“病从浅中医”,及早发现身体的不适而接受适当的治疗,这才是上上之策。通常,我们只需通过简单的抽血检查便可粗略地知道自己的肝脏是否出了问题;必要时,再做腹部B超检查。要记着:“预防胜于治疗”。

慢性乙肝与肝硬化、肝癌有无关系

一般来说,患了急性乙肝可以恢复,不会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不过有少数乙肝患者长期不愈,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最终极少数病例发展为肝癌。根据研究发现,肝硬化中75%~80%是由慢性乙肝发展来的。国外有报道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非携带者高200倍以上。95%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是由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演变而来的。为什么少数乙肝患者,能够出现原发性肝癌的不良转变呢?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既然乙肝病毒是罪魁祸首,那么防治乙肝将有利于减少肝癌的发生,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则认为,肝癌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乙肝病毒只是始动原因。因为许多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发展成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人仅仅是少数。因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除了病毒的原因之外,食物中的黄曲霉素,饮水中的亚硝胺含量过多,密切接触某些金属如铝、铅、镉等,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系。另外,肝癌的发生亦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经常发生突变,可能形成癌细胞,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清除这些细胞的能力,一般不发生癌症。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就容易发生癌变。故增强体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方面。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各种慢性弥漫性肝炎或广泛的肝脏实质变性继续发展的结果。其主要病变为肝脏的弥漫性发炎,纤维组织的增生,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再生、假小叶形成,引起肝脏变硬变性,故名肝硬化。临床的主要表现是肝功能减退、肝门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脾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性脑病等。引起肝硬化的原因众多,如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慢性中毒、循环障碍、代谢障碍等,但饮食因素也是肝硬化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患者如果长期缺少营养,特别是长期缺乏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抗脂肝因素的情况下,可形成肝硬化。患有慢性胃肠道炎症,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可逐渐形成肝硬化。长期饮酒过多,可因进食较少、营养障碍或由于乙醇本身对肝脏的直接毒害作用而产生肝硬化。

乙肝与脂肪肝有无关系

乙肝患者在病程中,有些可合并脂肪肝。其主要原因是慢性乙肝患者进食热量过多,超过身体代谢的需要而转化为脂肪积存于全身,其中在肝中积存表现为脂肪肝。正常人肝脏所含脂肪占肝脏重量的3%~5%,超过5%即形成脂肪肝,而有的人肝脏中脂肪含量甚至可达50%。乙肝患者发生脂肪肝,与肝脏利用脂肪的能力低下有关,同时祛脂因素缺乏也会使脂肪外移减少。加上乙肝治疗时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并过分限制体力活动,最终并发脂肪肝。乙肝并发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原有的乙肝症状加重,如乏力、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有的患者因肝体积增大,肝包膜伸张,肝区疼痛加重,患者往往易被误认为是乙肝本身恶化,因而更加限制活动,增加营养,由于体重增加,脂肪肝加重,肝区疼痛反而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肝脏功能与睡眠关系密切中医理论认为肝体阴用阳,《类证治裁·不寐》谓:“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强调睡眠与阴阳之气的循行有关。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气的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

《医林改错》中说:“夜不安者,将卧则起……此血府血瘀也”“血瘀日久,血不行则心失所养,亦致失眠。”上述医家均认为血是睡眠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虚血瘀都可引起失眠,而血虚血瘀均与肝有关。失眠的发生亦与情志的失常息息相关,《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肝是主情志的重要脏腑,具有疏达气机,调畅情志,藏血舍魂的生理功能。肝失疏泄,容易影响心神而病不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失眠症状以及失眠时间。按照失眠的时间,可以分为瞬时、短期和慢性长期三种。按照失眠的特点,失眠又可分为起始、间断和终点失眠三种。起始失眠,是指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方能睡着,多由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间断性失眠,是指入睡不宁,容易惊醒,常有噩梦,中老年人消化不良,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终点失眠,是指入眠并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不能再入睡,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按照失眠的性质,还可以分为偶尔失眠症、生理性失眠症和病理性失眠症三大类。除以上各种失眠类型外,还有生理性失眠、心理性失眠、病理性失眠、药物性失眠等。

什么情况下要怀疑患了乙肝

正常人如果感到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肝区痛、小便如浓茶样等,经休息后上述症状仍持续不好转,又找不到其他原因,而且半个月内曾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或吃过未熟的海产贝类食物;或输过血,注射过血浆、白蛋白、人血或胎盘球蛋白等;或有过不洁性接触;或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或接受过针灸、文身、拔牙和手术等。有了这样的经历,就意味着有了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有被传染的可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如发现肝大,尤其是有黄疸,就应当高度怀疑有患乙肝的可能。上述症状多为乙肝的早期信号,但生活中还有一些乙肝早期不为人注意的特异信号。

皮肤发痒宜防感染乙肝

如果没有吃什么特殊食品,也没有服用什么药物,身上突然出现皮疹,而且发痒,用药后也不见好转;还感觉身上发冷,体温升高,像是得了感冒,这有可能是急性黄疸型乙肝前期表现。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患者浑身上下奇痒无比,以至坐卧不安,大多数人以为是皮肤病,实则是乙肝引起的。邻居刘某就是这样的特殊患者,前几天刘某身体有些不适发热,随便吃了点退热药和消炎药,体温虽然降下去了,皮肤却不知为何痒了起来。担心是药物过敏,加之实在忍不住,只好去医院看医生。皮肤科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患者身上既无斑疹也没有红肿,不符合药物过敏特点。细心的医生追问病情时,得知患者小便发黄,便叫他做肝功能相关检查,结果出来一看,原来刘某染上了乙肝,可见小小的皮肤发痒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