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肝转阴过七关
13386900000018

第18章 学会经穴自疗,促进乙肝阳转阴(3)

涌泉

涌泉穴是涌泉穴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我国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具体方法是这样: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力量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宜,每次50~100下。若能长年坚持,自然会增强肾脏功能,而中医又有肝肾同源之说。

神阙(肚脐)

药物贴肚脐防治病毒性乙肝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它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这种治疗方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运用相应的药物敷于肚脐之上,利于药物对肚脐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疏通经络,加强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方法为:取瓜蒂(另研)、秦艽各60克,青皮、紫草、黄芩、丹参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另研)0.6克。上药均研细末后混合均匀备用。每次取1.5~2克填脐中,外用胶布贴敷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用10~15次为1疗程。有人用此方治疗150例乙肝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其中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的77例,降酶幅度在50%以上者15例,有效的27例,无效的31例。

循经自我按摩有益于乙肝转阴

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人类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解除拘急、消肿止痛、扶正祛邪、延缓衰老的功能。当人体患病时,它能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抵御病邪,使正盛邪退,阴平阳秘,解除疾苦,恢复健康;在人体无器质性损坏时,它能使机体内部正气旺盛,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同时医务工作者也发现,如果按摩方法得当,一般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再配合药物治疗,经过1个疗程(15次)的治疗,一般乙肝患者的症状会明显改善;3~4个疗程之后,症状大多消失,肝功能可恢复或接近正常,其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物治疗者。因而选用按摩疗法,不失为辅助治疗慢性乙肝的一条新途径。乙肝患者主要以按摩足厥阴肝经为主。

乙肝患者肝区揉按的两种方法

肝位于腹腔右上部并占据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于左上腹。卧位时,肝的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通过叩诊便可发现其上界。

一般情况下在上腹部触摸不到肝下缘,但有一少部分人肝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在儿童期,肝位置较成人略低,肝下缘在肋下1~2cm处;少年期后,在肋下不易触及。肝的位置可随体位及呼吸变化有一定的改变,站位和吸气时肝下移1~2cm,而仰卧位和呼气时则有所上升。准确了解肝的位置,对于科学按揉肝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按揉方法为:

方法一:仰卧位,用右手掌在右下胸至右上腹部来回按摩,动作较快,两手交替做,可按摩100~200次,依个人情况而不同(一上一下算1次),每天做1~2遍(最好在早起或临睡之前各做1遍)。这种手法对促进肝区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帮助。

方法二:仰卧位,两手重叠,方法与上式相同。手掌按压在肝区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1圈,即为1次,可连续做8~64次。然后,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3次压放呼吸动作,方法同上。

乙肝患者按摩治疗的N个注意

医生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医生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询问病情,争取取得患者合作。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按摩手法要轻重适宜,并随时观察患者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15次为1个疗程。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饱食之后也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左右为宜。

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为患者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其次,忌在长有痈疖、肿瘤的部位按摩。这些部位多有相应的毛细血管与病变组织相连,体表按摩使得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病变的扩散而加重病情。另外,乙肝患者在疾病的传染期内不能按摩,以免造成疾病传播。

乙肝患者搓足底有保健作用吗

中医学认为,足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擦足心,有健肾、理气、益智、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对乙肝患者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多,许多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对乙肝也不例外。

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当肝功能减弱时,在右足足底的肝反射区会出现小疙瘩,按压时感到剧痛。每天用示指或拇指耐心地揉按肝反射区,直到疙瘩和疼痛减弱为止,对减轻肝病症状颇为有益。此外还要刺激胃反射区,主要是为了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向肝输送更多的养分。

有按摩经验的医学专家证实,按摩足底肝肾反射区、交感神经反射区与甲状腺反射区,疗程一般为3个月,肝功能就可望恢复正常。

所以说慢性乙肝患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妨采用足底按摩治疗法,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乙肝患者在接受足底按摩治疗时,反射区经过刺激,使得反射区及血液内所集结之代谢废弃物、毒素等等,经过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因此,每次的足底按摩后,乙肝患者都必须喝300~500毫升的水,以便将体内的毒素及沉淀物排出体外。若是没有喝水,效果可能降低许多。另外,还要注意足底按摩的时间。

一般按摩1次需要30~40分钟;若是身体较虚弱者或是不能忍受疼痛者,就应该减少按摩时间;如果是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肾病患者,按摩至该器官反射区时,最好按摩3~5分钟。此外,为乙肝伴严重心脏病患者按摩时,要控制好力量。

乙肝患者艾灸保健的三种操作方法

艾灸法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疗保健方法。主要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法在国内外肝病的治疗实践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其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艾灸法比针法还要容易,只烧皮肤,不触及内部重要组织。乙肝保健灸尤其容易,因为取穴不多,便于掌握,只要经过一般医师的指导或者按图取穴,就可以自己操作或者家人、朋友互相操作,也能达到保健的目的。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取穴和操作技术。艾灸法治疗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肝病治疗的效果,而艾灸疗保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初次取穴与操作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随后患者可自行操作。主要治疗操作方法如下。

(1)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做反复地旋转施灸。

乙肝患者保健常用艾灸处方

(1)取穴:期门、肝俞、胆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天枢。采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30次为1个疗程。艾灸期门,舒肝解郁,疗肝脏损害,降低转氨酶以促使肝脏康复,此穴乃治疗肝炎的经验穴。灸肝俞、胆俞,可调理肝胆之经气,泄湿热而化滞。艾灸足三里、胃俞、天枢穴,具有温中健脾,利湿退黄之功。温灸三阴交穴,健脾以利湿,养肝以生血,益肾以生精,益气安神。诸穴合力,持之以恒,乙肝即可治愈。

(2)取穴:胆俞、肝俞、阴陵泉、太冲、内庭。配穴:脘痞加足三里;呕吐加内关;便秘加天枢。此方适用于临床症状为皮肤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短少,腹胀,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每日灸1或2次,每穴灸3壮。

(3)取穴:脾俞、胃俞、至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神疲无力加气海;大便溏泄加关元。此方适用于临床症状为皮肤黄色晦暗,神疲无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畏寒怕冷,脘腹痞满,舌质淡苔腻,脉沉迟无力。每日灸1或2次,每穴灸3~5壮。

乙肝患者艾灸保健操作注意事项

灸疗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使用,首先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分型等,辨证选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灸疗是一种热疗,它是借助于艾灸的温热而疏通经络。在施灸时,切不可距离太近,以免灼伤皮肤,造成感染。更要防止艾团的火花迸射,烧伤皮肤。现在则多以被灸处皮肤有温热感或灼热感为标准。点燃的艾条一般距离皮肤3~5厘米,时间5~10分钟为宜。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除瘢痕灸外,在灸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如起疱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再涂上甲紫即可。如灸后有身热、头昏、烦躁等身体不适者,可让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可使症状迅速缓解。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