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高发主要有三大致病因素:伴发疾病、吸烟和超重。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遗传”占一小部分,但大多数脑血管病是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伴发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其中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发病的比例约占60%。
对身体影响最大的一个不良生活行为就是吸烟。吸烟影响凝血机制,容易促发血压升高,降低对人体有利的高密度胆固醇。有调查显示,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脑血管病发病率是其他人的1.82倍。
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20多年内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转为以高脂肪、高蛋白、高淀粉食物为主,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脂增高;高盐食品则易导致高血压,造成心脏负担。
同时,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再加上运动量不足就直接导致人体超重,超重容易引起许多合并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加患脑血管病的概率。
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所造成的疾病。它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这类疾病中,以脑动脉系统疾病最常见,且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病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险性大。
由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影响脑组织,致使脑细胞发生功能失调或不可逆性病变。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失语、偏瘫、大小便失控等症状和体征,重者可致死亡。
脑血管病包括哪些疾病?
(1)出血性脑血管病①脑出血:为最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肿瘤、血液病、动脉炎、血管畸形等,有时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等原因也可引起。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脑血管先天异常引起。③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出血:多由外伤引起。
(2)缺血性脑血管病①脑梗死: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缺血一过性发作,24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者可以有脑梗死。
(3)其他:脑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脑动脉盗血综合征,颅内静脉窦或静脉血栓等。
上述各种脑血管病由于病因、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等都有很大差异。
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是什么?
(1)突然口眼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2)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3)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黑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
(4)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5)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这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上述症状不一定是每个患者均有表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脑卒中警报,要特别警惕。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必要时,应在患者平卧的情况下送医院诊治。
脑动脉硬化与血脂有什么关系?
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产生动脉硬化的最重要原因。
当血液中有一种单核白细胞进入血管壁并变异为黏附着脂肪物质的细胞时,动脉粥样硬化即开始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附着油脂的细胞大量堆积,造成血管壁内皮组织异常增厚,而每处增厚部位(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充满着如奶酪般成分的油脂性物质,其主要构成为胆固醇,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这种硬化斑块可分布于大、中、小动脉血管壁上,但最常发生在动脉的分叉部位。这是由于受血流不断冲击而致。
血脂的增高引起了动脉的硬化,从而成为了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脑出血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总的说来,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病初期会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异常情况,即出现一些有预兆的前驱表现。
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1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2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医院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归纳起来,常见的脑出血的先兆症状有:
(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短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4)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1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当上述先兆症状出现时,患者在思想上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度紧张以致惊慌失措。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脑血管病失语有哪几种?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丧失,是由于大脑皮质(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损伤所引起的。
语言中枢有两个:一个叫语言运动中枢,位于主侧半球的额下回后部。
这个中枢支配着人的说话,如果这个中枢损伤,会使患者丧失说话能力,不会说话。但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常用手势或点头来回答问题。根据病变的范围,可表现为完全性不能说话,称完全性失语。或只能讲单字、单词,说话不流利,称为不完全性失语。这种情况叫做运动性失语。
另一个叫语言感觉中枢,位于主侧半球颞上回后部。此中枢可以使人能够领悟别人说话的意思。如果这个中枢受损,则引起患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不理解问话。但这种人语言运动中枢完好,仍会说话,而且有时说起话来快而流利,但所答非所问,这种情况叫感觉性失语。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有些脑血管患者,虽然都是同侧偏瘫,但有的失语,有的却不失语,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主要是语言中枢部位不同。医学上有个规律,习惯用右手写字、拿东西的人叫右利手,其语言中枢在左侧大脑半球,常常把其左侧大脑半球称为主侧半球(优势半球),如果其左侧半球受损,就会发生右侧偏瘫和失语。相反,如果习惯用左手,叫做左利手,语言中枢在右侧大脑半球,我们称其右侧大脑半球为主侧半球。若其右侧半球受损,左侧肢体会发生偏瘫和失语。当“右利手”的人,发生左侧偏瘫时,不会失语;而“左利手”发生右侧偏瘫时,也不会发生失语。
在脑血管病中,最常用的是运动性失语,其次是感觉性失语。如果两者并存者叫做混合性失语。这种患者自己不会说话,也不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它是病变损及优势半球的额叶、颞叶所致。除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失语,叫做“命名性失语”。其特点:患者理解物品的性质和用途,就是叫不出名字。
如指着牙刷问患者“这是什么东西?”他会答“刷牙用的”。拿着茶缸问患者“这叫什么名字?”他说“喝水用的”。患者心里明白,就是叫不出名字,所以,叫命名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的中枢,在优势半球颞叶后部和顶叶上部,当这个部位受损时,就会发生上述情况的失语。
什么叫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老年人多见。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脑血管阻塞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脑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形成脑血栓。另一种是脑栓塞,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堵塞血管,引起脑栓塞。这种栓子可来自风湿性心脏病的赘生物,也可能是骨折时的脂肪栓子,或空气进入血液引起气栓,或肿瘤细胞脱落形成肿瘤栓塞等等。
脑血栓形成所致的脑梗死,起病缓慢,常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较低,血流缓慢有关。从发病到病情发展至顶峰,常需数十分钟甚至数天时间。而脑栓塞引起的脑梗死,起病多较急骤,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峰。
为什么久咳不愈的元凶可能是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约有75%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神经损害症状,有些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久咳不止、记忆力下降、轻度的头痛、头晕、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为什么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咳嗽呢?这是因为人的吞咽反射和咳嗽都通过中枢神经支配,进入老年,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若脑组织出现轻微小梗死,虽未出现全身症状,但对吞咽反射可能产生影响,引起在摄食或吞咽唾液时不能完全都进入食管,而经常有少量进入呼吸道,长期刺激而引起久咳不止。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自身的一些突发性表现,如头痛、眩晕、无力、久咳不止等小毛病,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上医院诊治,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为什么血压偏低也可能发生脑梗死?
不仅仅“三高”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冠心病、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很多血压不高甚至偏低的患者,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征兆,一觉醒来却发现一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脑卒中症状。由于低血压往往不受重视,容易成为被忽视的“隐形杀手”。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会更加危急。
一般说来,维持大脑正常功能需要一定的灌注压(平均75毫米汞柱以上),而一些血压偏低的患者容易出现慢性缺血,继而引发脑梗死。
低血压引发脑卒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一般都伴有血脂高、糖尿病和颈部动脉硬化。老年人对自己的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是否有双侧颈动脉狭窄,是否有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平时是不是经常有头晕的症状。如果有的话,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低血压性脑卒中虽不多见,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平时血压偏低的人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型消瘦者要适当加强营养,夜间可适量分次饮水。另外平时血压偏低的人,切勿私自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什么是青壮年脑梗死?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来,15岁以上、40岁以下的青壮年脑卒中的人数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青壮年脑梗死的病因与老年人有所不同,但高血压和心源性栓塞(以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最为常见)仍占重要地位;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动脉炎也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如长江中下游发病较多的钩端螺旋体所致的脑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脑动脉炎等;红细胞增多症与凝血异常等血液疾病、酒精中毒、妊娠与产褥期、口服避孕药、颈内动脉闭塞等也是青少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但仍有半数原因不明。
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肉、蛋类动物脂肪的摄取大大增加,若不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得高脂血症、肥胖症,使得动脉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提前。
如何进行脑动脉硬化的自我监测?
如果能早些认识脑动脉硬化的某些征兆,加强自我防护和监测,就可大大延缓其发展的速度,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早期多呈现一种神经衰弱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有耳鸣、嗜睡等症状,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
(2)感情异常:脑动脉硬化早期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人缺乏热情。容易激动,有时无故悲伤或嬉笑、焦虑、紧张、多疑、恐惧。对工作有时消极怠工,有时欢快积极。
(3)判断能力低下: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往往要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划红症(皮肤被抓划后可发红并隆起),手足发冷,全身及局部发汗,头发早白、早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