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和一种有效的手段。经济核算是利用价值形式(如货币、价格、资金、成本、利润等),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对比,对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考核、监督,借以保证企业最合理、最节约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用自己的收入补偿自己的支出,并取得盈利。
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比较劳动消耗和生产成果,以确定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是节约劳动时间规律所决定的。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使自己的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以便使出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在补偿消耗之后,还能获得剩余产品。
企业经济核算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成果的核算。①通过质量、品种和产量等指标分别来反映和评价企业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的状况;②由于实物产量指标难以汇总计算,需借助价值形态的指标(总产值、商品产值、净产值)来综合反映产品的数量。两者结合起来可完整地反映和评价企业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的情况。
(2)产品成本的核算。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原材料消耗、活劳动消耗状况,以及资金利用程度等指标的高低都要在产品成本中反映出来。
(3)资金占用的核算。企业对资金占用的越少,而社会上可利用的资金就越多,从而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资金占用核算的指标有资金周转率、资金占用率、资金利用率等。
(4)利润的核算。利润是企业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综合比较的结果。企业销售收入、销售费用、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等均可在利润指标上得到综合反映。
2.增加产品销售收入的意义有哪些?
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是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产品销售量越大,则销售收入越多。推销人员不懈地努力,不断增加产品的销售收入,有以下重要意义:
(1)产品销售收入是保证企业再生产不断进行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尽快地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货币资金,用来补偿上一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耗费,从而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资金需要。
(2)产品销售收入是实现税金和利润的关键。税金和利润包括在出厂价格之中,而产品的销售必须按规定的出厂价格结算。产品销售收入越多,国家财政收入越多,企业留利也越多。国家、企业、职工个人都会受益。
(3)产品销售收入是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流动资金占用额不变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得越快,销售得越多,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周转越快,则资金利用率越高,越节省资金。资金越节省,不仅企业可以减少贷款利息,而且可以把节省下米的资金用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地方上去。假定一个企业上年度销售额1,000万元,流动资金周转5次,则需要流动资金200万元(即1,000万÷5),如果在当年销售额1600万元,流动资金周转10次,则需要流动资金160万元(即1,600万÷10)。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了600万元,由于销售得又快、又多,反而减少流动资金40万元(即200万元-160万元)。
8.考核企业产品供货合同执行情况的指标有哪些?
(1)本期合同交货完成率。检查企业供货合同执行情况,用订货量与交货量对比,以反映合同交货已达到的程度。本期合同交货完成率是按本期发生数计算的:
本期合同交货完成率=本期交货量/本期订货量×100%
(2)累计合同交货完成率。累计合同交货完成率,是按截至本期为止的累计交货数计算的:
累计合同交货完成率=累计交货量/累计订货量×100%
式中:“累计交货量”是指年初至报告期末止累计交货数量,包括交本期合同、上期合同和预交下期合同的数量,“累计订货量”是指年初至报告期末所有合同规定的交货量、上年合同欠交部分转为本年的交货量和下期合同提前在本期交货的数量。
在按公式计算合同交货时,退货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如退回本年度内发出的产品,应从累计交货量中扣除退货数;退回上年度发出的产品,不予扣除;如因质量问题退回工厂修理,修理后仍交原订货单位的,不作退货处理;同一种产品,因调换规格而退货,不调整累计交货量。
4.什么是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耗用的全部费用支出。
产品成本是用货币表现的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产品价值的构成有三部分:(1)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包括原材料费用、燃料动力费用、折旧费用等,这部分费用也称物化劳动耗费,通常以“C”来表示。(2)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企业的工资支出,它也称活劳动耗费,通常以“V”来表示。(3)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企业的盈利,包括税金和利润,通常以“m”来表示。前两部分(C=V)是构成成本的经济内容。
由于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各项开支在成本中的比重也不同。成本按其整体和个体,分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按其可比性,可分为可比产品成本和不可比产品成本。按其发生的阶段或范围,又可分为车间成本、工厂成本和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即产品全部成本,包括工厂成本和销售费用。按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此外,为了管理上的需要,还有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目标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以及新产品试制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半成品成本等形式。
我国工业企业的成本高低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生产和销售组织得好,成本就低;反之,成本就高。降低成本可以为国家和企业提供更多的盈利,同时,也是降低产品价格、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5.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开支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根据产品成本的客观内容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营企业成本开支的范围,具体规定如下:
(1)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按产量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租赁费和修理费;
(3)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
(4)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有关原材料节约奖、能源节约奖、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
(5)按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
(6)产品包修、包换、包退的费用,废品的修复费用或报费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修费和管理费,削价损失和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
(7)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应列入成本的排污费;
(8)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9)销售产品中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宣传广告费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如职工工资、业务费、办公费等);
(10)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检验费、仓库经费、商标注册费、展览费等管理费;
(11)经财政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它费用。
6.工业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一般有哪些途径?
生产企业应通过科学管理,组织和动员职工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做到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我国工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一般有以下途径:
(1)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创造物质财富的效率。它是以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产值来表示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增加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减少工时耗费,这样,既可节约成本中的工资开支,又可降低成本中的其它费用。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职工素质,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改善劳动组织,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改进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包括工资、奖金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
(2)节约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以降低单位产品中的物化劳动消耗。企业应努力做到:改进操作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次品;运用“优选法”选择最优方案的投料;合理套裁切削;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大搞工艺改革,采用新工艺;大搞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代用材料;严格控制配料成本;做好材料物资的采购、收发和保管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节约能源和材料物资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企业要注意机器设备的配置成套性,要制订设备利用率定额,尽量使机器设备高速化、自动化、电子化。企业应对原有机器设备进行挖潜、革新和改造,做好对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完好。
(4)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工业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加强对职工重视产品质量的教育,严格遵守技术操作制度,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对废品要及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5)发扬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大力节约企业管理费用。企业的管理费用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涓涓之水,汇成江海”,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企业要紧缩和精简管理机构,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对管理费用的各项开支,要实行计划管理;管好用好企业的资金、物资;大力节约各种非生产性开支;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不请客,不送礼,不讲阔气,不摆排场,兢兢业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节约每一分钱。
(6)加强成本管理,促使成本降低。首先,搞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二,做好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工作;第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加强成本核算;第四,严格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标准;第五,建立成本管理分级归口责任制;第六,开展成本评比分析,做好成本考核工作,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7.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算折旧额和折旧率?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流通费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叫固定资产折旧,简称折旧。这部分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百分比叫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一般采用“使用年限法”,也就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平均分摊到寿命期的各个年度。因此,“固定资产原值”与“使用年限”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其次,还要考虑固定资产报废时残存的价值(残值)以及清理固定资产付出的有关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清理费用)]/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一般采用折旧率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确定折旧率之后,可以通过折旧率计算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对于某些价值很高而又不经常使用的大型设备,还可以采用“工作时间折旧法”,以及时收回成本。计算公式为:
本期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清理费用)]/使用年限内工作台班(时)×本期实际工作台班(时)
8.什么是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
工业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当期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金额,称成本降低额。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当期计划成本与上期相比较,所降低的百分数,叫成本降低率。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成本比计划降低额=(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实际成本比计划降低率=实际成本比计划降低额/(该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可比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00%
成本降低率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指标。企业每年都应当制定降低成本的指标,以便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9.什么是工业流动资金周转率?如何计算?
工业流动资金周转率,是指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定额流动资金年周转次数=年产品销售收入额/年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计算期天数)/产品销售收入额
或=计算期天数/定额流动资金周转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