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表达少女暗夜幽会恋人的情景,她对恋人一往情深。第一句交代环境氛围:花明、月暗、轻雾、正适合幽会;第二句交代事件,接着写女子的谨慎小心,穿袜走路,手提着金缕鞋,主要突出了少女的动作、相会地点及神态;最后两句极为直率传神地写出了少女的心理变化。词中把少女的动态过程极为连贯地表达出来。首句构成一种气氛,烘托幽会之“幽”,其后的每一个细节,都通过女子偷跑出来会情人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少女幽会时的又惊又喜,在情人面前不断撒娇的深细情感,词的字里行间都贯注着浓浓的情谊。另一首词《清平乐》把女子的心理变化用外部景物表现出来,如“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把相思之情比作雪花般飞舞的梅花瓣,令人烦乱惆怅,这种心烦如麻的惆怅如花瓣落人一身拂了又满一样,下阕用“离恨恰如春草”来形容难以排解的离恨怨情,用“更行更远还生”与“拂了一身还满”相呼应,烘托出一腔绵绵愁情意绪,一下子把女子的内心意绪描述了出来,不仅突出静态描写,而且还突出动态描写,抒情主人公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具表现力。他的词很少有外在点缀,而是直接入题,并使其意象完全成一个连贯的动态过程,让读者感到栩栩如生,真实可见。人物的动态性极大的增强了活力,这主要有赖于一些细节描写,如“手提金缕鞋”、“一向偎人颤”、“拂了一身还满”等都是灵动生花之笔。在前期的词中,他都是以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去写内心情感的,如果说还隔一层的话,那么,他的后期词,写亡国之痛,失家之恨,以及自己由国君沦为阶下囚的悔恨,都是他自己的切身体验了,这样的体验要深刻得多,具体得多。原来写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是揣摸别人心情的过程,而如今,轮到自己亡国之后的痛苦、悔恨、绝望,他体验的就深刻得多了,也真实得多了,少了很多矫揉造作的矫情,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哀情悲绪。另如他的《破阵子》这首词就是亡国之后的心情流露: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坛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他沦为阶下囚的真实自白。词作于国破家亡,沦为臣虏之时的软弱皇帝的可怜嘴脸。太平时他与大臣、宫娥们尽情地唱,尽情欢歌笑语,词中写不完的情人幽会,描不尽的男欢女爱,写自己的闲情逸致,这些内容有的是真情实意,有的是矫情伪意,是想象出来的别人的情,别人的意。但做了臣虏之后的情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了,地位的天壤之别,待遇的天壤之别,环境的天壤之别都袭上心头,使他醒悟今生来世,再不是那醉生梦死的时分,也不是那卿卿我我的时日了,所以才有真正的愁苦感,悔恨感,人生一世真正的绝望感。为此,这时的情是真情,这时的愁是真愁,因而显得更深切,更真挚。如他的《相见欢》中的人生长恨,《乌夜啼》中喟叹往事成空如一梦,《浪淘沙》中的满怀愁绪和感伤,都是他那“一江春水向东流”似的内心情感,读来十分感人,有一种催人泪涌的艺术力量。
其次,叙事多,比兴少。只要在以自我为抒情主人公的词中,他都是直抒胸臆,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没有任何铺垫和比兴。在叙事上有时用顺叙,有时用倒叙,根据结构安排随机出之。如他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这一首词按倒叙法来叙述经过,先写太阳已超过三丈高,但他们的歌舞还无休无止,通宵达旦地演奏着,香炉中的香还依次燃烧着,“次第”二字说明香炉摆列之多,更衬托出舞蹈历时之久。第三句写地毯都起皱了,歌舞狂欢的程度可想而知。下阕详写佳人跳舞时的神态和微醉的娇姿憨意,其中“金钗溜”,“花蕊嗅”两个细节,将佳人的慵态与媚态活画了出来,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最后一句说别的殿还在狂欢不已,南唐君臣的淫靡生活可想而知。词先告诉读者日升三丈,而夜歌夜舞还没完没了,把宫中的夜生活描绘得具体可感,纯用叙事笔法,井然有序,但字里行间情浓情郁,令人能感觉出来。另一首《一斛珠》描绘宫女们的歌舞饮宴,把美人从梳妆画眉、歌舞之前各种神态、以及准备工作有序展出,“破”字描绘美人唱歌时轻开口的情态,生动传神。下片写歌舞后的酒宴场景,“杯深”暗示美人受宠一时,“罗袖裛残”状酒会狂欢,自由不拘,最后三句写美人沉醉之态,斜倚绣床旁,笑着口嚼红茸故意唾檀郎,这一连串的动作把歌女持宠撒娇,天真妩媚的神态描绘地活灵活现。全词从天晓后的画妆、打扮、润唇、微张口以及女子酒后的多种动作来描写美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各种神态,极有层次地把全过程绘声绘色呈现于读者面前,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这些场景的一一展现,可看出李煜是身陷其中的,如果他是旁观者,不可能想象得那么细,那么具体,并且叙述的那么有层次和条理,这是他生活场景的再现,也是他醉生梦死生活的具体描绘,正因为他的过度淫靡,不思国政,所以他才有沦为阶下囚的悲剧下场。
他的词往往先叙述,或全用叙述,但让人读后却倍感情浓欲滴,浓浓的情意潜藏于字里行间。他除了直接叙述之外,有的采用梦中回忆的方式来叙述再现过去的生活,如他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词人在白天不敢表露的情绪,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来表明自己的心态,或在梦中得到暂时的安慰和回味。其实这里的梦并非实写,而是自己深陷于痛苦深渊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国君却失去了天堂般的生活,失去了自由的天地,失去了家乡的故土,所以他愁他恨,愁的是何日家国能重现,恨的是自己从前侈靡生活造成了这样的下场,愁恨的情绪只能在心中默想、默念却不敢直接表露出来。这是悲中更悲的表现,于是,又从回忆当年的那些美好时光写起,他念念不忘过去的岁月,游上苑前呼后拥的岁月,“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岁月,花团锦簇春风送暖的岁月,繁盛的过去与孤独的今天形成强烈对比,相形之下,岂不更愁更恨吗?所以开头一句“多少恨”一下子把自己无穷无尽之恨展露无遗,想起往日愉快事,其实是以乐景乐事写悲哀,从而使悲哀更加悲哀,使愁恨更加愁恨,从层次上更加了一层,更重了一层,这一效果要比专事写愁恨好的多。
第三,善用白描手法,三言两语,言到意出,表现力极强。他的词往往不加任何雕琢,纯以白描手法,把事件、人物及人物活动、情态、内心变化写得生动传神,如《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