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将被淘汰
13379700000024

第24章 目光篇(3)

职场上如何与各种人相处?哈佛大学公关学教授史密斯·泰格总结了职场人士的种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清狂高傲型。这种人谁也看不起,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他们处处要显得与众不同,比别人优越。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刚刚在报上读到的知识或者奇闻,就会当作自己的学问当众卖弄。其实这种人的内心是有着深深的自卑的。他们多半是目光短浅的人,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对这种人,你根本用不着与之计较。他喜欢吹嘘自己,那就由他去吧。就是他贬低了你,你也不必去跟他们较量,何必与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分个谁行谁不行呢?

“相思湖情结”三七开

1.“走近相思湖”与“走出相思湖”

作家李子曾在南方一所高校当过几年中文系的写作学教师。他们那个学校在城市的郊区,远离都市喧嚣,校园风景非常漂亮,树木掩映、花草遍地,楼宇参差、各有千秋,特别是校园中央躺着一泓清幽秀丽的小湖,名曰“相思湖”。有水就有灵性,于是,这个本来就以文科见长的学府,自办学多年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地方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文艺类专家、记者、编辑等,成为在南方小有名气的“相思湖作家群”。这个学校中文系的学生刚进大学上写作课,第一篇作文的题目就是《走近相思湖》。走近美丽的湖畔,感受湖水的灵性,自己也就多了许多细腻和清秀,写起文章来自然也就内蕴沉淀、浪漫多情、文采飞扬了。但是,光“走近”还不行;还得“走出”。否则,视野狭窄,缺乏气魄,小家子气,终也成不了大才。所以,“相思湖作家群”虽然出了很多作家,但基本上是小作家而已。在省内文坛倒是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圈子,但在全国来说,有号召力的几近于无,更出不了余华、苏童、格非这样的大家。知名校友多年来也没有很叫得响的。在校庆时募得的资金,与相同地位的省外院校来说,颇有点相形见绌。

李子曾写过一篇文章《“相思湖情结”的得与失》,将其视为“三七开”,严谨有余,创新不足;稳重有余,气势不足;功利有余,审美不足;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相思湖给了我们水一般的柔情,却给不了我们山一般的高大、天一般的开阔;甚至它给的只是湖水的宁静、清幽,还给不了江水的激烈、海水的深邃。李子又写过一篇《走出相思湖》,提倡大学生们超越藩篱,去吸收外面的新信息、新思路、新观点,那迢迢历史、茫茫宇宙、浩浩寰球、泱泱中华,大到天下风云、小到一花一草……都应该进入我们的眼睛中,这才会有长足的进展。因为我们的舞台太小了、我们的眼光太近了,若是囿于这样一片小湖边,有意无意将自己的见识阻碍起来,岂不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吗?又怎么能不鼠目寸光、目光短浅呢?可是,有些老师与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对他的呼吁似乎并不以为然。或许,他们是比较现实的或是实在的——能够在一个地方小有名气,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人生也算完满了吧。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写作的品牌打出去了,对找工作大有裨益,还要强求什么呢?

但是,李子坚持认为,一个人没有气魄不是他的错,因为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是,一所肩负培育国家栋梁的大学没有了气魄,那就是大错。没有气魄的大学不叫大学,应该叫职业技术学院。

2.目光短浅的老板不能跟

目光短浅的老板缺乏远见,他们把着眼点仅仅放在眼前很小的一片安全地带,对事情的发展没有全面、长期的考虑。他们没有战略眼光,小打小闹也许还可以,做老板实在是有点难为了他们。一个缺乏长远考虑的人怎能做领导者?作为领导者,要负责整个集团的长期规划与运作,他们对事态发展的考虑与规划直接关系到整个集体的未来,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这个道理就像下棋一样,你能看到的棋步越远,你的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得心应手;如果你只能看到眼前这一步,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左右为难,那么这一盘棋迟早会输。

目光短浅的老板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对未来没有信心把握,甚至根本就没想到把握未来的事情。因此他们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诱惑,往往因小失大。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荆国,但大臣们不同意。吴王就说:“谁敢提意见就杀死谁。”大臣们吓得不敢说话了。宫里有个少年,想提意见又怕被杀,就接连三个早晨带着弹弓,假装去后花园玩,终于被吴王看见。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怎么把衣服弄得这么湿?”少年说:“花园的树上有只蝉在叫,并吮吸着露水,可是它不知道螳螂正在后面要吃它;螳螂只想抓蝉,却没有想到后面有只黄雀想要吃它;黄雀只想抓住螳螂,却不知道我在准备用弹弓打它。这三个都是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注意到隐藏的危险啊!”吴王被少年意味深长的话提醒,决定不攻打荆国了。这就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来历,也是目光短浅者的最好写照。

目光短浅的老板容易安于现状,不去思考未来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对全局进行长远规划,整天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哪里还看得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反过来也是一样。一个人没有长远的眼光,就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有一个长远宏大的规划,就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努力,自然也就只能安于现状,老老实实过一天算一天了。典型代表有:2000年韩国为小小的山东苍山大蒜与中国打贸易战,觉得本国内大蒜滞销而不要中国的大蒜,而中国方面也表示不要他们的聚乙烯,迅速招致其5亿美元的损失,只得及时与中国讲和,恢复了原有的双边贸易。自命不凡、鼠目寸光的纳粹元帅戈林,采用贻笑大方的鸵鸟战术,拒绝制造可以干扰敌方雷达信号的偶极子新式电子武器,却被英军抢先制造,并运用于1943年7月27日对汉堡的大空袭中,使汉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另外,纳粹德国连一艘具有极强海洋杀伤力的航空母舰都没有,据说也与戈林只相信空军力量的片面战略指导思想有关。

目光短浅的老板看不到长远的将来,公司必然也没有长远的目标与规划,无从发展。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如果没有对市场综合的分析、对公司准确的定位、对自身特点的发掘、对长远奋斗之路的规划,总是只看得到眼前的状况,看到别人怎么做好就盲目跟随别人,没有自己的战略,在发展的道路上公司必然走不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条街上,有人先卖起了烤肉串,生意火爆,于是大家一拥而上,都来卖烤肉串,结果大家的生意都不好。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浅的做法,他们看不到烤肉串好卖了,啤酒、花生豆、凤爪等等小吃也会卖得不错。目光短浅的老板永远局限在眼前,在他们手下,你只会跟着公司一起不断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