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古以来就是艺术之乡,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出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和品种。主要有乡土特色浓郁的琼剧、黎族歌舞及黎族音乐,黎族织锦,还有别具一格的区域传统艺术儋州调声、海南公仔戏、临高人偶戏、海南八音、临高哩哩美等。这些丰富的颇具特色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海南自古以来就是艺术之乡,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出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和品种。主要有乡土特色浓郁的琼剧、黎族歌舞及黎族音乐,黎族织锦,还有别具一格的区域传统艺术儋州调声、海南公仔戏、临高人偶戏、海南八音、临高哩哩美等。这些丰富的颇具特色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四大剧种之一——琼剧
青少年朋友,你喜欢琼剧吗?琼剧是我们海南人民十分喜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琼剧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的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演唱,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术内涵。琼剧的行当相当丰富,主要有正旦、正生、贴生、贴旦、武生、武旦、丑角等,各行当都有各自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脸谱、不同唱腔,文武大班行当比较齐全。
琼剧唱腔非常多变,达30多种,喜怒哀乐均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同一个唱腔,各个行当唱法又有所不同。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末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国后,兼学北派武打。琼剧剧本、表演、音乐、舞台设计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反映了海南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智慧,是能集中表现海南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
琼剧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800多出;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4000多出;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130多出。
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1500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卖胭脂》、《梁山伯与祝英台》、《春草闯堂》、《双蝶记》、《狸猫换太子》等300多部,新编的历史剧和现代剧《海瑞回朝》、《青梅记》、《喜团圆》、《红色娘子军》、《恨深情长》、《苏东坡在海南》等近100部。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其中《红叶题诗》、《东坡劝学》分别于1962年和1997年拍成戏曲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地区,《东坡劝学》还获1997年中国电视戏曲展播三等奖、组织奖和全国电视飞天三等奖。1991年《青梅记》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苏东坡在海南》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参加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并获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下南洋》是为海南赢得巨大荣誉的现代琼剧。它以海南侨乡文氏家族三代人的命运遭际为线索,表现了海南人从“下南洋”到“下海南”的历史巨变,是一幅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心灵画卷。该剧在唱腔设计、演员表演、舞美灯光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是一次扎根本土、面向当代、面向琼剧升级换代的创作成果。它不仅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地方戏剧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二等奖,还同时被中宣部、文化部确定为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演出剧目。
在琼剧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时刻,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年代被称为琼剧发展的黄金时期。1957年春天,琼剧传统剧目《张文秀》首次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其剧组演职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全国第二届人大和第二届政协“两会”在北京召开,周总理亲点琼剧《红叶题诗》进京为“两会”演出。周总理还特别指示琼剧《红叶题诗》在中央电视台做现场转播,提高了琼剧的声誉。1962年,琼剧《红叶题诗》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使琼剧第一次制作成了电影。琼剧在此后先后6次进京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艺术界人士的好评。期间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如郑长和、韩文华、林道修、陈华、红梅、王英蓉、陈育明、黄庆萍等。
琼剧不仅在海南盛行,在东南亚各国也十分流行。随着大量琼剧艺人出洋,琼剧也随之流传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仍有琼剧社团活动。琼剧电影《红叶题诗》拍好后首先在华侨众多的东南亚地区放映,立刻红遍了东南亚各国。
富有民族韵味的黎族舞蹈
青少年朋友,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见的。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他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表现。
你看过黎族的打柴舞吗?那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舞蹈。打柴舞在民间叫跳柴,黎语称“转涉”、“卡咯”,现在也叫“竹竿舞”。跳时,在平地平行摆开两根竹竿,其上横架若干根竹竿,打柴者(通常为女性)相对跪地,双手持竿末端,按一定的节拍将手中竹竿和地上竹竿相互叩击,发出清脆的乐声,一群“跳柴”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中,敏捷地前进后退,轻松自如地表演各种动作,趣味盎然。其间有些善跳的小伙子,还会因其机灵敏捷、和应自如而博得打柴姑娘的青睐。打柴舞是海南黎族艺术的奇葩。
黎族的舞蹈按其来源分主要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祭祀祖先和祈求平安的舞蹈,如《跳娘舞》、《跳鬼舞》、《老古舞》、《平安舞》等。这类舞蹈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伏居深山,质直犷悍”的黎族先民们,由于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而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足,幻想通过舞蹈实现某种目的。这类舞蹈节奏相对黎族其他舞蹈来说较慢,其形式主要有年舞、锣鼓舞、祝福舞、打碗舞、捉鬼舞等。
由于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山高林茂的山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以木为弓,以竹为弦”打猎为生,这就要求黎民能跑善跳,腾挪自如。在训练、强化这种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第二类生活舞蹈,有《清音舞》、《钱串舞》、《打柴舞》等,其中《打柴舞》因动作健美,气氛热烈,经过历代的流传,已经成为黎族舞蹈中最有特色的一支。
黎族舞蹈第三类主要是来自劳动方式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黎族姑娘的《舂米舞》。与粗犷剽悍的男子舞蹈形式成鲜明对比,舂米舞反映了黎家女性的勤劳、温顺和柔韧。通常以两人舂米为多。舞时两人相对站立,一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人则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做舂米动作。当其中的一人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人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动作十分优美动人。这个舞蹈与我国台湾省高山族的民间舞“杵乐”,很是相似。
当年流放海南三年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100年遇赦北归之际,黎族父老乡亲以“黎歌蛮舞祝公归”。苏学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忙写诗寄给儿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可见海南黎乡歌舞,给这位出生在四川眉山的诗人,留下了多么难忘的印象。
解放后,黎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不少文艺工作者根据黎族传统舞蹈加工、改编和创作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打柴舞》、《碗舞》、《三月三》、《半边裙子》、《五朵红云》和《草笠舞》等舞蹈。这些舞蹈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被评为优秀节目,其中的《三月三》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得到国际好评;《草笠舞》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民间舞蹈比赛中获金质奖章,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映黎族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的舞蹈《喜送粮》,是舞蹈家陈翘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的第一部新作品。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舞坛一花独放,群芳凋零。这个舞蹈的出现,立即以其浓郁的生活泥土气息,清新、优美的格调,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明朗向上的青春朝气,使人耳目一新。《喜送粮》问世后,红透大半个中国,同时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带往日本、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国交流。香港纪录片《万紫千红》、珠影舞台艺术片《歌舞》都全场拍下该舞,拷贝远销海外。1974年,该舞音乐由北京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台本于197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单行本。
被誉为“海南文化名片”的大型黎族歌舞剧《达达瑟》,曾经获得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涌现出的本土原创精品剧目。该剧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巡演,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达达瑟》诞生于2001年。它用14段极富民族特色的歌舞,从多个侧面展示了生活在海南的黎族同胞劳动、生活、爱情的场景,表现出这个民族坚韧顽强而又富于诗意的品格。黎族特有的服饰、乐器、黎锦等在剧中一一呈现,尽情展示了古老灿烂的黎族文化,让观众大开眼界。而近乎原生态的黎族山歌和舞蹈,更是让观看演出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叹为观止。《达达瑟》是民族与民俗艺术的结晶,是丰富的饱满的,让观众看到了最质朴的黎族人民的生活。
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黎锦
提起黎族传统艺术,我们不能不提到黎锦。黎锦不仅是黎族人民传统的纺织技术,更是黎族人民独特的传统艺术,被誉为“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
黎锦多用于妇女筒裙、摇兜等生活用品。黎锦的特点是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海南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比如,白沙县黎族人民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巧,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苏州“双面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