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天读点理财学(经典珍藏版)
13367000000007

第7章 经济:理财要知道些经济学常识(2)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属于中性范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我们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日本在1955年至1985年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开始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投资的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人将这种趋势绝对化了,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从银行取得更多的贷款,然后再去寻求新的投机机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把房地产作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途径,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大幅度增加。到1991年3月,银行业的贷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对房地产贷款的增加量却高达150.6%。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3月17.1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万亿日元,同期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进入20世纪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企业破产事件大量增加。

随着理财时代的到来,每个人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驱散周围的迷雾、找准方向,去迎接“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否则事后会为“非理性的疯狂”付出漫长的沉重代价。

利率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它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它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凯恩斯则把利率看成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益。一个人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货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人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各种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的,以此更清楚地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征。比如: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等等。

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是相互交叉的。例如,3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4.95%,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利率。各种利率之间以及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彼此间保持相对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

利息、单利、复利

利息的多少与这三个要素成正比关系:本金数量越大,利率越高;存放期越长,则利息越多。反之,利息就越少。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单利与复利。

利息,是指一定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所以,借款人借入资金,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支付放款人报酬,此报酬称为“利息”。所借入的资金,称为“本金”;使用本金的一定时间,称为“时期”;在单位时期(如年、季、月等)内单位本金(如每千元或每百元)所赚的利息,称为“利率”。利率常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计算利息有3个基本要素:本金、利率和时期。利息的多少与这三个要素成正比关系:本金数量越大,利率越高;存放期越长,则利息越多。反之,利息就越少。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单利与复利。

单利的计算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其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期。以符号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时期,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则有=P(I+ni)。

所谓的复利就是俗话说的“利滚利”,它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计算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举个例子:1万元的本金,按年收益率10%计算,第一年年末,你将得到1.1万元,把这1.1万元继续按1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年末是1.1×1.1=1.21,如此第三年年末是1.21×1.1=1.331……到第八年就是2.14万元。同理,如果你的年收益率为20%,那么三年半后,你的钱就翻了番,一万元变成两万元。如果是20万元,三年半后就是40万元……听上去如此诱人、神奇,事实真是这样吗?从公式入手,我们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公式。

首先是本金。假设以一个1994年开始工作即开始投资的人——王磊为例。1994年王磊的第一个月工资是300元,当时算是中等水平。假定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出100元投入一个年收益为10%的项目,到第十一年,即2005年末,也就是1OO×(1+10%)11=285元,那是他当年月收入的90%还多,而这个经过投资收益达10%的投资得到的285元相对于他现在的工资来说仅仅是个零头。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复利的神奇。由此看来,要想让你的复利来得神奇,你的本金可不能是小数目。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复利公式中的本金即使以万元为单位,本利和都只能在两位数上停住,多不过几十万元。

其次是期数,期数和你的利率对应,利率按年利率算,期数就以年为单位,比如10年、15年。如果利率按月计算,那期数的单位就是月了。这里我们以年为例,需要用到72法则。所谓的“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比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72/12)左右,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两块钱。

综合起来,要让复利成为我们心中可观的累积,需要具备3个条件:让你足够满意的本金;好的投资渠道;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对大部分普通的工薪阶层,那些刚出校门的学生们,或者对那些中老年理财者们来说,要让复利真正为他们的钱财服务,本金的积累是一道关,我国有限的投资渠道和在有限的渠道里的选择又是一道关,具备精明的选择能力还是一道关,这就是复利神奇与否的分水岭。

其实,复利公式是否真的神奇,就在你手上。当你有精力和智力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投资早就产生了复利效应。从小学开始你就不断在投资自己,学得越多,见识越多,你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也就越多,那么随着时光的流逝,你所具备的能力和阅历是按年收益率N%以上的速度在递增,N的多少取决你的学识和能力,本金就是你的身体,期数就是你的有效工作寿命。所以,在你忙于各种投资的时候,别忘了对自己投资,因为这是最有收益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股票的分类

股票代表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同类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权”。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同类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权”。股票可以公开上市,也可以不上市。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计价,面对中国公民发行且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美元、港元计价,面向境外投资者发行,但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股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B股按港元单位计价,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B股按美元单位计价。

H股是以港元计价在香港发行并上市的境内企业的股票,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取其字首,在香港上市的外资股就是H股。以此类推,中国企业在纽约(New York)、新加坡(Singapore)、东京(Tokyo)等地上市的股票,分别称为N股、S股和T股。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

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制企业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国有股在公司股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通过改制,多种经济成分可以并存于同一企业,国家则通过控股方式,用较少的资金控制更多的资源,巩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根据法人股认购的对象,可将法人股进一步分为境内发起法人股、外资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三个部分。

社会公众股,是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我国公司法规定,单个自然人持股数不能超过该公司股份的5‰。

根据股票交易价格的高低,我国投资者还直观地将股票分为一线股、二线股和三线股。

一线股,通常指股票市场上价格较高的一类股票,这类股票业绩优良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股价领先于其他股票。大致上,一线股等同于绩优股(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一些高成长股,如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高科技股,由于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憧憬,它们也位于一线股之列。一线股享有良好的市场声誉,为机构投资者和广大中小投资者所熟知。

二线股,是价格中等的股票,这类股票在市场上数量最多。二线股的业绩参差不齐,但从整体上看,它们的业绩也同股价一样,在全体上市公司中居中游。

三线股,指价格低廉的股票。这些公司大多业绩不好,前景不妙,有的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境地。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因为发行量太大,或者身处夕阳行业,缺乏高速增长的可能,难以塑造出好的投资概念来吸引投资者。这些公司虽然业绩尚可,但股价却徘徊不前,也被投资者视为三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