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天读点理财学(经典珍藏版)
13367000000024

第24章 消费:只买对的,不选贵的(2)

打折气氛,让人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充满了“便宜”的世界里,似乎只要我们稍稍打开自己的口袋,就能够把无穷的“便宜”带回家。但是,面对如此疯狂的打折潮流,我们都应该清醒地对待,不要为了贪小便宜动不动就去掏钱包,这样反而吃了大亏。

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有一些商店,由于建筑拆迁、生意转行、急需资金、商品换季、清理库存等许多原因而被迫降价甩卖商品,而且,许多商品打折后,价格确实比原来要低了。但是利用“薄利多销”的手段进行促销的商家占很大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回报新老客户”之类的“店庆”,目的很明显,他们是假借打折之名招揽顾客,赚取高额利润的。

我们知道,一定数量的产品,不管是生产1万件还是只生产100件,有些投资是必需的,比如厂房和机器设备。而且,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把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把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的成本平均地分摊到每一件产品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了“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不变成本”的概念,两者之和又可以称为“平均总成本”。

生产商售出商品的最低价格是其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这也是其进一步生产的最低标准。如果价格低于这个底线,生产商就会停止生产。这就是说,商场销售商品也是有一个底价的,如果低于这个底价,便会亏本。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商品换季、清理库存等原因,不然,商场是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因此,“为了答谢新老顾客”和“大放血”的说辞,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

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公认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销售手段,折价让利排在首位。尽管如此,消费者却难以抵挡降价带来的诱惑。其实,虚假打折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作法是先抬价,再打折。利用一些消费者打了折就不再杀价的心理,故意虚抬原价,再给予一定程度的折扣,以此蒙骗顾客。这在一些个体商户中经常可见,如某地服装城中,许多商店都是采用这种手段。一条折价80元的纯棉裤子,标示出来的原价都在180元以上,这样的让价接近5折,尽管如此,商家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另一种是以一些次品充正品打折,如电脑硬件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会向消费者推荐一些“让利中”的配件,实际是利用打磨CPU或一些返修硬盘,充正品卖给外行的消费者,而在价格上给予几十元的优惠。这些欺诈行为,为消费者所痛恨,也为正直商家所不齿。其结果势必影响到商家的形象,失去顾客对它的信任,反而达不到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目的。

打折活动其实就是一场商家与消费者的“博弈”,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去购物,就会在这场棋局中输了。当我们走进商场的大门,商家一环又一环的“圈套”就会让我们越来越害怕占不到“便宜”,就会越买越多。最终的结果就是:当我们从白天逛到华灯初上,携大包小包而返时,一定会觉得自己被别人占便宜了。那么,面对真假难辨的打折狂潮,我们应该如何消费呢?

一方面,要细看广告。在购物之前一定先仔细看一下活动的细则和参加的品牌。如果你喜欢的牌子不参加活动或者新品不参加,那就大可不必去。因为这些条件代表这次活动不是购物的良机,如果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并且你关心的品牌返券力度又很高,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购买。另一方面,要抑制冲动。如果发现了很多自己想买下来的打折商品,最好再到其他的地方转一圈,冷静几分钟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决定购买一件衣服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己衣柜中已有的服饰,避免风格重复或搭配不上。这样,就会在与商家的博弈中占领上风,成为赢家。

关于消费者剩余

任何人付出货币,不外乎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需要,花钱买个称心如意;二是买个合算,不光使用遂心,而且可以发挥更大效能。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人对一个物品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该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为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

在经济学中,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举个例子,加入有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想买一幅字画,虽然他们知道这幅字画的收藏价值很高,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很富有,愿意出6万元的价格买这幅字画;乙愿意出5万元;丙愿意出4万元;丁只愿意出3万元成交。假如现在拍卖公司只有一幅字画可以拍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但如果现在有4幅字画拍卖,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3万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他获得了3万元的消费者剩余,乙获得了两万元的消费者剩余,丙获得了一万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幅字画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6万元。实际上,丁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但他也并没有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去买。

关于消费者剩余,有这样几个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实际成本。任何人付出货币,不外乎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需要,花钱买个称心如意;二是买个合算,不光使用遂心,而且可以发挥更大效能。比如,花一千多元就买到一个名牌手机,不仅通话方便,而且可以录音、拍照、摄像、发彩信,给用户带来许多好处。而对生产者来说,每卖出一个手机就赚了一笔,资金快速回笼,便于再投入下一轮的开发。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买就赚,赚就卖,有消费者剩余的机会就抓住。市场的总剩余就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与生产者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对“孪生兄弟”具有心灵感应:一个感冒,另一个就会打喷嚏;一个开心,另一个梦中都会发笑。

消费者剩余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更确切地说,它表现为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人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消费者剩余”,并从他们各自的购买行为中获得福利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所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即从第一单位到最后一单位,支付了相同的价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后一单位的价格。然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对同一物品因占有的次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会不同,因而人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不同。随着人们对同一物品占有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是递减的,但总效用是增加的。当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趋于零;当超过极大值继续消费时边际效用为负,总效用开始下降。由于商品的价格是由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决定的,而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低于它之前的每一单位商品的效用(事实上每一个处于n+1位置上的商品的效用,都低于位于它前面的商品的效用,或者说前面的每一单位的商品的效用,都高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因而人们在购买行为中,就可以从前面的每一单位中享受到效用剩余。

消费者剩余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消费者剩余被剥夺的情况,因为个人需要而不得不放弃一些消费者剩余。比如,在假期时区自己向往已久的旅游景区游玩,发现票价涨得很离谱,但既然来了,我们大多是不会离去而是选择买下这张高价票。作为消费者,我们虽然无法左右商家的行为,但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理性消费,让自己的钱消费得物有所值。

控制消费欲望,从“穷忙族”变身为“富闲族”

一个人是否富有不在于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未来他有多少钱可以花。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两天一小买,五天一大买,于是就造成了他们购物无计划的习惯。本来进超市只是为了买一把牙刷,结果看到一条毛巾很漂亮,就忍不住放进自己的购物车。走着走着,看到一件睡衣很好看,又赶紧放进购物车。这样一圈下来,购物车满满的,到收银台一算,几百元钱就没有了。

还有的人属于冲动型购物,一到了商场或者超市,看见什么就想买什么。一到换季或是年初年尾,尤其是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就开始把心思放在了各大商场或是大超市里。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商场打折降价的日子,各种新品上市低价狂甩,把他们的购物欲望激发出来了。可是很多人购买回来的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嫌这些东西根本没用,放在家里碍事。于是,就送人的送人,扔掉的扔掉。

一般来说,购物欲望较高的人,大部分都是“穷忙族”。这个词语翻译成英文就是“working poor”,指的是那些整天忙于工作,却无法摆脱贫穷的人。“穷忙族”并不是真正的贫穷,他们大多是城市的白领,有的甚至月收入上万。但是他们总是没有钱,就算挣得再多,也没有购房购车的能力。“穷忙族”往往会通过连续消费的形式,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疯狂地花钱,手上就越没钱,手上越没钱,就越觉得空虚,就越使劲花钱。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自己出现财政危机,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李响是典型的“穷忙族”,也是一个不理性的消费者。他看到电视直销在介绍一种新式的水果榨汁机,就经不住电视的诱惑,赶紧给厂家打了订购电话。第二天商家就把榨汁机送到他家里了。但是那个榨汁机,他只用过—回,从此就只是一个摆设。后来,连他自己也后悔了,觉得不该花好几百块买那个榨汁机。因为他买了水果,都是洗洗就直接吃,根本没有耐心等着把水果榨成汁以后再喝,而那个榨汁机就白白地扔在他家厨房里,成了废品。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让李响变成了一个经常靠借钱生活的“负翁”。

狂热购物的行为与上网一样,也是一种成瘾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没有一个理智的消费观念造成的。穷忙族为什么会越忙越穷,因为尽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挣了不少钱,但是由于他们习惯于超前消费,所以总是存不下来钱,甚至负债累累。与“穷忙族”截然相反的一群人就是“富闲族”,他们为什么能有更多的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因为他们懂得量入为出,懂得精打细算,懂得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上,而不是随意挥霍。而“穷忙族”只懂得超前消费。

量入为出和超前消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遵循的是收支平衡的原则,倡导的是勤俭持家的传统。超前消费往往是通过借贷度日,追求的是超前享受,看重的是眼前利益。因此,“穷忙族”要想翻身成为“富闲族”,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让量入为出代替超前消费。

其次,要戒掉购物这种“瘾”,控制购物欲望,还要有一定的方法。购物欲望强烈的“穷忙族”可以列一个“20天考验”清单。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经过时间检验的,想要买的东西也一样。

萧微是自由撰稿人,一天,她看到楼下的商场海报上,画着一个非常漂亮的超豪华电脑音箱,价格是500元。萧微一看就喜欢上了。可是当时她手头的钱又不够,就跑去跟住在商场附近的表姐借钱。萧微的表姐没有借钱给她,而是告诉她把这个想法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在墙上。等过了20天以后,如果仍然想买这个音箱的时候,就再买。王萧微回家以后照着做了。结果,没等20天,萧微就发现,其实自己根本不需要买这个音箱。因为她平时用的一个小音箱是买电脑时商家赠送的,音质效果也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外观小巧,放在哪里都不觉得碍事。如果她真的买了那个超豪华的音箱,她的桌子根本就放不下。因为桌子上摆满了她的书和杂志。而且,萧微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稿子,听音乐或看电影的时间很少。所以有这个旧音箱,萧微根本就不需要买那个500元的音箱。

人生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同样,不会管理自己的金钱,生活就会陷入紊乱。一个人是否富有不在于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未来他有多少钱可以花。不良的消费习惯会使我们手中的钱白白流失,把我们带进“穷忙族”的队伍。反之,正确的理财意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会让我们手中的1元钱相当于10元钱的价值,使我们拥有富有闲适的生活,成为“富闲族”。理财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控制了消费欲望,把不该花的钱省下来了,就是一种成功、理智的理财。

家庭消费技巧

家庭消费的目标,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会花、巧花。

经济是家庭的支柱,是维护正常生活的物质因素。每个人都希望建立一个全家和睦、经济宽裕的家庭,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制定计划,巧妙地安排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