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蟆每次产卵最多可达5000余枚,它们的卵连成一片,漂浮在水面或半沉在水草丛中。蝌蚪进入变态期时,摄食很少,不活动,多潜伏在水池边缘浅水内,经过体内剧烈的器官改造,尾部吸收,长出四肢。这时的代谢率很低,抵抗力很差,极易死亡,必须严密看管,特别防止水温骤变。水质污染,敌害侵袭,否则会造成大量死亡。约7天左右,即可转变成幼蛙,进入陆地生活。3个月后,小哈士蟆长成成体,就会像它们的父母一样,成群结队地跳跃着向距水较远的阴湿山坡进发,在那里捕捉昆虫,继续生活。
身负异能——铲足蟾
中文学名:铲足蟾
英文名:Spadefoot Toad
别称:锄足蟾
分布区域:欧洲、南亚、非洲西北部和北美
铲足蟾后足有锐利、黑色、铲形的凸出物,可以用来挖土。皮肤粗糙。瞳孔垂直。荐椎横突特别宽而长大,荐椎前几枚躯椎大多细弱并向前倾斜成锐角,荐椎与尾杆骨愈合或仅有单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离状;舌喉器的环状软骨在背侧不相连。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为左出水孔型。口部形态除角蟾和拟角蟾二属呈漏斗式外,其余属种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齿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齿2~8行不等,角质颌强,适于刮取藻类,甚至能咬食小蝌蚪。
温暖季节大雨後在水塘内繁殖。西部乾旱地区种类的幼体孵化较快,在池塘乾涸之前即可完成变态,东部种类发育甚慢。
铲足蟾一般只生活在欧洲和亚洲西部的干旱沙壤地区,它可以用长在每一个后肢上的角质化的节(铲)来挖掘。成体只在夜间活动。白天以及长期干旱时期,它们都藏在深洞里,在那里它们不用担心水分会大量散失。在夏季温暖潮湿的晚上,它们钻出洞来捕食,几乎所有种类的陆栖节肢动物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在非繁殖季节,成蛙不经常活动,而是蹲坐着等待猎物送上门来。东方铲足蟾的活动范围据估计不超过9平方千米。
铲足蟾的繁殖活动发生在春天,在几个温暖的日子过后,伴随着第一场大雨的开始,偶尔会大规模地出现。在两天的时间内,雌性便完成产卵且都消失了。当许多雄性聚集在一起发出叫声时,这种大而刺耳的声音在两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听得到。有时候雄性会和雌性打斗,雌性在打斗中可能会被雄性后肢上尖利的铲弄伤。卵被产于暂时形成的水塘中,孵化过程在几天内就能完成。北美铲足蟾的蝌蚪在1~3周内完成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但是欧洲铲足蟾的蝌蚪发育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也许需要整个冬季。蝌蚪通常以大规模聚集的形式四处游动,并且以悬浮的有机物为食。一些居住在沙漠中的铲足蟾蝌蚪长出了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同类蝌蚪不同的颚和牙齿,并会变成同类相食的物种。这些蝌蚪能长得更大,一般会达到10厘米。因为一个水塘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蝌蚪,所以沙漠铲足蟾要做好面对不同危险的准备。如果下了更多的雨,以浮游生物为生的蝌蚪就会茁壮成长;如果雨水不充裕,间类相食的物种就会捕食束手无策的食草动物。
锄足蟾科发现于欧洲、美洲、亚洲的白垩纪晚期。已知最原始的锄足蟾类,是锄足蟾化石。那时锄足蟾类从处于热带与温带地区的欧美北部向四周扩散。到了新生代中期,一些地区气候开始变得干冷,锄足蟾类分布区变得支离破碎。现在锄足蟾亚科残存在全北界,东洋界残存着角蟾亚科,它们都是孑遗类群。新生代末期,欧美只有现今的锄足蟾类。在亚洲,由于造山运动的发生,中国西部地形变得复杂化,生态环境呈现多样化,在一些横断山区,集中着许多始锄足蟾类的衍生种类分化出的特有属种。
听声辨位——细趾蟾
中文学名:细趾蛙
英文名:Leptodactylidae
别称:五趾蛙
分布区域:美洲南部、中部以及西印度群岛
在两栖动物中,细趾蟾是最大一科,多达52属,有近800种,分布在南美到墨西哥一带,在加勒比海岛也有分布。卵齿蟾是细趾蟾科中的一个属,超过450种。这个属的成员生殖方式很奇特,其中一个种为卵胎生,其他种在卵中就完成了变态,孵化出来的不是蝌蚪而是小蛙。细趾蟾科的众多成员不仅适应各种生活方式,其相貌也各不相同,有的像蛙,有的像蟾蜍。它们有的像雨蛙一样栖息在树上,有的过着穴居的生活。除此之外,五趾细趾蟾也是细趾蟾科著名的种类,也叫南美牛蛙,其外表和习性与北美牛蛙很类似,其个头很大,并且很凶猛,但二者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还有一种著名的大型细趾蟾,即饰纹角花蟾,它颜色艳丽,身长可达20厘米,粗壮而凶猛,甚至敢攻击比自己还强大的动物。这些蛙的蝌蚪中,体形较大者也是肉食性动物。
细趾蟾共600多种,多数分布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细趾蟾科蛙类生活于水中、陆地或树上。其中约225种属离趾蟾属(南美洲的牛蛙),多数产于西印度群岛或中美,从卵孵化後即为小蛙而非蝌蚪。温室蟾为褐色小型蛙,常见于花园中,美国南部亦有其踪迹。E.jasperi为另一个小型蛙,仅产于波多黎各的云雾林地区。细趾蟾属或称筑巢蟾,有多种生殖方式;有的种类在陆上产卵,卵块多泡沫,幼体在泡沫内生活直至被雨水冲入水塘。南美牛蛙即归此属,外貌似真蛙属,但蹠上无蹼。巴拿马和南美洲的牛蛙为大型蛙类,体长逾20厘米。角蛙属是以蛙为食的南美洲蛙类,两眼上各有角状的皮肤突起。头宽嘴阔,长由小型种的约2.5厘米至亚马逊角蛙的20厘米不等。受扰时可展开攻击,有些还会猛咬。有些专家认为耳蛙科中分布在非洲与澳大利亚等大多数蛙类,应归属于细趾蟾科。
细趾蟾亚科包括许多将卵产在泡沫巢中并孵化出自由生活的蝌蚪的种类。该科中波多黎各的白唇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交流,除了发出唧唧声外,雄蛙在地面上鸣叫时还会通过声囊的不断振动而产生一种震波。附近的雄蛙对地面传来的振动很敏感,当它们觉察到这种振动时,会发出更快频率的叫声来呼应对方。雄蛙可能利用这种波来估算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池蟾亚科中的许多种类是安第斯山脉中的水栖池蟾种类。其中,的的喀喀湖蛙已经适应了生活在氧气溶解度很低的冰冷湖水中。它们有极其松垂的皮肤作为呼吸器官。约有700种卵齿蟾居住在湿润的环境中,它们在陆地上产卵,这些卵直接发育成幼蛙。实际上,波多黎各胎生蛙直接产下幼蛙,为数不多且体积较大的卵是在输卵管中完成发育过程的。
该科中部分种类的蛙仅分布在巴西东南部,它们大多数栖息在溪水边,在水中产卵,卵在水中孵化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已经适应了在急流中的生活。
以假乱真——真蟾蜍
中文学名:真蟾蜍
英文名:Toad
分布区域:除了两极地区、大部分澳洲地区以及南美洲之外的所有地区
所谓的“真蟾蜍”是蛙的所有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它们生存在除了两极地区、大部分澳洲地区以及南美洲之外的几乎所有地区。这个科的种类包括了已知的最大的青蛙——西非的巨蛙,其体长达30厘米。许多种类有长而强健的腿,而且后足通常带蹼,它们流线型的身体最适合跳跃和游水。该科两栖种类的皮肤通常光滑,呈棕色或绿色;其他一些种类则是陆栖,另一些为穴居,有一些是树栖。该科很多种类都能在含盐的水中生活,食蟹蛙栖息在含盐且长有红树林的沼泽中。
无尾目的第三大科,是蛙科,有50余属650余种。与其他任何两栖动物相比,蛙科的分布更要广泛一些,几乎遍及各大洲,在一些岛屿上,也有蛙科,蛙科的分布最北可达到北极圈。非洲是蛙科最繁盛的地区,特有的属就有18个,仅在马达加斯加岛就有3个以上的特有属。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也有蛙科的分布。如我国常见的黑斑蛙和各种林蛙。但欧洲和美洲的蛙科只有蛙属林蛙的成员,在南美洲之分布于其北部地区。在澳洲,只有其极北部才有蛙科。而在澳洲附近的一些大洋洲岛屿上,却能见到蛙科,在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别的两栖动物。在这里,蛙科成员占据着不同的生态地位。斐济岛有陆栖和树栖两种扁手蛙,树栖扁手蛙与树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员很相似,它有多种色型,看起来好像是不同的种。扁手蛙的其他种类均局限于亚太地区的海岛上,其中包括许多树栖的成员。扁手蛙在卵中就完成了变态,孵化出来的是小蛙。
大多数种类将卵产在水中,成蛙很少会远离水域。一些种类在一年中的数月都可以繁殖,雄蛙会建立交配领地。但是,许多柄息在温带的种类只在一年中水塘上的冰融化后的初期的几天里繁殖。在繁殖季节中,许多种类的雄蛙为了抓牢雌蛙,在它们的趾上长出了粗糙胀大的肉垫。欧洲普通青蛙和它们的北美同种的林蛙,会把球状的卵团存放在一个公共的卵群中,这个卵群可包含成千上万独立的卵团。共同产卵可能是为了使卵不致在春季被冻死,它们小而黑的胚胎从阳光中吸收热量,并且浓稠的胶状体会帮助它们隔绝寒冷。卵群中的温度可能达到6℃,比周围的水温要高一些。
栖息在所罗门群岛的陆栖顾氏角蛙以及菲律宾的扁手蛙的一些种类,将卵产在陆地上,卵直接发育为幼蛙。斯里兰卡的昏蛙中的一些种类将卵产在溪流之上的树叶上。婆罗洲神山湍蛙把卵产于山间溪流中,其蝌蚪腹部上长有一个吸附器,这个吸附器能让它们粘在湍流中的岩石上。在蛙科中,提供亲代照料的种类很少,方式各异:夜蛙中的雄蛙在溪流上方的树叶上守护着它们的卵;婆罗洲脆皮蛙的雄蛙守护着它们产在陆地上的数窝卵,蝌蚪趴在雄蛙的背上被带进水中;大型非洲牛蛙的雄蛙(箱头蛙属)守护在蝌蚪生长发育的水塘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