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13365500000008

第8章 历史修久——无尾目(5)

巴拿马金蛙的长相乍看像是青蛙,但其实它们是一种蟾蜍,学名为泽氏斑蟾,是一种濒危蟾蜍。它们栖息在巴拿马中部山区的热带雨林中,尤其在山区及近河流地区。据说,湍急的水流让巴拿马金蛙的生活领地特别嘈杂,影响了它们之间靠叫声交流的传统方式。于是,它们进化出了这种靠“手语”交流的特殊本领。它们依靠“手语”表达不同的意思,彼此打招呼或者向异性求爱,有时甚至用此种方法来恐吓敌人。

英国广播公司2008年2月曾在巴拿马拍摄野外纪录片《致野生金蛙的最后挥别》时,拍下了野生金蛙挥“手”向同伴打招呼的瞬间,成为一份珍贵的影像资料。

现在巴拿马金蛙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存200~500只。巴拿马金蛙在野外已难觅踪迹,而且情况正进一步恶化,巴拿马金蛙严重濒危。

据生物学家介绍,巴拿马金蛙数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失去栖息地、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发展而导致的水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的改变,巴拿马金蛙逐渐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另外,一种名为壶菌病的两栖动物传染病,更是给野生金蛙带来灭顶之灾。据说,感染这种病的两栖动物可在2~3个月内死亡。全世界约30%的两栖动物受壶菌病影响,目前在野外并无有效控制方法。

壶菌病是一种两栖类的传染病,是由一种称为蛙壶菌的非菌丝游离孢子真菌所引起的疾病。据后来研究发现,这种病自1978年就已经遍布整个澳洲,直到1993年才在昆士兰传染的蛙类中被发现。

最早发现感染壶菌病的是非洲爪蟾。由于爪蟾属被运输至世界各地,可能壶菌病就是经此传播开来。其他研究指出,蛙壶菌在北美洲及中美洲已出现了数十年。但仍然不确定是否有新的病原体或是增加了毒性的旧有病原体。

不过,壶菌可能只一个普通的真菌,因它们的毒性及扩散程度,到最近才被认识。蛙壶菌的游离孢子最先进入两栖类的皮肤,并迅速长出孢子囊,再产生新的游离孢子。随着新的游离孢子再次在主体生长,主体因而感染壶菌病。感染了壶菌病的蛙类会有形态上的改变,包括腹部皮肤会变为红色、后肢抽搐、身上积聚脱下的皮、脚部及其他部份的浅表皮脱落、皮肤出现轻微粗化及细小的溃疡或出血。忠病蛙表现为行动无力、不能找到遮蔽处、不能逃跑、失去正常的反射作用及出现不正常的姿势。

但是,壶菌不耐高温,只要高温消毒,便可以消灭这些真菌。因此,幸存被发现的巴拿马金蛙被从野外迁至到能够接受人类保护的地点均可消灭该病。

巴拿马金蛙被认为是巴拿马的“国宝”,为了使其摆脱灭绝的命运,目前,人们已开始着手对其进行保护。巴拿马埃尔尼斯佩罗的动物保护中心,在育出的68种蟾蜍中,就有29只是巴拿马“国宝”金蛙。

独有千秋——胎生蟾蜍

中文学名:胎生蟾蜍

英文名: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

别称:金色小蟾蜍

分布区域:坦桑尼亚乌宗格瓦山脉南部的奇汉西瀑布

胎生蟾蜍分布于非洲地区,是一种特殊的蛙类,它们身体的大小基本等同于大头针,周身金色,又被称为金色小蟾蜍。它们体内没有特殊的交配构造,但是可以体内受精。卵在雌蟾蜍的体内进行发育,等它们脱离母体的时候已经是完整成型的幼蟾蜍。因此,这种蟾蜍又被称为胎生蟾蜍。

在1998年以前,人类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当人们在非洲坦桑尼亚奇罕西河谷瀑布的两侧发现它们时,才知道它们的生活区域面积不超过五英里地。应该算是脊椎爬行动物中占地最小的一个族群了。

胎生蟾蜍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们是世界上惟一的一种胎生蟾蜍。当胎生蟾蜍在进行交配的时候,雌雄个体的泄殖腔口非常接近,便于受精。当小蟾蜍在雌蟾蜍体内发育时,以雌蟾的输卵管分泌物为食,其尾部与输卵管壁相接触,并借此经由扩散作用获得氧气。当小蟾蜍即将出生的时候,雌蟾的肚子鼓气涨大,然后将小蟾蜍挤出泄殖腔口,从而完成了繁殖的过程。

这种小蟾蜍习惯于生活在水边的一些苔状植物上,主要食物来源是下面的一些小型昆虫。在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里,它们还是能够正常地生存下去。然而有一天,人类打破了它们生活的宁静。

坦桑尼亚政府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决定在坦桑尼亚奇罕西河谷下游地区修建水坝。这些小生物无忧无虑的生活便发生了巨大转变。

水坝建成时,当时有90%的水储进水坝内。随之而来的是周围一些靠水生存的苔状植物逐渐消失,然后几个月之内蟾蜍的数量便开始剧烈下跌,仅有部分幸存下来。随后幸存下来的小蟾蜍又大批量地感染上了一种被叫做“寄生性壶菌”的真菌病毒,接着它们的数量又一次锐减。

眼见这些胎生蟾蜍濒临灭绝,于是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时写信给相关部门的专家和政府负责人。最终,一个由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临时形成。他们在瀑布附近收集了近500只金色蟾蜍,将它们装进特殊材质的袋子中,并在当地采集了足量的苔状植物,然后将这些蟾蜍与苔状植物一同空运至美国布朗克斯区。随后,非洲胎生蟾蜍就被列入《华盛顿公约》指定的第一级濒临绝种保育类动物,受到国际性的保护。

运往美国布朗克斯区的胎生蟾蜍被分到5个不同的动物园,不过能够维持和保障它们正常生存的只有布朗克斯动物园和托莱多动物园。

如何提高它们的成活率是动物学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后来,它们发现光线和食物是它们能够生存下来的决定因素。于是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位相关专家Jasonwagenr为这些小蟾蜍建造了一个便捷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采光及食物供给,更重要的是它能把水经过过滤和加工,达到适合蟾蜍生活使用的标准。这一条件非常必要,因为普通的城市自来水可能会导致这些小蟾蜍肌体的病变和死亡。

另外,布朗克斯动物园的饲养员Alyssaborek为小蟾蜍们研究出一种新的食物搭配方案,以便能使现有的蟾蜍身体机能变得更好,促进它们的繁衍。

尽管如此,在这么精心照顾之下,蟾蜍群仍爆发了“寄生性壶菌”的真菌病毒,而且死亡数目每天都增加。许多刚刚出生的小蟾蜍活几天就相继死去了。动物园仔细研究,仍然无法查出病因,直到后来疫情逐渐好转,一切恢复正常。

布朗克斯动物园决定将健康的蟾蜍族群重新放回到坦桑尼亚地区的瀑布边。世界银行也已经投资在附近为金色蟾蜍建立了新的模拟生态系统,整个系统都模仿了建坝之前当地的自然环境。但是回到已经遭受过人为破坏过的家园能否还是胎生蟾蜍的乐园,就只有等待最后的结果了。

动若脱兔——哈士蟆

中文学名:哈士蟆

英文名: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别称:黄蛤蟆、田鸡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的长白山、松花江

哈士蟆又叫“黄蛤蟆”、“田鸡”等,是林蛙的一种。它们生活在潮湿的山坡林地里,多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哈士蟆的外形像青蛙,头的长宽相等,呈扁平状,吻较钝,鼓膜黑色,腿较长,乳白色的肚皮上分布有红色的斑点,两眼前后各有一块三角形的黑斑,四周还点缀着清晰的黄纹,从肩部到臀部的背侧有两条褐纹。它们的皮肤颜色能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季是姜黄色的,秋季则会变成褐色。

哈士蟆的后腿既比前腿长,又比前腿有力,在陆地上栖息时,后腿总是缩成“Z”字形。一旦有昆虫飞过或遇到敌害,它们能立即纵身跃起将昆虫抓住或远离敌害。它们跃起时能跳1米多远,同时,哈士蟆也凭借自己出众的跳跃能力而能有效避敌。所以,哈士蟆有“跳跃能手”的美称。

蛤士蟆一年有两个生活周期,即水中生活和陆地生活。从9月下旬到翌年4月中旬,蛤士蟆要经历为时150~180天的水中生活。在这段时间,它们会进入较深的水域冬眠,以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季,此时的蛤士蟆大多群集在水下穴洞中,只吃少量的食物,新陈代谢异常缓慢;春季冰雪融化,气温升高,水温变暖时,蛤士蟆就开始陆续上岸。此时,雌雄蛙体生殖腺都已成熟,便会在温暖的浅水池沼、田水中“抱对”和产卵,排精,受精,最后形成受精卵。蛤士蟆生殖完后,就进入陆地山林的草丛或灌丛中,开始陆地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蛤士蟆就由低地迁向高地,由阳坡迁到向明坡。这时,食物丰盛,蛤士蟆长得很肥,幼蛙也迅速生长发育。9月中旬气温开始降到15℃以下,此时,蛤土蟆就开始向山下迁移,它们陆续到达越冬水域周围,当气温下降到10℃时,蛤士蟆就从陆地重新转入水中生活。在水中,蛤士蟆蝌蚪用鳃呼吸,此时,蛤士蟆处于植物性食性期,以植物碎屑、藻类、植物嫩芽、嫩叶等为食。变成蛙后即离水登陆,就会转变成动物性食性,把昆虫,蜘蛛,蜗牛等活饵作为食物。蛤士蟆蛙舌结构特殊,能够放舌捕捉各种小型飞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