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13365500000005

第5章 历史修久——无尾目(2)

蝌蚪变态为幼蛙后,食性发生根本转变,以活的动物性饲料为食。消化道的长度则很快缩短,这时仅占体长的2/3左右。而且强大的尾部被吸收(萎缩),因而体重显著减轻。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牛蛙捕食时,大多选择在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蹲伏不动,耐心等待。如无外来干扰,不常变换位置;发现活动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当被捕获物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的爬向目标,伺机捕捉。由于其动作敏捷,一般很少落空。在陆上捕获食物后,往往立即跳入水中,用前肢帮着吞下食物,然后回转至岸边。有时连同捕获物上的附着物,如草叶、浮萍等也一同摄入。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牛蛙有大牛蛙吃小牛蛙或残食其他小型动物的现象。

雄牛蛙高亢地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雌牛蛙的注意。有些牛蛙似乎患有“口吃病”,“唱”起来总是“结结巴巴”的,但是研究发现,即便是“口吃”的牛蛙,鸣叫起来也有固定的规律。

雄牛蛙对闯入它领地的入侵者非常反感,它会在自己的领地大声鸣叫,表示这是它的“地盘”,还会用踢、推的办法将入侵者赶走。如果入侵者还是不走,一场恶战就在所难免。

身藏剧毒——箭毒蛙

中文学名:箭毒蛙

英文名:poisonarrowfrog

别称:毒标枪蛙、毒箭蛙

分布区域: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

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是全球最美丽的青蛙,它通身鲜明多彩,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举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又像警告来犯的敌人。箭毒蛙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体内的毒素完全可以杀死2万多只老鼠,它们的个头极小,最小的仅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除了人类能够制服箭毒蛙外,没有什么敌害可以伤害到箭毒蛙。

箭毒蛙能从皮肤腺里分泌出剧毒。“依仗”自己的毒性,它在白天也敢出来活动。箭毒蛙的毒性非常大,一只箭毒蛙的毒液足以杀死2万只老鼠!这种蛙毒物质属于一种甾体类毒素,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其主要作用形式是:当箭毒用于轴突内部或外部,都可以引起轴突不可逆的去极化,降低电位作用幅度,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且无有效应急措施。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死命。聪明的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

很早以前,印第安人就开始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它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箭毒蛙刺死,然后放在火上烘,当蛙烘热后,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制成了。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以涂抹50支镖、箭,猎物如果被这样的毒箭射到,就可以立即死亡。

残翅果蝇,蚂蚁和蟋蟀都是箭毒蛙的食物。它的食物准备并不困难,箭毒蛙之所以具有那么大的毒性,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天然食物——蛛类。蜘蛛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箭毒蛙自身的毒液,因此最好不要饲养野生的个体。虽然其毒性不会致人于死地,但是潜在的危险性很高。不过在饲养6个月以后,就会逐渐失去毒性。人工繁殖的个体没有什么毒性,至少不会影响人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野生个体与人工繁殖个体混养,因为野生个体的毒性会导致人工个体中毒死亡。目前无还法区别野生或人工个体。但一简单的指标就是野生个体大多是成体而人工个体多半是幼体。

蛇是箭毒蛙的天敌,尤其是巨大的蟒蛇和有毒的眼镜蛇,是箭毒蛙必须防备的首要敌人。当然,人类的捕杀也对箭毒蛙的生存构成威胁。

有人曾尝试养殖箭毒蛙,但是,人们发现人工饲养的箭毒蛙无毒!原因是野生状况下的箭毒蛙以热带的蚂蚁和昆虫为食,正是这些食物使箭毒蛙能够产生毒素。

雌性箭毒蛙要产卵时,雄性箭毒蛙会对着雌性“哼哼唧唧”地“唱歌”,好让雌蛙有心情产卵。

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是靠隐蔽色逃避天敌的,箭毒蛙的生存对策恰恰相反。它鲜艳的颜色和花纹在森林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在告诉敌人,它们是不宜吃的。箭毒蛙家族就是凭借警戒色和毒腺的保护而存活至今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文明人”闯入箭毒蛙的世界并将它们作为宠物带到城市里。悲惨的是箭毒蛙极其脆弱,对食物及生活环境的温、湿度亦要求严格,因此,它们一旦被带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箭毒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威胁!

蛙中猛虎——虎纹蛙

中文学名:虎纹蛙

英文名:tiger frog

别称:田鸡、水鸡、青鸡、虾蟆

分布区域:中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云南、江西、海南、上海、河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南部等地,南亚和东南亚一带。

虎纹蛙又叫水鸡,它长得既魁梧又壮实,因此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虎纹蛙比雄性的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它的皮肤非常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着许多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都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像虎皮,因此得名。它的趾端尖圆,趾间有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有一对外声囊。目前,虎纹蛙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虎纹蛙的头部呈三角形,头与躯干没有明显界限。头端部较尖,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便于破水前进。口十分宽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张开。它的眼睛在头的背侧或头两侧。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睑,与眼睑棚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在潜水时,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在虎纹蛙的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可以随时开闭,以控制气体的进出。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囊状突起声囊,是一种共鸣器,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般的洪亮叫声,以吸引雌性。躯干部有两对肢体,前肢短,具4趾,可以起到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在捕食和游泳时,还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后肢较长,具5趾,趾间具蹼,在水中游泳和陆地跳跃时能够起到推进作用。

虎纹蛙分布在我国秦岭以南,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一带。它是水栖蛙类动物,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沟渠、水库、池塘、沼泽地等地,以及附近的草丛中。白天多藏匿于深浅、大小不同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仅将头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它就会迅速捕食,如果遇到敌害,它就会隐入洞中。雄性虎纹蛙还占有一定的领域,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如果它们发现在自己的领域内有其他同类在活动,就会很快跳过去赶走入侵者。

虎纹蛙的食物种类繁多,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这种昆虫约占食物量的36%,其他食物包括半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虫、蜘蛛、蚯蚓、多足类、虾、蟹、泥鳅,以及动物尸体等。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它竟然还吃泽蛙、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此看来,虎纹蛙不仅长了一身虎纹,还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猛虎”。

由于眼睛的特殊结构,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所以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如死鱼、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它可以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捕获到静止的食物。虎纹蛙主要在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舌尖分叉,捕食时黏滑的舌头能迅速翻转,射出口外将昆虫捕获,卷入口中。它还有另一类不同于其他蛙类的捕食方式。当发现猎物时,虎纹蛙就会向猎物跳过去,举头后仰并张开下颌,迅速伸出舌头一挥,扫出一个180。的弧线,在完成摆动前就准确地触到猎物,它的长而柔软的舌头会将其包住,然后迅速地缩回舌头,把猎物带进口中,再吞到胃里,这个过程瞬间就可完成。虎纹蛙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昆虫、鱼类时,会用嘴咬住猎物,然后吞食。

虎纹蛙没有恒定的体温,它是冷血的变温动物,体温很低,而且还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遇上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它就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到了寒冷的冬季,它就会进入冬眠状态。在冬眠前,虎纹蛙会积极捕食,为越冬贮存养料。

每年的5~8月,是虎纹蛙的繁殖期。这时,虎纹蛙冬眠苏醒后,就会立即进行繁殖活动。虎纹蛙的生活包括卵、蝌蚪和蛙三个阶段。在水中,虎纹蛙进行体外受精,卵孵化后成为蝌蚪,开始适应水中生活。随着发育阶段的不同,蝌蚪的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的尾巴逐渐消失。蝌蚪经过变态进化为蛙后,就转移到陆地生活,开始用肺呼吸。

花斑鸣王——黑带蛙

中文学名:黑带蛙

英文名:Rana nigrovittata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越南、缅甸、泰国

黑带蛙产于缅甸,中国大陆有广泛的分布,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常栖息于丘陵地带缓流小溪岸边、枯枝叶下以及草丛中。由于其身上多斑点,在产卵季节又喜欢放生高歌,因此,被称为“花斑鸣王”。

黑带蛙外形有显著的特征。在它的身体侧面自吻端至跨部,有一条黑色宽带纹;它的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而略尖,突出于下颌,吻棱比较明显,颊部略向外倾斜,其间有一凹槽,松果体显或不显;鼻孔在吻眼之间;眼间距比鼻间距要小;鼓膜很明显,略小于眼径,犁骨齿短,位内鼻孔中间后方。黑带蛙的指细长,皮肤很光滑,在它的背部,有许多细痣粒和少数小疣,体侧疣大且较多。黑带蛙的背部一般为红棕色或灰棕色,上面分布着小黑点;上颌缘色浅;由吻端或鼻孔处始,经上眼睑外缘、鼓膜上方、沿背侧褶至胯部有一条黑色带或断或续向后延伸;体侧为浅灰棕色,布有黑色花斑;四肢背面的颜色与背部相同,有的略浅,且有黑横纹;股外侧布满了黑色云斑;腹部颜色略深;在黑带蛙的咽喉部、胸部都有黑灰色的大斑点。黑带蛙幼体蝌蚪体宽大于体高;吻端圆,眼在头背侧,出水孔在左侧。

热带地区、丘陵地带及流速较缓的小溪,或岸边的草丛或枯叶下,都是黑带蛙生活的环境。黑带蛙的产卵季节较晚,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那时,人们会听到黑带蛙的鸣叫。黑带蛙的卵成片状,常常附在水草上。

黑带蛙的身体稍微呈扁平,雄蛙体长42毫米左右,比雌蛙略短,雌蛙体长大约47毫米。但是它的幼体蝌蚪体长则为43毫米左右,尾长约25.5毫米,后肢芽约4.6毫米。

状若顽石——石蛙

中文学名:石蛙

英文名:Giant spiny-frog

别称:梆梆鱼、山蚂拐、石板蛙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丘陵山区

石蛙,是一类大型的蛙类。它的头、躯干和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了小圆疣,体侧看起来最明显。观察雄石蛙的胸部,你会发现它长有坚硬的黑刺,所以它的名字又叫“棘胸蛙”。而雌性腹面皮肤光滑,没有黑剌。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石蛙白天躲藏在山涧或阴湿的岩石缝中,看起来就像一块石头,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在草丛、砂砾和石片空隙间,伺机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到水蛇、老鼠等敌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时,迅速退到洞内,或沉入水底。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在天气闷热的“大暑”期间,雄蛙常常在石头或灌木丛中摊开四肢仰卧着,不声不响。在林中飞着的小鸟,会将石蛙白色胸腹上的黑刺,误以为是小虫子,便落下来捉食。当小鸟刚一落到石蛙的肚皮,就会被石蛙的四肢给抱住。于是,小鸟就糊里糊涂地成了石蛙的美食。

石蛙的大眼对运动着的猎物十分敏锐。当发现猎物时,石蛙就会猛然跳起,甩出带有黏液的舌头把猎物逮住,并迅速卷入口中。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冬眠,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2℃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