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13360800000025

第25章 刮痧美容

一、刮痧的含义和作用机制

刮痧法就是利用边缘滑润的物体(即刮具),或手指,或针具在人体体表一定的特定刺激部位(皮部、经络循行、穴位)施以反复的刮拭、捏提、揪挤、挑刺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状瘀血(或出血)的刺激反应(痧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排泄病毒、开窍醒神、驱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外治疗法。此法起源较早,早在唐朝,人们就用苎麻来刮治痧病,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近几年有人较系统地进行了整理,并已将此法用于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

刮痧可以刺激皮部、经络、穴位等特定部位,使皮下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开泄,汗出通畅,秽浊的邪气由体内宣泄,把阻滞经络的病邪排除体外,使病变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气血畅达,使全身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协调。

二、刮具与介质

1.常用刮具目前医疗部门常用的刮具是动物角质刮板,如羚羊角、水牛角等,尤以水牛角常用,有市售成品。具体规格要根据刮拭的部位,制成不同的边和弧度以及不同的厚薄、大小不一的刮板。在刮痧时,术者右手持刮板,在特定的部位上,边蘸介质、边刮抹,至皮肤出现“痧痕”(局部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或小点状紫红色疹子)为度。

用手指代刮具。手指相对用力,做捏、挤、提、点、按等动作也是一种刮痧方式。撮痧法常用。此外,还有木质、竹质、硬币等也可以作为刮具。

2.介质为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避免皮肤擦伤和增强疗效,施术时要选用适当的介质。

(1)液体:通常用冷开水、温开水、白酒、植物油如芝麻油、菜籽油、豆油、香油等。

(2)固体:常用的有凡士林、面霜、板油等。

(3)药剂:采用中药提炼浓缩调配而成,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如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乳香、没药等制成油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用。

三、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1)放松:术前令患者休息10min左右,做到身心放松。

(2)消毒:施术部位用热毛巾擦洗干净,再进行常规消毒。刮具也要进行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消毒、或用1∶100苯扎溴铵溶液消毒。

(3)体位:根据治疗部位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尽量暴露于外。当病人疲劳时,可以让其做完一种体位的刮痧后,休息数分钟后再进行刮治。

(4)选穴:选准穴位或经络、皮部。不过,因刮痧的面积宽,不致于像针灸时要求的那么严,而是经、穴不离面,在其中即可。但是也不能离之过偏。

2.操作方法与要求

(1)以右手拿刮具,灵活地运用腕力和臂力,切忌用蛮力。刮具的钝缘于皮肤之间的角度以45°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

(2)刮治时用力要均匀、适中,由轻到重(不可忽轻忽重),以能忍受为度。刮拭面尽量拉长。

(3)刮痧时要顺着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痧点、斑块即可。

(4)对于疾病的治疗一般都要一边蘸取介质,一边刮拭,边蘸边刮,直至出现痧痕。一般刮处皮肤呈现紫黑色时为病重,应多刮;如刮处皮肤鲜红或不易刮出痧痕为病轻,应少刮。初次刮痧,不可强求出痧,不明显也可以。

(5)保健刮痧多轻刮,可以不用介质。

(6)一般刮治数分钟后,凡有病源之处,其体表刮拭皮肤会出现痧痕(红紫或黑紫色的瘀点、瘀斑),刮出的痧痕一般3~7d后才会消失。有痛感无痧痕则无病灶。在刮治2、3d内刮拭部位仍会有痛感,这是正常反应。

(7)治疗完毕之后,让病人休息一会儿,再饮用一些白开水,即会感到异常轻松和舒畅。

3.刮痧的顺序与方向

(1)刮拭顺序:刮拭经络腧穴的一般顺序是:从上到下、由内到外、从左到右。

(2)刮拭方向:应反复按同一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拭。

4.刮痧时间

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为3~5min;用补刮手法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min。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对一些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此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刮痧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刮拭时间。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5.刮痧次数

本次刮痧与再次刮痧的时间需要间隔3~6d,以皮肤上痧退(即痧斑完全消失)为准。一般3~5次为1个疗程。

6.刮痧后的处理

刮痧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用干净手纸或毛巾将刮拭部位刮痧疏经活血剂拭干即可。亦可用手掌在刮拭部位进行按摩,使活血剂被皮肤充分吸收,可增加疗效。刮痧出痧后最好让患者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休息15~20min方可离开。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凡针灸按摩适用之疾病均可以用刮痧治疗。

(1)内科:便秘、失眠、郁证、肥胖、神经衰弱、面瘫、贫血、消化道溃疡、胃下垂等。

(2)妇科: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带下病、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3)皮肤科:痤疮、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等。

(4)眼科:睑缘炎(麦粒肿)、睑缘炎、泪囊炎、近视等。

(5)五官科:鼻炎、慢性咽炎、口疮、牙痛等。

(6)保健美容:皮肤保健、减肥、养神、促进消化、增强新陈代谢。

2.禁忌证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的患者需慎刮(即只能用轻手法刮拭,不要求出痧)。

(2)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病如皮肤上破损溃疡、疮的疮头、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外伤骨折处禁刮。

(3)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即只能用轻手法保健刮拭)。

(4)病人患有重度的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脏病出现肾衰竭者,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全身重度水肿者,禁忌刮痧。

(5)大血管显现处禁用重刮,可用棱角避开血管用点按轻手法刮拭。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6)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以免出现晕刮现象。

五、注意事项

1.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d,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2.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若有晕刮者,应停止刮痧,让其平卧,休息片刻。若不缓解可指按百会、内关、涌泉等穴。

3.刮痧后,患者应休息片刻,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刮痧出痧后30min以内忌洗凉水澡。

4.冬季或天气寒冷时刮痧时间宜稍长,夏季或天气热时则刮痧时间宜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