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现混浊物时,患者会感到眼前出现不同形态的飞行物,此种感觉称为“飞蚊症”。这种感觉正常人也会出现,但仅出现在明亮的环境中,如向晴空注视或看洁白墙壁时,但用检眼镜检查,玻璃体却未见异常,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飞蚊症”。在病理情况下,患者在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飞行物,检查玻璃体常可发现点状、条索状、蝌蚪状或昆虫翅膀样的混浊物,随着眼球运动上下浮动。这种玻璃体混浊多发生于高度近视,伴有眼球扩张和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这些会影响玻璃体的营养和代谢,混浊物的产生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高度近视的玻璃体混浊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烦恼,但对视功能没有严重危害。
玻璃体变性可以导致玻璃体后脱离,这是指在锯齿缘至视乳头的范围内,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玻璃体液化、后巩膜葡萄肿形成、玻璃体腔扩大有关。由于视网膜丧失了玻璃体的支撑,使视网膜脱离的机会增多。在裂隙灯下应用前置镜或三面镜能够观察到这种状态。
高度近视病人最容易出现玻璃体混浊,因为眼球内的玻璃体本来是透明的胶冻样物,高度近视病人由于眼球过长,眼轴向后增长之后,玻璃体腔增大,在玻璃体前面留下一个空隙,被淋巴液或房水所填补,同时玻璃体也被迫跟着牵拉变形,逐渐发生液化变性,从而引起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以至脱离,由于球壁不断扩张,胶状玻璃体逐渐遭受破坏,胶块组织开始液化,液化表示退行性变,玻璃体内有薄纱样纤维支架呈支离破碎的浮动物,故常见主诉有飞蚊症,有时有点状、条状或膜状混浊及飘浮物。眼球运动时,这些游离物飘动更为明显。或表现有因玻璃体对视网膜牵引所引起的闪光感觉,这叫视网膜刺激症状,以后很易引起视网膜脱离,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造成失明。
(2)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变性可以发生在黄斑区,也可以发生在周边部。周边部变性在高度近视病人中更为常见,周边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通常累及1~2个象限,可有弥漫性或局部色素变性、白色变性、铺路石样变性、格子状变性、霜样变性及囊样变性,以及局部牵引灶与裂孔。格子状变性为网状灰线或白线,视网膜变得菲薄,囊样变性为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仅存在周边部视网膜变性,患者没有症状,变性区可以产生裂孔,在此基础上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后者可以严重影响视功能。
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如:豹纹状眼底、视乳头近视弧形斑、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出血、巩膜后葡萄肿。
①豹纹状眼底:因眼球向后伸展,后极部巩膜扩张,引起Bh膜、色素上皮改变,脉络膜萎缩,脉络膜血管暴露。视网膜血管离视乳头后即变直变细,脉络膜毛细血管也变直变细,影响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使得浅层色素消失,因此,可见脉络膜大血管暴露形成明显的豹纹状眼底。
②近视弧形斑:视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在后极部的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的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脉络膜的脱开伸展到视乳头的四周,则形成环形斑。
③黄斑部:可发生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此者可使远近视力明显下降。
④巩膜后葡萄肿:若眼球后部的伸张,局限于一极小部分,则形成巩膜后葡萄肿。在眼内压作用下,于眼球后极薄弱处,可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和进行性近视眼底呈豹纹状,眼底色调略暗,可以透见棕红色的脉络膜血管网,随着眼球后部的伸展,脉络膜血管网间隙增大。高度近视多伴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萎缩灶最初在视神经乳头周围,呈白色,常向后极部延伸,可累及黄斑部。由于眼轴逐渐伸长,视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由近视性视乳头弧形斑转成白色弧形斑。如眼球后极继续扩张延伸,则脉络膜的脱开逐步由乳头颞侧而伸展到乳头四周,终于引起环状弧形斑。近视弧形斑发生的部位多在颞侧,如果位于下方,多提示矫正视力不够理想。近视者的视神经乳头在眼底镜下观察多偏大,颜色也显淡。近视程度高者,有的病人视杯也偏大。
高度近视由于巩膜伸展的力量对后极部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不断牵拉,乳头与黄斑区间的脉络膜很容易发生变性、萎缩和出血。出血可以渗透到脉络膜或视网膜内,如果吸收不完全,则引起机化,使相应部位的脉络膜和视网膜失去正常功能。如果恰好在黄斑区,则中心视力可以遭到严重破坏。
(3)黄斑病变:近视程度高者,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该区颜色可略带暗红,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灶可伸向黄斑区,萎缩灶呈圆形和不规则状,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可孤立或联合成片。高度近视如果视力突然减退,要检查有无黄斑部出血和视网膜脱离。黄斑部出血多为深层脉络膜出血,出血多在中心凹处,呈圆形,色暗红。
视网膜变性在黄斑区表现为囊样变性,中心凹附近有一圆形或椭圆形斑,呈红色,边界清楚,病程进展缓慢,患者视力逐渐减退,可能出现中心暗点,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以成为裂孔,此时视力明显减退,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部病变包括:
①黄斑红变: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现一境界不清的深红色斑点,这是扩张的毛细血管丛所引起。
②黄斑出血。
③黄斑新生血管:常在出血后发生,血管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
④黄斑变性:黄斑区发生脉络膜血管闭塞,引起神经上皮细胞的萎缩变性,还有黄斑囊样变性,盘状变性。
⑤黄斑裂孔:黄斑囊样变性后,黄斑部长期营养缺乏性水肿,再加上网膜前膜的牵引而引起裂洞。
⑥Fchs斑:黄斑区有一黑色斑块,较乳头略小,圆形边缘清晰可看到小圆出血。Fh斑为近视眼特征性表现,呈灰黑色,圆形、椭圆或位于中心凹或其附近,约为1/3~1/4视神经乳头大小。边缘可见小的圆形出血或色素环。发生率为5%~13%,多见于高度近视眼。自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及中心暗点。病程缓慢,后趋稳定。早期因急性出血可形成出血性盘状脱离,晚期因出血吸收而有色素增生。高度近视黄斑部Fuchs斑的形成是色素上皮层增生所致,可能与脉络膜出血,u不规则形,scu有关。视网膜受牵拉之后,色素分布不均,黄斑部出现色素增生、变性及出血,形成Fuch斑,导致中央视力严重损伤。
(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严重的并发症,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视网膜变性,使组织脆弱,产生裂孔。有的病人可能有眼部外伤史,薄弱的视网膜在外伤后极易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由裂孔进入视网膜下方,使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发生分离。
视网膜脱离病人眼前常有闪光感,这可能是组织分离,视细胞受刺激产生的症状,随着视网膜脱离发生,患者视野出现黑幕,其大小依脱离范围而不同,黑幕的对侧方向便是视网膜脱离的部位。如右眼鼻下方出现黑幕,提示该眼的颞上方存在视网膜脱离。
对于可疑视网膜脱离者,应当散瞳详细检查,逐象限观察视网膜,如果发现视网膜脱离,要确定脱离范围及高度,寻找视网膜裂孔。要用三面镜全面检查周边部,不应找到一个裂孔就结束检查,有时存在多个裂孔,在周边部未发现裂孔者,不要忘记检查黄斑部。检查视网膜脱离需要耐心细致,一次检查不够满意,可让病人卧床休息几日后复查,可能会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对视网膜脱离病人应当检查前房,测量眼压,如果存在房水闪光、眼压很低,并且有严重的玻璃体混浊,提示患眼可能还合并有脉络膜脱离。
出现视网膜脱离除有诱发因素外,基本病理条件为裂孔形成。由于变性玻璃体与视网膜发生粘连,使视网膜经常受到牵引,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裂孔而导致网脱,或者由于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严重萎缩变性,视网膜周边部出现了囊样变性而破裂,继而发生视网膜脱离。所以变性的玻璃体与有退行性变或囊样变性的视网膜粘连,不断牵引视网膜而产生裂孔。同时液化的玻璃体可从裂孔或撕裂的视网膜中流出,而使视网膜隆起。由于视网膜变性多发生于赤道部及周边部,故裂孔亦多见于相应部位,尤为颞上象限。以马蹄形为主,或呈圆形、椭圆形,其上可有玻璃体盖。但亦有个别无裂孔而有视网膜脱离者,早期可有闪光感,继之视野发生缺损及中心视力下降。
(5)并发性白内障: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原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脉络膜和晶状体自身病变有关。由于晶状体的代谢与脉络膜和房水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时,脉络膜萎缩,使晶状体的营养和代谢发生障碍,透明的晶状体发生混浊。高度近视时,晶状体囊膜通透性发生变化,也会导致自身营养障碍和代谢异常,使晶状体逐渐出现混浊。高度近视并发的白内障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混浊最先出现在后囊和后皮质,后囊膜最薄,又无上皮层,这个部位容易受到损害,在后囊上形成灰褐色混浊,浓淡不一,呈斑驳状,混浊由后向前蔓延,发展到整个晶状体。另一种白内障主要表现在核区,晶状体核首先发生混浊,颜色为褐色或近于黑色,疾病初期,患者感到在明亮的环境中视力减退,在昏暗光线下视物反觉清楚,这种现象与瞳孔变化有关,这种白内障发展缓慢,不必等到成熟期手术。发现患者晶状体混浊时,应当散瞳详细检查。晶状体混浊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手术治疗,如果眼底无病变,手术能够获得比较满意效果。
(6)高度近视和开角型青光眼:检查高度近视的眼底就会发现,有一部分病人视杯扩大,杯/盘比超过0.6,测量眼压并无增高。有些学者认为,这部分病人可能合并青光眼,高度近视者眼球壁多较薄弱,在高眼压作用下,表现为眼球扩张,眼轴增长,由于巩膜硬度减弱,如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时,眼压并不高,只有用压平眼压计测量时方可测得正常的眼内压。这部分病人的视功能损害不严重,预后也不像开角型青光眼那样差。很多学者认为,高度近视诊断青光眼要慎重,应当全面检查视功能,要动态观察病情。高度近视易患开角型青光眼,其原因:
①在正常眼内压条件下,近视眼巩膜所受压力大大超过正视眼,高度近视的眼球壁变薄,测量眼压常偏低,尚被疏忽。
②青光眼使近视眼的损害特别敏感,病理性青光眼的视乳头凹陷常误认为是近视性改变而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