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13359300000032

第32章 新手妈妈哺育新生儿应知道的知识(1)

女青年初为人母,成为新手妈妈,在欢乐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哺育好新生儿,做一名合格的妈妈。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1.应知道新生儿的特征

自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为新生儿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新生儿离开母体进入独立生活环境,各器官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需进一步进行有利于生存的重大调整。因此,此时的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若此时产妇对新生儿喂养护理不当,最容易发生疾病。为了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产妇在恢复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必须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特殊的生理状态及常见的异常现象进行足够的认识和观察,并做好护理、喂养和疾病的防治,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安全度过新生儿期。

新生儿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善,生理功能也不健全,需要经过1个月左右时间的调整,才会正常。因此,新生儿有其自己的特点。

(1)头部:头比较大,头部形状多样,如扁、长等,通常是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压迫造成的,2周后头部的形状就会变得正常了。在头顶部有一块软的区域,称为囟门,该处的颅骨骨组织尚未连接在一起。

(2)眼睛:两个眼球呈黑褐色,由于分娩的挤压所致,眼睑有些水肿,数天后即可消退,眼常定视。

(3)四肢:四肢较短,取外展和屈曲的姿势,颜色略呈青紫,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循环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待正常呼吸后不久,青紫即清退。指甲较长。

(4)乳房: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出生时两侧乳房都显肿胀,甚至渗出少量乳汁,几天后肿胀可消退。

(5)生殖器:男婴和女婴出生时,其生殖器都显得比较大。男性的阴囊大小不等,睾丸可挤至阴囊内,也可停留在腹股沟处或摸不清,阴茎、龟头和包皮可有松弛的黏膜。女婴的小阴唇相对较大,大阴唇发育好,能遮住小阴唇,处女膜微突出,可有少许分泌物流出。

(6)皮肤:皮肤细嫩而有弹性,呈粉红色,外覆有一层奶油样的胎脂。大部分胎毛已于出生时脱落,但在面部.肩上、背上及骶尾部仍留有较少的胎毛。斑点及皮疹是很常见的,几天后会自动消失。在一些新生儿身上常见胎痣,如红色斑点、莓状痣、青斑等,但不久会消失。

(7)粪便:新生儿第一次排便为黑色、黏稠状物,几乎无臭味,称作“胎粪”。一旦开始喂奶,粪便颜色就会改变。

(8)身高:新生儿身高是反映胎儿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其中头长占身长的1/4。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厘米,婴儿1岁时身高可达75厘米。符合以上身高,说明胎儿发育和出生后新生儿、婴儿生长正常。

(9)体重:新生儿体重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计算药量、补充液体的重要依据。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为2500~4000克。体重少于2500克的婴儿称低体重儿,为未成熟儿。未成熟儿必须加倍护理,要放入保温箱保暖,按时喂奶喂水,必要时给氧。

在新生儿出生3~5天,体重会一时下降3%~9%。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出生后要排泄粪和小便,还会呕吐出一些出生过程中吸收的羊水,经肺呼吸和皮肤也会散发出一些水分,刚出生的新生儿食量很少,母亲的授乳量又往往不足,因此就造成了体重下降。一般只要哺乳得当,3~4天后体重开始回升,通常7~10天后即可逐渐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此为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不是疾病,不用担心和治疗。

(10)呼吸:新生儿的肺容量较小,呼吸腔道狭小,胸腔也窄,胸廓的呼吸运动较浅,但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量并不低,故只能加快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来满足对氧气的需要。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新生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常有呼吸深浅、速度快慢不等的现象,表现为呼吸浅快、不匀,这都是正常现象。母亲可通过观察孩子的腹部起伏的呼吸运动了解每分钟呼吸次数。测量新生儿的呼吸次数须在安静时,如果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30次或多于60次,应考虑是否为疾病所致。

(11)脉搏:新生儿的脉搏也可出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间断性变化,平均正常脉搏在1分钟120次左右。新生儿在哭后和吃完奶时,有时脉搏会出现浅快、不匀,脉搏数也会增加。

(12)体温:新生儿中枢神经不完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加上散热快,体温常不稳定。可以随着环境的冷热而升降。刚出生的小儿体温高,肛门测量时为37.5~38.0℃,以后体温逐渐下降,到生后3~5小时,体温可降低1.5~2.0℃,以后可逐渐回升,一般12~24小时内稳定在36~37℃。

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新生儿出生后第2~4天,体温会很快上升到39~40℃,往往可持续几个小时,多则可达1~2天,医学上称作“脱水热”或“一次性发热”,这可能是室温过高,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的蒸发来散热,如果水分不足,使得血液浓缩,体温骤然升高。此种情况可调解室温,室温最好控制在18~20℃为宜。早产儿则以22℃为宜。

附:保护好新生儿脐窝残端

脐带是胎儿摄取营养、排泄废物的通道。分娩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变黑。一般出生后3~7天内,在脐部皮肤与脐带交界的地方脱落。脐带脱落后最初的1~2天内,脐窝可以稍有潮湿,但其周围的皮肤正常。包扎脐带要用消毒的纱布,换布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如果脱落后不干燥,总是潮湿流水或有出血、流脓现象时,应请医生诊治。有时只有少量的褐色液体流出,一般只需用75%的乙醇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几天后则会变干。

脐炎多发生于新生儿。新生儿的脐残端一般需7天左右的时间方才干枯脱落。在此期间,如果护理不当,极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果脐带脱落过晚,此处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引起脐带发炎。

轻症脐带发炎时,可见到新生儿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处发红,有少量黏液和脓性分泌物;重症发炎时,可出现脐部脓肿,并可发展成败血症,危及小儿的生命。家长要注意每天观察包扎脐带的纱布外边有无渗血。渗血较多时应在消毒无菌的条件下重新包扎止血。母亲要注意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一旦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发炎现象,可用消毒棉签蘸75%乙醇擦除分泌物,然后涂以1%紫药水,并注意包扎脐带的纱布,不可松散和移位。如果被大、小便污染,要及时更换。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就可能是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2.应知道新生儿的检查内容

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父母要请医生给婴儿进行一次详细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的疾病,以便加强护理和及早治疗。

(1)测量婴儿的头围,检查囟门,并用手指触摸口腔顶部(即腭部),以证实腭部完整,无腭裂现象。

(2)用听诊器听婴儿的心脏和肺部,以查明这些器官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婴儿的脉搏。

(3)用手触摸婴儿腹部,以检查腹部各器官大小是否正常。

(4)检查生殖器官有无异常。男婴要检查两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

(5)轻轻地来回活动婴儿的四肢,并检查两腿和两脚是否对称,两腿是否等长,两脚有无畸形。

(6)把婴儿的两腿向上弯曲并轻轻地让两腿做兜圈活动,以检查两侧髋部有无脱臼。

(7)用拇指在婴儿背部由上至下顺序触压,以确认脊椎骨是否排列正常。

新生儿头颅骨还没有发育好,每块颅骨之间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在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的空隙即囟门。正常情况下,囟门表面与头颅的表面深浅是一致的,或稍微有一定凹陷,摸上去,有时可感到血管的脉搏,在新生儿期尤为明显。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囟门的部位从头颅表面突出来,像个小硬包似的,用手按一按,感觉很硬,绷得很紧,这说明头颅里面压力增高了。引起压力增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或脑肿瘤、脑积水时,也都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前囟门比较硬,不能算作异常。

颅内压力低时前囟门表现为塌陷,引起的原因最常见的是由于频繁的呕吐,使身体丢失较多的水分所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消瘦时,囟门也可表现为凹陷。

3.应尽早给新生儿喂奶

(1)给新生儿喂奶的最佳时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吃母乳或在2小时内喂奶,这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益。理由是,初乳是新生儿最适宜的食物,因为初乳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高度浓集的营养素和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物质;此外,由于母乳分泌受神经、内分泌调节,新生儿吸吮乳头,可以引起乳母神经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因此,新生儿早喂母乳对新生儿健康和产妇身体恢复都有利。

新生儿在出生后20~30分钟时吸吮能力最强,如果未能得到吸吮刺激,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而且在生后1小时是新生儿的敏感时期,是建立母子相互依恋感情的最佳时间。早喂奶可以预防小儿低血糖的发生,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程度。所以,只要产妇情况正常,分娩后即可让新生儿试吮母亲的乳头,让孩子尽可能早吃到母亲的初乳。

(2)初乳的营养保健价值:产后5天内或7天内母亲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有的母亲分娩后几天内不给新生儿喂奶,认为初乳营养不丰富,乳汁不干净,往往挤掉弃之不用,过几天有浓乳汁才给孩子喂奶。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初乳呈黄白色,稀薄似水样,内含有多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较少的糖和脂肪,最适合新生儿的消化要求。根据对产妇1~16天母乳营养成分调查结果表明,初乳中不但营养很丰富,而且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含有大量免疫物质,能保护新生儿娇嫩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黏膜,使之不受微生物的侵袭。而这种物质在新生儿体内含量极低,如果用初乳喂养新生儿,可使新生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具有防止感染的能力。初乳中含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有直接吞噬微生物异物、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所以能增加新生儿的免疫能力。

初乳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对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很有益处。初乳还有轻泻的作用,它可以使新生儿的胎粪尽快排出,有利于新生儿早吃奶,多吃奶。由此可见,初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所以,初乳不可挤掉弃之,而应该让新生儿尽快吸吮。

附:为何不提倡对新生儿进行哺乳前喂养

有的产妇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喂奶前,先用糖水或牛奶喂给新生儿。目的是怕孩子饿着,此称为哺乳前喂养。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对母子都有害。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前体内已贮存了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完全可以维持到母亲初乳下来。且初乳虽少,但也足够刚出生的正常新生儿的需要。

如果坚持进行哺乳前喂养,反而会给婴儿和母亲都带来不利。新生儿吃饱糖水或牛奶以后,不愿意再吸吮母亲的乳头,也就得不到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初乳,而且人工喂养又极易受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容易发生新生儿对牛奶过敏等。对产妇来说推迟开奶时间也相应使母亲来奶的时间推迟,如新生儿因喂养后不饿,不再把母亲的奶水吃完,母亲容易发生奶胀或乳腺炎。

4.给新生儿喂奶的注意事项

(1)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应是母子均要感到舒适、松弛,哺乳时孕妇半躺着、坐着、躺着均可。孩子一定要朝向妈妈,与妈妈要胸贴胸,腹贴腹,孩子的脸应贴在妈妈的乳房上。

坐式哺喂:妈妈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一手抱孩子,将孩子的头、颈部托靠在臂上,妈妈的手托在孩子的背及臀部,另一只手呈C形抚起乳房,便于孩子吸吮。

卧式哺喂:妈妈可取侧卧,孩子也面向妈妈侧卧,头枕在妈妈的臂上。

夜间哺乳,最好坐着喂。因为母亲操劳一天,夜间哺乳容易睡觉,可能使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孔,或因哺乳过急使婴儿咳嗽,造成窒息发生意外。

(2)正确喂奶:在每次哺乳前,应给婴儿更换清洁干燥的尿布,母亲洗净双手,再用温开水洗净奶头。喂奶的母亲姿势要舒适,以减轻疲劳,抱起婴儿面朝母亲侧位,嘴及下额紧靠乳房。母亲用示指及中指夹住乳房,将乳头完全送入小儿口中。注意不要堵住小孩鼻孔,以免影响呼吸。当母亲乳汁大量涌出时,母亲要用手指挡一下或暂停一会儿,以防引起小儿呛咳。

(3)要掌握正确的喂奶时间:每次喂奶时间每侧乳房可喂5~15分钟。因为母乳排乳反射至少3分钟,在5分钟内排空75%,10分钟内排空90%。每次喂奶应吸空一侧再换另一侧。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因为长时间喂奶可使新生儿养成吃奶缓慢的习惯,也不利于乳汁分泌,如果有剩乳,要用手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以利乳腺管通畅。

喂完奶,可将小儿竖起,轻拍其背部以助其吐出空气,然后要将婴儿侧卧,以防溢奶后吸入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