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有问必答
13358200000009

第9章 帮你走出家庭用药误区(1)

第一节解读西药应用误区

非处方药就可放心大胆地用吗?

有不少人认为非处方药都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患病就去药店购买,然后按说明书使用。其实自选的非处方药未必对症,盲目服用非处方药也会产生副作用。殊不知,“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也不例外。譬如,感冒药大部分属于非处方药。有人患了感冒,想尽快康复,各种感冒药凑在一起吃,尽管每一种感冒药都是按照说明书服用,并没有超量,但几种感冒药加在一块儿,总剂量大大超标,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仅以感冒通为例,它主要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效果较好。但近年来发现其毒副作用逐渐增多。据报道,它的不良反应有血尿、变态反应、消化道损伤、肝肾损害以及阳痿。这些反应使人难以承受。

美国加州大学发现,γ-维生素E能够去除人体内可导致心脏病和癌症的亚硝酸盐,并且是唯一可以去除污染气体氧化氮的维生素E品种,所以许多人服用维生素E。然而目前市售的维生素E,50%含有α-维生素E,如果服用过多,会使血液中γ-维生素E含量降低,影响其发挥作用。此药副作用有头晕、头痛、腹痛、腹泻、荨麻疹、视力减弱、视网膜出血、内分泌紊乱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服用不当可使血压升高。此外,超量久服有诱发静脉炎和肺栓塞的可能。连口服维生素都会出现这样多的毒性反应,其他药就不必多讲了。所以,千万不要认为非处方药没有毒性,服多服少没有关系。

如何走出应用非处方药的误区?

误区一“老毛病”现象:自认为“久病是良医”。

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是“老毛病”,便不假思索选用过去曾用的某药。如此这样反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一是有可能因某种药的多次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而且老毛病复发,其诱发因素并非相同,某些临床体征并非完全一致,原来所用药物也难以兼治新出现的并发体征。二是反复长期使用某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某药用量要加大,但效果并不隹,毒副作用反而增强,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二模仿他人用药,道听途说,信以为真。

有的患者仅凭感觉自我诊治,感到某种疾病症状与他人相似,就模仿他人用药,却忽视了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白细胞数增高等,按病因不同,可分为链球菌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绿脓杆核菌性肺炎等,根据其致病菌种,症状性质、急缓程度等不同情况,所用药物也就必然不同;还应该注意到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因病、因人科学地使用非处方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误区三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服药没有严格规程。

有些患者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忘服、漏服、乱服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病情稍有好转,不适感觉明显减轻时,就不想再用药;有的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用药不便而忘服;有的为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而乱服,使用剂量随意加大,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二重感染等,使病情复杂化,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使用非处方药,应该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是十分危险的。药物的剂量规定,是建立在严格的毒理试验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越是有严格剂量规定的药品物,其有效成分的毒性也就越多一些,也就越不能随意加大剂量。

误区四多药并用,自认为“多多益善”。

一部分医患双方都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采取多药并用,认为可达到防治兼顾,事实上无指征的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时会产生并发症使病情加重,有时会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机会。所以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不要用,能用单一药物就不宜多药并用。

误区五家庭药品久备不用,药品质量无保证。

有些人为备急用,总是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以便偶尔用之。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贮存保管,有些药物因吸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因此家庭用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打针真比吃药好吗?

病人得病后,都盼着早日恢复健康,有些病人总是认为口服药不如注射药见效快、作用强,所以一感到身体不舒服就要求医生给他打针;另一些人则相反,患病后,总希望多吃药,少打针,免遭“皮肉之苦”。事实上,有许多药只有口服剂型而不能做成注射剂,也有许多药只适合做注射剂而不能口服。且不谈这些制作上的问题,单从人体的构造来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打针和吃药究竟哪一种途径更有效。

口服药物经由口腔、食管而由胃及小肠吸收,吸收后的药物经由门静脉送到肝脏,在肝脏里部分药物就转变成代谢物;没有被代谢的药物再经由大静脉到心脏,然后到身体各个部位。注射的药物在分布的过程上就简单得多,静脉注射系直接把药送进血管中,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药则由微血管吸收而进入血管、心脏而后流到身体各个部位。

静脉注射直接把药物送入血管中,1分钟左右即可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全身,几分钟内可能药效就出现。打在肌肉中的药要渗透入微血管才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身体其他部分,最大的药效往往注射后二三十分钟才出现。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比肌肉更慢,药效也因此较缓慢。和各种注射途经比起来,口服药效果的产生就慢得多,以药片而言,口服后要先到胃中崩散、溶解,再慢慢被胃和小肠吸收,从口服到产生最大疗效的时间,有时要好几个小时。

总之,究竟是打针、吃药还是采取其他途径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来选择。

治病“打吊针”是最佳选择吗?

平常人说的“打吊针”、“挂水”、“打点滴”、“点滴”,就是医学术语中的“静脉滴注”,也叫“静脉输液”。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很信奉“不打吊针病难好,吊瓶一挂病就跑”的不实说法。于是有些病人一开口就是想“吊两瓶”。这是错误的。

诚然,静脉点滴除了可以补充水分和养分之外,还可直接将药物输入循环的血液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因为点滴法给药可以把身体内的药量控制在一定值,不至于随时变化;点滴给药要输入一定的液体量,有助于稀释体内毒素,加速排尿,排尿又可以带走体内的部分热量、酒精或某些水溶性药、毒物,故可退热、解酒或解毒。所以,静脉滴注成为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打吊针”有利也有弊。在临床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有80%是由静脉注射引起的。

迷信“挂水”的关键因素是输液的潜在危害不为市民所知。用输液方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输液的任何玻璃或塑料包装都直接与液体接触,包装中的有机、无机化学物质或多或少地溶在液体中,通过输液直接导入人体静脉,虽然是安全剂量,但还是尽量避免为好。输液的质量,虽然各生产单位都执行国家标准(GMP标准),但不同厂家生产的质量是有差异的。某些输液由于制剂素和稳定性的要求,采用一些特殊溶剂如乙醇、蓖麻油芝麻油等,这可能会引起溶血、血压下降、肾脏等脏器损害。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难免带入微粒,小颗粒可被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大于250微米的颗粒则会在肺器官滞留,形成肺肉芽肿,影响肺功能。最后,输液也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负担。

当然,只要对症下药,严格消毒,打吊针是有其特有疗效的。不要因为前面列举了打吊针的麻烦就谈“吊”色变,应当正确看待。总之,能不能或用不用打吊针,首先,要由医生根据病情和所选药物的给药途径来决定,不能由病人来“指挥”医生。

用药途径可以任意选择吗?

案例一王大嫂是急性子,这天她有点儿发热,认为吃药效果太慢,就到社区卫生所找医生要求打一针退热针。医生没有同意,她和医生争吵起来,说医生不会看病。

案例二肖大妈有心绞痛的毛病,一直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一次她嫌含服药味苦,自作主张将药吞了下去,可心绞痛怎么也缓解不了,而且越来越严重,无奈只好拨通“120”去医院急诊。

有些病人认为口服药不如注射药见效快、作用强,只要感到身体不舒服就会要求医生给他打针或“挂盐水”。而另外却有一些病人的想法与之恰好相反,患病后,总希望多吃药,少打针,免遭“皮肉之苦”。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分为片剂、丸剂、针剂、胶囊剂等多种。

将药物制成什么剂型,是由药物的性质、疗效和毒副作用等条件决定的。

有些药物不溶于注射用的溶媒或在这些溶媒中的溶解度很小,溶解的药物达不到临床上的治疗量,这些药物就不能做成注射剂,而将其制成片剂,如一些常用的抗生素。相反,有些药物必须做成注射剂,如胰岛素,这种药物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口服的胰岛素进入胃肠道后易被胃蛋白酶破坏失效,口服的量再大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当然,有些药物也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如盐酸山莨菪碱,这种药物既有注射剂,又有片剂。另外,含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药理作用却不一定是相同的,如口服液硫酸镁是用来导泻的,而针剂硫酸镁则具有中枢抑制及降血压的作用。

该打针时就打针,不能由着性子来;该口含的就不能口服,不能随便“想当然”。如将用于舌下含服的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片改为口服,将很危险。因该药口服吸收缓慢,且易在肝内失活,血药浓度极低,大大降低了疗效。故硝酸甘油片在用作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必须舌下含服,而不宜口服。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譬如:有一些人认为眼药水(膏)消炎效果好,便用眼药水(膏)滴(涂)鼻子治鼻炎、鼻塞等,这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鼻黏膜血液供给好,吸收快,滥用眼药滴鼻子,极易发生中毒。还有些人认为注射剂的质量标准高,可用作口服(如庆大霉素)、外用(如氯霉素),这也是不对的。针剂用作口服或外用不经济,因一般针剂的价格明显高于同种药物的片剂和外用剂;另外,吸收途径各不相同,针剂口服或外用往往不能发挥药物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不能避免针剂附加剂对胃肠道的刺激。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而相同的药物根据不同的治疗需要又具有不同的剂型。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做出最佳选择,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贵药就一定是好药吗?

“贵药就是好药”——这无疑是家庭用药的一大误区。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对于药物来说,却不能忘记“对症下药”这句老话。评价某个药物的好与坏,应该从其疗效是否确切,不良反应是否少,使用起来是否安全、方便、经济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举例来说,红霉素在抗生素类药物中价钱比较贵,但是,红霉素的适应证主要是用来治疗肺炎等疾病,而对细菌性痢疾等胃肠道传染病并无治疗功能。因此,即使是吃了很多红霉素和花了很多钱,但对拉肚子病人则是无济于事的。中草药马齿苋虽然非常便宜,但对细菌性痢疾或肠炎的疗效却很好,病人只要花几角钱就能治好病。再如螺旋霉素的售价,约等于红霉素片的3倍,而它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仅是红霉素的1/32。可见,药物的好坏并不在其贵贱,而应首先是疗效好。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虽然每片几分钱,但在解热止痛、抗风湿、抗血栓方面,从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得几个方面作评价,仍然是几十种类似的新潮止痛药、抗栓药所无法相比。价廉物美的阿司匹林获得全球最佳药品的桂冠。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药价高低并非全部由疗效与不良反应大小所决定。药价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药价虚高就是目前医药市场带有倾向性的弊端。许多药品营销者大造好药必贵的舆论,吹嘘贵药如何高档,制造一种所谓“高档药”的概念。造成药品价格贵也有客观因素,如有些病种少见,对这些少见病的用药仍然要组织生产供应,要投入相当的成本,有限的市场决定要用较高的定价才能收回成本,这是它贵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