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动物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生活方式为掠食性,捕杀方式多种多样,或隐伏要路等待,或嗅迹跟踪、潜伏靠近,凭借利齿和锐爪为武器进行突然袭击。另一种攻击方式是长距离的追逐捕杀。杂食动物相对来说并没有明显一致的结构特征,它完全是根据动物的饮食习性而归纳出来的一类动物。简单地说,杂食动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动物“食物种类较多,既吃植物,也吃动物”。
沙漠强者——黑背胡狼
黑背胡狼又叫黑背豺,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境内的东非大平原上,生活在沙漠地带,喜欢栖居在洞穴中。个头较小,长相似狗,行动敏捷,常常以智胜所有竞争者而获得丰盛的美餐。它一般被认为是食腐动物。
在同年出生的黑背胡狼幼体中,有1/3的个体将与母亲一起度过下一年的繁殖季节。因此,经常会形成由3~5只黑背胡狼成体组成的黑背胡狼群体。在黑背胡狼群体中,非繁殖个体便充当帮手,帮助繁殖个体保护和抚育幼体。
小贴士
黑背胡狼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雄狼和雌狼结成伴侣后将厮守一生。这在哺乳动物中是不多见的。
黑背胡狼幼体出生以后,发育到第3~4周的时候便可以出洞活动,不过,黑背胡狼幼体对母亲有很大的依赖性,直到第8~9周时才断奶。此后,黑背胡狼幼体还需经历3个月才能独立进行捕猎。在这段时间内,帮手们将对黑背胡狼幼体的正常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饲喂幼体,还可以作为保育员看护和保卫幼体,有时还会负担清理巢穴等杂活。此外,帮手们还经常与幼体一起玩耍,这样有助于黑背胡狼幼体通过玩耍学习到狩猎的技能。
绝地生命的强者——灰狼
灰狼是现存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其体重和大小依据它们在全球分布地区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分布的纬度愈高,灰狼的体型也愈大。通常体长105~160厘米,平均肩高66~85厘米,雄狼体重20~70千克,雌狼体重16~50千克。而不同的亚种其体重也随地域分布有所区别,北美灰狼为36千克,欧亚狼为38.5千克,印度狼和阿拉伯狼为25千克,北非的狼仅有13千克。
灰狼的两个耳朵大约平行地垂直竖立,尾巴下垂于后肢之间,狼的吻部比狗长而尖,口也较为宽阔,裂齿很大,牙齿非常尖利,眼向上倾斜,位置较鼻梁为高。胸部比狗宽阔,四肢长而强健,脚掌上具有膨大的肉垫,前肢具5指,后肢具4趾,指、趾端均具有短爪,脚印呈圆形或长圆形,图案好似梅花一般。尾巴比狗的短而粗,毛较为蓬松。
灰狼的体色一般为黄灰色,背部杂以毛基为棕色,毛尖为黑色的毛,也间有黑褐色、黄色以及乳白色的杂毛,尾部黑色毛较多,腹部及四肢内侧为乳白色,此外还有纯黑、纯白、棕色、褐色、灰色、沙色等色形。
灰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优势雄狼在担当组织和指挥捕猎时,总是选择一头弱小或年老的驯鹿或麝牛作为猎取的目标。开始它们会从不同方向包抄,然后慢慢接近,一旦时机成熟,便突然发起进攻;若猎物企图逃跑,它们便会穷追不舍,而且为了保存体力,往往分成几个梯队,轮流作战,直到捕获成功。
灰狼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常独自或成对在洞穴中蜷卧,但在人烟稀少的地带白天也出来活动。夜晚觅食的时候常在空旷的山林中发出大声嚎叫,声震四野。它们的食量很大,一次能吃10~15千克食物,但当猎物容易捕到时,常有捕杀后并不吃掉的现象。在食物不足或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有着惊人的耐饥饿能力,最多可以17天不进食,通过少活动多睡觉的方法来减少能量消耗。它们善于游泳,当遇到危险时便跳进水中,借此让身上的气味消失,以摆脱敌人的追击。有时也会从尾巴基部的小孔中分泌出恶臭的物质来攻击对方,借以逃脱。集群的时候也敢于向强敌发动反攻,并把尾巴竖起来,嘴巴触地,发出怪声怪调嚎叫,以此向同伴发出求援信号。但是它很怕火光,如果点起火堆或举起火把,顷刻之间就会跑得无影无踪。
非同寻常——更格卢鼠
特殊的行为、奇异的形状以及对沙漠动物群体的极大利益,这些特点结合起米,使小小的更格卢鼠成为美洲沙漠中的奇迹。更格卢鼠身高不过5厘米,但后腿过长,脚也过大,再加上3倍于身长的、生长丛毛的尾巴,使这种动物看起来好像是构造上的错误。然而这些特征却是与它的正常行动方式——跳跃一一相适应的。更格卢鼠很善于跳跃,逃避敌人时,能够每秒钟跃过5米的距离。它用尾巴作舵,可以在腾越空中时作90°的转弯。虽然好争吵,但这种动物是合群的,它们栖息在地下很大的穴群中,穴有60厘米深。
小贴士
如果响尾蛇游荡时威胁到更格卢鼠的洞穴,更格卢鼠就会在地上跳动,震动地面来警告响尾蛇。警告无效后,更格卢鼠就会背对着响尾蛇用后腿扬沙子,通常不饿的响尾蛇就绕道走了。
更格卢鼠是整个沙漠中食肉动物群的主要食物,它们经常受到无情的捕猎。红猞猁、蛇、鹰、荒漠狐都喜欢吃它,并且从它的肉中取得大部分水分。虽然更格卢鼠是多汁的食物,但它一生中很少喝水。它唯一的营养是靠干种子,外加一些多汁的草和仙人掌浆肉。它依靠最严格的节约用水来维持生存。它没有汗腺,排尿极少,白天把自己封闭在洞里,以此来减少呼吸时丧失水分,并使呼出的水分得以再进入自己的体内循环。
跳着走的鼠——跳鼠
夏季最炎热的日子里,在戈壁荒原中行车的司机们,为了躲避白天干热的侵袭,往往喜欢在早晚开车。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打开车灯,在黄昏的余光中行驶,既凉爽,又舒适。奇怪的是,在车灯照着的路面上,常常会出现不停跳动的白色影子从公路上穿过。有的在强光刺激下活蹦乱跳,也有的愣在原地,常常被汽车压死。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长着细长的后腿和尾巴,会像袋鼠一样双足奔跳,非常迅速。原来这些白色的影子都是一些跳鼠,它们白天在洞里休息,到晚上才出来活动,使寂静的戈壁之夜变得热闹起来。
跳鼠属啮齿目跳鼠科,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毛脚跳鼠、长耳跳鼠、羽尾跳鼠、五趾跳鼠、小五趾跳鼠等。
毛脚跳鼠在我国新疆的石质戈壁及有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的沙漠及盐土荒漠中最为常见,在胡杨林和农田附近也可见到。它有三个以上的亚种,分布在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不同地区。毛脚跳鼠体型较大,长10~14厘米,重70~90克左右;背毛灰棕色,腹毛白色;前肢短小,只在采食和挖掘洞穴时使用,后腿长,仅长有毛绒绒的三趾后足就有6~7厘米,后腿肌肉非常发达,奔跳十分有力,快速奔跳时,一下能跳40~50厘米高、2~3米远的距离,是身长的10~20倍。跳鼠长有一条近20厘米长、尖端长有蓬松长毛的细长尾巴,可平衡身体,奔跳时在空中挥舞自如,当舵使用,既控制奔跳方向,又可做急转弯的平衡器,直竖地面,增加弹跳力量,站下时还可用它来稳定身体。跳鼠长有一双突出而贼亮的大眼睛和一对宽阔的大耳朵,很适于夜晚活动,寻找食物,发现和逃避敌害。它的触须很长,达10厘米,与身体相比,真是个“美髯公”。
小贴士
许多动物都靠冬眠度过寒冷而灰暗的冬季。跳鼠在进入沉睡状态后,体温下降,心跳和呼吸减慢。在这漫长的冬眠期,它们依靠体内贮有的脂肪维持生命。跳鼠一年冬眠6~9个月,但每两星期会醒来一次。冬眠时,跳鼠的体温下降到稍高于冰点。
毛脚跳鼠很适应荒漠的气候环境条件,喜欢在干燥的沙丘上挖洞,洞长4~5米,有的甚至达10米,深约1米,跳鼠在这样深的地洞中生活,当然可以避过白天地面的暑热。洞口为圆形,但常以沙堵塞,形状很明显地与其他鼠类的扁形洞口区别开来。春季,当植物发芽时,冬眠的跳鼠便开始出洞活动,互相追逐,寻找配偶并交配,5月前后产仔2~5只,它与其他鼠类不同,跳鼠每年只生1胎。
跳鼠食性较广,主要以梭梭、花棒、沙蒿、白刺等植物的枝叶、花序、果实为食;它也可以用被风吹蚀露出的根茎充饥;沙拐枣、梭梭的种子,是它喜吃的点心。有时,它们也捕捉昆虫,以补充身体蛋白质。跳鼠从来不喝水,从摄食的植物得到的水分就可供身体的需要。
初秋时分,荒漠植物种子多已成熟,为了度过严冬,跳鼠也积极取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脂肪,到秋末前便早已入洞冬眠。
跳鼠的天敌主要是夜间活动的沙狐、赤狐、荒漠猫、猫头鹰、沙蟒,鼬科动物也能入洞捕食跳鼠。跳鼠危害沙漠里的治沙植物,在农田附近也常危害庄稼,但因数量少,繁殖慢,未见造成重大灾害。
沙漠盗贼——大沙鼠
春天播种季节到来的时候,我国治沙工作队都会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中莫索湾治沙站,人工大面积播种梭梭种子来防止流沙。但是,两三天后再去察看,许多种沟都被翻动,成行的梭梭种子一颗不剩地丢失了。种子哪儿去了呢?经过仔细观察,原来是沙鼠在作怪。这些小家伙大白天就一只只从黑暗的洞里爬出来,两只又大、又圆、又亮的贼眼看看周围。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时,便大大方方跑到播种梭梭的沟中,沿种沟翻开沙土,仔细寻找种子,真是个聪明而大胆的盗贼!
在新疆的荒漠地带有7种沙鼠,其中,大沙鼠、红尾沙鼠、子午沙鼠、短耳沙鼠分布较为广泛,而分布在博格达山南坡山地带的郑氏沙鼠则是新疆的特有种。沙鼠均属啮齿目仓鼠科沙鼠亚科荒漠动物,其中极为典型的则是大沙鼠。
大沙鼠体长超过15厘米,体重在130克左右。眼大、耳短小,它的尾巴很粗且大,长度和身体一样长。后足掌长有密毛,很适于白天在高温的沙面上行走,并会站立起来采食,而不怕烫脚。它的体毛为淡黄色,远看和沙地一色,若是隐身不动,很难被发现。
大沙鼠的天敌很多,地上的狐狸等食肉动物,天上的鹰、雕等猛禽,几乎都是它的敌人,甚至沙蟒、乌鸦也把它当做美餐。除了钻地洞外,它再无任何自卫能力。为了使它的种族繁衍,它们便拼命地进行繁殖,忙得连严寒的冬天也不冬眠休息。当初春沙漠中的植物还未出现绿色的时候,它们便急急忙忙寻找对象,交尾成婚,修整洞穴,准备迎接鼠仔们降生。等到荒漠植物出现绿叶时,仔鼠出世了,丰富的食物,使雌鼠奶水充足,仔鼠生长很快,不到2个月就能独立生活,并能“嫁男娶女”,“成家立业”,这时雌鼠又怀了第二胎。就这样,大沙鼠每年可产3胎,每胎可生5~7个仔鼠,若不是天敌淘汰,到秋末时它们将会有个极其庞大的家族!
小贴士
沙鼠对改造沙漠及固沙影响非常大。它们经常在农区盗食粮食,破坏水利设施,造成粮食严重损卷和水土流失。同时又是多种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自然携带者。
大沙鼠喜欢群居生活,许多家族常挤在一块地方,这有助于发现天敌时互相报警,以逃避敌害侵袭。它们爱在灌木丛生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地带挖掘洞穴,一对大沙鼠有鼠洞8~9个,最多可达30个,每个洞口都有洞中排出的沙土,堆成大小不等的沙丘。当遇到敌害时便急忙跑到洞口,双足直立在地面,发出类似鸟鸣的尖细叫声,以通知同类,当敌害接近时才钻入洞中。
大沙鼠以梭梭树枝、猪毛菜、沙拐枣、骆驼刺、锦鸡儿等植物的柔软部分为食,更喜欢食用荒漠植物的种子。它特别爱吃10年以上老梭梭树的绿叶,能沿树干爬到2米多高的树枝上,咬断30多厘米长的枝条,拖进洞中,慢慢享用。它每年有两次储粮期,第一次在夏季,以备夏季暑热期植被焦枯时食用,另一次在秋季,以备越冬之用。一个洞群有时储存多达100千克的食物。由于它们偷懒,与“兔子不吃窝边草”相反,喜就近取食,往往在洞群密集的地方,梭梭树顶个个被剃了“光头”,十分难看。有时大沙鼠也会捕食沙漠中的昆虫,以补充体内的蛋白质。
为了生活,大沙鼠经常迁移,夏季多栖居于较平坦而食物丰富的沙地,入冬前则选择背风向阳坡地筑洞,储藏大量草籽和枝叶过冬。
大沙鼠和它的同宗兄弟一样,都是有害动物,在沙漠中,秋季几乎吃掉所有的梭梭种子,使老梭梭林不能更新,在它们数量多的地方,严重破坏了治沙植物,造成地表高低不平,使流沙再起。在农场附近,大沙鼠还啃食桃、杏等果树苗木,秋季偷盗农作物。有人曾在一个沙鼠洞中挖出多达35千克的小麦,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有袋的鼠——袋小鼠
有袋动物分食肉有袋类和食草有袋类,食草的有袋熊、大袋鼠等100多种,食肉的有袋猫、袋狼、袋貂等70余种。
袋小鼠属袋鼬科,是有袋类最原始最普通的澳洲食肉有袋动物代表。袋小鼠体长仅10~20厘米,在澳洲有30多种,这一类原始的袋小鼠有发育不十分完全的育儿袋,而且都是朝后开口的。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中国北部沙漠地区等,体重仅4克左右。由于沙漠地区水量不足,袋小鼠通常需从植物中摄取水分,或凭借所摄取的食物,在体内制造所需的水分。这个特点有点像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