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更年期智慧解读(女人篇)
13351300000022

第22章 更年期女性常见疾病的防治及保健(13)

平均每2位妇女中将有1位可能死于心脏病。然而,面对如此险恶的“疫情”,许多女性朋友却浑然不觉,没有充分认识到关注心脏健康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心脏病中最常见类型——冠心病的疏忽与无知,尤其令医生担心。这种心脏病最容易在绝经后的妇女身上发生。

你了解更年期冠心病吗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心脏最易遭受冠心病之害,即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冠心病,症结在于雌激素的变化。雌激素这种女性荷尔蒙可以使血管充满弹性,防止血清在血管内凝结;还可以促使肝脏制造更多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将淤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斑块清除,保持血管通畅,故雌激素被誉为心脏的“保护神”。随着更年期的到来,经血断流,雌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减少,心脏受到的保护作用被大大削弱,因而进入了冠心病的高发期。因此,更年期女性的保健重点之一就是防范冠心病之害。

尤其要注意的是,女性患冠心病与男性不尽相同。就症状而言,往往缺乏男性心绞痛那样的典型表现,而是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症状,如极度疲劳、晕眩、恶心、心怦怦直跳或急跳、晕倒、呼吸急促、胸痛或上背部感觉压力。千万不要轻视这些蛛丝马迹。如果你是一名女性,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本人又有身体超重、吸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病,应该找心血管科大夫仔细检查你的心脏,捕捉有关冠心病的苗头,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

二、即时发现冠心病

哪些人易患冠心病

1.年龄与性别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年轻的男性患者比年轻的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60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2.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吸烟者罹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高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在35~45岁的年龄段中,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的人数,是不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人数的5倍以上。香烟可损坏动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使心脏缺氧。

3.饮食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

4.高血压或糖尿病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概率是其他男性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概率则是其他妇女的5倍。

患高血压表示心脏需加倍工作,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也越高。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者是正常者的4倍。

5.冠心病具有家族遗传性若家族中有人患上冠心病,就更容易有心脏病发作。

6.超重体重超重,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比体重正常的人要高。

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3倍。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1倍。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患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2倍。

8.如果是女性已年过35岁,并且在服用避孕药,就较采用其他方式避孕的妇女容易罹患冠心病。

9.高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酯(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与本病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易患本病。

10.持久的精神压力是公认的致病因素之一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冠心病的类型

1.心绞痛型见“典型心绞痛的表现”。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1个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死型梗死发生前1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死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患者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死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患者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死后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患者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60%~70%的冠心病患者都会以发作性胸痛为表现,特征如下。

1.部位主要是胸骨后非对称性疼痛,位于中上部,范围可大可小,边界不清。

2.诱因除少数变异性心绞痛外,胸痛通常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即心肌的需氧量增加时产生。这种疼痛一般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其后。有少部分冠心病患者可以表现为牙痛、咽痛或头痛,但这种疼痛一般和体力活动有关。

3.性质典型的冠心病胸痛一般是胸骨后的压榨感、紧迫感,偶尔有濒死或恐惧感,一般不是针刺或刀割样感觉。

4.放射部分冠心病患者,在心前区不适的同时,左侧肩胛部有钻心样钝痛,并沿前臂内侧放射至小指和环指。

5.时间胸痛一般只持续3~5分钟,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后自然消失。经常超过20分钟以上,或含药20分钟以后才减缓的疼痛一般不是心绞痛。

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患者,若有以上特征的发作性胸痛,提示体内可能有冠心病这颗“地雷”存在,应立即找心血管专科医生,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劳累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通常有冠状动脉供血绝对减少和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两种情况。

心绞痛最常见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大分支管腔狭窄。一般情况下,安静时狭窄的冠状动脉可以向心肌提供其所需的血氧,但当进行较大负荷的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骤然增加,可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血管弹性减退,不能充分扩张以向心肌供应足够的血液,造成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绞痛。

在临床上我们还常碰到另外一类患者,他们常于休息时,心肌需氧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心绞痛,在劳动时反而很少发生或不发生。这是因为此类心绞痛的患者在休息时,冠状动脉的大分支常有自发的或诱发的痉挛。冠状动脉造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休息时发生心绞痛者,并不意味着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一定比劳力性心绞痛者严重。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发生于造影完全正常的冠状动脉,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基础。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对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过度敏感有关。前列腺素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也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5年做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每年做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做一次血糖检查。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会安排做一项运动试验以测出在踩固定脚踏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就诊前要做哪些准备

在走访医院过程中,好多病人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不是很清楚,有时会对医生给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有想法,尤其是冠脉造影、64排CT、支架置入、冠脉搭桥等方面。在选择医院和医生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为就诊做足准备。

任何疾病的诊断都离不开病史、症状、体征、必要的检查和化验,对于冠心病诊断也不例外,有的病友症状很典型,只需心电图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也有症状不典型,心电图检查也没问题,但经过冠脉造影发现冠脉血管的狭窄等等。也就是说在冠心病诊断方面不一定需查遍所有项目才能诊断,不过有时诊断很容易,可为了进一步治疗,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冠心病的无创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显影、心脏超声、64排CT等,除64排CT外,其他检查均可以发现心肌缺血,也可以明确部位,唯一不足的是不能明确了解冠状动脉具体病变情况。64排CT是近些年刚刚兴起,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以及可疑患者的筛查等,它是非侵入性冠脉血管影像重建,能够了解冠脉血管病变情况,对于较细小的血管是不行的,对于这项检查从某些方面可以取代冠脉造影,但非绝对,下面介绍冠脉造影,大家可以看出这些区别。

简单地说,冠脉造影就是通过介入技术,从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到冠状动脉建立一个通路,通过造影剂在X线下查看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可以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属于有创检查,但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开刀手术,创伤很小,不过也有危险性,但概率很低。

目前冠脉造影应用很广泛,比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冠脉搭桥前检查、高龄患者心脏手术前检查等等,目的就是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个更直观的认识,使诊断和治疗更加明确。如果64排CT发现冠脉狭窄程度需要介入治疗,在支架植入前还是要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如果CT发现病变轻,但是症状很典型,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时候也是需要做造影检查来排除严重病变的可能。如果64排CT检查结果正常,可信度还是比较高,对于病变很轻或没有,这时候做CT可避免有创检查,减轻痛苦。

对于选择哪种方式进行检查,一定要听听医生的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手术治疗

药物只能控制症状,以及稳定冠状动脉里的斑块。药物是基础,介入治疗是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2000年之后已经成熟起来,不仅仅是控制症状,而且有可能彻底根治,把窄的血管撑起来。介入治疗简单、无创,不用开胸,而且立竿见影,技术上是高风险的,需要一定的培训,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做,也需要患者的配合。支架一旦形成血栓,那就是出问题了,这有1%的发生率。总体来说,现在人们除了追求生活以外还追求生活质量,一个40岁的男性,天天出去跑,要打高尔夫,要爬山,天天吃药虽然不死但是觉得活的没什么意思,就会选择介入治疗。不能做介入治疗的或者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或介入治疗需要做七八个支架才能解决,那干脆放弃,考虑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