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1334900000081

第81章 政治是一种大智慧·诸葛亮·刘备·曾国藩 (1)

【引言】

将这三个相隔一千几百年的人放在一起,似乎有点滑稽的意味,仿佛关公大战秦琼一样好笑。实际上,他们三人正可作为对照,来看看用人的不同。诸葛亮自己有才能,但在用人上问题极大,所以才造就了蜀国缺乏人才的局面。而曾国藩则不同,他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本领,关键是他善于招纳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才挽救了清朝的灭亡,成为所谓的“中兴之臣”。

也许,对于诸葛亮,我们总是接受他的正面形象的一面,这样来评价他,一时不易令人接受。我们正是要透过世俗的观点来看到更为深刻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深刻起来。

【事典】

刘备是明君,诸葛亮是贤相,这一对明君贤相的典型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理想,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这样的明君贤相为什么最后不能统一全国,重续汉祚呢?为什么只能让后人空自嗟叹呢?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在惋惜和悲哀的背后,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理性思考?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人材,而且是杰出的人材。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以前,戎马半生,没有挣得落脚之地;而遇到诸葛亮之后,就能破曹操、驻荆州、取西川、建国号,其作用自然非同小可。然而,诸葛亮似乎总是一人在支撑大局,其手下也就是关、张、赵几员大将。讲老实话,就是这几员大将给人的感觉,也是勇气大于才能,这与曹操手下的谋士成群、猛将如云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难道真的是诸葛亮时运不济,不能像曹操那样“巧遇”人材吗?看来并不是这种情况。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诸葛亮有过许多人材,只是他不善于使用而已。因此,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材。我们谨举魏延和马谡的例子来说明。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人,他之所以在三国历史上留名,与其说是因为他作战勇敢,倒不如说是因为他落了个冤死的下场。魏延是长沙的降将,诸葛亮当初就说他有反骨,在刘备的劝说下才没有杀他。但这只是小说家的杜撰,历史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魏延在跟随刘备的南征北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露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将的才华。在刘备定蜀以前,魏延在蜀军中并无多大名声。到定蜀后,他的官职仅仅是个“牙门将军”。但善于识材的刘备看中了他,在刘备称汉中王时,魏延被破格提拔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按照当时的情况,汉中是重镇,应当以名将镇之,大家以为此职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自以为如此。结果刘备却委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下级军官担此重任,令“一军尽惊”,议论纷纷。

刘备也完全明白这种情况,他为了树立魏延的威望,特意召开群臣大会,让魏延在会上陈述自己镇守汉中的方法。

刘备问魏延说:“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的答语令“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他的气魄亦使三军折服,并树立了一定的威望。

魏延是否言过其实呢?否!事实证明魏延能堪重任。他有勇有谋,在抗曹北伐的历次战斗中,曹操的著名大将张郜、王双、郭淮等,均为魏延所杀。要知道,这些人是连诸葛亮都畏惧三分的。

到了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升为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此时,魏延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成熟,完全具备了独当一面一面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他最终没能发挥才能,结果却以反叛罪名被杀而告终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魏延与诸葛亮的性格不合。据说魏延“性矜高”,意思是说魏延有点骄傲,看不上别人;而诸葛亮为人却是“一生唯谨慎”,对那些富有开拓精神、敢冒大险的建议难于采纳,对这样的人也一贯实行压制政策。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祁山北伐,都提一些出奇兵冒险的建议,如“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意思是说,魏延总是请求诸葛亮给他一万人,他要像韩信那样,从褒中出击,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十天之内可奇袭长安,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魏延的这个建议当时看来应该是十分正确的,远比诸葛亮步步为营的进攻方法要好,而这一建议也是建立在对敌情、路途、后勤供应诸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完全有可能实现。况且,即使失败,也不会动摇北伐的根本,伤亡也不会太大。但如果成功,其意义可想而知。对于这种设想,诸葛亮“制而不许”,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在《隆中对》中所说的两路夹击进攻中原的设想。每次都是这样,魏延的积极性不免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因此魏延发些牢骚也是极其正常的。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等等。时间一长,诸葛亮对魏延产生了偏见。这可就犯了大忌。

其次是魏延遭受了小人的谗言。在诸葛亮已经对他有成见、不信任他的情况下,最容易被人谗毁。而谗毁他的人与他又有极大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与诸葛亮关系密切,最后又手握大权。此人便是杨仪。《费讳传》上称魏延、杨仪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魏延传》上更形容二人“有如水火”。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一病不起,自知命不长久,便背着魏延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讳、护军姜维等商量退军节度问题,作出了“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不从命,军便自发”的决定。诸葛亮这样安排退军,魏延不明真相,不服杨仪,不接受其指挥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果然,诸葛亮死后,杨仪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当费讳去探听魏延的意见时,魏延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如果向魏延解释诸葛亮的意思,魏延未必就不听指挥。结果是魏延与杨仪开战,使蜀军乱作一团。

在战略上谁是谁非另当别论,但由于杨仪护送着诸葛亮的遗体,又拿着尚方宝剑,自然成了“正义”的化身。于是魏延便成了反贼。如果看看杨仪对魏延的态度和日后的作为,也许就不难明白杨仪假公济私、实现个人野心的企图了。

当马岱将魏延的人头送给杨仪时,杨仪用脚踏着魏延的头说:“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夷延三族”,才解了个人心头之恨。如果是“公仇”,何来这样的意气。杨仪杀了魏延之后,到了成都,“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得了一个“中军师”的不大不小的官。于是怒于声,竟然十分悔恨地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三国志·蜀书?杨仪传》)这哪里有一点忠于国家的影子!

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因一时冲动而忘了大局,是不应该的。但我们在这里不是考虑论功行赏或是按律处罚的问题,而是说魏延完全可以不“反”,不听杨仪的话是不是“反”,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魏延不是被杀,而是打了胜仗再回成都,向刘禅交差,情形会怎样呢?问题在于诸葛亮没有安排好。岂止是没有安排好这一件事,整个魏延就没有用好。魏延认为自己在诸葛亮的手下是“不能尽才”,可谓切中要害。如果和曹操的用人比较起来,诸葛亮差得何其远也!

从马谡的被斩更可以看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我们在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的时候,往往只看到诸葛亮执法如山而又极重情义的一面,更为他自贬三级的自责精神所感动,却很少想到他是不是可以不杀马谡?马谡初犯是不是本来就不应该斩?是不是可以让马谡戴罪立功?是不是有可能将马谡培养成具有实际战斗经验的大将?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要诀,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马谡的长处在于参谋,而不是独当一面一面地指挥实际作战。对于马谡的谋略,诸葛亮也十分欣赏,有时两人一谈就是一通宵。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兵南征,就是因采用了马谡的建议而七擒孟获、安定西南的。对于马谡的缺点,刘备看得最为清楚,刘备临死时,就曾谆谆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当时驻兵永安,他把诸葛亮召到身边安排后事,并专门提出了马谡的问题,可见刘备在用人上的眼光要比诸葛亮强得多。但诸葛亮偏偏忘记了这一点,专门用其所短。如果诸葛亮不忘刘备的嘱咐,以马谡为“参军”,不把马谡推到主将的位置上,马谡的确可以才尽其长,发挥好自己的参谋作用。真是天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放着魏延、吴懿等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将不用,却偏偏"违众拔谡",让马谡当了北伐的先锋官。这真是弃马谡之长而用其短,结果是“失街亭”。

仿佛诸葛亮是没有错的,三国时期只有“空营计”而无“空城记”,后人为了替诸葛亮遮丑,生生编出一个“空城计”来,盛赞诸葛亮的智谋。其实,即使真的有“空城记”,那诸葛亮也是“事后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