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故事经典(一)
13348400000065

第65章 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

为了考验寺里众多僧侣的慧根,高僧慧能便在飞来峰的峰顶修建了庄严肃穆达摩法像,并传话出来,寺内徒众谁能正大光明地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能继承衣钵。

僧侣们一听便在私下里纷纷议论,主持长老之所以要修建达摩金身是要为将来的事情做准备,谁能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是寺内主持的接班人。还传说通往峰顶的山路崎岖难行,更有甚者,风言前辈不少高僧圆寂在登顶路上,可见路之艰险。

寺内有的僧人早已探索到了登顶的捷径,按照这条捷径登顶路程可以缩小一半,到达峰顶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有的僧人成群结队从后山平坦的大道上缓缓而进,路程虽长但平缓,没有障碍。

只有名叫心禅的僧人决定从正面的路攀上。飞来峰的正面山势陡峭,山路蜿蜒曲折,荆棘满途。心禅一步一步艰难攀行,披荆斩棘,流了不少汗和不少血。

到了峰顶,心禅发现寺内的众师兄弟早已站在达摩金身的佛像前,注视着心禅的姗姗来迟。

心禅也不羞愧,缓步登上佛像触摸慧眼。

这时慧能出来宣布,心禅具有慧根可继承他的衣钵,并决定将未来的住持之位传与他,众僧一听十分惊诧,有的僧众抱怨说:“心禅来得最晚,方法最死,毫无灵性可言,主持之位怎可让他来做?”

慧能说:“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众人皆走捷径,唯有心禅从正面一步一步攀登;众人皆走大道,唯有心禅从荆棘中血汗前来。他走的是佛的路,你们却不是。我怎么可以将我的寺院交给你们这些不正当的人?”

众人哑口无言。

感悟

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是佛的尺度,也是佛的修行。面对自己的事业或爱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寻找捷径,更有甚者走上歧路,两者都不是智者的行为。只有正当的人,才懂得人生的智慧,诸事有度,不逾矩违法,不丧失道德。人生在世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投机取巧,更不要不择手段,以致误入歧途。

佛学常识关于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

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由男士来佩戴,可消弭暴戾,远离是非,世事洞明,永葆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观音菩萨可以救助世上的一切痛苦和困厄。观音菩萨能急人所急,难人所难,随时解救困厄的人。观音可以现出三十三应身,能把人渡往幸福的彼岸观音菩萨救人是不图回报的。

身为女子,世事烦扰,难免愁肠百结,佛的宽容、大度、静默正可化解种种愁绪。因此,女子佩戴佛,可促使自己平心静气,豁达心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

还有一种说法是男戴观音女戴佛是因为男人属阳,观音属柔;女人属阴,佛属强,讲究阴阳互补,阴阳协调。

佛林百科观音道场——普陀山

据《华严经》介绍,古印度南方海边有座山,名普陀洛迦,极其庄严美妙,为观世音菩萨驻锡之处,即所谓观音道场。若从广义说,观世音菩萨随缘示现,无处不是其道场。从狭义来说,有观音殿或观音像的地方都可称为观音道场都会有感即应。随着禅宗的兴起,朝山风气的形成,人们希望在中国有一个专门的观音道场,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欲泛回国,不想行至浙江舟山群岛便屡为风浪所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由此人们便认为观音显灵,进山朝礼者络绎不绝,于是逐渐形成为中国的观音道场。千余年来,去普陀山朝拜南海观音成为了观音信仰者一生中的一桩大事,每年普陀山都要来大量朝山者,例如1994年达100多万。尤其是观音菩萨香会(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期间更是香火旺盛。这大大繁荣了观音文化,促使观音信仰进一步的中国化。至于遍布各地的观音寺、观音洞或观音殿,各地信教群众也常在一年一度的观音诞辰、成道、出家的纪念日以它们为中心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佛禅故事难舍身外之物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一生信佛,日日积德行善,天天诵经诵佛,他有一件宝贝从不离身,就是他念经时的佛珠,那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年轻时因缘而得,得到后如获至宝,由于历史久远,佛珠颗颗光润亮泽,传为佛门一宝。

后为一贼人所觑,夜半入室行窃,欲取佛珠,老人拼死护珠,大声呼救,贼人情急之中举刀杀之,夺珠惊慌而逃,老人身中数刀,不治而亡。众人目睹惨状,质问佛既慈悲,为何不护其生灵,任由歹徒胡作非为,佛答曰:“难舍身外之物,佛能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