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13345700000016

第16章 清理

善于自己更新才能与时俱进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

古代明白天道的人,都能够依据事物存在的真实意义、道理和原则,切实地展开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使自己的行动与天道相衔接,自己也同时获得了一种淳朴、纯真、清净、自然的生活。正是在这种生活中,人类的生命才能自然地存在和自然的消失。

现代人对如何把握正确行动的道理已概念模糊,于是有人责怪“价值观混乱”造成了“灵魂无法安置”。对于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对于怎样生活才能得到最大幸福和快乐,对于心灵如何获得最合适的安顿,的确许多人失去了方向和辨别能力,所以感到活得累。

现在问题出在整个人类社会处于开放状态,于是各种理念在一起碰撞,正所谓“文明的冲突”。对于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现代人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接受又不敢接受、抵抗又无法抵抗的状态中。

所以,那些表面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只不过是短暂现象。透过现象来追求本质,就能够发现,自然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事物,都与水的表现一样,谁也无法使那些浊流污水发生变化,但只要它自己能够沉静下来,就会慢慢地清澈。任何人只要能做到“以浊而待静”,便会使个人浑浊的环境渐渐达到清明。

事实上,当今又有多少人能够长久地处于安静状态,没有浮躁的行动呢?安静地坚持自己灵魂的一块净土,使自己不受侵蚀污染,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从中派生,那就是:浮躁和放逸。由于浮躁,他们被逐出天堂;由于放逸,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浮躁。由于浮躁,他们被驱逐,由于浮躁,他们回不去。

正是不容易,所以才重要。掌握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的道理,就能够迈进一个极其高明的境界。

一个读书人必须在学识、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身心和谐自在的程度,符合“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原则。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纯净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而且,“妙”的境界基本是指,万事万物都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他可以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

“玄通”二字,可以连起来解释,一切万物都可以随心所欲,把握在自己手中。

在中国道家的观念里,凡是知识分子,都要能够胜任每一件事情。例如:“豫兮若冬涉川”,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豫”,有所预备,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凡事豫立而不劳”,“不预则废”,一件事情,不经过研究,就贸然下决定,冒冒失失去做、去说,那是一般人的习性。做人要不卑不亢,做事要从容自如,“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风度。

“无为”,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作为,实际上,却是智慧高超,反应迅速,举手投足之间,早已考虑周详。你看诸葛亮玩空城计,好像他一点都不紧张,其实他比谁都审慎,考虑到了很多细节,只因为智慧高,转动得太快,别人看不出来而已。这种功夫是做在平时,用在关键之时。有的人平时待人接物,什么事心里都清清楚楚,一举一动毫不含糊,这就是“豫立而不劳”。

“俨兮其若容”,表示待人处事都很恭敬,在什么场合都不马虎。子思在《中庸》中提到了做人的一种境界,叫“慎独”,恰恰与老子有类同之处。一个人独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虽然没有其他的外人在,却也好像面对祖宗、面对菩萨、面对神明一样,恭恭敬敬,不可在独处时胡作非为。

东汉时杨震是个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来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做生意也好,读书也好,随时对自己都很严谨。“俨若思”,俨是形容词,非常自尊自重,非常严正、恭敬地管理自己。胸襟气度包罗万物,人格宽容博大,能够原谅一切,包容万汇,便是“俨兮其若容”,雍容庄重的神态。

老子提出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符合于竞争社会吗?

正是竞争社会,才需要“俨兮其若容”。老子并不一味地强调谨小慎微和紧张严肃,他还说“涣兮若冰之将释”,很是洒脱自在。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洒脱温和的人多么具有人格魅力。一个人厚道诚实,不欺诈不自夸,对于提倡诚信的竞争社会,是非常难得的。你对“旷兮其若谷”,是怎么理解的?

一个人思想豁达、空灵,就如同山谷一样,空空洞洞,但游玩过山谷的人知道,一叫喊,就有回声,反应很灵敏。为什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反应会那么灵敏?

因为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无着之中。心境不空的人,就像庄子所说的“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整个心都被蓬茅塞死了,等于现在骂人的话:“你的脑子是水泥做的,怎么那样不通窍?”一个人整天迷迷糊糊,莫名其妙,岂不糟糕!心中不应被蓬茅堵住,应该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

老子接下来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如果我们只从文字表面去理解,可能又要头晕了,老子是说反话吗?

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呢?只有一个办法,好好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使心达到纯粹清明的地步。

老子认为,生活在世局纷乱、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们做到静的修养相当困难。现在是和平的时代,可是由于人们思想紊乱,各种观念对人影响,一个人想保持心灵的清静不容易,因此,“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在不好的环境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就难能可贵了。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于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人调整身心,学水是一个方法。

另外,“动之徐生”的“动”,不是盲从乱动,不是浊世中人随波逐流的动,不是“举世多从忙里错”的乱动。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搞不清楚。真正的动,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心平气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