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13341900000044

第44章 常见皮肤科疾病首选药物法略(5)

(2)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此型皮损顽固,反复发作。

①皮损特点:始发于大小鱼际处,为对称性红斑,很快出现粟粒大小无菌性脓疱,壁厚不易破,1~2周后自行干涸结褐色痂,脱落后出现小片鳞屑,以后鳞屑下可出现成群的新脓疱。

②发病部位:仅限于手足部,以掌跖多见。

3.关节病型银屑病常继发于寻常型银屑病,或与其他各型银屑病并存。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损呈平行关系,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趾)末端关节多见,亦可累及脊柱。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及畸形变,甚至强直。重者关节可积液,进行性关节旁侵蚀及骨质溶解,关节损毁畸形。80%伴有指(趾)甲损害。

4.红皮病型银屑病常见于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或脓疱型银屑病消退后,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表面大量麸样鳞屑,不断脱落,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岛”。

【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及好发部位,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等,一般不难诊断。

【治疗】

本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数只能达到近期临床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缓解而难以根治,也不能制止复发。治疗原则:避免各类可能诱因,有整体观念,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并重,充分重视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安慰剂治疗。

1.系统治疗

(1)维甲酸类药(首选)

①阿维A 酯:寻常型银屑病0.5~1mg/(kg/d);脓疱型银屑病开始剂量1~2mg/(k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为0.5~0.75mg/(kg/d);红皮病型银屑病0.3~0.5mg/(kg/d),剂量要低,治疗时间宜长,疗效不佳可加量,不超过1mg/(kg/d)。

②阿维A:开始25mg/d,根据治疗反应增加至50~75mg/d。

③异维A 酸:常用剂量1mg/(kg/d),半衰期比前两者短。

(2)环孢素A:口服5~10mg/(kg/d),维持量3~5mg/kg,3~7d见效,3~4周可临床治愈,不良反应是高血压和肾毒性,应在检测下用药。可显著提高顽固性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左旋咪唑:每2周服药3d,停11d,每日150mg,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4)他克莫司:是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0.05~0.15mg/(kg/d),分2次口服,或0.075mg/(kg/d)静滴。对顽固性斑块型银屑病有较好效果,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感觉异常、失眠。

(5)霉酚酸酯:新型免疫抑制剂,剂量1g,每日2次,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用于重症银屑病,对于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有效,对斑块型疗效不佳。

(6)羟基脲:尿素的衍生物,可抑制DNA 合成,剂量0.5g,每日2~3次。需几周后才发挥作用,持续治疗至少2个月,适用于广泛性、顽固性银屑病和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

(7)抗生素:对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感染诱发的银屑病,一般选用青霉素、利福平、红霉素等。甲砜霉素是目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首选。0.5~1g,分3~4次口服。有骨髓抑制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8)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 等有部分作用。

(9)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常规治疗,仅在病情危及生命、其他药无效时使用,一般剂量为40~60mg/d。

此外,还可用转移因子、疫苗疗法等。

2.局部治疗局部用药种类繁多,可根据不同病情、部位、各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用药方法选用。

急性期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使用外用药前先洗去鳞屑,增强疗效。

(1)糖皮质激素:外用本类药物治疗银屑病有效,患者容易接受,相对安全,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一般用含氟的中效以上糖皮质激素,每日1~2次,但要有限制地用。

(2)焦油制剂:目前仍是治疗银屑病的良好药物,常用的有煤焦油、糠馏油、松馏油、黑豆馏油等,常用的有5%~10%黑馏油软膏、5%~10%松馏油软膏、10%~20%焦油乙醇溶液,每日2次,对顽固的掌跖部位银屑病,可加封包治疗以增强疗效。

(3)维甲酸类:起效不如糖皮质激素,但缓解期长,长期应用无系统影响,常用的有0.025%~1%维A 酸软膏,每日2次,第三代维甲酸他扎罗丁(常用0.05%~0.1%凝胶,每日1次)具有受体选择性作用,可调节角质细胞分化异常,改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过度。

(4)地蒽酚:又称蒽林,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目前仍是常用药,常用浓度为0.25%~3%,制剂有软膏、糊剂、蜡棒、乳剂、凝胶等。

(5)维生素D3衍生物:是维生素D3活性代谢产生或由人工合成,包括卡泊三醇、骨化三醇、他骨化醇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和分化。卡泊三醇软膏(达力士软膏),每日2次,适用于稳定期皮损,此类药物可作为轻、中度银屑病的首选药物,但不用于面部。

(6)其他外用药:5%~10%硫磺软膏,2%~10%焦性没食子酸软膏,1∶10000氮芥软膏或溶液,5%5-氟尿嘧啶软膏,10%~15%尿素软膏等。

3.物理治疗

(1)紫外线:适用于静止期冬季型病例,照射前局部涂抹煤焦油可增强疗效。

(2)光化学疗法: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8-MOP)或三甲氧补骨脂素(TMP),0.6~0.8mg/kg,2h 后照射UVA,5-MOP 口服1.2mg/kg,2.5h 后照射UVA,UVA 累积剂量一般达到96~245J/cm2,PUVA 与其他治疗合用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短期的红斑、水疱、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恶心,长期大剂量有引起白内障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危险。禁用于儿童、年老体弱、妊娠妇女等。

4.中医药治疗

(1)用轻粉、红粉、炉甘石、枯矾、松香、黄柏各15g,冰片10g,水银30g,共粉细末,香油30g,调膏,外搽患处,每日2次。

(2)酒精搽剂(白芷、补骨脂、雄黄、硫磺,用75%乙醇浸泡7d),每日照射前搽患处1次。灯光照射:用20瓦特黑光灯72支,每日照1次,每次30min,照6次休息1d。

(3)中医方剂一(消银Ⅰ号)

组成土茯苓30g,生地黄20g,元参30g,麦冬15g,栀子15g,金银花20g,连翘15g,赤芍20g,黄芩12g,板蓝根20g,大青叶15g,三棱15g,莪术15g,地丁30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毒热血淤型患者。

(4)中医方剂二(消银Ⅱ号)

组成生地黄15g,当归12g,熟地黄12g,丹参20g,防风12g,金银花20g,白茅根30g,白蒺藜15g,威灵仙15g,鸡血藤30g,生大黄12g(后煎)。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风热血燥型患者。

(5)中医方剂三(消银Ⅲ号)

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2g,制何首乌15g,元参12g,板蓝根20g,生栀子9g,赤芍、白芍各15g,土茯苓30g,土贝母12g,白鲜皮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沙参15g,天花粉12g,牡丹皮15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血热血燥型患者。

十六、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

【病因】

本病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可能是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调所致。亦可能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或中毒有关。此外,局部受到毛织物或化学物质刺激,及某些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痒而不断搔抓,亦可促使本病发生。

【临床表现】

1.皮损特点初期患部皮肤仅有瘙痒无皮疹,经搔抓后出现成群粟粒至米粒大扁平丘疹,皮色、淡红色、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质地坚实,略带光泽,表面可覆有糠秕状薄鳞屑。散在分布,边界清楚,周围亦可有少数孤立散在扁平丘疹。斑片数目不定,一片或数片,大小不等,指甲至手掌大小,圆形、类圆形或不整形。

2.发病部位好发于颈项、肘、腰、骶、眼睑、阴部、股侧、腘窝,小腿及前臂等部位亦可发生。

本病以20~40岁青壮年多见,自觉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慢性病程,多年不愈,愈后易复发。

【诊断】

根据典型苔藓样变、剧烈瘙痒、好发部位及慢性病程等特点进行诊断。

【治疗】

1.局部治疗

(1)新发皮损,苔藓化轻微伴抓痕,分布于颈两侧、肘窝者,用0.1%糠酸莫米松霜(艾洛松)或复方益康唑霜(派瑞松),每日2次。

(2)分布于眼周者,上述药物需谨慎,时间宜短,一旦皮损消失,则改用丁酸氢化可的松,时间不宜长。

(3)分布在肘、骶、膝的肥厚性苔藓样变皮损可选用肤疾宁硬膏,隔日换1次。亦可用0.05%卤美他松霜(适确得霜)、皮炎宁搽剂、0.1%曲安萘德尿素软膏。

(4)对顽固、严重苔藓化的面积>4cm2的皮损,可选用局部封闭疗法:苯海拉明25mg,0.25%~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加至25ml,皮损下浸润注射,隔日1次;泼尼松龙0.2~0.4ml(每ml含泼尼松龙25mg)加0.25%~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至10~20ml,每周2次,一旦皮损消退,改用中效糖皮质激素霜,隔日1次维持。

(5)静脉封闭,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局部封闭有困难者,可行静脉封闭。

2.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及镇静剂:用于瘙痒剧烈者,如赛庚啶2mg,口服,每日2次;脑益嗪25mg,每日3次;瘙痒减轻后改用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或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

(2)雷公藤浸膏片或雷公藤总苷:用于皮损泛发者,口服2片,每日3~4次,皮损消退,病情稳定1周后再递减。

3.中医药治疗

(1)三黄洗剂外搽。每日3次。

(2)疯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min,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

(3)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日1~2次。

(4)中医处方一(消风散加减)

组成牛蒡子12g,桑叶9g,菊花9g,金银花15g,茵陈15g,蒲公英20g,荆芥9g,防风9g,生地黄12g,苦参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风湿热型的患者。

(5)中医方剂二(养血消风汤加味)

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2g,丹参15g,当归9g,火麻仁12g,川芎9g,乌梢蛇20g,珍珠母30g,白鲜皮15g,制何首乌15g,赤芍12g。水煎服。情绪波动、病情加剧者,加代赭石、生牡蛎各30g,五味子15g,夜交藤20g。此方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患者。

十七、雄激素源性脱发

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雄激素诱导的进行性疾病,以一定图形的脱发为特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伴有皮脂溢出,则称为脂溢性脱发。

【病因】

1.遗传本病有家族史,其发展伴有正常水平的雄激素,但遗传素质使头发对雄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敏感性增加。

2.雄激素睾酮是男性循环中的主要雄性激素,组织中的5α-还原酶能使其转变为二氢睾酮,后者结合雄激素受体的能力比睾酮强5倍。在早秃患者的脱发部位二氢睾酮增加,可能与遗传素质的5α-还原酶异常有关,因此认为抑制该酶可能是防治本病的途径。

【临床表现】

皮损特点:①从额两侧头发开始变为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②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前额变高,呈V 字形秃发。③顶部头发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可见纤细毳毛,仅枕部及两颞保留剩余头发,使脱发呈桶盖状。

本病好发于20~30岁的男性,女性症状较轻,头顶部头发变为稀疏。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诊断不难。

【治疗】

1.局部治疗

(1)米诺地尔:2%米诺地尔酊适合轻型,每日2次,外搽;5%米诺地尔酊疗效更好,每日外搽2次。若与0.05%全反式维A 酸霜、0.04%地塞米松氮酮洗剂合用,疗效更高。

(2)二氮嗪:3%二氮嗪溶液外搽,每日2次,有25%患者长出终末毛发。

2.系统治疗

(1)螺内酯(安体舒通):每日40~60mg,分2~3次服用,连续1~6个月。有性欲降低、男性乳房女性化等不良反应,故不宜治疗男性患者。

(2)西米替丁:300mg,每日5次,连服5个月或更久,不适于男性。

(3)非那雄安(商品名保列治):美国FDA1997年批准用于治疗雄激素型脱发,每日1mg,疗程1年,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作用,不宜用于儿童和育龄妇女。

(4)锌制剂:可促进毛发生长,每日200mg,分2~3次口服,长期服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应减量到每日10~20mg。

(5)环丙氯地孕酮:100mg,每日1次,可促进毛发生长,与乙炔雌二醇30μg合用,每日1次,对女性患者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降低性欲,情绪波动,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