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草原猛士的旅程
13341200000013

第13章 草原肉食和杂食哺乳动物(5)

蜜獾的食物多种多样,是杂食性动物,它的食物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蜜獾的胃口十分好,从不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蜜獾是出了名的贪吃,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美餐的机会,它可以在30分钟之内吃下差不多相当于自己体重40%的食物。因此,蜜獾常常在可以发现腐肉的农田附近游荡。

蜜獾少言寡语,羞涩怕人。一般等到夜里大家都睡了才外出觅食,而且都是独来独往。蜜獾安分守己,不愿招惹是非,会尽量避免与其他动物发生冲突。它们以腐肉为食,偶尔也会大吼一声,去攻击年幼或受伤的动物,尝尝鲜物。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密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也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密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大蜜獾可以在半小时内吞下一条2米长的大蟒蛇,即使是有毒的南非眼镜蛇和蝰蛇,蜜獾也能不费太大力气就得手。蜜獾似乎对最毒的毒蛇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就算毒蛇能咬到蜜獾也没什么用,它仍然会被蜜獾吃掉。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破解蜜獾不怕毒蛇的秘密。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非常善于挖洞,常在白天觅食。蜜獾十分凶猛,不惧任何动物。因为蜜獾的皮毛光滑韧性强,很难伤到体内,即使被非洲豹捉到,也许要花近1小时的时间才会被制服,。

研究发现,蜜獾是现存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一只6千克重的蜜獾能够杀死30千克重的袋熊。它的撕咬能力是现在活着、身体大小一样的狮子的3倍。不过蜜獾也并不是所向无敌,他们常常死在狮子和猎豹的手上。

蜜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千米,领地可达1000平方千米以上,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领地可达50~300平方千米。

蜜獾的繁殖期在每年的3月份,蜜獾的妊娠期很长,大概有120天左右,蜜獾产下的幼仔一般为1~3只,多的时候可达4只。刚出生的幼仔被放在育儿袋中以便于其吸吮乳头,直到3个月后才放开;105天后,幼仔离开育儿袋,但蜜獾的整个哺乳期长达8个月。雌性幼獾2岁性成熟,开始进行繁殖。

雌獾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会严密捍卫自己的领地,以防其他雌獾来犯,并且严防第三者插足。妊娠期的雌性蜜獾每三五天就要换一个新的洞穴,然而,一旦幼仔可以自己行走的话,为降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和可以寻找更多的食物,母蜜獾和幼仔就会分居。

披着铠甲的猪——犰狳

中文名:犰狳

英文名:nine-banded armadillos

别称:披甲猪

分布区域:南美洲和中美洲

犰狳怪模怪样,简单讲,它长相介于穿山甲和猪之间,属于贫齿目犰狳科。犰狳头骨长,背腹偏平;牙齿随年龄增长而部分丢失。上体两侧和四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构成保护躯体的盔甲。这一盔甲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可将身体蜷缩成球状,以防御天敌的侵害。犰狳耳小,舌能伸缩;四肢很结实,前后足大而有钝爪。大犰狳是最大的种类,重达60千克,最小的小犰狳仅有120克。

犰狳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一副鳞状铠甲。犰狳御敌时,厚厚的角质鳞甲像刺一样有效。这副甲胄就是犰狳存活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副甲胄包括由鳞状角质化表皮包裹的骨质薄片。犰狳以坚硬的骨质甲片全副武装,是现存背负甲片最重的动物。在它的肩部、臀部、尾部和腿的一部分,都布满了甲片。甲胄上有一系列的皱裂,使身体可以在自由移动中随意弯曲,尽管这套甲胄使犰狳行动起来步态僵直、古怪。在它覆盖着铠甲的头部长着两只明显特大的耳朵。犰狳的下腹部和腿内侧没有这种独特的甲胄,但是有厚厚的表皮包裹。

犰狳为了生存,除了身上长有御敌的甲胄外,还有杂食性、夜行性和穴居等有利习性。犰狳的洞穴一般都狭窄,截面为圆形。通常其洞穴有几处分支,其中的一个终止在一个巢穴处,巢穴里面铺着柔软的树叶和干草。白天,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里。一只身强力壮的犰狳能打几个洞穴,每个又都有几处出口。这些洞口隐藏在树根间、空树于里或堤脚下。

犰狳可涉水,能在浅水中跋涉。如果河流较窄,犰狳就深吸一口气,潜进水中,从河底爬到对岸。如果河宽,它就吸入空气,让肚子涨满,然后游过去。

犰狳的食性和运动没有更引人注目的特殊化。它主要以昆虫为食,不过在昆虫食物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犰狳就会增加觅食时间,连白天也外出活动,觅食对象也扩大到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也吃点植物性食料。

雌雄犰狳通常占据不同的领地。可是当夏末交配季节到时,雄犰狳就出发去寻找雌性配偶,交配后它们就分道扬镳,互不相干。犰狳在孕期有一种独特的生理机能,一个受精卵会很快分裂为独立的两个,然后再分裂为独立的四个——四个受精卵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结构,然后停止这种分裂,之后在输卵管中它们“畅游”一个月左右进入子宫。一般同一胎出生的幼犰狳都具有同一性别。

犰狳一般在每年三月或四月生下幼仔,这时候有着相当丰饶的昆虫食物。小犰狳在刚出生时身体发育就已经几乎完成,各方面都和成年犰狳没什么不同,只是身体大小略有区别。小犰狳有着易于弯曲的柔软甲胄,然而,随年龄的增加,铠甲会越来越硬。小犰狳在出生几个小时后就可以跟着妈妈去觅食了,但是两个月后才能断奶,那时它们就各自外出寻找自己的领地去了。小犰狳在两三岁时就可以达到性成熟。犰狳寿命一般为10~15年。

犰狳自然御敌能力三招:逃、堵和伪装

“逃”。犰狳逃跑的速度相当惊人,且具有令人吃惊的嗅觉和视觉,若受到惊吓时,它会以极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身体隐藏到沙土里。别看它的腿短,掘土挖洞的本领却很强。

“堵”。当它逃入土洞以后,用尾部盾甲紧紧堵住洞口,好似“挡箭牌”一样,使敌害无法伤害它。

“伪装”。伪装就是前述的蜷曲法,即把腿缩在身体下面,全身蜷缩成珠形,趴着不动,身体被四面八方的“铁甲”包围,让敌害想咬它却无从入手。

鼠类天敌——艾虎

中文名:艾虎

英文名:fitch

别称:艾鼬、地狗

分布区域:欧洲、西亚

艾虎,又称艾鼬,属于鼬科鼬属的小型毛皮动物。体形象黄鼬,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鼠兔、旱獭为主,亦捕食鱼、蛙和地面营巢的鸟类及鸟卵,还食浆果、坚果等。

人工饲养的艾虎主要指欧洲艾虎,上唇、鼻周和下唇为白色,眼周和两眼之间呈棕黑色。艾虎被毛暗褐至浅黄褐色,绒毛米黄色,体重可达2千克,体长40厘米—45厘米,尾长12厘米—16厘米,颈部较长且粗,尾短不及体长的1/2,体背面呈浅黄褐色;颈与前背混杂稀疏的黑尖毛,后背及腰部毛尖为黑色;喉、胸部向后沿腹中线到鼠蹬部均为黑褐色,腹中线两侧为乳黄色;四肢、尾部为黑色。

艾虎经常生活在高原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草原、高寒草甸灌丛地带,它们过着独牺生活,栖息于荒山草原的自然洞穴中,昼伏夜出,视觉和听觉敏锐,行动敏捷。艾虎生性凶猛,能攀缘,也会游泳,常侵占喜马拉雅旱獭或其他动物的洞穴为巢。

艾虎2—3月发情交配,怀孕期为5—8周,4月中旬至5月产仔。一年繁殖两窝。每胎平均5~8只,16~20周龄时达成年艾虎的体型和体重。

艾虎是啮齿动物的天敌,在日常活动中能捕食大量的鼠类,因此对控制林、牧、农业的鼠害,调节鼠类数量有很大作用。艾虎毛皮绒丰、毛厚,质地良好,是名贵的出口裘皮之一。人工养殖无疑对艾虎动物野生资源是一种间接保护。

此外,艾虎还是传统端午节中的驱邪辟祟之物,常被人们作为一种装饰品佩戴。古代中国视虎为神兽,民间多用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至今,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俗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地下城市建筑师——草原犬鼠

中文名:草原犬鼠

英文名:prairie dog

别称:旱獭

分布区域:北美洲

草原犬鼠,也常称作土拨鼠、旱獭,是一种小型穴栖性啮齿目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大草原,当地人称之为“草原犬”。如果算上短尾巴,土拨鼠身长平均约为30至40厘米。土拨鼠栖息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国,土拨鼠主要产于在密西西比河以西,但在东部几个地点亦有发现。

草原犬鼠体色呈土黄色,这种颜色使它们与周围环境融合起来,不易被“敌人”发现。夏天时草原犬鼠就会在体内贮存脂肪,为冬眠做准备。冬眠前的草原犬鼠胖乎乎的,冬眠时它们就缩成一个圆球,以降低热量散失。当春季来临时,草原犬鼠会从冬眠中醒来,它们与冬眠前判若两“人”,消瘦得令人无法置信。它们冬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有的甚至长达8个月之久。

它们组成的家庭通常包括1~2只公鼠,1~6只母鼠以及许多小鼠,每个家庭组织都占有一片领土,它们的睡眠、觅食、交配等活动几乎都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邻近的几个家庭组成一个群,几个群组成一个集群,一个集群生活的区域周围往往有河流或山丘将一个鼠群同其他鼠群隔开,一个集群占地可达1000多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而一个家庭的领地一般不超过1英亩。

犬鼠妈妈很喜欢同小犬鼠玩耍,小犬鼠就这样在游戏中慢慢长大。它们从看似简单的游戏中学会了生存的技能,也逐渐具备了保护家庭的责任心和能力。

草原犬鼠很爱玩,它们常聚在一起你拉我、我推你地取乐。有时两只草原犬鼠会面对面站着碰牙齿,这看起来很有趣,但它们这样做不是在玩耍,而是在战斗。

草原犬鼠非常机警,它们会在自己的“家”门口设置哨岗。一旦发现敌情,它们会一声呼哨向同伴们报警。随后,它们便向地洞深处逃去。

草原犬鼠是挖洞能手,它们的地洞结构复杂,盘根错节。地洞中有一些巢室是用来冬眠和生育宝宝的,有一些巢室则是它们的厕所,有一些巢室专门用作卧室,里面铺着厚厚的干草和树叶。

草原犬鼠的怀孕期大约60~70天。幼鼠一出生就具备牙齿和皮毛,眼睛也已睁开,可立即开始进食。约3个月后即达到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