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草原猛士的旅程
13341200000011

第11章 草原肉食和杂食哺乳动物(3)

我们总能看到雌狮们在辛苦地捕猎,而雄狮则待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我们忍不住要对雄狮表示不满。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一个狮群中,成年的雄狮和雌狮是有分工的。雄狮体格魁梧,是狮群的保卫者,负责整个狮群的安全。雌狮则主要承担捕猎和繁殖后代的任务。

母狮基本是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稳定的待在同一个狮群,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母狮。但公狮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2年,不过也有长达6年的记录,这是因为公狮通常会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赶走。

狮群也会把刚成年的青少年雄狮强制赶走,因此,草原上总会有一些无家可归的雄狮,这些雄狮里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处于壮年依然散发着魅力的冒险家,还有战败后被赶走的老头子。这些流浪雄狮有时独自行动,有时会联合起来组成男性互助小组,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追踪迁徙的猎物群,直到其中的成员征服了另一个狮群为止。故狮群中的雄狮们要经常与草原上游荡的流浪汉们做斗争。

狮和虎都有“兽中之王”之称,那么它们究竟谁更厉害呢?实际上,狮子生活在非洲,老虎分布于亚洲,两者很少有机会相遇一决高低。从它们的个体来说,体重、身长和凶猛程度都不相上下。所以,狮吼虎啸各有千秋。

草原守护神——狼

中文名:狼

英文名:wolf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在北欧文明的许多神话里,狼经常被作为神明供奉在寺庙中,而且狼在所有被供奉的动物中是最多的。《伊索寓言》中屡次提到狼的狡黠。在诸多的罗马神话中有一则神话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和瑞摩斯两兄弟就是由狼养大的。现在,有些地方的人们正在想办法重新引进狼,因为狼在他们那个地方已经消失多年了,而有些地方的人们正在努力地把狼永远地驱逐开。

几千年来,狼一直在和人类争夺猎物,而且经常咬死人类喂养的家畜。有意思的是,被人类驯化的狼,也就是家犬,却成为了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令人奇怪的是,人类和这种最大的犬科动物的关系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许多故事讲到,狼经常在世界上的各个地方攻击人类,而牧人们却非常需要一种强壮、警觉的驯化的狼来保护他们的家畜,赶走那些危险的动物。狼群能够咬死大批没有家犬保护的家畜。常常有报道说,欧洲和北美的牧羊人一个晚上就会损失几十只羊,而且这些坏事都是狼干的。

在所有的犬科动物中,狼的种类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多。由于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各个地方的气候环境又有所不同,因此导致了狼有很多亚种。最典型的成年狼体重约38千克,肩高70厘米,这就是德国一种大型的牧羊犬(可以说犬是狼的一个亚种)。

狼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长相与家犬十分相似,但狼的嘴比较尖,耳朵是直立着的,尾巴下垂。狼的皮毛颜色有很多种,白色、灰色、黑色都有。当然最多的还是灰色,而且会带着黑色的斑点。

狼捕食的猎物范围非常广,而且大部分猎物的体型都比狼自身要大。它们的主要猎物是大型的有蹄类动物,如驼鹿、麋鹿、鹿、绵羊、山羊、北美驯鹿、麝牛和美洲野牛属的两种野牛等。尽管狼有足够的能力杀死成年且健康的大型猎物,但是专家们在野外进行的多项调查显示,它们杀死的猎物中有60%以上是幼小、病弱或年老的动物。由于狼有很高的警觉性,善于观察形势,所以,人们很难直接观察到它们的捕食行为,专家调查到的结果中显示的狼捕食老弱病残猎物的比例可能比实际要低。实际上,身体健壮的猎物往往能逃脱狼群的追捕,甚至有时还能在与狼群的战斗中占得上风。如驼鹿、美洲野牛、麋鹿和其他鹿偶尔会占据比较高的有利地形,甚至会杀死追捕它们的狼。

有时,狼会捕捉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作为食物的补充,如野鼠、河狸和野兔等。在某个季节,如果可能的话,狼还会以鱼类、浆果甚至腐肉作为食物。在加拿大北极地区栖息的狼夏季会以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因为这时它们的主要猎物美洲野牛会迁往南方。每到夏天,北极地区的狼群就会解体,除了一些个体与处在生育期的一对头狼保持松散的联系之外,其他的个体都会离开。当野外的食物很少时,狼甚至也会跑到人类居住区的附近,在垃圾堆里捡一些腐肉和人类扔掉的其他东西来吃。在欧洲的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一些城镇近郊,就会时不时地跑来一些野狼,“打扫”人类丢弃的腐肉。

尽管狼的行为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也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它们都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来保持联系。与家犬一样,当狼翘起尾巴,竖起耳朵,就表示它正在保持高度的警觉,而且准备好了要发起进攻。狼的面部表情,特别是嘴唇的位置以及是否露出牙齿,是最显著的交流信号。如果狼翘起嘴唇,露出牙齿,就表示它们在互相联系。狼发出的声音包括以下几种:长而尖的叫声、短促而尖厉的吠声、刺耳短促的咆哮声和长长的嚎叫声。这些声音能传到8000米远的地方,狼能通过这些叫声来保持联系。当年轻的小狼单独行动的时候,它们会压低自己的嚎叫声,使得这种声音更像是一只成年狼发出的,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危险。狼的尿液和其他排泄物会散发出气味,而且可以表明这只狼在狼群中的地位身份和它的生育情况,也可以表明这块领地的占有情况。狼的尾巴上靠近臀部的地方有一个腺体,可以发散出一些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也是狼进行联系的手段。

通过对捕获的狼进行的研究表明,狼的智商相当高,集体生活的程度也非常高。尽管存在着一些单独生活的狼,但是大部分的狼都生活在狼群里。狼群基本上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通常有5~12名成员,具体的成员个数由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在加拿大西北部的栖息地里,有时候一个狼群的成员个数很多,特别是在捕食大型的北美野牛的时候,参加进来的成员个数能达到20~30名。

一个狼群通常包含这么几种成员:占主导地位的一对狼“夫妻”、几个狼崽、前两年出生的年轻小狼,以及其他一些有血缘关系的狼。很显然,这个狼群的核心就是那对狼“夫妻”,它们常常负责交配和生育后代,一般每年都会生育一窝幼崽。尽管小母狼在出生10个月之后就能怀孕生崽,但是大部分的狼都会在出生22个月之后才交配生育。

狼群的社会等级结构非常严格。通常,母狼和公狼有各自的等级体系,每只母狼或公狼都知道自己在各自体系中确切的地位,但是由于生育关系的不同,狼群中的交配关系比较复杂。母狼等级体系中有一只地位最高的母狼,公狼等级体系中也有一只地位最高的公狼,地位最高的母狼或公狼充当这个狼群的最高首领。动物行为学家指出,狼群中这个最高首领的责任包括:维持狼群的等级次序,决定捕猎的地点方位,等等。需要指出,狼群的等级次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狼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每年冬季狼交配怀孕的季节里,竞争会更加激烈,最后会导致狼群权力结构的“重新洗牌”。

两个狼群相遇的时候,极有可能爆发一场“战争”。一场战争的典型场景之一就是:一只将要死的狼倒在战场上,发出最后的吼叫,然后死去,战争也以这种残酷的场景结束。但是这种破坏力极大的相遇非常少,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相遇,狼群常常严格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在一个相对“排他性”的领地内活动。领地范围一般为65~300平方千米,不过领地最外面宽1千米左右的地区是和相邻的狼群或单独行动的狼共同拥有的。狼很少到这种领地外围地区,因为到这个外围地带就难免要碰上敌对的狼群,这是相当危险的,要尽量少去。

为了进一步减少“战争”爆发的危险,狼常常在领地上制作出许多气味标记。在狼群活动的路上,为首的狼会向一些物体或在明显的地方撒尿做出气味标记,平均每3分钟就撒一次尿。领地四周的气味标记密度通常是领地内部的两倍,这是因为领地的四周常常有陌生的狼做下的标记,为了使自己的标记超过陌生者的标记,它们会加快在领地四周做标记的频率。这些领地四周高密度的标记,不管是自己做的还是陌生者做的,都有助于一个狼群认出自己领地的范围和四周的边界,这样就会减少进入危险地带的机会,从而减少狼群之间发生残酷战争的几率。

当然,只有气味标记还不能完全避免两个狼群无意的相遇。当两个狼群同时在领地共同的边界上巡逻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相遇就很有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狼群可能要发出嗥叫声,以示警告,但这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策略。因为嗥叫的时候就难免被对方听出音量的强弱,进而判断出嗥叫的狼群成员的个数以及狼群实力的大小。如果对方的成员多于嗥叫一方狼群的数量,而且对方具有侵略性的话,仍然会招致一场“战争”。因此,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狼群才会发出嗥叫声,而且在嗥叫的时候,每个成员都要一齐发声,尽量不让对方听出来自己的实力。对方狼群如果觉得有足够的实力抗衡,或者正在防卫自己的资源(比如一只刚杀死的新鲜猎物)而且不准备放弃的话,就会对正在嗥叫的狼群也发出嗥叫进行回应。

野生的狼需要野外的生存环境。如果一个狼群生活在猎物非常丰富的地区,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只需要一块占地约150~300平方千米的“排他性”领地就行;如果一个狼群生活在北极地区而且以美洲野牛为主要猎物,则需要一块占地40000平方千米,甚至更大的领地才行。为了维持生存,一个狼群领地内的猎物至少要达到每100平方千米有40头马鹿或相当于40头马鹿的食物。但在我们人类主宰的这个地球上,这些狼群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

要想使保护狼群的努力获得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当地人都必须认识到保护狼群的重要意义,当地社会要普遍接受保护狼群的观念;二是必须切实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满足狼群的生存需要。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土地所有者和当地政府以及动物保护组织必须心怀善意地联合起来,共同采取保护狼群的措施,确保狼群的生存需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被人们认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的狼群正在成为检验人们善良和诚意的试金石,正在检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狼共舞”,以及如何“与狼共舞”。毕竟,狼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彩色猎手——非洲野狗

中文名:非洲野狗

英文名:African wild dog

别称:非洲猎犬、三色豺、非洲野犬

分布区域:非洲,半沙漠地带,高山区,非洲稀树草原,林地等等

在一片干燥的树林里,微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只见一群非洲野狗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它们巨大的领地中。突然,一只野狗停了下来,用鼻子使劲地嗅着某个可疑的东西,可能这个东西在燥热的空气中散发出来的气味吸引了它,整个野狗群也都跟着停了下来。这是我们在非洲经常见到的一幕情景。的确,非洲野狗的行为特征常常被人们简洁地概括为两个:一是具有超强的社会性,二是具有迁徙不定的流动性。

非洲野狗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们不同寻常的社会体系,它们的社会与其他大多数群居的哺乳动物非常不一样。在一个群体里,所有的雄性野狗之间都互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有的雌性野狗也互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雌性与雄性之间并不怎么联系。所有的雌性野狗在长到两岁半之后都要离开它们出生时候的群体,迁到另外一个群体里,而约有半数的雄性野狗并不迁出,仍然待在它们出生的群体里。

非洲野狗是非洲犬科动物的代表,它在食肉类动物中也是比较特殊的。野狗的口鼻部很短但强而有力,牙齿特别锋利,最后一对臼齿发育不完善。与其他犬科动物不同的是,它们前蹄上的第5个趾(后侧的悬趾)已经完全消失。非洲野狗的耳朵比较有特色,又大又圆,不但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且特别灵敏,能听到很远的声音,有利于它们互相之间保持联系。野狗群开始捕猎后不久,一些成员可能会离其他的成员比较远,这个时候野狗群就会发出轻柔而有特色的“呼呼”声,召唤离群较远的成员过来。野狗在2千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分辨出这种声音来。野狗群在分散追踪猎物、相隔比较远之后,就会发出这种声音以重新集合在一起。

尽管非洲野狗捕猎主要依靠的是视觉,但它们却常常在光线比较弱的黎明或黄昏的时候进行捕猎活动,以充分利用凉爽的天气条件(因为白天的非洲非常炎热,不适宜活动)。当夜晚月光比较明亮的时候,它们也会出去捕猎。非洲野狗群有时可能在一天内集合出去捕猎两次,但是平均来说,如果能捕猎成功的话,它们每3天才会捕猎两次。

野狗的捕食种类非常广,有野兔、水牛的幼崽、斑马等,它们最愿意捕捉的猎物是中等体型的羚羊。在南非,黑斑羚占到了野狗食物总量的85%。某些非洲野狗群特别愿意捕食某个种类的猎物,而其他野狗群却未必愿意捕食这种猎物。例如,在塞伦盖蒂,人们知道有两群野狗特别愿意捕食斑马;又比如在博茨瓦纳北部,疣猪和鸵鸟比较少见,但是有少数几个野狗群捕食这两种动物的技术却非常高超,可见这几群野狗特别愿意捕食疣猪和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