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13340300000046

第46章 儿科疾病用药(4)

均口服,疗程1~3d。能吞服胶囊者,用温水直接送服;低龄儿将胶囊拆开取药粉加糖开水送服,并于第3次用药后30、60、90min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疗效判断标准,无效为体温下降<0.4℃;轻度有效为体温下降0.4~0.5℃;有效为体温下降0.6~1.0℃;显效为体温下降1℃以上。

以轻度有效、有效及显效例数计算有效率。治疗效果177例中154例(87.0%)用药后1~3D体温恢复正常;23例(13.0%)体温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其病种分布: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化脓性中耳炎、重型腹泻、幼儿急疹、支原体肺炎各3例肺结核、风湿热、腮腺炎各2例。

2.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病例选择符合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所制定的小儿典型高热惊厥诊断标准,且发作2次以上(含2次)的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6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3个月至3.5岁,平均(2.01±0.52)岁。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6个月至3.4岁,平均(2.08±0.72)岁。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每次发热初期即予瓜霜退热灵胶囊口服,剂量为1岁以内每次0.15g,1~3岁每次0.3g,3岁以上每次0.6g,每8h1次,共服2d。对照组患儿每次发热即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片,每次每千克体重1mg,每8小时1次,共服2d。两组均连续观察1年,同时两组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并对症处理。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出现高热惊厥复发3例,复发率为9.38%,发热总次数为94次;对照组31例出现高热惊厥复发2例,复发率为6.45%,发热总次数为151次。

3.治疗小儿发热发热病例共377例,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76例,平均年龄3.4岁。方法是随机将377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196例,用瓜霜退热灵胶囊;对照组181例,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滴剂治疗。

瓜霜退热灵胶囊的用量为每次1粒,由家长用温开水喂服。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退热滴剂每次4ml,直接喂服。两组病人在退热治疗的同时均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做相应的病因治疗。结果:观察到两组退热的总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持效时间差异明显。

不良反应:大便偏溏。有7例患儿服瓜霜退热灵后出现大便偏溏,未做特殊处理,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小儿热速清(颗粒、口服液)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葛根、金银花、连翘、大黄、板蓝根、水牛角。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的功效,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ml。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上感高热患儿临床均具备以下条件,起病急。病程24~72h;体温≥39℃,并伴有咳嗽、流涕、喷嚏等,年长儿可诉有头痛、咽痛或全身酸痛等。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发分类均在正常范围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男58例,女54例;年龄3个月至12岁;体温39~42℃。对照组90例,男52例,女40例;年龄3个月至12岁;体温39~40.7℃,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小儿热速清,年龄<l岁以内每次5ml。2~4/d,每次10ml,3/d;3~7岁每次15ml,3~4/d,7~12岁,每次20ml,3~4/d。

对照组选用牛磺酸冲剂、平安感冒液、臣功再欣、奉诺糖浆等西药之一种,治疗两组患儿除常规使用青霉素钠盐针剂和百服宁或退热栓。

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药物。显效为服药后体温24~48h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为体温48~72h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为体温72h仍未恢复正常,咳嗽、流涕等临床症状尤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79例(70.54%),有效6例(23.21%),无效7例(6.2%),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90例。显效30例(33.33%)。有效34(37.78%),无效26例(28.89%),总有效70.11%,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

2.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依据《小儿耳鼻咽喉科》诊断标准,症状为畏寒、咽痛、咳嗽;体检见咽充血、扁桃体红肿,可见黄白色脓点,脓点位于隐窝内,偶可融合成片;辅助检查:WBC10~30×109/L,N0.8~0.95,CRP15~40μg/L。78例患儿中治疗组35例,年龄5~7岁23例,8~10岁12例。病程1d19例,2d14例,3d2例。外周血白细胞(10~20)×109/L30例,>20×109/l5例。血CRP15~25μg/l30例,26~40μg/L5例。对照组33例,年龄5~7岁20例,8~10岁13例。病程1d18例,2d12例,3d3例。周围血白细胞(10~20)×109/L28例,>20×109/l5例。血CRP,15~25μg/l28例,26~40μg/l5例。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卧床休息、多饮水、摄入维生素、温盐水漱口、退热等对症处理及辅助疗法并予头孢噻肟、新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儿热速清,5~7岁每次10ml,每日3次;8~10岁每次10ml,每日4次。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是显效为治疗后1D热退,白细胞、CRP下降;有效为治疗2~3D热退,白细胞、CRP下降;无效为治疗3d不退热,白细胞、CRP未见下降。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42.4%。

四、咳嗽

射麻口服液

主要成分:射干、麻黄、桔梗、杏仁、细辛、地龙、半夏、花椒、甘草。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祛风解痉、祛痰止咳。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

用法用量:每次30ml,3/d。

药理作用:

1.抗感染作用健康纯化豚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250±50)g。

动物模型的制作参照国际常用的方法并加以改进。用10%卵蛋白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2周后用恒压喷入1%卵蛋白生理盐水20s,将致敏豚鼠在雾室中放置30s,以豚鼠腹肌明显收缩为阳性,连续诱喘3d,3d后分组给药。48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余组各10只。

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2周后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哮喘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灌胃,连续8d;地塞米松组每日给予地塞米松1.0mg/kg,腹腔注射,连续8d;射麻止喘液低剂量组(下称射麻低组)给予射麻止喘液7g/kg灌胃,连续8d;射麻止喘液高剂量组(下称射麻高组)每日给予射麻止喘液35g/kg灌胃,连续8d。观察指标,心脏取血2ml注入含有10%EDTA-Na230μl和抑肽酶40μl试管中,混匀,4℃、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30℃保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ET。取肺组织,吸去血迹,称取0.1g,放入1NhAClml碾磨,100℃水浴煮沸10min匀浆,4℃、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30℃保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ET。将肺组织放入10%甲醛溶液固定,把固定好的肺组织切成1cm×1cm×0.2cm大小的组织块行HE染色,用光镜观察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哮喘豚鼠血浆ET变化,哮喘模型组豚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浆ET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地塞米松组、射麻高组血浆ET水平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正常对照组血浆ET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射麻低组ET含量虽有所降低,但与哮喘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哮喘豚鼠肺组织ET变化:哮喘模型组豚鼠肺组织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地塞米松组、射麻高组、射麻低组肺组织ET水平较哮喘模型组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豚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哮喘组豚鼠肺组织可见肺泡腔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组织黏膜充血、水肿,而正常肺组织无此特点,经治疗后,地塞米松组、射麻低组、射麻高组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组织充血、水肿现象有所减轻。

2.平喘祛痰作用

(1)对整体动物平喘作用:预选合格、体重(210±30)g幼年豚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射麻止喘液3个剂量组(简称射麻A组、射麻B组、射麻C组,以下同)分别按28g/kg、14g/kg、7g/kg给药,每100g体重1ml灌胃,60min后实验,氨茶碱组每鼠按125mg/kg腹腔注射,30min后实验。5组分别将豚鼠独个置于密闭的6L玻璃罩内,用超声雾化器持续喷入0.1%组胺和2%氯乙酰胆碱的等量混合液10s观察记录6min内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抽搐跌倒的时间),根据用药前后引喘潜伏期差值(延长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结果表明,5组豚鼠用药前的引喘潜伏期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用药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氨茶碱组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射麻止喘液各剂量组也有同样效果。

(2)抑制离体气管平滑肌:取豚鼠体重(420±35)g,雌、雄兼用。

用榔头击头部致死,立即正中切开皮肤,分离周围组织,取出气管,放入盛有改良克氏营养液的平皿中,制备气管片,将气管片标本置于含20ml改良克氏营养液的麦氏浴槽内,一端固定于L形玻璃管通气钩上,另一端用线连于四道生理仪的肌张力换能器上(负荷为2g),37℃保温,并不断通氧(95%氧气+5%二氧化碳),让气管片在营养液中平衡1h后加药,以10mm/min速度记录之,观察射麻止喘液对气管平滑肌的直接舒张作用。再以组胺(8~10g/ml)和乙酰胆碱(3~10ml)使气管平滑肌张力达高峰时,加入受试药物,观察其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射麻止喘液各剂量组对正常气管平滑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松弛作用,并能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其作用强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3)祛痰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取禁食12hNIh健康小鼠,体重20~25g,雌、雄兼用,称重标记后,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

生理盐水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氯化铵组(给氯化胺1g/kg)、射麻止喘液3个剂量组(给射麻止喘液12g/kg、24g/kg、48g/kg)。按0.2ml/10g体重容积灌胃。灌胃后30min,腹腔注射苯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1ml(5mg)/10g(体重),注射苯酚红后30min,将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叉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1ml,摇匀后,用754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46nm测吸光度(OD值),用苯酚红作一标准曲线,根据曲线计算苯酚红含量(Lg/ml)。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铵、射麻止喘液各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气管内苯酚红排泌量。射麻止喘液的祛痰作用强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