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13240000000066

第6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五)(2)

“金刚”是表无坚不摧而绝不会被毁之义。所谓“金刚力士”,或指力士自身即是金刚之身;或作为一种形象,则指“执金刚”(手执“金刚杵”的力士)。此经的金刚力士,“名曰密迹,住世尊右,手执金刚”(同上,卷八)。由此形成佛崇拜系统中的一个新秀——密迹金刚力士,“期诸菩萨后成佛时,皆当手执金刚侍从后”(同上,卷一一)。他变成了佛的侍卫,因而于十方佛土受到奉事供养,也就为佛徒增添了新的偶像。他在本经里,承担的是佛之嘱托:“仁能重任,为此众会说菩萨密、如来秘要,千佛劝叹。卿宣诸菩萨道品诸行,众会乐闻。”(同上,卷八)这表示,菩萨和如来的秘密藏要,乃是从密迹金刚力士那里确立并传播开来的。假若讲传承,他应该是密乘的鼻祖。无论事实如何,自此以后,金刚力士确与密乘结下了不解之缘。

依本经解释,金刚力士过去世本为王子,其族代代奉佛,后自作誓:“诸人成得佛时,当做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大宝积经》卷九)在《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中,此“密迹金刚”上升为“执金刚秘密主”(同上,卷一),再次成为如来布道的主将。

按《大日经疏》卷一释:“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夜叉王也。”所谓“夜叉”,是外来语的音译,本属古印度神话“天龙八部”中的鬼类。在佛教里,他是欲界忉利天中“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的部属,地位实在不高,但他具备的是娱乐与威势两种性能,恰巧与密乘主乐和重威的教理相应,因此,密乘把他请出来担任驱魔护教的角色,似乎并非偶然。至于毗沙门天王,他被奉为于阗的保护神,在西域享有很高的声威,启用他的部属护法传密,有可能反映西域佛教对密乘教理的形成,发挥过相当的作用。

当如来要求密迹金刚为与会大众讲述秘密藏要时,经载:密迹金刚力士前白佛言:少能堪任为诸众会宣菩萨密如来秘要——假使如来劝佐威神而见扶接,乘大慧光,承佛圣旨,乃敢宣布诸菩萨密如来秘要。犹如世尊,夜暗冥时依灯火明,得见形色往来好丑、东西南北,所当进退。如是世尊,若见建立,承佛圣旨,所知少小粗举叹说。佛言善哉,便时宣之。(《大宝积经》卷八)这段话反映的是大乘经籍通用的另一种格式:佛授权于某某,并给予神力,代佛演说相应的教义;而受权者则承佛圣旨,假佛神威演说,并得到佛的认可,也就成了“佛教”。这种格式,《华严经》就很标准,尤以光明照耀作为佛智加身的象征,表示佛与说者之间的这种授受关系。

在《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等经中,这种授受关系叫做“加持”或“加被”。“加”指佛的给予,“持”或“被”指说者的受纳和保持。像本经陈述的那样,“佛”和“密迹金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体,他们间的授受关系是两个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而从“真谛”考察,所有主体同属“本无”,佛与密迹本质悉空。这种思想主张,没有超出《般若》经类,但到了《神变加持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本无”成了惯常的套话,实际突出的是两者的授受关系,由此直接影响到了密乘的哲学根基。促使这一变化的中介,当是《华严经》,尤其是它的《性起品》。

二、 菩萨行的“二业”与“娱乐”、“变示”的突出

本经卷一开宗明义,是把一切菩萨行皆归结为“妙功德”和“修慧明”“二业”:其妙功德悉诸菩萨之所娱乐,所化变示,以是所乐摄导众生;其慧业者,菩萨雅词多所悦可。若有菩萨,晓了举要功德之业,修慧明业,是行第一真实至诚。所以者何?其功德业,则是菩萨善权方便所度无极,具足福庆;其斯慧业,则是菩萨智度无极,众行备悉。以是二业,普备一切诸菩萨道而恩广济,诸魔官属莫能当者,以度魔界。菩萨如是至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计于法本,诸不退转近佛世尊,皆致如来秘密要藏。(《大宝积经》卷八,下同)在《般若》类经籍中,把“般若波罗蜜”分解为“智能”和“方便”两个层面,是很普遍的作法:智能讲“真谛”空;方便讲“世谛”有;观“空”与行“有”的结合,即是“中道”。大乘中观学派就是这样组织学说的。此经沿袭的也是这一思路,但强调的是菩萨的“善权方便”,变化示现,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其在世间传教度人的才能和手段。至于“慧业”,只提供一种认识论:一切现实的存在与实际的活动,均归“本无”;“本无”便成了菩萨观察世界人生所取的一种虚无理论和人生态度,可用一句话带过,其余全是“善权方便”。“善权方便”也就代表了菩萨行的全部内容,此中的积累“功德”比抽象的智能更重要。本经承认“功德”的目的在获取来世的“福庆”,但重点却放在菩萨追求现实的“娱乐”上,并主张用娱乐恩施广济,吸引和指导众生。 这里只举一例:若有众生,多所吝业,随其所好,现若干种珍宝财业,(令)各使得所;头目肌肉骨节支体髓脑、妻子群从车马奴仆衣裘,从志所乐,皆施与之……道智无穷,各现其身,在于十方,不可限极,因缘方便,亦不可尽。以无数身,随时现体,开化众生,各令得所。若有众生多贪欲者,淫想情色,化现女像端正殊妙,其人见之,喜悦敬向,与共相娱,视之无厌,如宝明珠。卒便臭秽,颜色甚恶。睹是所变,心患厌之,便示死亡益用恶见。因为说法:无常苦空,一切三界犹如幻化,无一真谛。闻之则达,便发无上正真道意,逮不退转。简单看,此说是在讲“布施波罗蜜”,其施舍的范围,广及妻子家产和个人肢体性命,与早期大乘六度无异,但它加了一个“欲”字和“道智无穷”,性质则为之大变。

这里的所谓“欲”,重点在得“乐”,而不是解“苦”。因此,布施一方必须依据索求者希求之“所乐”,而“皆施与之”。这就为企想作菩萨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异常荒唐的条件,那就是无条件地献出一切,甚至自己的身体,而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供他人娱乐。此文要求端正殊妙的妇女,满足“淫想情色”的众生的“贪欲”,与共相娱,还算不上极端。《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将男女亲吻拥抱也列在深入法界的行列,反映大乘中的这类思潮,并非个别。

所谓“道智无穷”的“道智”,指的是神通变化;这变化可以示现种种身份,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造作任何行为,而不受限制,是谓之“无穷”。在传统佛教中,此等“道智”神通属禅定中的一种幻想;但就本经用“本无”否定世间一切真实,所以断定世界人生都是幻化而言,其用情色淫欲的实际行为去体验苦、空等教义,可能是某些法师自身修行劝化的摹写,在理论上,则归类于“因缘方便”。也就是说,大乘“方便”中,是包容淫乱和暴力在内的。当然,这类构想有时也仅限于禅定想象的范围。

某些方便示现,还成了制定禁戒的依据,例如:菩萨大士听受经法,示大力士在于冢间,大聚众人,自现身死:形体广长,弃大冢间,又诸禽兽,食吃其肉,四足两足,服食其体,寿终之后,皆得生天。缘是为本,乃至灭度,悉是菩萨本愿殊特之所致也。所以者何?其彼菩萨本发意时,心自要誓:设使有人禽兽飞鸟,见我身死,来吃肌肉,寿终生天,度世得道。奉持禁戒,所愿者得。将自己的死尸,供鸟兽食吃,可令鸟兽生天,这大约是菩萨终极的慈悲了,将娱乐他人的教义彰显得特别鲜明;它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禁戒规定下来,通称“天葬”,而与佛教传统的火葬制完全相背。这种制度对密乘的影响也很明显。

于是经文指出,如果能以种种方便和权宜之计,自己娱乐而又娱乐他人,同时亦能认识到这种种身份和作为无非“本无”,而不当真和执著,那就实现了般若观下的菩萨行,接近于佛了。此谓之“如来秘密要藏”。如果“欣喜大悦奉菩萨行,具足成就此要密事”(《大宝积经》,卷八,下同),必定“心性调和,入无极慈”,可以普度众生而永不死灭。

密迹力士的这类话语,可能是与会者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安慰大众,若“闻诸菩萨密、如来秘要,勿恐勿怖,无以怀怖”。因为此处所示之秘密,相当一般经籍所谓的“不可思议”。他把“不可思议”概略四种,称“四不思议”:何谓为四?所造立业,不可思议;志如龙王,行不可计;禅思一心,不可称限;诸佛所行,无有边际……是四不可思议,佛道所行;不可思议为最至尊,以成正觉。此四者,关键是第一句“造业”;“业”分身、口、意三,“三业”皆不可思议,即是“三密”。

三、 菩萨“三密”和如来“三密”

“三密”有两种,一属菩萨的,一属如来的。

1. “菩萨三密”

(1) 菩萨“身密”,指菩萨身体和行为秘密。这也要从“般若”和“方便”两方面观察。就般若看,人身实质“本无”;“方便”则是“本无”基础上的种种作为。经云:(菩萨)身所行众密,坚固牢强,不可破坏,犹如金刚。其身散以众人,所学从志律故,虽欲毁之,不能破坏……菩萨身,身顺法律,调化众生。其菩萨心,不以寂然,不怀妄想,一切众生,身悉本无,其己亦然,亦复本空。以了本无,己身本无。一切诸法,亦复本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法,亦复本无……设使生死及与无为,自然本无。生死本无。以无所行,本无自然。无行本无,不违本无,诸行本无自然。据此,菩萨“身密”有三个特点:一、 此身若金刚,不可破坏,故俗称菩萨身为金刚不坏身;二、 此身可分体散形,以调化众生;三、 这散化的所有身形,皆是“本无”,如此推论诸法,一切皆空。然而,所有“本无”,都离不开“幻有”,尤其是“欲”。经云:其本无者,等无有异,不离于欲……假使众生淫怒痴盛,男女大小,欲相慕乐,即共相娱。贪欲尘劳,悉得休息。以得休息,于内息想,谓离热欲,因斯受化,皆是菩萨所愿具足。这个“本无”是从“欲”上讲的;体验“本无”的途径,是男女慕乐,共相欢娱。结论是:本无不离于欲,欲即是本无。

以“本无”观察如来身和菩萨身,则表现如下:如来无像,归斯本无,是则名曰如来形像,普现一切诸所色像。是故形像、如来形像,一切本空,是则名曰如来之像。是故菩萨现一切像,如来未曾造现形像,无像无诤。尔乃普现一切众像,不以本无有所成立。以本无业,自观其身,诸身本无。自察法身,一切诸身皆无有身。观如来身,晓一切身从因缘生,以了法身。本所从行,因与法身,乃成法身。无阴种诸入,则曰法身。行平等业,消除众生所见之缘。若有所闻,所更麤细。犹如……耆域医王合集诸药,以取药草作童子形,端正姝好,世之希有,所作安谛,所有究竟,殊异无比,往来周旋,住立安坐,卧寐经行,无所缺漏。所显变业,或有大豪国王太子大臣百官贵姓长者,来到耆域医王所,视药童子,与共歌戏,相其颜色,病皆得除,便致安隐,寂静无欲……其耆域医王疗治世间,其余医师所不能及也。这段译文欠佳,总的意思还清楚:第一,如来的本质是“本无”,未曾造现形像;菩萨能够普现一切色像,才有了如来的种种色像,所以如来形象实乃菩萨所造。这一思想,在《般舟三昧》、《观无量寿》等经中都有专门表述,说明菩萨是如何靠“三昧”中的想象造立佛形象的,并由此得出佛性本空、心造诸佛的两大结论。第二,据此而“自观其身”,原也本无,其所得之身,系从因缘生;由此得知,阴界入(因缘)亦属本无。达到这样的认识,就是与“法身”契合,转成“菩萨法身”了。

“菩萨法身”亦称“菩萨密身”,是“菩萨身密”的又一含义。经云:(此身)不知所生,亦无有死;无终无始,而随习俗,现有生死。虽现终没,解一切法;悉无所行,示现所生;畅一切法,无为无会……知如来身者,即虚空身,而无等伦;处于三界,为最至尊;施于众生,身无所归……本性仁和,悉无所生。其身寂然,不为心意识所见拘系。其身自然,犹如幻化野马水月;其身已度,空、无相、愿;其身普周十方虚空……其身无像,自然现像。无痛现痛,自然无想,而现有想……无地水火风,因其示现地水火风四大之身。解诸世间一切现法,皆虚不实……若有菩萨,以能逮斯如来等身靡不周,普奉菩萨行,在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四方域郡国县邑州城大邦,悉化其身,皆遍现之。由之开化众生,做到这个程度,即是“致于密身清净之体”。

这番表述,似无新意:其无死无生,即是“金刚不坏身”;化身遍现,即是般若“方便”。但此处没有用“本无”去否定一切,而是用“无行”、“无为”、“无愿”、“无想”等主观心态取而代之,从而将“密身清净之体”及其无意识地自由现化,全都变成真实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而不单纯是“三昧”内的构想——这是本经异于《般若》经类的突出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