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国传统健身术
13238600000009

第9章 中国传统健身术(1)

一、老树生根

(一)练功要领

1.练功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中间距离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大腿屈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近于直角90°。

两臂从胸前向正前方平行伸直,并与地面平行略低于肩。

两手均握拳,两拳心相对,两拳眼均朝上。

颏向里收,颈竖直,肩下沉,挺胸,塌腰,直背,眼看两拳。

另外,少年儿童、女性读者、中老年和体弱者练此功时,姿势可以略高一些。也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可大于直角90°,大约有120°或l30°左右。

练习十几天或数十天后,有了一定的功夫,身体强壮了,两腿也有力一些了,再往下蹲一些,耍循序渐进。因每人年龄、体质、性别等不同,要因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不要强求。

2.握拳方法

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用力屈曲卷握,拇指用力屈曲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

握拳要求:拳要用力握紧,而且拳面要平,直腕。

6-3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腹式呼吸,如读者实在不习惯腹式呼吸,采用你平时习惯的自然呼吸也可以。

4.练功方法

摆好练功姿势后,就可以练功了。练功中,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口微闭。鼻呼鼻吸,呼吸要均匀、深长。

练功中精神要集中,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也不意守身体任何部位,目视双拳。

两脚十趾稍用力抓地,犹如大树生根一般。故本功法名为“老树生根”。两脚相当于树根,腰腿相当于树干,两臂相当于树枝。

这样坚持练一会儿后,觉得很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练功重要,收功同样重要,不能草率从事,要有始有终。

收功时,两腿用劲,慢慢站起,左脚移到右脚处,身体直立。同时,握拳的两手松开,收回来,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手心朝里,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然后,两手自然下垂,收功完毕。

(三)练功时间

每天可练习1-3次,每次应为2- 15分钟。

(四)练功作用。

本方法是中国传统武功中马步桩功的其中一种,常练本功法,犹如树大根深,可使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尤其锻炼了腿上的功夫,也就是武术界常说的“下盘功夫”。

武术爱好者、练体操、跳舞之人以及军人、保安、警察等人士常练本方法可使腿脚有根基,步法稳健。正如<;少林拳术秘诀》里说:“马步熟练纯习,则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

其他人练习本方法可使腰腿和浑身有劲,精力充沛,走路倍感轻松,并有强肾、壮腰和增精之功效。

另外,患有腰腿痛、风湿性膝关节炎、神经衰弱、低血压和性能力不强者常练本方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二、四平桩功

(一)练功要领

1.练功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中间距离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脚脚尖用劲向里扣,两膝用劲往外撑。大腿屈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近于直角90°。

两臂围成圆形环抱于身前。两手拇指用劲张开,臂内旋使手心朝外,拇指朝下。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并且用劲向手背一面伸张,手腕紧屈。

头向上顶,颏向里收,颈竖直,肩下沉,挺胸,塌腰,直背,眼看两手。

另外,少年儿童、女性读者、中老年和体弱者练习此功时,可根据本人的体质状况,姿势可以略高一些,也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可大于直角90°,大约有120°,或130°左右。

练习十几天或数十天后,有了一定的功夫,身体强壮了,两腿也有力一些了,再往下蹲一些,要循序渐进。

2.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腹式呼吸法,口微闭,鼻呼鼻吸,呼吸要深长、均匀、自然。

3.练功方法

摆好练功姿势后,就可以练功了。

练功中,舌尖轻轻顶住上腭,精神要集中,不想其他事情,也不意守身体任何部位,目视两手。

练功久了,可能两腿和身上发热,气贯丹田,这是练功中出现的好现象。

有的人可能感觉两腿特别累、特别酸。如出现这种情况,尽可能多练一会儿。

另外,练功中不管多累,一定要注意呼吸均匀,心平气和,面部表情自然。

“四平桩功”是少林站桩功中的一种,“四平”是指顶平、肩平、腿平和心平,歌诀如下:

心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腿平则劲正,心平则气正。

四平四正才能“内外合一”,劲、气、神、力相合。

(二)收功方法

坚持练一会儿功后,感觉很累了,就可以按以下方法收功了:

收功时,两腿用劲,慢慢站起,左脚移到右脚处,身体直立。同时,两手放松,收回来,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手心朝里,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见图6-7)。然后,两手自然下垂,收功完毕。

(三)练功时间

一般人初练时,每次练功时间很难达到2分钟。随着进一步练习,功夫加深,两腿有力,练功时间会相应加长。

标准姿势(大腿屈平),每次练功时间尽量达到2分钟以上。姿势高一些的,练功时间尽量达到5分钟以上。

每次练功时间越长越好。

每天可练习1-3次,每次应为2-15分钟。

(四)练功作用

“四平桩功”要求以动为主,即要求周身运劲,在动(运劲)中求静。主要练气的鼓荡,并锻炼周身内外的整劲,使劲与气合,内与外合。

久练四平桩功,可精神饱满,气力十足,体质明显增强,尤其锻炼了腿上的功夫,也就是武术界常说的下盘功夫。可使腿脚有根基,步法稳健。同时还增强了两臂、胯部及各关节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并有强肾、壮腰和增精之功效。

常练四平桩功,可防治腰腿痛、风湿性膝关节炎、失眠、神经衰弱、阳痿、早泄和低血压等病。

另外,肥胖者常练四平桩功,有显著的减肥作用。多年来,在我教授的国内外学生中,许多人身体较胖,他们练习四平桩功一段时间后,不但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疾病好转,而且都有程度不同的减肥效果,身体比练功前更健美了。

其中有一位30多岁的工程师,身体肥胖,体重达97公斤,而且体弱多病,性能力低下。跟我学练四平桩功4个月,共减体重27公斤,腰围减少了33厘米,身体瘦了一大圈,完全达到了标准体重要求。而且身体素质显著提高了,性能力也明显增强了。详见我另一著作《美容减肥增高术》中专题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三、马步冲拳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中间距离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大腿屈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近于直角90°。

两手握拳抱于两腰侧,掌心朝上,拳眼朝外。

颏向里收,颈竖直,挺胸,塌腰,直背,目视正前方。

2.握拳方法

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用力屈曲卷握,拇指用力屈曲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

握拳要求:拳要用力握紧,而且拳面要平,直腕。

3.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法或自然呼吸法均可,鼻呼鼻吸。

4.练习方法

做好预备姿势后,就可以按以下方法练习马步冲拳了:

右拳从腰部向前用力平伸冲出,变拳心朝下,拳眼朝左,眼看右拳。

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朝上,左拳同时向前用力平伸冲出。

右拳变拳心朝下,拳眼朝右,眼看左拳。

5.动作要求

(1)冲拳时,两肩必须向下沉,拳的高度与胸部平齐,注意不要抬肩。

(2) 一拳冲出时,必须另一拳同时收回来,两拳的不同动作,必须同时进行。不能一拳收回腰侧后,另一拳再冲出。必须不问断地连续练习。

(3)拳从腰侧冲出时,拳心是朝上的,当肘部靠近腰侧时,臂内旋,使拳在向内旋转过程中用力向前冲出,变拳心朝冲拳、旋臂、变拳心朝下,这三个动作不能分割,不能间断,必须连贯,一气呵成。

(4)冲拳时,呼吸要均匀、自然,不要紧张,不要憋气。

另外,少年儿童、女性读者、中老年和体弱者练习马步冲拳时,姿势可以略高一些,也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可大于直角90°,大约有120°或130°左右。

练习十几天或数十天后,有了一定的功夫,身体强壮了,两腿也有力一些了,再往下蹲一些,要循序渐进。

(二)收功方法

按以上方法冲拳数十次或觉得很累了,就可以按以下方法收功了:

收功时,先将冲出的左拳或右拳收回腰侧,注意另一拳不再冲出,仍在腰侧,两拳均抱于两腰侧,拳心朝上,拳眼朝外,同预备姿势。然后,两腿用劲,慢慢站起,左脚移到右脚处,身体直立。再两拳松开,两手放松,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手心朝里,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最后,两手自然下垂,收功完毕。

(三)冲拳次数

每天可练习1-3遍,每遍可冲拳20 - 100次。

根据传统练法,多年来,我是这样教国内外男女徒弟和学生的:

一般男青年或中年身体强壮者,初练马步冲拳时,第一天可练习3遍,每遍冲拳30次。第二天每遍冲拳32次,第三天每遍冲拳34次,以此类推,每天增加2次,不要多增加。35天后,增加到100次,就不增加了。以后每天每遍冲拳100次。

—般女青年、少年儿童和中年体弱者或老年人身体较好者,初练马步冲拳时,第一天可练习3遍,每遍冲拳20次,第二天每遍冲拳21次,第三天每遍冲拳22次,以此类推,每天只增加1次,不要多增加。60天后,增加到80次,就不增加了。以后每天每遍冲拳8次。

以上这种练法,循序渐进,效果特别好,在不知不觉中长了功夫,身体也不知不觉渐渐强壮了起来。

如果急于求成,每天增加次数较多,“拔苗助长”,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效果反而不好。

根据我以往教徒弟、学生的经验,每个人体质不同,甚至差异很大。

例如,我的一位男青年徒弟,马步冲拳可做300次。我的另一位女青年徒弟可做200次。他们的身体非常强壮和健美。

也有的女学生体质较差,冲拳二三十次就觉得很累。

因此,因每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硬性规定每人每遍必须冲拳多少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等情况而决定。

(四)练功作用

马步冲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基本功之一。在过去,青少年拜武术师傅学武术,师傅先教压腿、踢腿、马步桩功和马步冲拳等基本功。等腿脚有了根基,步法稳健,冲拳有力后,才教拳术套路或刀、枪、剑、棍等器械。

根据我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本人练功体会,马步冲拳虽然动作不多,但仅从锻炼身体的效果来讲,练习马步冲拳100次,不亚于打一二套武术长拳或跑步几千米。

常练马步冲拳,可身强体壮,精力充沛,防病治病,强身健美。

武术爱好者,以及军人、警察、保安等人常练马步冲拳,可打好武术基础,腰腿稳健、出拳有力,为学其他抗敌自卫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以上作用外,常练马步冲拳,还可防治肩周炎、腰腿痛、失眠、健忘、神经衰弱、低血压、胸闷气短和慢性气管炎等疾病。

另外,减肥效果也特别显著。

四、连环击掌

马步冲拳练习熟练之后,可以按以下方法练习连环击掌: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中间距离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大腿屈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近于直角90°。

两掌抱于两腰倒,掌心朝上。

颏向里收,颈竖直,挺胸,塌腰,直背,目视正前方。

2.握掌方法

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用力弯屈紧扣于虎口处。

3.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或自然呼吸法均可,鼻呼鼻吸。

4.练习方法做好预备姿势后,就可以按以下方法练习连环击掌了:

右掌从腰部向前用力击出,变掌心朝左,掌指朝上,眼看右掌。

右掌收回腰侧,掌心朝上,左掌同时向前用力击出。左掌变掌心朝右,掌指朝上,眼看左掌。

5.动作要求

(1)击掌时,两肩必须向下沉,掌根的高度与本人心窝处平齐,注意不要抬肩。

(2)掌击出后,呈“侧立掌”,掌指朝上,腕关节朝拇指一侧上屈,使食指的边与小臂成约图6-14握掌方法90°直角。

(3) 一掌击出时,必须另一掌同时收回来,两掌的不同动作,必须同时进行。不能一掌收回腰侧后,另一掌再击出。必须不问断地连续练习。

(4)掌从腰侧击出时,掌指是朝前的,当肘部靠近腰侧时,臂内旋,使掌在向内旋转过程中用力向前击出,变掌指朝上。击掌、旋臂、变掌指朝上,这三个动作不能分割,不能间断,必须连贯,一气呵成。

(5)击掌时,呼吸要均匀、自然,不要紧张,不要憋气。

另外,少年儿童、女性读者、中老年和体弱者练习连环击掌时,姿势可以略高—些,也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可大于直角90°,大约有120°或130°左右。

练习十几天或数十天后,有了一定的功夫,身体强壮了,两腿也有力一些了,再往下蹲一些,要循序渐进。

(二)收功方法

按以上方法击掌数十次或觉得很累了,就可以按以下方法收功了:

收功时,先将击出的左掌或右掌收回腰侧,注意另一掌不再击出,仍在腰侧,两掌均抱于两腰侧,掌心朝上,掌指朝前,同预备姿势。

然后,两腿用劲,慢慢站起,左脚移到右脚处,身体直立。再两掌松开,两手放松,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手心朝里,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最后,两手自然下垂,收功完毕。

(三)击掌次数。

每天可练习1-3遍,每遍可击掌20 - 100次。

具体方法同马步冲拳。可参看有关,冲拳次数”一节。

(四)练功作用。

连环击掌同马步冲拳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基本功之一,又称“马步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