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13236200000004

第4章 三种唱法的异、同与相互学习

歌唱方法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各有一种唱法。想要分出它们的异、同,讲出其中的奥妙,实是完全不可能的。且不谈每个人各有唱法,单就我国声乐界的唱法,种类就很多。五十年代声乐界有所谓的“土洋之争”,“土”指的是民族、民间唱法;“洋”指的是欧洲传统唱法。这两种唱法当中又有各种门类。西欧传统唱法有意大利学派,通称“美声唱法”,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唱法。法国学派,通称“面罩唱法”。还有德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等。民族、民间唱法更是异彩纷呈,每个省都有好几种民歌,特色非常鲜明,对声音的要求也各具特征。近年来又出现一大流派,可谓异军突起,它开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称为通俗唱法。从中央电视台开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来,即统一以“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种名称来归纳声乐界的不同唱法。这种提法比较简便,已被声乐界和广大群众所承认。

这三种唱法有其共同的发声、演唱规律,但又各具特色,各有优点。这里将要阐述的异、同与互补就是针对这三种唱法而言的。

一、异、同

(一)演唱曲目的异、同

1.民族唱法的演唱曲目,多为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民谣,或依民歌、戏曲风味而创作的富有民间风味、戏曲风味的歌剧选曲和歌曲。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是歌唱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风情。

2.通俗唱法的演唱曲目,多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为素材,有许多的演唱者自己就是词曲的作者。这些作品短小、别致,富有激情,节奏、旋律灵活自由,可以随意尽情地发挥。内容以讲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者居多。

3.美声唱法以中外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和艺术歌曲为主,同时也演唱一些富有民歌风味的作品和群众歌曲。曲目的大小、难易差别很大,内容包罗万象。

(二)表演风格的异、同

1.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注重表现各地区和各民族的特点,非常朴实、自然、大方。服饰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端庄、美丽。表演时讲究手、眼、身、法、步,有时还伴以民族舞蹈动作,既明朗活泼又很有规范,给人以亲切清新之感。伴奏多用民族乐队。舞台上素淡明爽。

2.通俗唱法的表演风格,从演唱者本人的喜爱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愿望,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无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可以跺脚、挥手、摆头、扭腰,也可以随意穿插各种现代的舞蹈动作。例如:迪斯科、摇滚、霹雳……自己会什么就表演什么,个性很强,很有随意性。服饰更是五花八门,讲究标新立异,娇艳醒目,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伴奏多用电声乐队,音响强烈,富刺激性。舞台上五颜六色,灯光不停变幻,极力造成一种令人眼花缭乱,身心振奋的气氛。

3.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讲究内在深情,充分运用声音技巧对歌曲进行再创作。一般不提倡做什么动作,主要通过眼睛和脸部表情的变化,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表达歌曲的感情。服装端庄、高雅,多数为礼服。伴奏多用钢琴和管弦乐队,严肃庄重。舞台以开朗明亮为准。

(三)声音特点的异、同

1.民族唱法的声音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其声音的主要特点是以真声为主,到了最高声区参照一些美声唱法,结合一些假声,讲究气息通畅和头腔共鸣,特别注重吐字规律,强调声情并茂。演唱时一般不用电声。

2.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不仅全用电声,而且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

3.美声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混声唱法,即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要求气息既结实有力又通畅自如,声音既圆润明亮又宽松丰满,强调整体共鸣,讲究音色、音质、音量、音域的完美与扩展。演唱时一般不用电声,特别忌讳大音量的电声,着重表现人声的自然美和演唱技巧。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听众面很广,演员也是男女老少都有,且各具风采。这两种唱法的人才培养需十年八年的时间。唱龄从变声以后可到六十岁左右,约计四十年。

通俗唱法以青年为中心,可以说是:写青年,唱青年,青年唱,青年听。特别是青年唱这一点,真是所有演员都是小青年,三十岁以上的大青年都很少,这是因为这种唱法唱龄很短,最多也只是十年、八年的时间,唱红几年就更换。其人才培养主要靠自学,加上老师的适当指导,一般训练一段时间便可上台。

三种唱法同属声乐门类。演唱时都需要讲究气息、共鸣、咬字吐字,都特别重视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观众,为观众所接受。所有唱法的演员,都需要有好的音乐基础、音乐表现力和高层次的文化水平、思想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胜任歌唱的神圣使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所有歌唱演员都应有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二、相互学习

五十年代的“土、洋”之争,发展到后来实际是“土、洋”互学。从事于美声唱法的人,积极向民族民间学习,了解熟悉各地区各民族歌曲的演唱风格,特别是在运用中国语言演唱上,受益匪浅。现在对“洋唱法”的非议不见了。美声唱法经过了那段学习民族唱法的过程,自己本身不仅没受到损失,反而站住了脚,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承认和喜爱,成了我国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屡屡获奖。

民族唱法通过向美声唱法学习,也得到提高和发展,声音更圆润,气息更畅通,由于运用了混声唱法,使高音区更圆润明亮,音域也扩展了。

目前许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在学习、研究美声唱法,而从事美声唱法的人也仍继续学习、研究民族唱法,个别人研究得很有成就,竟成了教唱民族唱法的优秀教师。

通俗唱法是年轻的流派,它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些演员原先就是从事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或演奏西洋乐器、中国乐器的。他们原来就有美声、民族唱法的基础。有许多新演员他们在台上是通俗唱法,但平时练习时也在学习美声和民族唱法。从事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年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常兼唱通俗歌曲,就是在演唱美声、民族的歌曲时,也常借鉴一些通俗唱法的手法。

三种唱法各具特色又互相学习,使它们沿着自己的道路更好地发展。我认为虽然互相学习,并不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结局,而只会使各自更完善,特色更鲜明。当然也会出现“全能演员”,他们能兼唱两种以上的唱法,且都具有一定水平,这在电视大奖赛中常能遇到这种例子。实践证明,真正高水平的演员,不论什么唱法,其发声方法都是比较符合科学规律的。

我希望,我国的声乐园地中,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后能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后面探讨有关歌唱的文字,虽侧重于美声唱法的范围,但对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也有同等意义,因为声乐的基本规律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