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居民防骗指南
13234800000034

第34章 手机短信和网络诈骗(3)

5.一条短信息,骗走几十万

一天上午10时许,南京的徐小姐收到一条短信,说她的银联储蓄卡在天津沃尔玛超市消费5500元,银行将在本月扣除,详情让她咨询022—270591**。徐小姐看了之后心想,我最近又没有去过天津,可能是谁开玩笑,但又担心银行卡真的出了问题,便拨通了咨询电话。接电话的女性自称是天津银行职员,把徐小姐的身份证号码问去以后,称徐的身份证被人盗用办了信用卡,正在恶意透支,并给了徐小姐一个所谓北京市公安局的报警电话号码,让她报警。徐小姐立即拨通了对方给的报警电话。对方一名广东口音的男子让徐小姐立即与深圳的银联总部联系,并给了徐小姐深圳银联总部的电话号码:0755—613267**。徐小姐按照北京“公安局”的指令打通了深圳的电话.一名自称是管理中心服务部“杨主任”的男子让徐小姐找一台ATM机更改银行卡个人信息,边操作边联系,把钱尽快转移到另一安全账户上,以防止再次被盗用。徐小姐按对方指示,到工行办了一张新卡,并把老卡里的199200元全部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上。操作结束后,深圳“杨主任”告诉徐小姐,她的银行卡已经安全了,再不会被人盗用,并叫她三天之内不要使用银联卡,也不要对别人说这件事。三天后,当徐小姐要动用新卡上的钱时,才发现近20万元已经全部化为乌有。

江宁的李先生也遇到了与徐小姐类似的骗局。2005年11月5日上午,他收到一条短信:“上海建设银行通知:贵客户银行卡于11月4日在沃尔玛商场刷卡消费5550元,在本月结账日给予扣除,详情请咨询021—611470**。李先生虽心存疑虑,但还是拨通了咨询电话。一名自称是上海建设银行职员的女子称,可能是有人盗用了他的账号,让李与北京公安部联系,并给了李一个北京的电话:010—512675**。李先生随后拨通了北京的报案电话。对方告诉他,近期个人账号被盗情况较多,你应该立即与上海银联中心:021—610216**联系,申请对账户进行保护。李先生为了不再被骗,立即给上海“银联中心”通了电话,并按照上海银联中心服务部的“杨主任”指示,把自己老卡上的21万元全部转移到“杨主任”提供的新账户上。顷刻之间,李先生的21万积蓄全被骗光。

编者点评

针对近阶段南京发生的类似诈骗案件,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侦查。很快,在福建厦门、泉州等地打掉了数个以短信方式从事金融诈骗的专业犯罪团伙。警方在侦查后证实:这是来源于台湾的诈骗方式。最早于2005年3月初,台湾人张××勾结内地人潘×、黄×等人,一个股份制的专业诈骗公司成立了。公司最初有5名股东,分成8股,每股投入10000元人民币,后来每股又追加3000元。骗来的钱被“下手”按“业绩”抽走少部分后,通过地下钱庄汇到台湾。扣除日常活动费用,占绝大部分的纯利润按股份存入了股东们设在台湾的账户中。

公司内部组织严密——有人负责购买手机卡,有人负责发送诈骗短信,有人负责取款并迅速转移。

骗子靠手机短信“群发器”传输信息,这和“中奖短信”采用的是相同手法。他们在厦门配备了短信发送器、电子网络接传输设备。短信发送器——俗称“土炮”,巴掌大的一块电路板。它一端接在电源上,另一端接在手机上。被启动后,“土炮”会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识别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并自动发出短信。

“短信上提供的咨询电话、‘公安部门’的电话,还有‘银联中心,的电话,有几位号码是相同的,也就是在同一个号段上。”刑警分析说,“可以看出,三个骗子的距离并不遥远。”

犯罪嫌疑人还利用了通讯行业“一号通”等业务。这个业务可以在一个虚拟的号码下面挂多个电话号码,也可以将座机号码和手机、小灵通的号码“绑定”。所以,你拨的看似固定电话,其实对方是在接听一个手机或小灵通。由于开通“一号通”和办理手机卡没有采用实名制,给侦破带来了很大困难。

“一般是诈骗分子采取甲地发送信息、乙地联系、丙地取款的分散作案方式,也给调查、抓捕带来了困难。”一位公安人员说,“而幕后操纵者藏得更深。如果行动时抓到一处的疑犯,其他人会像兔子般跑掉。这使短信诈骗成为收益较高的犯罪形式,近期难以根除。”

为了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针对日益猖獗的短信诈骗,国家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11月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

这次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多、影响大、反映强烈的违法发送手机短信的行为,具体包括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或者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的;非法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走私车、毒品、迷魂药、淫秽物品、假钞、假发票,或者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的;发布假中奖、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的;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含有其他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内容的。

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积极发动群众,及时获取利用手机违法短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由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直接受理群众对手机违法短信息的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要坚决依法查处,并根据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对涉案手机停止服务,涉案银行账户予以冻结,同时依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依法追究有关涉案人员的责任。

6.手机短信息诈骗的常用手段

1

回电话听歌骗取高额话费: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9****收听。

如回电话收听,可能会产生高额电话费。

2

以非法“六合彩”招揽客人:屡次听到铃声,一接电话又被挂断。按照号码回拨,对方的录音提示:“欢迎致电香港六合彩……香港中心为广大彩民爱好者提供信息,透露密码。联系电话1395983****。”

以非法“六合彩”招揽客人。如回电话,既可能损失话费,又可能上当受骗。

3

你所熟悉的手机号码发来短信:××,我现在出差在外地,手机马上没钱了,麻烦帮我买张充值卡,并用短信告诉我卡号和密码。

此手机已被盗,现持机人用盗得的手机发送短信给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骗取对方话费。

4

您好,移动通信公司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

您因故泄露了家庭电话号码。骗子可能在您关机时以您“急病”或“车祸”住院“要求汇款”等事由诈骗您的家人或朋友。

5

我是××司的工程师,现在将对您手机进行检査。请按#90或90#……

如按此指令按键,SIM卡号可能被骗取,骗子会利用该卡号肆无忌惮地打电话。

6

收到开头为0941或0951的未接来电0941或0951为加值型付费电话,如一回拨即付费500元。

7

“我是××省公证处公证员,恭喜您的号码在××××抽奖活动中中奖。奖品是二等奖小轿车一部,价值8.8万元。请速带本人身份证及手续费去×××处领奖。

利用人们的贪财心理,设计巨奖陷阱。一旦联系,即会被要求缴纳“手续费”“税费”等连续受骗。

7.防范短信息金融诈骗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发布短信息方式实施诈骗活动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有效预防被骗,广大城乡居民平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手机号码暴露给陌生人。即使遇到熟悉的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如内容可疑,也需提高警惕。同时,各金融网点、通讯公司的营业部门在业务活动中要注意核对申请人身份证件的真假。严格操作规程,防止骗子“克隆”手机号码,实施短信诈骗。

(2)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密码。随着银行卡的普及,与银行打交道的方式也从之前“跑网点”逐步转化为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这些新方式的安全,一方面依靠银行高科技确保;另一方面则依靠客户安全保管自身资料,尤其是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注册银行号和密码,这些都属于绝密资料,一旦泄露,资金安全将毫无保障。切记,银行不会委托其他企业、机构、个人发布客户个人账户信息内容的短信,尤其是查询账户,要求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是绝对不可能的。

(3)记住常用的如银行、通讯公司的客服热线号码。手机接收到陌生人短信后一定要警惕,收到来历不明电话后不要搭理。对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和资金进出,应该通过正规的银行电话查询核实。正规银行服务热线或通讯公司的服务投诉电话都是固定的,而且是有规律的。部分银行的服务热线为: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交通银行95559,兴业银行95561,招商银行95555,邮政储汇局11185,光大银行95595,民生银行95568等等。部分通信公司的服务投诉电话为:移动公司10086,联通公司10010,电信公司10000,铁通公司10050,网通公司10060等等。据我们了解,银行、通讯公司给客户的有关服务短信的措辞一般也较规范,绝不会出现短信诈骗案中的“请速拨……”之类的字眼。广大城乡居民平应做有心人,记住正规客服电话号码。

(4)发自银行的短信,只会通知账户变动,根本不会让你输入卡号密码。近两年,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一些银行正陆续开通“银行短信服务”。业内人士介绍,辨别到底是银行正规的短信服务还是金融诈骗短信,客户不妨遵循两个原则。首先,部分银行开通手机短信功能时,要求客户拨打客户热线或登录银行网站亲自开通;其次,真正从银行发来的短信,内容会有固定格式。切记,银行短信是根本不需要你输入卡号和密码的,短信内容仅为通知账户变动情况而已。

8.网恋:荒唐的信任,网络诈骗滋生的土壤

网络犯罪逐渐升级,大多缘于被害人对犯罪分子的荒唐信任。这种信任的产生,是因为网恋情结在暗中作祟。科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网民上网是为了寻求建立某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人际关系,而互联网正对男女之间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交往产生着现实生活中不能产生的效果。

网上遇到一个人时,人们不知道这个人形象如何,给你的感觉怎样。因为大家都不用真名,很少感到害羞。因而他们就更渴望能够敞开心扉,甚至愿意大胆暴露自己的缺点。如果找不到理想的人或者不喜欢某人的声音,可以一直点删除键。在网络世界里,事情做起来总是这样轻松。在通常的情况下,网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虚幻网恋。这类网恋者幻想能在网络上得到超越一切世俗的纯真爱情,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由于他们所拥有的恋情带有很大的虚幻性,如同“距离产生美”一样。在这种网恋里,少了生活中的各种磕碰,少了许多负担,少了有矛盾时面对面的尴尬,“恋人们”可以在网上不受限制地尽情“相爱。”

(2)浪漫网恋。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通常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在网上,人们可以爱得死去活来,却不必谈婚论嫁。所以,具有超脱心理的浪漫型网恋者,便在网上互诉衷肠。他们在网上大谈人生、爱好和恋情,惟独不谈现实中的爱。也许,他们觉得这种感觉才是最超脱、最浪漫的爱情体验,因此深陷其中且乐此不疲。

(3)欺骗网恋。具有此类心理的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交友甚至是玩一玩的感觉,既无心真诚地去爱对方,也无意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他们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网恋就是玩玩而已。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太难,在网上却可以千百次地敲出“我爱你”。这种体验既过瘾又有安全感。一些人由此产生不良居心,利用“网恋”进行欺诈犯罪活动,骗财骗色,使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网恋者深受其害。

(4)现实网恋。由于网络具有先进的便捷性,具有实用型心理的网恋者很认真地将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并会主动向网上的恋人说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此类网恋者通常更注重实际,常常会要求对方下线见面。不过由于网络特有的虚幻性功能,现实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心目中风度翩翩的网上恋人可能相貌平平。

(5)精神网恋。此类网恋者倾向于精神追求,他们将精神享受看得较重,远远超过了对物质的要求。他们所寻觅的是柏拉图式的恋情,而不准备在现实生活中有任何接触。他们不求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接触,却愿在炽热的网恋中相伴到天涯。

案例证明,在诸多通过网络骗钱骗色的案件中,犯罪分子选择的对象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无知男女。他们大多数从未出过远门,也不谙世事,只因为网友的一番“甜言蜜语”“胡言乱语”,就踏上了寻求幸福的虚幻之路,而结局往往是悲惨和令人痛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