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13230900000052

第52章 以退为进

【原文】

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从矣。

——《庄子·在宥》

【译文】

因为他人的附和而保持自己的见解,也比不上众人的技巧多。

【解读】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都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而对跟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人感到厌恶。他们总是把出人头地当作主要的内心追求。那些一心想出人头地的人,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的脱离世俗!因为众人的附和而安于自己的见解,却比不上众人的技巧多。

庄子认为在光有超众的心理、而没有超出众人的实力之前,不如先学会退一步向他人学习,然后等时机成熟以后再超出众人,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纵观历史,也有可以借鉴的镜子。三国时刘备再三的低头忍让: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盼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成就“三足鼎立”的辉煌局面,这就是古人以退为进的典范。

漫漫人生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踏千重山,或是为了破万里浪;有时低一低头,更是为了昂扬成擎天柱,或是为了响成惊天动地的风雷;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或是进百步。

如何做好这退的一步,也需要讲究艺术性,换句话说,不可以白退步,要退得有价值。

有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敌人的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目标紧紧盯住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了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地穿过桥洞。

问题早就有了答案——把轮胎放掉一部分气即可。简单的答案却教给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遇事要像轮胎放气一样低一低头,再抬头时,你会发现比原来看得还要远。

一些人遇到困难时不是一筹莫展,把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就是硬往前撞,不管三七二十一,死了也悲壮。这固然表明一个人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自信,但往往会适得其反,事情会扯不清、理更乱,毫无价值的牺牲,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在强势面前,自己先退让一步,暂避其锋芒,待它的猛烈势头稍减后,再寻求解决的办法,往往更有可能掌握主动,反败为胜。

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机智灵活的人,必然懂得“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道理。“屈”不是懦弱,而是为了保存实力;“退”也不是认输,而是为了突破困境。

有一个年轻人在广告公司任取,由于年轻易冲动,所以得罪了部门经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开会都成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挨批。被领导批得面目全非后,很多次想辞职。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会被领导抓住把柄;再者,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自己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于是他坚持留了下来,整理沮丧的心情,埋头实干,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来为自己疗伤,每个月都以超高的业绩回击谎言。一笔又一笔的业务量,增添了他的信心,也使他积攒下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还学会了“退一步,路会更宽”的道理。

不光是做人,经商也是同样的道理。

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改变市场发展的趋势的,因此,在有利于自己的时候,要抓住难得的时机,以求快速的发展;然而更重要的是,当经营遇到困难时,也要冷静的分析,审时度势,宜退则退。

20世纪60年代初,威尔逊·哈勒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公司主要生产名为“配方409”的清洁液。到了1967年的时候,他的产品已占有了美国清洁液市场的50%。正当哈勒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宝洁公司也生产出一种自己的品牌“新奇”,想与哈勒共同争夺清洁液的市场。

宝洁公司的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其“象牙”肥皂更是闻名全球。为了抢占清洁液的市场,宝洁公司大造声势,到处宣传他们的产品,拉赞助、做广告。宝洁公司的领导认为,自己一定有能力和实力打败哈勒的小公司。

哈勒并没有展开正面的市场竞争,而是在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后认为,由于对方的实力雄厚,决定停止本公司的促销活动,主动放弃一部分已经占有的市场让给对方。宝洁公司看到哈勒主动让出市场份额,认为对方已被挤垮,便不再把哈勒的小公司放在竞争对手的名单里。然而,哈勒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通过改进产品的包装和色调来积极的进入市场,同时又密切地注视宝洁公司的一举一动。

当“新奇”产品快要投放市场时,哈勒做出了一个决定,以优惠价抛售“配方409”。那些爱便宜的大众消费者,一次性就购买了足足可以使用一年的清洁液。宝洁公司的“新奇”清洁液上市后,市场的销量逐渐减少,“新奇”清洁液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就这样,哈勒在面对实力雄厚的对手时,在困境中“当退则退,以退为进”,不但保住了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