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13230900000017

第17章 试着去追求静心的境界

【原文】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

镜子保持光亮,就不会沾染尘污;尘污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光亮。

【解读】

在庄子看来,镜子是亮的,说明上面没有灰尘;要想让镜子继续保持明亮,就不要让灰尘落在上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的话,就不要让“灰尘”落在上面,也就是“心静”。

只有在一个人的心处于绝对安静姿态的时候,才可以从容思考各种疑难,从容应对多方杂务。我们假如遇到很棘手很困难的事情不妨试试,脑子不能有太多的杂念,而且要有意识去排斥各种诱惑、干扰,心思尽可能单纯专一,时常保持一种宁静如水的心态。

人们认识真理和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结为以静识物、以静观心。所以古人很早就倡导要在宁静中思考问题,从而透过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平和的心态,拒绝急躁,才能使我们避免误事;而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依靠平和的心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灰心失望、消极被动、丧失信心。许多人脾气暴躁、性子急,因此做事的时候不能把握好力度、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寸。比如说话的时候爱发火,甚至出语伤人;做事的时候不能和别人搞好团结,结果容易把事情搞砸。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才能做到为人通达、妥善处理各种事务。

遇到不顺自己心的事,不光不暴躁,更不要暴跳如雷,这是性静。

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应该坚定不移而义无反顾。要摒弃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之心,不去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无杂念邪念,在声色犬马的诱惑下,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饮恨终生,这是念静。

事业不顺、恋爱受挫、家庭纠葛,在遇到这些令人头疼的失意之事时,能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焦躁,不烦躁,保持内心的平静,情绪稳定地寻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这是意静。

就算在极为愤怒的情况下,发作的时候,能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地让自己平静下来。行事不急躁、不鲁莽。摒弃急于求成的思想,压住阵脚,稳扎稳打,努力思考并实施最佳策略而致胜,这是行静。

静,不是对让人深恶痛绝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应该当拍案时则拍案,但拍案前要冷静思考一下,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为正义还是为面子,为指责恶行还是为自己辩解。

这个时候的静,是指不冲动,设法寻找能够取胜的最佳策略,不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矜持,更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城府。

要想心静必先心清,心静后才能让心更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心不清,不知欲,不知为,难去躁,心难静;心不静,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忘其实质,就会欲速而不达,心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