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13225900000003

第3章 为人处世,方圆有道(2)

修理工说:“电脑这东西更新换代太快了,我看你这台……”

张老板知道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赶紧插嘴说:“平时我不怎么用,像这‘奔Ⅲ’也够用了,买个好的,还不是让儿子用来打游戏呀。”他经常听周边的人说“奔Ⅲ”,于是说自己的电脑是“奔Ⅲ”的。

修理工又仔细看了看,他认为这台电脑至多也就是一个586,但是他没好意思反驳对方。只是应声说:“是啊,是啊,现在哪家的孩子不是这样呀。”

生活中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有许多,如果自己真的对一些事情不懂,即使表现出来也没什么,但如果刻意去用一些不当的方式强调自己的无知,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第二种人,听话不听音,打鼓不听声。

这种人在插嘴前很少在意对方在说些什么,而只是依着自己的喜好,听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再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一天,小明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讲述了自己从前的一些苦难经历。他认为,自己与朋友有着相同的经历,说出来对方一定会感兴趣,结果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起初小明说:“我自从离开家,就很少再回去,其间我受过很多的苦,有一次……”

于是那位朋友说:“你都受过什么苦?”

“我挖过壕沟,背过水泥,但是攒下的一点钱却全部丢了,没有钱时,坐公交车还经常逃票,我还……”

“那你逃票时,售货员就没有发现吗?你都是怎么逃的?”

“有时在离售票员远一点的那个门下车,有时用假票。这还算好一点,我有时一连3天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

“那你不是说你挖过沟,背过水泥吗?怎么会沦落到这等地步。”

小明有些不耐烦了:“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我挣的一些钱都丢了。”

且不说这位朋友由于急于插嘴而不能完全听明白小明在说些什么,此时小明会对自己的朋友作何感想呢?如果这位朋友能够认真地听小明把话讲完,他就不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许多时候,你对别人产生的一些疑问,很容易从他们的话语中找到答案,这时需要你仔细地听,而不是急于插嘴。

第三种人,催促着别人赶快把话讲完。

其实这种人,并不是在别人讲话时自己有话要说,而总嫌别人说话不够痛快,啰里啰唆。

与这种人讲话,在你刚开始讲话时,他便会急不可待地对你说:“接下来呢?”你还没有说三句话,他又会说:“结果呢?”你再说,他还问:“后来呢?”当你讲到最后,他却似乎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最终呢?”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你必须要依着他的思路说话,与这样的人讲话,只有一种感觉——费劲。

所以,别人在讲话时,你不断地插嘴只会惹人烦,聪明的人,在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认真地倾听,轮到自己说话时,再谈自己想谈的观点,问自己想问的问题。尤其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他们更不会随便插嘴。所以,当你想插嘴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

把对方的话听完;

听懂对方的意思;

把所有的问题记在脑海里,等对方说完后再发问。

驳人以理,斥人以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屡屡见到令人不满或生气的事,这时“骂人不带脏字”的反驳方式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无理的提问,这种场面往往让人窘迫得很,这时必须使点“心眼儿”,学习些应对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得心应手地把自己从窘境中解救出来。

有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老板想不花钱喝到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如果伙计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或者遭到老板的责骂,或者自己贴钱给老板买酒。

在现实生活中,反驳别人的不适当的言行可采用以下一些技巧。

比对方更荒谬

一位记者向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30亿美元!”

显然,这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清廉而来的。对于蒙博托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而敏感的问题,蒙博托听了后哈哈大笑,然后反问道:“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记者显然是认为蒙博托不廉洁,但并没直说,而是用引证的方式委婉地表达,蒙博托如果发脾气正颜厉色地驳斥,则既失风度体面,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而心平气和地解释恐怕也行不通,谣传的事情能用三言两语澄清真相吗?

于是,蒙博托除了用“哈哈大笑”表示不屑一顾外,还引用了一位比利时议员的话来反问记者,似乎在嘲弄记者孤陋寡闻,但实际上是以更大的显然是虚构的数字来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观点。

委婉点拨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严肃认真,非常注重独创性。他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第一排,开始听得很入神,但是很快脸色就变得有些不愉快了。

后来,他干脆边听边把帽子脱下来,然后再戴上,如此反复了几次,演奏者看到他的这些动作后,就问他说:“这里的演出条件不是很好,是不是太热了?”

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我不得不脱帽有所表示。”

虽然没有明说,但那位作曲者一定会从中听明白自己的抄袭行为是骗不了人的。在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反驳他人的方法。

幽默一点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肯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是有话要说时,不妨先用幽默开道,以一种更能让人接受的谈吐表达你的不满,从而给对方以警示。

有一家公司的餐饮部,伙食很差,但是各种菜的价钱却很高。员工们经常批评,甚至谩骂相关负责人。一次,一位员工买了一份菜后就开始发牢骚,他用手指捏着鱼的尾巴,把它从盘子里提起来,冲着餐厅负责人说:“喂,你过来问问这条鱼吧,它的肉都到哪儿去了。”另一位员工要了一份香酥鸡,他发现鸡腿没有了,于是也叫了起来:“上帝啊,这只鸡竟没有腿,它被哪个可恶的人给偷走了?”

由此可见,幽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驳手段。一方面,不会直接伤害对方;另一方面,却可以一针见血地表达你的态度,同时,还可以避免直接对话造成的尴尬局面。

圆融处世就要使自己柔中带刚,刚中带柔。面对怀有敌意的对手,或是让你感到难堪的人,许多时候,不便于正面与其发生口角。这时,就要学会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应对,这样既能准确地传达你的想法与意愿,又不让对方找到更多的借口来反驳你。

负面的话少说

有人不自觉地犯有爱讲负面话的毛病。这种人说起话来,总带着不满意的、抱怨的口气。上班一开口,先是说早上的油条不好吃、公共汽车老是等不来,然后又嫌早晨的开水烧得不够开、茶叶没有味儿。打电话总是怪对方没有好口吻,聊起天来会说某某不讲义气,谁谁太抠门,如此等等。

与这种人在一起交往,好像世上没有几件能让他称心如意的事。如果你留心统计一下,假如他一天讲了100句话,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负面的。

爱讲负面话的人,往往用自己过于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有的人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别人缺点,将别人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放大镜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结果却看到了皮肤上的皱纹和皱纹间的污泥。那么试想,如果再用显微镜去观察,岂不就是骇人的细菌布满全身了吗!

爱讲负面话的人,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他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此人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的人,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独者。

不是负面话不可以说,关键是要少说,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这需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如有一个故事中讲到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冰棍。晴天雨伞卖不出去,老太太就埋怨老天为什么不下雨;雨天冰棍卖不动,老太太就抱怨为什么不赶快出太阳。后来有人开导她说,晴天你小女儿冰棍卖得火,雨天你大女儿雨伞卖得快,你天天都有高兴事,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老太太一想,果然如此,于是脸上便由阴转晴,心情也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同样,与人相处,也要热情大度,注意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有时还需要用你身上的闪光点去照亮别人,让大家的心境都明亮开朗起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同你友好相处。

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这个女孩心地善良,但是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但又守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说一些别人不想听到的负面话。所以,人们都不喜欢她。

圣菲利普决定让她为自己的缺点赎罪,于是让她去市场上买一只母鸡,沿途拔下鸡毛丢在路边。女孩这样做了,然后去找圣菲利普,圣菲利普又让她返回去,把沿途的鸡毛如数捡回来。女孩又依照吩咐去做了,可是最后她却哭着回来说:“我根本就找不到几根,风早已把它们吹得无影无踪了。”

“这就对了,你经常说的负面话,口耳相传到各地,但是,你想收回来却是不可能的。”圣菲利普告诉她说。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来,负面话给别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不会立即消失。另外,习惯于说一些负面话,会感染别人的情绪,久而久之,你会被人认为是一个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一个太狭隘、眼中没有色彩的人。“硬话软说”,不是要求你违心地把错说成对,把黑说成白,而是要你在开口时一定要意识到,哪些话会对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哪些话不适合在当时的场合说,同时,要尽可能通过交流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把可能影响他人情绪的“硬话”软化,这样,别人才更容易接受你,也更愿意与你交流。千万不要总是把苦恼的事挂在心上,逢人就诉苦,或是唠唠叨叨。

私语他人,善言先行

喜欢在别人背后道人长短的人是刻薄的人。每个人都不会十全十美,对于一个现实中的人,并不是你一个人能精明地看到别人的不足与缺陷,如果你自认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别人的“要害”,并且自诩观察细致,那么,你就会被人认为其中一定隐藏着你的私心与企图。

刘先生的公司长期与一家外贸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贸公司的胖子经理就如同他们的财神爷。一天,刘先生劝说胖子经理与他们扩大贸易范围,可是费了不少口舌,还是没有得到那位经理的同意。刘先生从此怎么看胖子经理都不顺眼,逢人便说:“你看那个胖子,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蚊子都只有侧着身才能进去。”

一次,他与一家公司的经理进餐时又这样数落了胖子一番,没想到,对方不但没有应声,而且还主动打断了他的话,转换了一个话题。刘先生觉得很难堪。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了刘先生有这个毛病,所以都很少与他接触,生怕哪天被他“蜇”一下。

看到这里,你很容易想到一个词“流言”,言辞是可以像水一样流动的,它从这张嘴巴流进那只耳朵,再从那张嘴巴流到另一个人的耳朵。迟早有一天,这些话会被传入你中伤的人的耳中,那时,你伤害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自尊,而且也是你的人格。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一个聪明的人往往会拒绝小道消息,把流言飞语当做耳旁风。如果你习惯于背后论人长短,你不但会失去朋友,而且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很难得到。如果一个人懂得做人做事的方圆之理,就一定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用更巧妙的手段来处理一些事情。

一天,妻子与丈夫吵架,丈夫一气之下离家出走,3天没有回家。妻子非常着急,于是连忙到报社登了寻人启事。上面的内容是:

“某某,身高1.75米,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脸的轮廓棱角分明,看上去风度翩翩。出走时上身穿蓝色衬衣,下身穿黑色长裤,棕色皮鞋。有知情者请速回复,电话……”

报社的工作人员看了后笑着说:“你的丈夫很英俊啊!……不过这些话太空乏了,他有什么鲜明的特征吗?”

“有,他是一个秃子。”

“你怎么不早说,这才是重点啊。”

“您千万别写上去,就是因为我说他是秃子,他才生气离开家的。”妻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寻人启事里说这么多好话的原因。”

所以,人际交往中,要尽量学会把硬话往软里说,口气生硬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必须要议论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子,少用嘴巴,一旦意识到你要说出来的话对别人不利时,就赶紧闭嘴,不要让这些闲言碎语成为流言飞语。不管是“明枪”,还是“暗箭”,即使不伤害别人,也要谨慎出口,这是最基本的说话原则,也是做人做事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