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随园诗话(第一卷)
13214000000030

第30章

我在甲戌年春天,前往扬州去,路途经过宏济寺,进去观瞻,只见墙壁上题有诗句,内容为:“随着钟声续续地敲响,我踏入佛门净地,进了庙中。凭谁来当头一喝,作狮子吼,使两耳发聋?杪椤不理解无言之中的深意,空辜负了拈花一笑的会心解意之举。”“山水壮丽多姿,文人游赏之时,总要留下来诗文,从此山水相结文字之缘,游遍天下,脚下仍带九州的尘烟,今生不问前生后世之事,我到这个世间已有二十四年。”诗的后面没有留下姓名,只注有“苕生”两个字。

我抄录下来这两首诗,归家之后,便开始访寻苕生有一年多时间。熊涤斋先生告诉我苕生姓蒋,名叫士铨,是江西才子。并且熊先生将我的相慕之意,传达给他,苕生于是寄给我诗,诗中说:“壁上题诗,犹如鸿雁踏经雪地泥中,偶然留下了指爪的痕迹,自己的情魂仍然萦系于诗句中。心神倾慕,彼此神往,岂只是途中停车倾心交谈的亲密所能形容的?这种心意投合的知音本来就比知恩图报的感情更为深切难忘。”后来苕生在丁丑年入了翰林院,告假回家时,旅居于金陵,和我往来密切,十分相得。

壬申年春天,我路过良乡,看见旅店墙壁上题有诗句,内容为:“榆钱落了满满一地,可惜这榆钱却不能充钱使用来解决囊中羞涩的贫苦状况,杨柳低低垂下,柔长的枝条难以系住漂泊不定的游子,不敢去想离别愁绪,没有借酒浇愁已是常常如喝醉了一般。客居他乡,旅店没有花草,就等于说春天没有来临,想谈谈自己的心绪却更加思念家中的骨肉亲人。偶然提及山水风景就后悔自己不该风尘仆仆,离乡奔波,为了谋生,消磨尽车轮、马蹄上钉的铁,输与成都卖卜人。”诗后面也没有留下姓名,只写着“篁村”两个字。

我作诗唱和,其中有一句是:“用花笺抄录下这首诗,细心折叠好,然后离去,从此要走遍天涯去寻访作这首诗的人。”

事隔十三年,劳宗发观察来到江南,对我提及他做良乡令时,看见旅店壁上有这两首诗,因为旅店要招待钦差居住,店主人打算把诗粉刷抹去。由于他很喜爱这两首诗,便抄了下来,请制府方敏悫为此讲情,方公也颇欣赏这两首诗,于是命令不要抹刷。然而大家都不知道篁村是什么样的人。壬辰年,我在梁瑶峰方伯的官署中,遇到篁村,才知道他原来姓陶名叫元藻,是会稽秀才。我把往事告诉了他,陶生很感激三人对他的知遇赏识,而伤叹方公、劳公已经离世,又重新作诗,诗中说:“曾经驱马驰行于燕蓟一带,当年题作诗,留下痕迹之处如今已是愈来愈模糊。人就像旷野之星,难以托聚一起,有诗歌之中意气相投、情趣一致的人,不会感觉心灵的寂寥。自笑自己作诗长吟,忘了年月,却反而有劳先生走遍天下四处寻找。秦淮河上有佛家敦之会,应该悟出如今的我,也就是过去的我。”“夕阳将要西下,余辉笼罩着村庄旁几间古老破旧的房屋,为了什么事,乘着高大华美马车的贵人路过此处?华盖飘动晃着刚刚挥笔而就的诗句,红烛摇摇照着旧日题写诗歌的痕迹。不让粗眉俗眼的店主涂去诗歌,这种举动不亚于用纱笼住殿堂上的佛像。当争除惜赏识人才之人如今只剩一抔黄土,几次剪纸招觅亡魂,这真让我惆怅伤感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