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四声诗就是每句诗用同一种(或两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全仄等。四声诗中通首全用平声字的,称全平诗;全用仄声字的称全仄诗。古诗中有一句全平、一句全仄(含上、去、入三声)的句子,如李白《醉起》:“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北上行》:“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但全篇每句都用平声字,或者全篇一句平声、一句仄声的,则始于唐代陆龟蒙《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皮日休有和作。全篇都用仄声字的则始于宋梅尧臣《舟中夜与家人饮》。明人始创全平、全仄回文诗。清人始有七言全平诗、二言全仄诗。
全平诗①
孔平仲
思君何时休,川长波悠悠。
棋枰今生尘②,诗筒谁相酬③?
诸公皆才豪④,吾衰惭非俦⑤。
犹当陪从容⑥,重游东湖舟。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九二九。原题是《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此为第一首。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棋枰:棋盘。司空图《丁巳元日》:“移居荒药圃,耗志在棋枰。”
③诗筒:装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相酬:指唱和、酬答。
④才豪:杰出的人才。
⑤非俦:不能相比。
⑥从容:舒缓;不急迫。
【说明】
这首五言诗每句都用平声字,表达作者对豫章郡老同事的思念之情。首联说思念的深情像江水那样长流,滔滔不绝。次联说久未见面,棋盘已生灰尘,诗篇也无人酬和。三联赞扬同事们都是杰出的人才,而自己年老体衰,已无法同诸公相比。尾联说虽然如此,但还能从容相陪,与友人乘船重游东湖。这首全平诗虽似游戏笔墨,但景中有情,亦属不易。
全仄诗①
孔平仲
久雨水陡长②,泱漭似海广③。
苇底解小艇④,晓起荡两桨。
早饭野筿下⑤,鸟语静愈响。
有酒我不饮,引领但子想⑥。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诗》卷九二九。原题是《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此为第二首。诗后原注:“俱上声。”题目是编者所加。
②陡长(zhǎnɡ):突然涨起。
③泱漭(mǎnɡ):广大无涯际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
④“苇底”句:意谓在芦苇丛底解开系小船的绳子。
⑤野筿(小):野生的小竹。
⑥引领:伸长头颈。子想:即“想子”,想念您或想念你们。
【说明】
这首全仄诗每句都用上声字,是诗人在回家省视祖先坟墓的途中所作。首联说久雨后河中水涨,汪洋一片。次联说早起解开小艇,划桨航行。三联说在野竹林下吃早饭,听到鸟儿叫得响亮。
尾联说,有酒我不喝,却伸长头颈想念着你们。全诗意思连贯,有景有情。
全平诗①
赵秉文
残星横斜河②,晨鸡号天风。
幽人窗中眠③,纱厨明秋空④。
【作者介绍】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历任应奉翰林文字、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工诗文。著有《滏水集》三十卷。
【注释】
①选自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二。
②斜河:指天上的银河已斜转。
③幽人:指隐士。
④纱厨:纱帐,蚊帐。司空图《王宫》诗:“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秋空:秋季的天空。
【说明】
这首诗每句都用平声字。内容是描写秋天的早晨残星在天,银河横斜,晨鸡已在风中啼鸣,隐士还在纱帐中酣睡。五言绝句全平诗比较罕见。
全仄诗①
赵秉文
末伏暑尚在②,雨点落未落?
梦觉起视夜③,缺月挂屋角④。
【注释】
①选自《瓯北诗话》卷十二。
②末伏: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称“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末伏,指农历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共计十天的一段时间。
③梦觉:梦中醒来。视夜:看夜晚的天色。
④缺月:残月,不圆之月。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说明】
这首诗每句全用仄声字。内容是写末伏的一个晚上,天气尚热,诗人梦醒后起来看天色,看看有没有下雨,却见残月挂在屋角,仍旧是个晴天。诗句明白如话。这种五言绝句的全仄诗很少见。
晚步偶述五仄体①
王世贞
海国岁倏晚②,索处意不怿③。饭罢一鼓腹④,偶往若有得。积雪酿野态⑤,古桧媚石色⑥。稍稍究僻径⑦,忽忽任短屐⑧。落日堕鸟背,一抹太宇碧⑨。未许大阮恸⑩,且共赐也息[11]。列烛映散帙[12],尔更阒寂[13]。曷不但饮酒[14],短发日可摘。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山东副使、大名兵备、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注释】
①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五十三。
②海国:近海地域。岁倏晚:很快到了年终。
③索处:独居。不怿(yì):不快乐。
④鼓腹:鼓起肚子。谓饱食。
⑤酿野态:形成原野的景色。
⑥媚:喜爱。
⑦稍稍:随即。究僻径:寻觅荒僻的小路。
⑧忽忽:不经意。任短屐(激):意谓随脚步而行。屐,木鞋。
⑨太宇:天空,太空。
⑩大阮恸:典出《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大阮,指阮籍,与侄阮咸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称大阮、小阮。
[11]赐:指孔子贤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谦逊好学。
[12]散帙(zhì):打开的书帙。
[13]尔:忘怀貌。阒(qù)寂:寂静。
[14]曷不:何不。但:只。
【说明】
这是一首全仄诗。写作者在年终岁暮一个雪后的傍晚,独自到野外散步解闷,所见黄昏落日的景色。他缅怀古人,想起达者阮籍、贤者子贡,归来点烛读书、举杯独饮,以解寂寞的情怀。诗篇情景交融,堪称佳制。
秋日登大悲阁五平五仄回文①
梁桥
蟠层开庄严②,残阑欹明蟾③。
干霄连云纤④,欢游方耽淹⑤。
敻境倚碧汉⑥,净刹缀古幔⑦。
近晓袅雾乱,令甲擅美观⑧。
【作者介绍】
梁桥,生卒年不详。字公济,号冰川子,明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由选贡生授四川布政司经历。著有《冰川诗式》十卷。
【注释】
①选自《冰川诗式》卷二。大悲阁在浙江湖州法华寺内。
②蟠层:盘曲的阁层。庄严:指佛像。
③残阑:残缺的栏杆。明蟾:明月光。
④干霄:高入云霄。云纤:微云、细云。
⑤耽淹:犹“耽延”,停留。
⑥敻(xiòng)境:高境。碧汉:银河,也指青天。
⑦净刹(chà):净土。幔:布帘。
⑧令甲:甲令,法令的第一篇。这里借指景观第一。
【说明】
这两首回文诗,前一首是全平诗,描写明月照耀下的大悲阁景色。后一首是全仄诗,赞美拂晓时大悲阁景色之美。以回文体作全平全仄诗极为罕见。
出谷作二言全仄诗①
张琼英
出郭②,入谷。采药,辟穀③。日沐④,月浴⑤。独宿,勿告⑥。
肃肃⑦,秘躅⑧。蹑鹤⑨,驾鹿⑩。
【作者介绍】
张琼英(约1759—1825),字鹤舫,江西永丰人。清仁宗嘉庆六年(1801)进士。历任瑞金教谕、天长知县,终饶州府教授。著有《白水堂诗集》十六卷。
【注释】
①选自《白水堂诗集》卷四。
②出郭:出城。郭,外城。
③辟(bì)穀:不食五穀(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穀(谷)时仍服用药物,兼做导引工夫。
④日沐:日光浴。
⑤月浴:月光浴。
⑥勿告:不祷告。
⑦肃肃:恭敬貌。
⑧秘躅:行踪奥秘。
⑨蹑(niè)鹤:骑鹤。蹑,登上。
⑩驾鹿:以鹿驾车。
【说明】
二言全仄诗极为罕见。这首诗写道士入山采药修炼、得道成仙的事。事虽荒唐,诗体可备一格。
大风雨①用全平
李遐龄
天声轰豗吹长风②,金蛇先驱奔雷公③。
斯须狂云漫遥空④,冥冥虚堂迷西东⑤。
高檐交垂银玲珑⑥,乔柯低摧倾河洪⑦。
昆阳鏖兵将毋同⑧,乖龙骄横鬐须雄⑨。
呵嘘江涛摇晶宫⑩,千艘悲号翻樯篷。
帆如伤禽篙如葱,无端随流成沙虫[11]。
奇闻惊传霜髯翁[12],鲰生摇摇心怔忪[13]。
移床迁书呼奚童[14],晡来江心磨青铜[15],
残阳依然天西红。
【作者介绍】
李遐龄,生卒年不详。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诸生。授徒以终。著有《勺园诗钞》四卷。
【注释】
①选自《勺园诗钞》卷四。
②轰豗(huī):形容众声喧闹。文天祥《文山观大水记》:“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
③金蛇:形容闪电。雷公:神话中的雷神。《楚辞·远游》:“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④斯须:片刻,一会儿。
⑤冥冥:昏暗貌。虚堂:高堂。
⑥银玲珑:形容白色的檐溜水。
⑦乔柯:高枝。
⑧昆阳鏖(áo)兵:指昆阳之战。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击败南阳王莽军后,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更始元年(23),偏将军刘秀与王凤攻克昆阳(今河南叶县),全歼王莽主力军。史称“昆阳之战”。鏖兵,激烈地战斗。此以比喻大风雨来临的声势。毋同:岂不相同。
⑨乖龙:传说中的孽龙。鬐(qí)须:指龙的鳍和须。
⑩呵嘘:指龙嘘气。晶宫:水晶宫。
[11]无端:平白无故。沙虫:沙子和小虫。
[12]霜髯翁:白胡子的老人。作者自指。
[13]鲰(zōu)生:浅薄愚笨的人,此作自称的谦词。怔忪(zhēnɡzhōnɡ):惊恐不安。
[14]奚童:未成年的男仆。
[15]晡(bū):傍晚。青铜:指青铜器具。
【说明】
这首全平诗七言古风,着力描写大风雨来临时的情状:风势猛烈,狂云漫空,闪电雷鸣,天色昏暗,檐溜如泻,高枝摧折,江涛汹涌,洪水泛滥,樯倾楫摧,舟船漂没。其声势几如昆阳鏖兵,孽龙作恶,令作者胆战心惊。最后风停雨霁,残阳依旧照天红。以七古作全平诗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