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13116700000045

第45章 行窃病理类(3)

张老师回答道:“你们总是觉得女儿还小,很多事她都没必要知道,更不需要参与。结果导致她幼稚、依赖,社会经验匮乏,遇事不懂如何处理,更不懂如何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我想,这次你们得和女儿好好谈一谈了,以平等的、开诚布公的方式。有很多事情,她也需要知道。”

他一言不发,眉头紧锁,嘴巴也抿得紧紧的。张老师知道对这位父亲来说,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次见到小兰是一个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张老师和她母亲也通过一次电话,她告诉张老师在“橡圈厌恶疗法”的辅助下,女儿的偷窃癖已经持续两个礼拜没有再犯了。这次她父亲一走进张老师的咨询室,在说“谢谢”的同时,向张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张老师不禁莞尔,她没再问他是否有和女儿谈过,说了些什么。因为张老师从和小兰的交谈中,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她的焦虑情绪缓解了许多,动作、姿势、语调都要比以前显得自然、松弛,这就够了。

案例解读

上述两个案例都涉及偷窃,但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偷窃,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病理性偷窃,又称偷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

在“破案”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的“偷窃心理”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炫耀心理。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看到新奇好玩的东西后,乘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把偷来的物品作为夸耀的资本。儿童不认为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情,相反,他们经常把“胜利品”公开展示。

2.补偿心理。儿童有很多欲望,如果被强行压制了,一旦有机会和条件就要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来,予以补偿。比如,看到其他同学生活条件优越,或者由于家庭变故自己生活突然由富裕变得穷困,物质上得不到满足,便会去偷。

3.模仿心理。有的学生偷窃并不是想占有,只是不自觉地模仿影视画刊中江洋大盗的“高超本领”。还有些学生家长贪图小便宜,把公家的东西带回自己家中,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4.反抗心理。一些学生受到不平等待遇,比如被老师批评得过于严厉,被小伙伴欺凌和侵犯,或由于家长的训斥和打骂等,他们便用偷当事人的东西来报复,以达到心理平衡。

偷盗癖多源于好奇心被压制。小孩子非常好奇,什么东西都想碰一碰,都想摸一摸。

但是,有些家长过于自律,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不让孩子碰任何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

结果,这就导致孩子的探索欲望被压制。小时候,他会听父母的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这个被严重压制的欲望不可遏制地浮现出来,于是他很渴望去碰去摸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偷为己有,则是这种欲望的集中表达。偷盗癖中,女性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那些过于自律的父母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造成的。

有的则是表达对父母的叛逆。偷盗癖的孩子,一般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道德君子”,特别理性,特别爱讲道理。这些父母有点像是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把永远正确的道理化为绵绵不绝的唠叨。在《大话西游》中,唠叨的唐僧逼得小妖自杀,也逼得孙悟空要大逆不道杀掉师傅。在生活中,一些孩子则用偷盗癖的方式,来挑战又唠叨又是“道德君子”的父母。

案例一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妈妈的严格和爸爸奶奶的宠溺,使小孩无所适从,从而有了炫耀心理,但是得不到爸爸的矫正,一旦当妈妈严格管教,小孩就有了补偿心理,从偷盗中补偿自己的被压抑的不满足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反抗心理,用偷窃暂时得到的满足感来反抗家长的一些不适当的教育,并且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如主人公青远不止就单纯偷东西这事本身,她还涉及更深层的思想品行和心理问题。她的成长环境使她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以占别人的便宜为乐,甚至认为说谎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方式,外界的压力和浮躁的社会现象使她的内心严重失衡,她希望自己能不劳而获,每次的撒谎成功,占便宜得逞,都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大道理她比你我都懂,行为上就是要这样做,是一种典型的言行不和谐表现。对她单纯的说教讲良心的故事,这种办法对她来说显得太幼稚了,这样的学生有一些反侦察能力,如果不拿出切实的证据是无法对付的。她不怕你给她扣帽子,不怕你发脾气,甚至不怕你请家长。她真正怕的只有一件事——掌握实情和证据。遇到这样的高手,要少在道德高调上浪费精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破案上面,并抓住她心理的根源,才能慢慢地减少她的不正常行为。

案例二的情况有些特殊,但也不排除有模仿的心理和叛逆的心理特点。一般说来,患“偷窃癖”的病人偷窃的动机与普通小偷不同,他们通常不是因为需求那样东西或缺钱才铤而走险。“偷窃癖”的人总是有一种紧张感,在行动前他的内心会非常冲动,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跳加快;当偷完后,他又会有一种释放感、满足感,甚至有人形容它为“快感”。很多人就是抑制不住那种快感的“奖赏”,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而且,如果偷窃癖的患者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随着“快感阈值”的逐步升高,小偷小摸渐渐就会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有些患者会向偷更值钱、难度更大的东西方面进军,甚至最终发展至更暴力、让他们觉得“更富有挑战”的犯罪形式。正如成龙主演的《新警察故事》中那帮问题青少年最后所做的那样:抢劫、杀人、袭警,等等。

但是小兰的偷窃行为却一直停留在“小偷小摸”的幼稚阶段,而且,偷窃后的快感在她的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相反,负疚感、罪责感更为强烈一点,但是通过被家人责罚、被老师处分、被橡皮筋弹以后,她反而获得心情的平和,舒缓了平时一直存在的焦虑。所以她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要用不一样的方法才能探明事情的真相,在这样的时候,一般来说,催眠方法比较管用。在浅度催眠下,她的大脑皮质受到抑制,潜意识充分打开,释放出更多小兰本来被选择性遗忘、被囚禁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真是心理医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

通常,对这类患者需要进行教育训练,并运用认知—行为矫正,结合心理疏导治疗。

如果可能的话,心理医生应联合家庭其他成员,找出患者感受压力的真正来源,“听懂”他们的心声,这将极大地影响治疗的效果、减少复发。成年的偷盗癖患者是很难被矫治的。

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偷盗行为,而且很容易得到惩罚。但获得惩罚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惩罚没有令他们收手,反而会成为心理上的奖励,刺激他们变本加厉地偷盗。

不过,如果他们足够幸运,偷盗行为一次都没有被发现,那么他们会觉得偷盗行为实在是索然无味,于是会自动放弃。

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有偷盗的习惯的时候,老师们必须了解学生之所以这样做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切不可采取打骂、羞辱、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极端措施。其次,必须及时制止,防微杜渐。如果仅仅认为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是调皮、逗着玩儿,那么他以后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日积月累,必然酿成大祸。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多关心、尊重学生,千万不能歧视他们,甚至冠之以“贼”、“小偷”等极端伤害学生自尊的蔑称。

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多予以理解、帮助。以免学生孤独抑郁,对周围冷漠和产生敌意,防止他们以不正常的行为发泄不满。

最常见的错误方法,就是惩罚有偷盗癖的孩子。但这正中孩子的下怀,因为这些孩子之所以去偷盗一些自己并不怎么需要的物品,就是为了让别人,尤其是父母惩罚自己。

这种惩罚会给他们带来快感,所以反而会令他们更加沉溺于偷盗。

就如案例中的青和兰,尤其是兰,频频光顾的是同一个超市,而且总是去偷同一类物品,并且还总是在同一个服务员那里埋单。她描绘自己的心情说:“埋单的时候,我很兴奋,希望自己不被抓住。但是,等交了钱要离开的时候,我一样很兴奋,但这时是希望能被抓住,并且大骂我是小偷。”

这句话反映了偷盗癖的典型心理,也就是说,偷盗行为不被发现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而偷盗行为被发现,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结果,这就导致,好像无论别人怎么做,偷盗癖都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导致他们总能从偷盗行为中获得乐趣,于是偷盗行为就越来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