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13116300000123

第123章 健全大学竞争机制,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试论我国大学发展的良性竞争机制建设(1)

王云鹏 刘志民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革,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大学间的竞争必须有利于促使高等学校更加重视效率、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高等学校不断创新、激发办学活力,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优化、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竞争进行必要规制,包括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与角色、有效运用行政杠杆克服市场机制缺陷、完善竞争规则等。

关键词:大学;良性竞争;规则

大学间的良性有序竞争对激发大学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则对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危害。因此,探索大学竞争及其规制、促进大学良性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的宏观环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学校长期缺少办学自主权,也就不存在发展的竞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大众化、国际化等环境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

1.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竞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学校长期按照政府指令性计划办学,高校缺少自主权也就不存在发展的竞争问题。而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法人地位的确立为高校主动参与竞争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

2.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包办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政府投资的比重逐渐缩小,高校发展对外在资源的依赖加强,通过竞争获取社会资源以提升高校实力,已成为学校的必然选择。

3.民办高等教育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复兴,并逐渐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在校生近350万人,超过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1/8。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机制、办学效率、人才管理、办学经费等方面有着普通全日制普通高校无法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逐渐成为普通全日制高校在生源、师资等方面最有力的竞争者。

4.教育服务与顾客理念的树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正式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全面实行收费制度。办学成本分担的实施,让学生缴费上学,意味着消费者市场的确立,使学生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与角色产生重大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受教育者,也成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生作为教育投资消费者,必然非常关心其教育投入能否得到合理的回报,对高校教育服务及其质量的好坏,有了更多的评判与选择权,“学生满意度”成为评价大学教育质量、大学声誉的重要指标。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

1.入学机会增加,学生选择趋于理性。经过近年来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经达到23%,2009年高考报考人数首次下降,适龄青少年进入大学的机会增加,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有学上”,尤其是当前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增加而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及其家长在高等教育选择面前更加理性。

2.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择范围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应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扩大了顾客的选择范围。在多样化的教育服务面前,学生与家长的选择性明显增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十分强烈,在做出选择时将更加重视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与个人未来发展,促进了各种类型高等教育及各高校之间的竞争。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

1.境外高等教育的进入。近年来,香港的大学到处抢尖子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讨论,而不久前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和助理国务卿迪娜.鲍威尔亲率12位美国名校校长来华宣传“游说”中国学子,更让一些人担忧此举是“来中国挖墙脚”。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高校前来争抢生源,我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竞争?有专家认为,如以此趋势发展,今后最要紧的是国外高校将真正成为中国高校的竞争者。

2.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增长,国际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很快,但总体上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依然偏小,且短期语言进修者占了大多数;留学生教育层次偏低,绝大部分是进修生、本科生;留学生来源结构单一,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亚洲、非洲。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明显劣势,贸易逆差严重,亟待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世纪之交,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方面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办学水平;同时,从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看,国际化是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捷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更要放眼世界,进一步推行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

二、大学不良竞争现象及其危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大学成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参与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同时存在严重的不良竞争问题,亟待加以规制。

(一)竞争伦理淡漠,潜规则大行其道

高等教育系统引入竞争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大学的竞争行为理应服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但一些学校在发展中为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不顾竞争伦理,而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为获得政府更多支持而出现跑资源、跑项目、跑经费的现象,甚至进行着某种程度的权学交易;还有一些高校以自我包装虚假宣传、诋毁对方声誉、挖人墙脚等为手段,削弱竞争对手实力,在人才市场、生源市场上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更有一些学校为吸引公众眼球,发挥名人效应,放开学术标准聘请名人来校任职、招收明星学生等。种种潜规则的存在,其结果不是促进大学的“共赢”,而是浪费了有限的办学资源,社会为此付出高额的竞争成本,并严重破坏了大学发展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秩序。

(二)大学盲目追求外延扩张,内涵发展不足

在我国高校当前的竞争格局中,追求一流、综合型、研究型是众多高校的发展目标,攀高、升格、求大、求全之风不止。在攀高、升级心态的驱动下,专科学校争取学士授予权,学院升格为大学、一般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力争取硕士点、博士点,甚至争取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或进入“211工程”;一些“211工程”高校则动用各种力量,想方设法争取能够进入“985工程”并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等。不少高校为了提高在排行中的名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不遵循办学规律,不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上,而是热衷追求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对各种名分头衔之争乐此不疲,竞相攀比办学规模、校园面积、行政级别、学位授权层次、学科覆盖面等等,取得的“亮点”注入水分之后往往成为高校宣传中的噱头,成为评价学校领导政绩的指标。重视外延发展的结果,是忽视了内涵建设,影响了办学效益的提高。一些高校在争取资源的时候不遗余力,但又不能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很多基地、中心挂牌之后即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等等,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重量轻质、重亮点轻一般”的狭隘发展观,从长远看则必然会制约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三)办学目标办学行为功利化,大学主体性精神失落

现代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诚然,大学立足于社会之中,必须主动回应社会的要求,但其价值绝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应该既体现着时代精神,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不能用短浅狭隘的实用主义来左右大学的发展。但是在功利主义的主导下,大学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往往是社会需求什么,大学就提供什么,大学评价重视什么,学校就发展什么。从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政策到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心态,从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到对大学生素质的评价,从学校制定的学科发展规划到学生的专业选择,无不带有“量利而行”的功利主义色彩。[1]

三、我国大学不良竞争的本因分析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现代大学制度尚不健全,高等教育市场发育不成熟,导致大学不良竞争的因素很多,其根源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

政府是我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因隶属关系、政府重视程度等对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的竞争格局主要不是大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更多地遵从于“政治逻辑”。政府直接控制拨款和审批各种项目,经费分配方式简单粗糙,财政拨款的透明度不高,难以真实反映学校实际办学成本和办学水平、不能有效激励竞争与提高办学效益,很容易引起大学竞争行为的异化,导致“寻租”发生。为获得政府更大程度的支持,大学就必须迎合主管部门的喜好,搞好与上级部门的关系。以“211工程”、“985工程”为例,并不是把“入围”标准公示,依各学校是否达到标准而判定其是否被准入,也不是依评估排序结果从上到下划定;入选大学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意愿、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财力和眼光、学校的基础等三种因素的共同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