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13116300000122

第122章 质量成本研究——高教强国战略的基石(2)

1996、2006年中国省际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的洛伦兹曲线比较。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一、曲线的开口向右下方全面性地凸出。这表明近10年来,我国省际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公平性整体呈现显著下降的特点。二、具体来分析,使得洛伦兹曲线向的右下方凸出最显著的“拉力”来自处于最上方的20%省份,并且越往下,这种拉力就逐渐减小——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由于高等教育重点投入政策影响而产生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不发达省份、中等发达省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力度的相对不足,而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支出增长速度更快。

高等教育投入与支出区域不公平的问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克服的基本困难之一。而质量成本则是这一问题的客观诉求:在剔除省际或区域间的高等学校规模、结构等影响因素外,影响各地区高等学校投入和支出的主要依据有各类高校的达到一定复合型质量水平的成本消耗。高等学校作为第三部门非盈利组织,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复合型质量水平的不同,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组织运作的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尽相同。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的基本机制是“综合定额+专项(预算项目)补助”。“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拨款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综合定额”,其基本思路是:(1)对全国高校本科生培养成本按照专业区分进行抽样核算,所得到的数据作为近一段时期内“综合定额”计算的被乘数。(2)依据各高校上一年的在校生规模确定在校生折算数,作为乘数。(3)将(1)项乘以(2)项得到综合定额。这就在客观上刺激了高校想方设法地去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还不够彻底;改革后,地方财政的实际影响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中、西部大多数省份的地方政府由于税基小而杂、不成体系、征收困难等原因,一些地区还达不到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要求,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得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

高校质量成本应当成为高等教育拨款的基本依据。2002年之后,我国政府有意识地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进行了预算化调整,并在综合预算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绩效拨款、项目拨款等新模式。从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和谐发展的视角来看,高校质量成本比高校生均成本倡在校生规模更有说服力的拨款基本依据:一方面,高校质量成本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依据其自身定位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付出的成本区间值,其数值相对于“千校一律”的生均成本更符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据此推算出的拨款定额是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高校质量成本成为拨款依据有助于强化各高校的质量意识,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产品质量,在确保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耗费,使得组织运作效率得以提升。

(二)质量成本: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现实需求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离不开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成果的涌现。然而,我国目前的“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政策和拨款依据还不能令人信服;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发展策略正面临着发展逻辑混乱的现实困境。

我国中央高校主要集中分布在东、中部具有经济发展根基的十几个省市。经济发达省市给予中央高校更多的拨款以及人员经费开支。考虑到中央高校的布局集中程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次序设想,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发展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北大、清华、复旦等老牌重点高校及其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其次,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的部分高校通过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在这一思路中,更关键和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发展决策是“2+N”后面的“N”的建设和发展问题。结合图3、图4来看,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高校有实力重点发展的地区,高校的富裕程度与地区的富裕程度基本一致;并且预算内拨款中的人员经费比重与地区的富裕程度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即富裕地区的高校预算内拨款中的人员经费比重相对较大,更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参照标准。

按照这一事实逻辑,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发展政策的依据是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这种现实发展策略引起了广大中西部重点高校的不满:他们或指责东部重点高校得到的钱与做到的事不成比例,或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有其自身规律而不能仅仅靠钱堆出来,或直接抱怨中央政策的不公平。在各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逻辑混乱:一方面是理工科颇受器重,应用性强、潜在经济效益好、根基牢固的学科被优先给予“211工程”、“985工程”项目预算的申请资格;另一方面,按照教育规律应当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人文、社会基础学科备受冷落。这样的发展逻辑造成了一批人文大学、综合型大学发展定位的混乱,严重干扰了这些学校内部一部分优势学科的发展态势,使得一部分重点高校失去了优势和特色,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常年停滞于某一固有模式。

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质量成本。从宏观的发展策略来讲,我国一流大学的发展策略应当整体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在考虑到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这一重要因素之外,还应当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模式高校的质量成本及其衍生因素的影响。例如,N大学位于北方不发达地区,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为2亿元;S大学与N大学类型和规模和质量要求相近,位于南方发达地区,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为3亿元;同时参照国际同类型一流大学的质量成本,N大学的质量成本位于更优的区间;则中央政府应当将拨款和政策发展向N大学倾向;而地方政府应当予以S大学更大比例的经费支持。从院校的内部发展来看,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医等应用科学之间、各学科大类之间应当考虑各研究团队运作的质量成本: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比较快,师资引进和人才培养的成绩突出,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影响——其保证国际一流的质量水平所付出的成本更为合理,学科则应当放弃是否对其历史和学科门类的偏见,大力支持和鼓励其迈向世界一流;考虑到各学科的成本耗费具有先天的差别,可以将世界同类大学的学科发展作为参照,以确定符合学校和学科实际的质量成本区间,实现各学科学院之间公平、合理、有效、和谐地发展局面。

(三)质量成本: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根本要求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最根本的要求是各地区各类型的高校具有过硬的质量水准,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然而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还没有系统、有效地构建起来——无论从外部保障机制,如高等教育问责、评价、监督机制的有效发展;还是从内部保障机制,如高等学校的师资、入学、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优化和保障。这里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质量的标准。如前所述,高等学校的产品有社会服务、有人才培养;这些产品的质量凝聚于人及其身上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价值的提升。这些问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成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领域:既然作为组织存在着为了一定复合型质量而发生的成本消耗,并且这些组织的规模、结构、定位各不相同,那么这些高校的质量标准也应当有所区别。高校质量成本研究就是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对不同学科社会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对高校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有效性进行总结,通过与世界同类型先进高效的数据和管理经验进行比较,找到不足和差距,确定该类型、该定位的高校应保证实现的基本质量水准并予以成本核算。

高校质量成本研究不仅能够在高校内部确立自身的质量标准和成本水平,避免高校盲目定位、盲目投入、盲目发展;而且能够为一定区域内有效构建高等教育外部保障机制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比如在X区域有10所大学,这些高校中有2所中央重点大学、2所省属综合大学、6所省属普通单科大学。通过质量成本研究,它们的质量水准、成本水平和整体定位已经分批基本明确,外部评估、问责和监督机构就能够针对它们的不同发展目标和质量水准进行效率和发展评价考核,这样各类型各层次的高校都会明确自身发展的不足以及与同类同位先进大学之间的差距,从而真正形成“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繁荣局面。

三、高校质量成本研究的潜在领域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阶段,我们应当对高等教育质量与成本进行关注,应当正确认识质量成本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和复杂性。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高等学校质量成本主要有以下的问题诉求和研究内容值得关注:

第一,关于高等学校质量与成本的内涵及其关系。如:质量成本在高等学校的内涵与企业生产有何不同?其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质量与成本间的关系如何?

第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质量成本观的应然和实然状态如何。比如:在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质量投入应当是“无限不断增长”?还是“人为严格控制”?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学校质量成本观又应当如何?实际如何?

第三,关于高等学校质量成本的现状与适切区间。又如:我国高等学校在追求质量的同时,耗费了多大的相关成本?这种耗费中有多少是必须的?其适切的区间和相对标准应当如何?

第四,关于高等学校质量成本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比如:影响我国高等学校质量成本耗费总量、结构、方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共同影响高校质量成本的?其中哪些是可控的?

第五,关于高等学校质量成本在管理和政策上的相关建议。譬如:现有的投入和管理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存在,如何预警?高等学校质量成本与质量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改进管理做到质量成本投入的收益最大化?在高等教育质量成本的管理层面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等政策层面有什么改进的建议?对于预防高等教育质量成本风险又有哪些启示?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高校质量成本是引入管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而进行的涉及一定复合型质量水平的成本研究。在研究之前,应当对高等学校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差别有着充分的认识,对研究对象——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组织运作进行必要区分;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清晰把握“质量成本”这一整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数据分析法确立质量基准和质量成本区间;在质量成本的后续管理研究中,应该把握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在一定区间内合理控制质量成本,努力提高高校组织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2]张安富,涂娟娟.高水平大学在高等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地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4.

[3]刘智运.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9):1-5.

[4]邬大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J].决策参考,2008(19):6-10.

[5]Juran J.M.&;Godfrey,A.Blanton(1998),Juran's Quality Handbook(5th edition),Mc Graw‐Hill Professional.

[6]Haworth J.G&;Conrad C.F.(1997),Emblems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High‐Quality Programs,Boston:Allyn&;Bacon.

[7]Taguchi,Genichi(1995),“Quality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ircuit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on Reliability,Vol.44,2,pp.225 229.

[8][美]Jack Ampanella著;王鲜华等译.质量成本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4-5.

[9]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6583.186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术语.北京,1986.

[10]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0300.5-88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