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13113600000030

第30章 角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3)

再社会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再社会化通常是指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造成突然转变的原因有:社会变迁。个体对整个社会或社会环境的突然改变不能适应,必须经过再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流动。个体移居到一个新的地区,或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出国留学或经商;从某一民族加入另一民族;从担任一般的社会职务到担任新的或更高的社会职务;等等。在上述情况下,个体必须重新适应环境,改变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广义的再社会化的特点,一般来说,个体能自觉地、主动地接受、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即主动的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与广义的再社会化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再提高,后者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狭义的再社会化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化,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强制性的再社会化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有越轨行为、危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给社会造成危害的违法犯罪者。对于这些人必须采取强制的方式,强迫他们重新进行社会化,使他们与自己的过去决裂,即改变他们的原有世界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后教育改造成为符合社会期待的新人。他们的再社会化,一般是通过特别机构——工读学校、劳教所(场)、监狱等进行强迫教化、劳动教养和实施服刑来完成的。

(四)反向社会化

一提到人的社会化,人们立刻就会想到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上代对下代的教育,却很少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实际的情形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别于其他社会化形式的反向社会化。所谓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反向社会化问题成为社会学界日益重视并加以研究的课题之一。这种反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是较少见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变化,面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认同感强,所以反向社会化已日趋普遍。

七、角色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

一个新生儿怎么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他们在一生中的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如何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适应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变化?

在成人之前,他们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学习和扮演角色。甚至到了老年时期,人的社会化和角色扮演也并未结束,所以,人的社会化过程必须与角色扮演过程联系起来理解。这样,有助于搞清楚人是怎么成为社会的人、成为社会角色的,人是怎样学会参与社会活动,并进而成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的。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处在不同发展时期中的人的社会化与角色社会化过程作一个粗略的考察。

(一)婴儿期

初生婴儿,由于他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不成熟,还不能区分自我与非我。据有的学者观察,婴儿一般到了8个月时,便开始关心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到了12个月时,就会主动看镜子里的形象,并和其玩耍,但还不知道镜子里的形象是自己。到了1岁7个月左右,婴儿便能知道别人在叫他的名字。到2岁左右,就能用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要求。到了3岁时,就能更多地使用“我”这个词。

在婴儿期,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除了抚养和照顾婴儿的全部生活外,就是通过社会化的各种方式帮助婴儿区分自我与非我,建立自我认识。最初,父母用身体与婴儿发生接触,如偎依、喂奶、搂抱、亲吻等,使婴儿从中来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并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后用声音、表情和动作对婴儿进行教化,最后用语言对婴儿进行教育。这样,婴儿便从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声音、表情、动作和语言中领会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做什么行为会得到赞赏,做什么行为会受到反对。许多实例表明,在婴儿能区分出自我和非我,即有了自我认识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化。所以,婴儿期的自我认识是社会化的一个关键。

就社会心理而言,虽然婴儿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但是他的反应几乎是消极的、被动的,而且从来不用社会规范、道德习惯、行为准则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婴儿还不是完整意义的社会人,还没有获得任何社会角色,当然也谈不上角色扮演的问题。然而,绝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婴儿的社会化。婴儿是天真无邪的,他的大脑是一张白纸。父母和其他家人对婴儿进行的教育,对婴儿将来成为一个社会成员,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起着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

(二)幼儿期

幼儿期又称作学前期,因为是在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形成了一个人最初的个性倾向,初步掌握了语言,他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思维概括能力较差。因此,对幼儿的社会化要以形象教育为主,辅以讲解简单的道理。这一时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幼儿园。

幼儿期社会化的内容,首先是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一时期,由于幼儿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首先要教他吃饭、穿衣、睡觉、解手和会说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等技能。其次引导他们模仿角色行为。幼儿期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儿童游戏。幼儿通过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如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角色、驾驶员角色、民警角色等,来模仿成年人的各种角色的行为模式,初步学会要履行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从中对幼儿灌输一些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到了幼儿后期,幼儿平时观察在消极地、被动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动机、需要、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部分地按照社会规范或行为标准来积极地、主动地作出某些反应。这时,幼儿的行为便受到父母和其他家人以及幼儿老师的赞赏与表扬。

幼儿开始认识到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禁止”的,开始接受是非的社会标准,并在大脑中储存一部分的社会规范,逐渐学会在社会实践中凭借自己的初步能力来充当角色,扮演一个听父母话的“乖孩子”的角色。再次培养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及其想象活动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语言方面,词汇有所增加,对语法的辨别力和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在增强,能够从习惯于有声语音逐步向无声语言的过渡。与此相联系,幼儿接触周围的人和事比较多,他们的想象活动也已不仅仅限于对人作出某种反应和模仿了。他们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父母或老师回答。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他们的父母或老师也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讥笑和压制孩子的想法。这样做,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首创能力。反之,如果父母和教师的说法和做法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提问是令人讨厌的,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想象力、首创性产生一种内疚感,而且这种内疚感将存在于其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之中,因而是不利于其社会化的。

(三)学龄初期

这一时期是儿童从家庭或幼儿园教育转到小学教育的阶段。这是儿童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一次质的转变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从组织性、强制性较少的家庭教育或幼儿园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转变为有目的、有系统、组织性强、强制性较大的学校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训练儿童逐步掌握从口头语言向更高级的书面语言过渡,向更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

在学龄初期,经过社会化的儿童各方面能力日益发展,生活与交往的圈子逐步扩大,接触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少先队组织、同伴或同学。这时,儿童在展开各项活动中学着扮演各种角色,诸如小学生角色、同学角色、少先队员角色、班长角色等。在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与幼儿期相比,其个性倾向有了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