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13113600000018

第18章 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角色扮演(2)

1962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根据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名曰“宝宝玩偶”的实验,写成了《通过模仿的社会学习》一书。在这本着作中,他通过对儿童侵犯行为的观察,证实了模仿和强化在性别角色行为塑造中的力量。他认为人们所获得的角色观念和角色行为,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社会通过强化学习、模仿学习、观摩学习等机制,才使个体了解了某个角色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这说明角色学习是角色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若是离开角色学习,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四)角色实践

角色实践是角色领悟和角色学习的进一步发展。角色实践是个体按照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期望创造角色的过程。实际的情形是,通过这一阶段的角色实践,“主要研究他人所创造的、所稳固的角色,个体也可以主动地暗示自己所正要扮演的角色”。拉尔夫·H.特纳认为,角色扮演也是“角色创造”。在三种情况下人们要创造角色:(1)在面临一种非常松散的文化框架时,人们必须创造一个角色进行扮演。(2)他们假定他人也在扮演角色,所以努力发掘隐藏在一个人行动背后的角色。(3)在所有社会情境中,人们通过向他人发出暗示要求他们扮演某种特定角色,而为自己创造一种角色。

这种由角色扮演转变为角色创造的过程是所有人类互动的基础。它使得人们能够彼此互动,彼此合作。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关键阶段,自然也是创造角色。例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许多教师能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创造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即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疏导的保健者、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和教育科研的研究者等。但是,角色实践,特别是创造角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因为它要受到主观、客观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领悟角色,就一定能够充当好自己扮演和创造的角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五)角色评价

一个特定的个体在一个时期担当某一任务的完成或某一计划的实现时,这就意味着这个特定的个体作为角色扮演的角色实践就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角色扮演的过程并未结束,还要对角色实践进行评价。

那么,采用何种标准来评价角色呢?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在实际生活中,行动者创造角色,并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告诉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甚至要验证角色实践过程。拉尔夫·H.特纳认为,人们是用内部与外部标准来实现这一验证过程的。最经常使用的内部标准是行动者认识角色并用来促进互动的程度。而外部标准则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包括重要他人、相互群体或共同承认标准对角色的评价。角色通过以上方法得到验证以后就成为行动者之间互动延续下去的稳固基础。根据拉尔夫·H.特纳的观点,我们不妨把角色评价标准具体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1)角色评价的内部标准。主要包括:行动者对自我概念解释和评价的重要程度(因为自我解释与自我评价对角色扮演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些能力又制约着外显的角色扮演行为);对角色目标及其行动路线的制定和实现程度;对不同类型期望的领悟和实现程度;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和遵从程度;对角色价值观念的认同和确立程度;对角色扮演技能的完善和熟练程度;对角色扮演效果的分析和自评程度;等等。

(2)角色评价的外部标准。主要包括:社会、群体或他人对角色及其价值的需要和预测程度;社会对角色期望的生成与认定程度;社会对角色规范的要求和联系程度;环境对角色行为的影响和适宜程度;社会对角色行为的重视和评价程度;等等。

随着人们变革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对于角色评价的内部与外部标准的相关变量还可补充,不断完善,从而使之成为内容丰富、解释清晰的观点。

三、角色扮演的技能

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取决于个人的角色扮演的技巧和能力。角色扮演的技能是指个体遵循选定的期望,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技巧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角色扮演的技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应当看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及文化背景等,对个人角色扮演的技能影响深远。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角色扮演的技能可分为两类,即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

(一)一般技能

一般技能是任何担当角色的个体都必须具备的技能。如果缺少这种技能,那么个体的社会适应就会出现障碍,换句话说,角色扮演就成了一句空话。一般技能可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活动技能两种。

1.认知技能

一般的认知技能主要是指个体在扮演角色时,对所任角色的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包括分析推测他人对你所扮演角色的反应,以及他人的角色行为。对整个角色扮演反馈过程的分析考察,不但有利于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而且有利于洞察某一社会位置应当具有的角色期望能力,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角色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分析和推断能力是角色准确扮演的前提条件。认知技能中的另一方面是“角色代演”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代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属于认知过程的范畴。在这里,不但要从他人角度看待事物,而且还要从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来判断在面临外界刺激时应采取的角色行为。这样,就能正确预测其他的社会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将要采取行为的前提,从而保证交往中角色行为的正常实施,双方处在一个良性互动过程之中。

2.活动技能

扮演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适当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这些额外的语言系统,就是角色扮演中的活动技能。成功的角色行为,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活动技能中,表达功能尤其重要。

在许多角色行为中,情绪表达成为沟通角色之间的桥梁。面部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是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对双方角色扮演都极其微妙的东西。角色扮演中的这些语言系统,往往成为一种线索,提供给知觉该角色的其他人。因此,有效、合理地表达适当的情感,是角色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特殊技能

特殊技能是在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时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技巧、能力、智慧、经验等。特殊技能往往表现在特殊的角色中,这些特殊技能既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活动方面的。总之,它与特定的角色结合在一起。例如,一个作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写作素质;一个学者,必须博览群书,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一个印染工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视力和对颜色的细微的辨别能力。这些都是作家、学者、印染工人的特殊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充任某一个角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

第一,角色扮演者都是现实生活中具体而鲜活的个体,包括那些占据不同地位、承担相应义务并运用角色扮演能力去适应不同期望的个体。对于那些具有越轨行为、犯罪行为的个体,我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第二,角色扮演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过程或过程的集合体。目前有关文献中提出的命题需要重新加以系统地阐述,以便能够详细解释可能发生的角色扮演过程。对此,笔者仅作了初步探讨与研究,期待学界同仁有更好的真知灼见。

第二,角色扮演与自我概念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乔纳森·H.特纳认为,结构角色理论家们通常把个体分成两个部分加以研究:自我联系的特点;角色扮演的技巧与能力。虽然角色理论中自我联系概念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自我概念如何能影响到人们对指导自己在特定地位上的行为望期的解释,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强弱和独特的角色扮演方式去遵循选定的望期。

角色扮演技巧能力是指有能力观察不同类型的期望,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强弱和独特的角色扮演方式去遵循选定的期望。自我概念与角色扮演技巧这两个方面很显然是相关的,因为自我概念将传递对期望的认识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而角色扮演技巧将决定人们在互动中会得到怎样的自我想象,决定其他构造稳定的自我概念各种因素。

第三,个体一旦选定某种望期,这种望期就被内化为个体需求结构的一部分,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为努力调整自己行为以适应各种社会结构中相关期望而发挥作用,并成为自我评价的衡量标准之一。

第四,角色扮演是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揭示了自我、位置、期望、扮演在社会结构互动中的因果联系及其具体方式,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角色扮演的具体规律。具体考察角色扮演生成过程的缘由,并逐步弄清角色扮演的具体规律,乃是角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晓虹主编.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林秉贤着.社会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奚从清,俞国良着.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5.丁水木,张绪山着.社会角色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